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211节

  “你,你,你,你竟然敢杀了中车府令!”

  陈居站在那里,身上沾染着赵高身上溅出的鲜血,他脸色漠然:“臣有何不敢?”

  而此时,赵高的头颅才滚落在地上,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

  哦,那是他的身体。

  陈居竟然真的敢当着皇帝的面直接杀人?

  他.

  无论多么的受到皇帝宠幸,无论多么的权势滔天,当长剑划过脖颈的时候,他的头颅都会掉落,继而变成一个死人。

  这就是人的生命消逝。

  陈居站在那里,看着已经畏惧到缩成一团的胡亥,嘴角带着些许笑容:“臣听闻,陛下竟然是想要杀了先皇以及始皇帝陛下的所有子嗣?”

  他往前走了一步:“臣以为,陛下定然不会做出如此畜生不如的事情,一定是奸佞所蛊惑的,此奸佞已然伏诛,陛下可以放心了。”

  胡亥颤抖着身体,看着陈居说道:“难道你当着朕的面杀人,就不算是僭越么?”

  

  这是他鼓起所有勇气说出的话。

  而陈居只是微微一挑眉头,笑着说道:“当然,当然也算是僭越。”

  他从袖子中拿出代表着右相的官印,而后抬起头看着胡亥:“所以,我来辞官了。”

  陈居轻声说道:“昔日,先祖与昭襄王有约定,要保住赢姓的嫡系一脉,所以,先皇后以及先皇的子嗣、宗族内的子婴公子等人,臣便带走,带往官渡了。”

  他闭上眼睛,替那些人做出了决定:“陛下也可以放心。”

  “他们离开咸阳城之后,便不会再回来了。”

  “子婴等宗族之人,自此之后会改姓为“赵”,不再以赢姓后人自居。”

  “而先皇子嗣则是以“秦”为姓。”

  “陛下对这个结果可还满意?”

  胡亥此时已经不敢说话了,他还能够说什么,还敢说什么呢?

  只能被动的点头。

  陈居微微一笑,看着胡亥说道:“陈氏已经完成了与当年昭襄王的约定了。”

  “自孝公时期开始,到如今陛下您的年代,陈氏与秦国皇室走过了百年的光阴,这百年来相互扶持,陈氏也变成了秦国的陈氏,变成了赢姓的陈氏。”

  “而自今日起,再无秦国陈氏,唯有官渡陈氏!”

  此话掷地有声。

  陈居背对着胡亥缓缓离开,身影萧瑟。

  四世皇帝元年,陈氏陈居于殿杀奸佞赵高,后辞官而归。

  呜呼!

  自此再无秦国陈氏耶!

  陈居辞官并且带走了一部分赢姓族人的事情在天下传扬,当这个消息流传的时候,朝廷中的官员们就已经知道事情要不妙了。

  六国余孽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是恨不得抚掌大笑、痛饮高歌。

  秦国可怕么?

  在他们的眼睛中,秦国依旧很可怕;但是没有了陈氏的秦国已经失去了那种不可撼动的感觉,尤其是现任皇帝还是一个废物点心的情况下。

  于是,暗中的汹涌更深了。

  此时的大秦就像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样,虽然看起来平静无比,但是内里却已经有无数的浪涌奔袭而下。

  四世皇帝元年,就在陈居辞官之后,四世皇帝胡亥更加肆无忌惮了。

  他或许是被陈居吓到了,也或许是以一种小动物一般的直觉一样感受到了不安,所以他开始更加肆无忌惮的处理朝政。

  修阿旁宫、修自己的皇陵、随意的征调徭役、民役,令天下黔首感觉到了沉重的悲痛。

  人们似乎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但有赖于之前嬴政以及扶苏、陈氏等众人的努力,黔首们,尤其是某些徭役们知道,即便是因为下雨误期了,也不会被杀头,所以一些人想要谋逆的想法并没有成功。

  在原本的轨迹中,陈胜揭竿而起,便引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

  而在这一段历史中,人们因为知道秦律,所以并未曾有那么多的反抗军跟随陈胜谋逆,反而更多的役夫是选择跟随押送陈胜等人的县令起义镇压陈胜吴广等人。

  不知为何,县令虽然镇压了这一次的起义,但是无论是陈胜还是吴广都逃掉了。

  在两人率领一部分起义的人逃离了之后,天下像是放入了一块肉的油锅,开始瞬间沸腾了起来。

  而这种沸腾并没有持续很久,便再次被镇压了。

  大秦的士卒依旧是战无不胜的。

  但那些暗中的苍蝇已经发现了这一艘战舰的缺憾,并且开始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四世皇帝元年,夏六月。

  蒙恬、蒙毅两兄弟上奏请四世皇帝施行仁政,不知为何得罪了四世皇帝,两兄弟被免官。

  四世皇帝元年,夏七月。

  大秦如今唯一的丞相李斯,病逝于府内。

  就好像是国运断绝了的一样,大秦的重臣接二连三亦或者是病逝、亦或者是被免官、亦或者是正常的年老而衰亡。

  秦的命运,也如同这些官吏的命运一样。

  终于,那些暗中的秃鹫终于等到了一个命中注定的机会。

  四世皇帝元年,秋九月三。

  大雨倾盆。

  四世皇帝再一次下令,征调百万徭役为其修建皇陵。

  这一次,忍无可忍的黔首与暗中等候许久的六国余孽终于站了出来。

  四世皇帝元年,九月二十三。

  黔首起义、六国余孽揭竿而起、一个个的英雄们站在了这一出好戏的舞台之上。

  而此时

  官渡

  陈居站在黄河边,望着那滚滚而去的浪涛,眉宇中带着平静至极的神色,他的身边站着子婴。

  桃花源中

  陈野站在桃花树下望着奔涌的黄河与那接二连三几乎无法镇压的起义,声音中带着些许莫名的悲叹。

  “时间的长河之下,你我皆是尘埃。”

  PS:本卷完。么么哒。

卷末感言

  第三卷写完了,终于写完了。

  这一卷写的很痛苦,真的很痛苦,因为他涉及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问题,那就是秦国是否要灭亡?

  就像是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需要做出抉择一样,不管朝着哪个方向走去,都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选择灭亡,那么历史的轨迹会朝着原本的方向去走。

  选择不灭亡,那么历史的轨迹会朝着新的方向走去。

  第一个选择对于我来说,一定是一个美好的选择,因为这选择中我可以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写,这是一个舒服且简单、讨巧的选择。

  大多数的人也一定更加喜欢看这样的轨迹,因为秦粉虽然多,但是更多的是政哥的粉,包括我;但其他朝代的粉丝也更多,比如汉朝,比如三国,比如隋、唐、明。

  第二个选择对于我来说一定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千年的秦朝还是自创一个朝代都是极其痛苦而且复杂的事情,显然我的知识储备并不能足以支撑我完成这一点。

  上一本问斩已经把我的知识几乎挖空了,所以后期才会写的心力交瘁。

  我最后做出了不知道是否正确的选择,因为在这本书开启的时候我就已经无法控制他了,只能够看着他朝着命中的轨迹走去。

  这一卷有些无聊。

  是的,他很无聊,哪怕是我已经尽量想让他有趣了起来也是一样的无聊,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越有趣,他能够吸引的人就越多,当他灭亡的时候读者也就越崩溃。

  所以我下意识的、潜意识的处理很矛盾,又想让他有趣,又想让他无聊,这一卷就是在这样纠结而又矛盾的环境下结束的,但他终究还是结束了。

  他的结束意味着一个痛苦时期的结束,毕竟我给了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

  但是大家可以放心,无论是以后还是现在,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穿越者,就像我极力降低陈野的存在感一样,穿越者会极大的破坏这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

  大家也不用担心所谓的“下棋”,至少站在陈氏对面的并不是所谓的“命运”,而是一个“世界”或者说“历史”的本能反抗。

  历史是有惯性的,就像很多时候提早出现的东西并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思想一样,它会提前让“怪物”再次进化,之后变得更加“无敌”。

  陈氏要对抗的便是这种“惯性”。

  我总在书中说“人定胜天”,但是有哪一个人能够短暂的几十年里就战胜天命?就战胜世界?

  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陈氏会极力改变一些存在于历史中的遗憾,但是或许历史会一次次的修正。

  历史的浪潮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对抗”中被陈氏努力的一点点“偏移”,这才是人定胜天的含义,因为“愚公移山”才终究能成。

  在华夏的历史中,人从来不会屈服于历史,也不会屈服于上苍所谓的命运。

  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女娲补天都是如此,人们会一次次的站起来反抗所谓的命运,以自身的力量战胜一切。

  这是一本网络小说,所以陈氏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能够站在历史的最后大声嘲笑命运。

  告诉他,去你娘的,老子成了!

  这才是本书的核心和主旨,也是我对抗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

  正如陈氏一次次的失败一样,我也在面临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痛苦与折磨,我不想卖惨,但事实正是如此。

  我一次次的对抗抑郁带来的痛苦和无力,一次次对抗脑子的昏昏沉沉和浑身乏力。

  我相信我终究能够战胜命运和一切,所以陈氏也一定会战胜那纠正历史的“惯性”。

  我与陈氏都会胜利。

  陈氏是“人”的世家,他不会像历史中的某些世家一样藏着,不敢去面对失败、消亡,不敢改变什么所以只能一直修降表。

  他会一次次的站出来,挽狂澜于危倒。

  哪怕粉身碎骨,哪怕陈氏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最后一点火种。

  正如我会一次次的站出来,拯救自己。

  这本小说是人对抗世界的小说,它并不厚重,甚至有时候会无趣,但我一定不会故意恶心人。

首节上一节211/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