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406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甚有名的谋士,都被郑平调配到了关羽、孙坚、赵云和张飞麾下。

  唯独刘备的本营,郑平就只放了两个少年,以及一个自称是来丞相府散吏的贾姓老叟。

  贾姓老叟便是贾诩,曹操离开许都后,擅长趋利避害的贾诩自然不肯跟着曹操走,于是贾诩在许都隐姓埋名,故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不论贾诩如何降低自己存在感,在郑平眼中也是如繁星一般闪耀。

  是金子,藏得再深也会发光。

  郑平正愁没人去濮阳给刘备兜底,于是威逼利诱的给了贾诩一个丞相府散吏的身份,让贾诩去濮阳。

  用意简单而明确,若是诸葛亮、陆逊两人,能助刘备合理调配那十万兵马,贾诩就是凑数的。

  若诸葛亮和陆逊行策纰漏太大,贾诩就是那个兜底的。

  贾诩本来是不想来濮阳的,奈何郑平对贾诩的脾性太了解。

  无奈下,贾诩也只能来到濮阳,伪装成一个风中残烛一般的老叟,来替郑平照顾诸葛亮和陆逊这两个被给予厚望的少年。

  看着刘备那明显有询问的眼神,贾诩紧了紧衣襟,然后低头,闭目养神,生怕刘备觉察出异样,来向他这个丞相府散吏问策。

  刘备此时也未多想。

  贾诩的伪装太深了,郑平又故意不提贾诩的往日战绩,刘备也没过多的去关注贾诩。

  “我等跟袁逆大军,在濮阳已经相持月余,如今五营兵马皆已到齐,各州郡秋收也结束了。”

  “朕有意兵渡黄河,与袁逆主力决战,诸位意下如何?”

  吕布率先出列:“陛下,臣吕布,请为先锋!”

  以吕布的傲气,原本是想如关羽张飞赵云孙坚一般,独领一营,而不是在濮阳听刘备的号令。

  不过在郑平立五营之前,提议来了一出御前演武。

  于是乎,刘备麾下猛将,各显步骑武艺。

  又因郑平故意提前告知,关羽等人都是比较谦逊的,而吕布故意要彰显骑射本事,在演武场上竭尽全力,表现最为亮眼。

  吕布又自矜,在演武场上自吹天下无敌。

  这可把众将给气着了,在郑平的授意下,关羽张飞赵云孙坚黄忠,五人直接来了个群殴吕布,将赤兔马都给累趴了。

  随后,典韦又上前跟吕布步战,磨灭了吕布的最后一丝脾气。

  单挑?

  能群殴的时候为何要单挑?

  郑平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吕布扬名,而是要让吕布知道,刘备麾下不缺猛将!

  若还有二心,演武场的群殴就会变成真实。

  而吕布也是在演武场上才知道,河北军为何会吹嘘文丑天下无敌。

  一群猛将逗着文丑玩儿,这不知情的人当然会以为文丑天下无敌!

  跟刘备麾下猛将比过后,吕布那狂野的心就被上了一道枷锁,虽然傲气依旧有,但不敢在刘备面前傲气了。

  让吕布来濮阳,是郑平对吕布的再次驯化。

  演武场是让吕布明白,个人武勇,对刘备构不成威胁;而濮阳则是为了让吕布明白,哪怕是统兵作战,吕布同样得在刘备面前趴着!

  这也是郑平不亲自来濮阳的原因,避免让这些骄兵悍将以为刘备没了郑平啥都不是。

  让吕布继续当建威大将军,那是刘备给吕布面子,让吕布依旧享有高人一等的封号大将军待遇,若吕布不知好歹,那就等于自寻死路。

  刘备没有立即同意吕布的请战,而是道:“奉先且勿急躁,若要对敌,必以奉先为先锋。”

  这要是以往,吕布必然不满刘备直呼自己表字,但现在嘛,吕布没有半分脾气,只是拱了拱手就回了队列。

  刘备同意了先锋的请求,那么吕布就只需要等着就行了。

  何时出兵,不是吕布会去考虑的。

  诸葛亮和陆逊对视一眼,后者出列,声音还有少年气:“陛下,袁绍在黎阳大营,号称五十万大军,以寡敌众,会让我军陷入苦战。”

  “逊以为,可先分其兵势,再攻其大营。”

  刘备来了兴趣:“阿逊,如何分其兵势?”

  陆逊目光严肃:“可先传令驻扎在平原、济北、东平、洛阳的四路大军并进,引袁绍分兵。”

  刘备又问道:“袁绍有大军五十余万,即便分了兵势,依旧是我军数倍,我军依旧是以寡敌众。”

  陆逊笑道:“分其兵势,只是其一。其二,是示之以弱,骄其将心。”

  “陛下,微臣陆逊,请挂三军帅印!”

  此话一出,堂下众将纷纷惊愕。

  让诸葛亮和陆逊出谋画策,就已经让众将心中不怎么服气了。

  如今陆逊又自请挂三军帅印,众将心中更是不乐意了。

  “陆军师,老夫征战多年,尚不敢自诩挂帅印,你年龄如此幼小,若是挂帅印岂不是让袁逆笑话?”饶是黄忠,也忍不住出列反对了。

  陆逊却是面色不改:“甘罗十二岁尚且能挂相引,逊如今十三,如何挂不得帅印?”

  “更何况,逊已经说了,这是为了示之以弱,骄其将心。”

  “袁绍兵多将广,在此战中本就占了优势,若是直接跟袁绍正面作战,即便我等赢了,也会损失不少的将士。”

  “将士折损多了,便是主帅的无能。”

  “逊以骄兵之计骄慢袁逆之心,将军再奋勇杀敌,岂不是事半功倍?”

  黄忠顿时愕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毕竟陆逊的目的是为了示之以弱、骄其将心,而不是真的要挂三军帅印。

  “妙啊!”刘备抚掌而叹:“显谋如今不在濮阳,本就让袁绍轻视;阿逊再挂三军帅印,足可再骄袁绍之心。”

  堂下。

  贾诩的眼皮陡然增开,喉咙鼓动,目光扫向诸葛亮后,很快又闭上了眼睛。

  而在刘备夸赞陆逊后,诸葛亮又徐徐开口:“陛下,阿逊之计,只为骄兵;行军部署,仍需谨慎。”

请假一天

  今天华西挂了个专家号,要带娃儿去一趟。

第339章 陆逊挂帅,渡河连战连捷

  刘备见诸葛亮开口,顿时眼神都变了,双眸之中有宠溺之意。

  “阿亮有何部署?”

  诸葛亮恭敬的向刘备行了一礼。

  虽说只有十五岁,但诸葛亮在军政各处历练的时间已经超过三年,并非只是窝在学堂读书。

  人的成熟,除了年龄增长外,亦有历练的因素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惟有知行合一,才可以让一个人的睿智得到充分的体现。

  “袁绍麾下,如今以审配为监军,许攸荀谌为谋士,文丑为上将军,统五十万大军于黎阳。”

  “据亮观之,许攸荀谌关系较为和睦,而审配跟许攸却是相互仇视,此二人一为监军一为谋士,各掌大权。”

  “若局势危急,或会携手同进退;若战事顺利,则两人之间必起争端。”

  “阿逊的骄兵之计,也意在此处。”

  顿了顿,诸葛亮又道:“然而,阿逊年幼,若只挂帅而不表现出其用兵之能,亦会被许攸审配等人看出端倪。”

  “故而,在这之上,还得来几次胜仗,以彰阿逊之能。”

  黄忠疑惑询问:“既然是骄兵之计,为何还要来几次胜仗?”

  诸葛亮笑道:“骄兵之计,视其对手不同,用的策略也不同。倘若对手是文丑这样的战将,自然是以诈败为主;然而我们的对手不是文丑这一个战将,而是袁逆五十万大军!”

  “只是诈败就太明显了,以许攸、荀谌、审配之能,轻易就能看出我等用意!”

  “反之,我军若连战连胜,反而会让对手忽略掉我军‘骄兵’之意,让许攸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阿逊身上。”

  “以常理而言,阿逊毕竟年幼,先以十三岁幼龄挂帅,又连战连胜,理当有骄傲自矜之意,目中无人看不起军中将士,此举可诱惑许攸荀谌等人以骄兵之计反算阿逊。”

  “而我军亦可将计就计,算敌人之未算。”

  “显谋兄长曾言:斗军如弈棋,我算敌,敌算我,互相揣度,直到一方多算一方失算,则可分出胜负。”

  黄忠听得迷糊,挠了挠头:“哎,忠还是听命行事吧,你们这些谋士的脑子,弯弯绕绕可真多。”

  刘备轻抚双掌,赞道:“原来如此,阿亮此举,是为了让袁绍及麾下的谋士,相信朕是真的在以阿逊挂帅,而非故意示弱。”

  “隐藏真正的目的,让对手疏于防范,继而达到‘骄兵’之意,妙啊!”

  “阿亮也成长了,朕心甚慰啊!”

  虽说有刘备称赞,但诸葛亮的话并未让众将完全心服。

  吕布亦是出列:“陛下,倘若诸葛军师谋算失误,我等十万大军岂不是成了袁绍的瓮中之鳖?臣以为,应当发书丞相,让丞相定夺。”

  吕布只是傲,不是傻。

  郑平之能,吕布还是非常清楚的。

  诸葛亮笑道:“大将军切勿急躁,亮之谋划若有不妥之处,显谋兄长自然会遣人提醒。”

  吕布一愣:“丞相难道还能听到诸葛军师今日布计不成?”

  “此乃机密,还请大将军恕罪!”诸葛亮的目光不经意的瞄了贾诩一眼。

  贾诩心中一咯噔:“这小子,看老夫作甚!”

  随即,贾诩直接眼一眯,无视了诸葛亮眼神。

  然而正是贾诩这一眯眼,反而让诸葛亮内心的那一丝忐忑消失了。

  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在大军团作战部署中制定战略,诸葛亮纵然心中对战略笃信,也依旧会有一丝忐忑。

  然而,贾诩的这反应,让诸葛亮安心了。

  虽说贾诩是悄然来此,但诸葛亮却是有自知之明,以郑平的个性,不可能真的就让诸葛亮和陆逊来负责整个决战部署而不闻不问。

  这濮阳本阵,必然有郑平暗中布置的智者。

  诸葛亮将濮阳本阵的文武仔细揣摩了一遍后,注意力就落在了自称丞相府散吏的贾诩身上。

  一介散吏,岂会有资格来参加这等机密军议?

  诸葛亮也曾听郑平提及过,这世间有一类智者,除非火烧屁股了,绝对不会开口献策,而这样的智者,又向来不会置身于绝对危险之中。

  吕布见诸葛亮不肯说,不由忿忿退下。

  见众将有服气的也有不服气的,刘备也只是尽力的安抚。

首节上一节406/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