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节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作者:神纹本神

简介:

刘备:黑我的人太多了。

郑平:不怕,我是备吹。

本书又名《当刘备成了青州牧》《我是刘备,我的谋士是郑玄之子》《家父讳玄,我当个首席谋士没问题吧》《刘备遇上少年诸葛亮》《不到四十就当了皇帝的刘备,剩下的日子怎么活?》《大汉三兴了,阿斗还能坐稳江山吗》

第1章 趋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

  【注:本书剧情以历史向为主,部分龙套会用演义的角色。这书吹刘备的,不喜勿喷】

  初平元年,关东诸州郡牧守起兵讨伐董卓。

  青州刺史焦和,为追逐讨董虚名,置青州百姓于不顾,坚持要出兵西行,以至于青州黄巾群盗处处飙起,甚至有了“屠城邑”这样的惨况。

  但焦和却对此置之不理,不仅赏罚淆乱,还供奉巫祝,寄希望能用兵如神。

  青州的士民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

  在这纷乱的夏日里,平原郡高唐县境内的山路上,一个布衣纶巾的青年正在行进。

  只见其容貌俊逸、身材挺拔,背着一个行囊,左手竹杖、右手长剑,口中絮絮叨叨的低语。

  “焦和这厮,愚笨如蠢猪。”

  “兵多器锐,粮草充足,敢驱兵讨董,却不敢跟黄巾作战。”

  “以至于这青州各郡,处处都是危险。”

  郑平说着,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青州不仅有焦和这样愚笨的州官,又有黄巾群盗劫掠屠城邑,甚至于连雨神都怠工了,今年青州境内的雨水少得可怜!

  天灾人祸盛行,尽是随处可见的萧条丘墟,饿殍流民。

  郑平是穿越者。

  出生于青州北海郡,是名仕郑玄次子。

  昔日郑玄遭受党锢之祸牵连,被州官下狱,临走之前替次子取名【平】,寓意能平安归家。

  因为有宿慧,郑平自幼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

  一岁能言,两岁能字,三岁读诗文,五岁论古今,少读万卷书,遍习百家艺,文武兼备。

  十四岁狱中探亲,正值宦官苏礼言语凌辱郑玄,郑平拔剑斩之。州官本欲问罪,却又因黄巾乱起刘宏大赦天下而免罪,郑平自此扬名。

  不同于郑玄避世隐居,不问仕途,一心潜心著述,传道授业。

  郑平认为善谋略者,应当显扬于世,于是与父商议后自取表字显谋,十六岁出游诸州郡,遍识天下雄才。

  然而这天下间的雄才,袁绍优柔寡断,曹操多疑成性,孙坚轻而无备,追逐虚名者比比皆是。

  十余万讨董盟军,更是日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

  郑平对这些雄才没了出仕之心,决定返乡另谋他策。

  正行间,前方一阵喊杀声由远及近,令郑平不禁皱眉。

  “又是官兵溃败了吗?”

  这种事,郑平已经不是第一次撞见了。

  官吏腐败,难养精兵。

  即便对手是战斗力低下的黄巾贼,也有不少县的官兵溃败。

  “既然遇到了,就略微出手吧。”

  几乎没有迟疑,郑平于行囊之中取出一面旗帜,旗帜上有一个“汉”字。

  快速的将旗帜缠在竹杖上,郑平将粗制滥造的军旗立在山道中,又在行囊中取了一片皮甲,吊绑在胸口要害;手一抹,右脸多了一道狰狞的刀疤,再一抹,满嘴的胡渣.....

  这手速,一看就不是第一次伪装了。

  不到片刻时间,郑平的样貌气质变得凶神恶煞。

  .....

  前方。

  尘土漫天,官兵惊惧而逃。

  而在官兵之中,有三人尤为显眼。

  大耳、红脸、环眼。

  正是高唐县县尉刘备,和刘备的义弟关羽、张飞。

  但不论是刘备,还是关羽和张飞,此刻都极为狼狈。

  残破的甲胄,断裂的布衣,刘备甚至连剑鞘都丢了。

  关羽和张飞同样不比刘备好多少,一个拖着刀,一个拖着矛,身上的甲胄布衣同样破破烂烂的。

  “我愧对陈相信任啊!”刘备一边溃逃一边悲呼。

  在下密当县丞的时候,刘备不愿跟县令同流合污,忿忿辞官。

  又听说新任平原相是颍川有名的“三君”之一的陈纪,刘备再次求谒老朋友平原刘子平,经举荐见到了陈纪,于是陈纪委任刘备当了高唐县县尉。

  立功心切的刘备,刚当县尉不久,就准备将高唐县的黄巾给剿了。

  但刘备却不知道,这高唐令跟境内的黄巾早就有勾结,刘备的兵马刚到中途就遇到了埋伏。

  三百县兵一触即溃,饶是关羽和张飞骁勇,也架不住黄巾人多。

  很快。

  溃兵抵达了郑平在的山路。

  张飞眼尖,见前方官道立有一人,仗剑立旗,不由惊呼:“大哥,官道有人拦路!”

  刘备吓了一跳:“是黄巾的伏兵吗?”

  “不是!是‘汉’字旗!黄巾是不会用‘汉’字旗的!莫非是,援兵?”关羽眯着丹凤眼,凝声而道。

  此时。

  溃败的县兵,已有人冲向郑平。

  “别挡道,闪开!”

  但下一刻,这个蛮横的县兵,就被郑平一剑斩杀。

  干净果断,没有一丝迟疑!

  剑法精炼,一瞧就是高手。

  “平原相麾下,讨贼都尉郑平统兵在此!”

  “停止前进,原地列阵。违令者,斩!”

  凌厉的喝斥声、狰狞的刀疤、长剑上滴落的鲜血、以及被踢到一边的县兵尸体,瞬间镇住了混乱的高唐县县兵。

  “陈相麾下的讨贼都尉,不是姓邓吗?”张飞瞪着环眼,疑惑的挠头:“这小子真的是讨贼都尉吗?该不会是个骗子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备的眼神顿时一亮。

  这时,郑平的喝声再起:“统兵军校可在,出来答话!”

  刘备仗剑出列,抱拳一礼:“高唐县县尉刘备,见过都尉,不知都尉藏有多少兵马?”

  “不到三千,足可破敌!”郑平言简意赅,声音洪亮而严厉:“刘县尉,原地列阵。再有冲阵者,你这县尉就别当了!”

第2章 兵不厌诈,一策惊退黄巾

  刘备也不多问,回身大呼:“列阵,列阵!平原相的援兵来了,有两千多人诶,就藏在这山中。早告诉过你们,我是卢中郎将的弟子,又是平原相亲自委任的县尉!”

  “平原相陈公,那可是朝廷公卿,跟我老师是刎颈之交,专门来平原郡扫荡黄巾的!”

  “跟着我刘备,绝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在刘备的呼喊下,三百县兵心中的惊惧,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兴奋。

  这山后藏着两千多人,还怕什么黄巾贼啊?

  “二弟,三弟,你们守住阵型!”

  “不要让陈相看轻了我们高唐县的健儿。”

  刘备给了关羽和张飞一个眼神,随后小跑来到郑平身边,又回头扫了一眼,见没有回头的县兵这才悄声询问:“郑都尉,给个准话,你到底有多少兵马?”

  陈纪手中都没两千兵,更别说让一个都尉带两千多兵马来高唐县了。

  这样的话,也就能忽悠一下普通的县兵小卒,刘备不可能信的。

  刘备知道这是郑平故意助自己稳定军心的。

  “只我一人!”郑平同样压低了声音。

  既然刘备识破了“用诈”,又如此配合的稳住了阵列,郑平没有继续隐瞒。

  刘备瞪大了眼睛,惊诧的看向郑平。

  这耿直的坦白,让刘备只想直呼“卧槽”一类的惊叹词。

  “刘县尉,士气可用,何须援兵?”郑平指了指前方,黄巾贼已经相继抵达。

  刘备闭眼深呼吸,眼下不是寻根问底的时候,如郑平说的一样,士气可用,何须援兵?

  “弟兄们!”刘备挥剑高呼:“刚才我跟郑都尉商量了,由我等退敌,郑都尉的两千余人,会替我们掠阵!这杀敌的功劳,可不要拱手让人啊,敢不敢随我再战!”

  掠阵,不抢功劳,还有这好事?

  县兵的眼神,渐渐变得炽热了。

  稳赢的局啊!

  “愿随县尉杀敌!”

  “杀他个狗娘养的!”

  “有大军掠阵,我们有什么可怕的?杀,杀,杀!”

  “....”

  刘备看向前方渐渐聚集的黄巾兵,再次高呼:“让这群黄巾贼,领略我大汉将士的威风吧!杀!”

  见官兵在短短的时间内,气势如虹。

  追来的黄巾贼帅、个头矮小但凶悍的徐琦人都傻了。

返回目录1/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