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34节

但让商贾参与到这里边…朱标总感觉哪里不对…

“楚兄,你怎么变的婆婆妈妈的,这肯定能成啊,我之前跟你说的,造船是为什么?”

陈楚打量着朱标,造船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等到过个十几年,大明境内境外都安稳了,手工业开始发力,除了粮食等重点物资外,其他的物资必然会出现过剩的情况。

想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肯定是不能通过陆运的,那太麻烦了。

“肃清海寇,售卖过剩物资…不过现在都还早着啊…”

朱标刚刚回答,陈楚点了点头道:“现在你都不能大批量造船,等到物资堆积在仓库里,才想着造船,那时候就晚了。”

“现在的商税是什么情况?你仔细说说。”

陈楚内心里并不反对商贾资本家的,但这两个阶级,还是要看怎么用,怎么限制,如果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那结果肯定是走歪路啊。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让商贾,资本家,想死舍不得财富,想活每天被重税剥削,让他们每天活在挣扎中,既可以提升经济,又能增加税收。

朝廷在资本家身上扒的皮多了,自然可以一步步减少从百姓身上扒皮,至于什么八小时工作制,社保积金…

这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商税是中书省和皇家商会联合修订的,分为高端商品,中端商品,民用商品,高端商品三取一,中端商品十取一,民用商品依旧维持三十取一。”

“另外,中书省已经传旨各地,各地盐场充作户部,各地商会成立后,需要在皇家商会中获得盐引,在户部盖印后,缴纳购买资金,获得户部的批文,以户部指定价格,在户部指定区域贩卖。”

“盐巴和宝钞捆绑在一起,因为是户部专营,盐巴成为定价物资,除了户部要负责管理各地盐场及工人支出外,所结余皆留户部。”

“在过几年,盐巴新政在各地推广开,盐巴会成为第一批免税货物、”

“昨日皇家商会上书,想要成立太仓会,将天下太仓整合,从而取得粮食官营,将粮食也设为免税物资。”

朱标思量片刻,最近商税改制,风风火火,这些事情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而盐巴的免税和宝钞挂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有人挤兑盐巴,那朝廷还稳得住,兑给他就完了,反正没有朝廷的批文,敢买不敢卖。

但粮食就不同了,粮食的战略意义是任何物资都不能比拟的,任何!!

就好比,一个吃饱的农民和一个饿了几天的精兵,如果都是步兵对战的话,吃饱的农民经过军事训练,未必打不过吃不饱的精兵。

“关乎民生的东西给予免税政策这是好的,免税物资控制在朝廷手里,这当然更好。”

“那你说,把商品分了个高、中、民用,那船只应该怎么样?是不是要收船税?”

陈楚看着朱标,他也没想到,这古人这么会玩,商会组织建立起来,搞出这么多名堂来。

这要是让他们体会到,战争打输了是要赔钱的,打赢了是能赚大钱的,他们还不得疯?

“嗯?船税?”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点了点头道:“先说所言甚是,天下物品都应该纳税,船只自然也不例外,若是将船厂交给商贾来做,朝廷可以在船税上控制商贾的盈利。”

豁然开朗的朱标,站起身道:“先生,如果是兵部去下任务,户部去收税,这是不是不好?”

“谁说不好了,如果你认为不好,你可以让户部把钱拨给大都督府,让大都督府以军方的名义去下订单,船只交付之前,让户部去收税。”

“左手倒右手,这种事情多好。”

陈楚轻笑一声,民营船厂自然不像官营船厂那样,朝廷直接给工人钱粮,物资,在就没有其他消耗了。

让商贾做,稍微给商贾一点甜头…

“先生,这事先不说了,回去我和父亲好生研究研究,还有另外一件事,想问问先生的见解。”

朱标心中记下了船舶的事情,而这种事情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额?你说…”

陈楚疑惑的目光看着朱标。

“其实,事情还是很简单的,就是说,商会组织是先生提出的,刑部上书,要求明正律令,但对于商会…朝中诸公知之甚少…”

朱标说出今日的最终来意,刑部看着这么大的蛋糕,全进了内廷,虽然盐巴改制和宝钞挂钩,归了户部,但谁都能看出来,盐巴本就是归户部的,只不过换了个方式。

而商会的孝敬,那一年是多少钱?进了内廷,他们外廷一分钱也没捞到,可看朱元璋的样子,显然是很开心的能通过怀柔手段,不去杀,不去抢的把商税收到自己的小金库里。

进了他的金库,想要拿出来,只有一种可能。

朱皇帝乾纲独断,力排众议,北伐!新1

除此之外,不是户部太仓告急,想动朱元璋的小金库…

简单来说,这商会组织,隶属于内廷,税收也归内廷,就是归皇帝…

“刑部怎么说?”

陈楚疑问道,他连外边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参与立法?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个楚兄的身份,他牛逼吹的响了,外边指不定因为他的牛逼,会出多大事呢。

“刑部和户部想让商税归户部,如今商税是直接运到内廷的,而律令上,刑部想参与管理商会组织。”

朱标沉思片刻,如实交代道。

“那就是说,文官想在这上边捞一把,我可以给点建议,但是…你父亲什么想法?”

陈楚不假思索,文官的小九九,很容易理解,毕竟商税改制后,这是一块大蛋糕,他们想把钱归户部,无可厚非。

但如果朱皇帝守着不放,陈楚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了…

“父亲说,先听先生的意见,在做决定。”朱标坦言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政治角度讲,权力无非三种,财权,人事任免权,暴力权。”

第57章 政治目的

“而如果上书陛下,抓住人事任免权,暴力权,自然而然就抓住了财政权,这个钱粮是归户部,还是归内廷,都是一样的。”

“人事任免权通过培植听话的官员,以达到目的,暴力权则是无法通过培植听话官员而达到目的的最后手段,掀桌子。”()

“至于贪污啥的,这个东西在哪里都会被贪污,重点不是放在哪里,而是怎么监管。”

陈楚听了朱标的话,这才放开膀子,大吹特吹,反正都是牛逼,不吹浪费了。

……

洪武七年,十二月三十日正。

乾清宫。

“陛下,火龙烧仓一事,纵火所至,开封知府林偏远已经招供。”

毛骧将手中签字画押的口供交给了朱元璋,忙碌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算是把开封的案子给办成了铁案。

拿在手里瞧了一眼,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八万石粮食,够株的了,摸清楚他上下的人,参与进去的,一个也不能放过。”

“彻查各地太仓存粮,但凡发生火龙烧仓这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当地官员全部拿办,无需来报。”

朱元璋面色一沉,奶奶枇的,火龙烧仓,当谁是傻子呢,烧了就一了百了了?

他是真的有感自己被的智商被那些傻缺官员给侮辱道。

开封遭灾,朝廷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开封先行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朝廷在这段时间也好从各地调集粮食,加大救济的力度和粮食供应。

但巧了,开封太仓没粮,知府没得粮放,担心朝廷问责,查出蛛丝马迹,火龙烧仓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可想而知,这些官员的心都是什么样的。

毛骧应声离开,正走出乾清宫时,胡惟庸从外边火急火燎的进了乾清宫,躬身作揖道:“臣,胡惟庸,参见陛下。”

“惟庸啊,月初给你的那几页纸,看得怎么样了?”

朱元璋脸上带着笑意,哪里还有在和毛骧交谈时的那凌冽杀气,刚刚进入乾清宫的胡惟庸,躬身道:“回陛下,那几页天书,臣废寝忘食,昼夜专研,小得其法。”

“只是臣绞尽脑汁,又收拢了户部近五年的工作报告,臣有愧圣恩!”

颔首向前,胡惟庸九十度鞠躬,眼望地砖,发鬓同肩膀齐平,避开朱元璋的视线。

“大明啊,是咱带着老兄弟们,一刀一枪从元人手里抢回来的,当初咱也没有称帝做皇的心思、”

“咱只想着,这乱世能早早结束,还百姓以太平,安居乐业,恢复生产,但是元廷混沌,把中原的江山,一步步丢了个干净。”

“咱坐了这个位置,每时每刻都不敢松懈,龙椅很硬,硬的硌屁股。前些日子东宫说,苏州港装船,以钱粮招工,暂不行徭役。”

“那边的情况还不错,寒冬腊月,百姓还能找些活计做,但大明可不是只有苏州港一地的百姓。”

“你作为中书省右丞,兼领文武,节制地方,你连个提升百姓生活的方法都拿不出来?”

朱元璋边走边说,说道最后,声音愈发沉闷,本就是寒冬腊月,应天刚刚飘了一场大雪,哪怕乾清宫内有暖炉取热,但随着朱元璋的话音落下,胡惟庸只感乾清宫的温度都跟着下降了。

浑身一个激灵,挪了挪步子,胡惟庸看向朱元璋道:“陛下,户部的意思是在地方多让农户开垦荒田之外,在加一些鸡鸭鹅狗,牛羊马匹的蓄养。”

“以此,改善,增加民户的收入和抗风险能力。”

胡惟庸连忙开口讲道。

大老板生气,这事不好办啊。

“怎么?你们不扶持,民间百姓就不知道蓄养牲畜了?百姓想不到在荒地里养些鸡鸭?咱要的不是这个,咱要新的思路,即不耽误民户农耕,又能在农闲时让农户有收入!”

胡惟庸不说还好,这一说朱元璋心中怒火更甚,牛羊马匹暂且不说,民间存量很少,但鸡鸭鹅狗,那本就是农户自家院子蓄养的家畜。

即便朝廷不扶持,农民就不知道养一些?

吃肉也好,卖钱也罢。

“臣惶恐!”

胡惟庸连忙躬身,一时间也摸不清朱元璋心中在打什么算盘,不好发言。

“这是东宫上的奏章,你瞧瞧吧。”

朱元璋从一旁的桌子上取下一本奏章,递给了胡惟庸道。

一脸茫然的胡惟庸,看着朱元璋手中的奏章,满是不解,啥时候东宫也会走官方渠道上奏章了?

以往难道不是,鼻子下边,全靠嘴吗?

心中虽是如此做想,胡惟庸却不敢有丝毫停顿,接过奏章翻看,只是片刻,胡惟庸开口道:“陛下,如果扶持商会开设作坊,虽然可以提高地方民众的收入,但此举是否不妥…”

“万一农户都去作坊务工,那岂不是,天下田亩都要荒废,本末倒置,取乱之道啊!”

胡惟庸只是看了一眼,瞬间明白了朱元璋的心思。

这不就是要他去牵头,带着已经组建起来的商会和没有组建起来的商会,在各自商会辖区内开办作坊。

招募工匠…

可一旦如此,万一…没人种地了,那吃什么?

“咱最开始也和你一样的想法,但是咱想明白了,作坊本就是过度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农闲时给更多民众提供收入的。”

“你说的农民不种地,自然是成立的,但是你考虑过,农民为什么会不种地,而走向作坊吗?”

“如果农民不种地,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地方官员的不作为,该有的补贴没有落实到民户手里。”

“咱已经让翰林院重修大明律了,针对各级官吏,贪污受贿,寅吃卯粮,坐亏山空的,先任者贪污,继任者未报,一经查明,所有赃款,全从继任者身上出!”

“你看怎么样?”

朱元璋话锋一转,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胡惟庸双目瞪大,这是什么?这是耍无赖啊,纯纯的耍无赖,这要真的这么搞下去,每一个地方官员刚上任,第一件事必然是要查清楚上一任是否有贪污的事情。

不然的话,这到时候算到自己头上…谁头铁去给别人顶罪?

首节上一节34/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