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33节

黄土被炸到天上,足足崩了四五米高,四散飞溅,巨大的爆炸,夹杂着木屑,铁片,向着四周扩散。

摆放在周围三米的二十个稻草人,顷刻间倒下七个,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草人,已然被撕裂,成了一支支散落的稻草。

“先生,这可比前边的爆炸强多了,我敢打赌,这东西要是安排在战场上,那绝对是一道铁索防线啊!”

蒋心中早有准备,看着爆炸的中心,虽然一次爆炸只炸伤了六七个稻草人,炸死了一个距离最近的。

但蒋也是上过战场的,若是在骑兵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一片这个被称之为地雷的东西,那场面,可想而知。

“还是差了点,如果能用铁皮做外壳的话,杀伤力至少增强十倍以上,不过现在还生产不来铁皮,只能用木制外壳…”

陈楚这几日也没放下忙碌,整日提笼遛鸟的日子,那真的是索然无味。

而这一片,昔日被金锄头耕作过的三分地,已经被陈楚的数次实验,炸的千疮百孔,不堪入目。

“你是怎么做到,石子扔的那么准的?”

陈楚一脸迷茫的看着蒋,对于地雷的威力,他已经确定了,想要让地雷的威力更大,只能加装火药。

而现如今,大明还不具备生产地雷外壳铁的能力。

但是对于蒋,那石子的精确度…

“我小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羊,小时候拿石子打羊,我说打羊左角,绝对不可能打其他地方。”

蒋拍了拍胸口,怡然自得。

刚刚跑回来的小旗官看着陈楚道;“先生,您怎么不自己去埋雷啊…”

“小伙子,不该问的别问…”

陈楚拍了拍小旗官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奥。”

小旗官似有所悟,但终究是憋在心里。

“皇兄,钱庄存钱给利息的吗?那不是钱越存越多了?我怎么记得,好像别人说的都是钱庄收钱,哪有钱庄给钱的道路…”

朱静君跟着朱标一路向东侧院赶来,听到声音的朱标,心中越发迷茫,是那个叫地雷的东西?发出的响声?

他虽然已经多日没来过大帅府,听陈楚吹牛逼了,但大帅府内的一举一动,朱标和朱元璋心中门清。

看看陈楚身边生活的都是什么人?嫡公主朱静君,身边跟着伺候的都是宫女太监,负责照顾陈楚的,都是一群特务间谍。

在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监视下,这里发生任何事情,朱元璋得到消息,都不让人惊讶,反倒他不知道才奇了怪了。

“那个我也不知道,北地的情况刚刚恢复了些,元人又来寇边,一会我去问问先生。”

朱标使出左耳进右耳出的神通,对自己这个小妹妹,他是一点办法也无。

听着朱静君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叫唤着。

不过片刻,二人已经来到了东院。

“公子…”

蒋等人异口同声的朝着朱标的方向躬身作揖。

微微点头,朱标已是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陈楚身边道:“先生,那个地雷还有吗?”

“没了,今天的都炸了。”

陈楚看了眼被炸的稀巴烂的院子,开口回答道。

“先生,这地雷是何物?如何生产?”

朱标听过锦衣卫的记录,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刚刚那声巨大的爆炸,朱标也是见过火炮的,自然知道,这东西要是在人堆里炸开。

那结果,显而易见。

“生产的话,倒不是很难,不过这玩意用木料来做,威力有限,最好的办法还是铸铁。”

“这图纸你拿去看看…算了,反正你也看不懂,别弄丢了,直接给懂的人看,这可是我经过三十多次引爆才得出的最优配方。”

实际上土地雷的制作并不算困难,先取一块圆木,将内部弄空,一侧用撞针作为点燃火药的材料,而在地雷内部用可以移动变位的东西挡住撞针引爆火药。

只要踩到挡住撞针的东西,不松脚,那撞针依旧是被阻挡的,可一旦松开,阻挡撞针的东西没了,撞针引爆火药,爆炸是必然的。

而这也是最简单,简单到几乎只要见过地雷内部结构,就能做出来的土地雷了。

刚刚接过图纸的朱标,还没等自我了解地雷的理念,被陈楚一盆冷水扣下来,尴尬的收起图纸道:“先生,这样的好东西,一定要让他发扬光大。”

“以后有机会左右朝局,一定要把这东西在北疆埋它几十万个。”

朱标嘴角上扬,这种一本万利的东西,可比长城好用多了。

以大明的人力物力,完全有能力沿着长城防线,构建一整条横贯东西的雷区,到哪时候…

面对朱标的臆想,陈楚并没有打断他的幻想,开口道:“楚兄,你这大忙人,该不会就是为了地雷来的吧。”

将图纸折好,朱标开口道:“钱布诟,去把图纸送到兵仗局,就说楚璋大人要他们加紧研制,一定要尽善尽美。”

“楚…公子,奴婢记下了。”

钱布诟连忙躬身应道。

“先生,实不相瞒,这次是有更大的事情,把我父亲给难住了,上次宝钞的事情,先生提的办法很好,今上听了也是很开心,还给我爹加了太…少保…”

“可是您也看见了,应天都飘雪了,昨日高丽使臣进京,带来了贡品,从海路来…”

“高丽毗邻辽东和齐鲁大地…”

朱标确实犯了难,高丽这个国家,对大明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高丽彻底倒向北元,同辽东的纳哈出,漠南草原的北元军队,联兵齐攻,大明也很难受。

更何况,高原只是换了工作证,并不安稳,而云贵还有北元的梁王割据一方,一旦北方有变…

实际上,在收复云南后,捕鱼儿海大获全胜,高丽改弦更张之前,大明周边的局势,并不乐观。

第55章 朝贡?贸易?

“棒子?”

陈楚脑海中冒出一个特殊的名词,摇了摇头道:“其实我想说,朝贡什么的,除了满足当权者的虚荣心外,一点实际利益都没有…”

“额?先生何出此言?”

朱标微微一怔,一脸的不理解。

“难道不是吗?人家来磕个头,上点贡品,朝廷就大把大把的回馈,三倍五倍的回礼。”

陈楚开口阐述着,此言一出,朱标忍不住脸上挂起了笑容道:“先生当真这样理解?”

“那还能如何?”

陈楚自然是瞧不上资本家那一套,更瞧不上不事生产的商人,他也从未想过,自己和朱标接触到这个程度,甚至已经在影响大明的走向。

但他在诏狱,离开诏狱,甚至是看穿了朱标的身份,都没有想过,要把大明改成资本国家…

在他的理念中,大明应该有更高的荣耀,更文明的手段去掠夺财富,而不是靠打打杀杀的强盗行径。

更何况,每个制度都有缺陷,人类社会本就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适应时代的制度罢了。新1

帝制的最大好处就是有人对这个国家负责,对祖宗负责,资本国家?谁上去谁不捞一把,过几年不知道谁上呢!

“先生,你这就片面了,我给先生卖弄一下,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匹上等的丝绸,在没有权力操控的情况下,它的价格是不是有限的?是消费他的人群承受的,而制造他的人群得利的。”

朱标嘴角上扬,不容易啊,真他娘的不容易,可算让老子也扬眉吐气一回了。

这次一定要好好把这家伙,按地上摩擦一下!

“是啊,没有权力的操纵,市场会决定其价格。”陈楚点了点头,这个权力当然不可能单指朝廷皇权,同时也指着资本背后操作。

“那朝贡国来大明朝贡,他们可以买大明市面上的东西,带回自己的国家吗?”朱标继续追问道。

“这个…不可以吗?”

“当然不可能,他们只能在朝廷的指派,或者是今上的指派下,在规定的地方,买规定的东西。”

“简单理解,朝贡可不单单是宣扬国威,更多的是官办贸易,比如高丽这次进京,他们带来的给皇帝的贡品,会有礼部官员将其折成实际价格。”

“这个价格是朝廷定的,如果这次高丽使团带来的是三万两银的贡品,那皇帝接受贡品后,会返赐他们十万两银子,甚至是三十万两银子的宝钞和各项物品清单。”

“这个清单并不是直接给他们货物,而是要他们拿着皇帝赐的宝钞,在皇帝或礼部的指定商铺,购买清单上的东西。”

“能买多少,能买什么,全看清单来决定。”

“先生是不是想问,那最后不还是使团得了便宜,白拿走那么多货物?”

朱标见陈楚一脸迷茫,又要发问的表情,开口抢先说道,又见陈楚点头,这才微笑道:“重点永远在定价权上。”

“他们买的货物,市面上一匹上等丝绸,最高不过五两银子,官办贸易可以卖五十两,甚至更多。”

“先生还以为,朝贡是赔本赚吆喝吗?”

朱标洋洋得意的看着陈楚,自从认识这个家伙后,他感觉自己全方位都在被吊打,除了身份。

但今天,总算让他扬眉吐气了,原来这个能手搓高端火器,满腹经纶,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先生…对政治一窍不通啊。

“额…那你的意思是说,朝贡贸易的重点不在朝贡上,在贸易上,而朝廷为了防止草原部落,周边藩国和民间贸易,造成国家内部物资供应出现问题,所以有了朝贡贸易。”

“不允许民间和周边藩国贸易,而朝廷大手笔的赏赐,又在定价权上把钱收回来,左右使团没能力把钱和超出赏赐清单的物品带出境内…”

陈楚确实是对政治了解的少,懂的更少,他只知道,政客的心都是黑的,玩政治的,没有好人就对了。

但他从未想过,朝贡的重点不在虚名,而是在贸易…那不就是说,纳入朝贡体系的国家,就有了和大明贸易的权力?

怪不得周边藩属国哭着喊着要进入朝贡体系…他娘的,不进这个体系,买不到大明的货物…

赏赐什么的,十倍二十倍,都是虚的。因为藩国即便是真的拿着钱走了,最后他们拿着钱还是要买大明的手工艺品,而贸易禁令,不加入朝贡体系,不可以贸易…

这他娘的和后世的米帝搞得那个什么世贸有啥区别?

只不过是华夏的影响范围,因为种种原因,只在东亚地区,无法延伸到更远罢了。

朱标猛地惊醒,他今天可不是来给陈楚上政治课的,是有急事啊。

迈步坐在了石墩上说道:“龙江船厂的任务太多了,按照现在的人手,一年能下水十艘大型海船,四十艘中型海船,但这个数量还是不够。”

“我想问问先生,有没有办法,加快海船的建造…”

朱标双眸放火,他在奉天殿见了高丽使臣,也问过了高丽使臣海上的情况,而这更加深了朱标迫切想要组建一支能够在海上对辽东发起进攻的水师决心。

“这个事…这个简单啊,砸钱,往死里砸钱,只要砸不死,就可劲砸,总能提高速度的。”

陈楚面色平静,造船这东西,除了砸钱,好像真的没有太多好办法了,让他搓个火枪能搓出来,但让他搓航母…算了吧,洗洗睡吧。

“额?先生,有没有一种,既省钱,又能加快海船建造的方法…”朱标愣了愣,砸钱?谁不会啊,如果有钱,哪还有那么多糟心事。

这不是没钱嘛。

“那就得从制度上想办法了,制度上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唉,还是砸钱快,你要是没有钱,可是你有地啊,你找几个商贾,提供一片靠海的地,提供技术,提供土地,让他们投钱。”

“然后你给他们出货,这样搞,卖的船多少钱,你说的算,让他们搞他们就能搞,不让他们搞,他们随时关门…”

第56章 独乐乐?

“先生,这能成吗?”

朱标面露难色,他是太子,想要在海边画一块地用作船坞,甚至根本不需要通过中央决策。

首节上一节33/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