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97节

朱雄英没好气的问道:“有事就直接说,但孤能力有限,大忙帮不了,小忙懒得帮!”说完直接向着吃饭的桌子走去。

李景隆赶紧跟了上去,笑道:“殿下说笑了,臣只是许久未见殿下,这心里甚至想念,也牵挂担心殿下在凤阳吃的怎么样,住的是否舒坦……”

“李景隆,你他妈的有病吧!”

朱雄英听不下去了,直接骂道:“你又不是老爷子,又不是婉儿,你想孤干什么,你是不是变态……”

“李景隆,孤发现你好像真有什么大病,回头孤派两个御医给你瞧瞧……”

“对了,上次听谁说来着……你曹国公喜欢玩些小相公,男花旦之类的,这事要是让老爷子知道了,能把你直接阉了和云成搭班子!”

李景隆听后苦丧着脸,立马解释道:“殿下,这是有人故意诬陷,诋毁臣的名声,臣贵为皇亲,堂堂国公,怎会行如此低俗之事……殿下千万不要相信这些小人之言……”

“行了,行了!”

朱雄英打断他的话,说道:“你干的那些破事和孤没什么关系,要是没事就留下吃顿饭,吃完就回去,该干啥就干啥去!”

“臣谢殿下!”老李立马坐了下来。

此时,汪文提起茶壶,刘英拿着大碗走了过来,给朱雄英倒了一大碗热茶。

汪文笑道:“太孙千岁,这是刚煮好的大叶茶,今年刚晒的,您尝尝,也不知道您能喝习惯不!”

所谓的大叶茶就是平常百姓人家喝的茶,用柿子树叶,竹子叶,桑树叶晒干泡出来的水。

朱雄英喝了一口,有些苦涩,也有些竹子的味道,想必是用柿子叶和竹子叶泡出来的。

“这茶不错!”朱雄英称赞一句。

听到此话,汪文很是高兴,笑道:“您要喜欢就带走一些,小时候俺们用这些树叶泡水,喝完后就把泡出来的树叶拿出来吃了,那个时候穷,没有吃的,只能用这玩意来填饱肚子!”

“成,回头孤就带走一些,让皇爷爷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汪文傻笑两声,看到朱雄英身边的李景隆,冷不防的问道:“你喝不?”

这分明就是一位穿着官服十分土气的小官,让老李疑惑的是太孙给他说话竟然十分客气,想必一定有些来头,来不及多想,老李赔着笑说道:“来一碗!”

汪文正要倒茶,被朱雄英拦了下来,对着老李说道:“你没有资格让他给你倒茶,想喝自己倒!”

没有资格?

他老李是谁,皇亲国戚,位极人臣,整个京城除了宫里的,就找不出第二个比他身份更尊贵的人!

但太孙都发话了,老李也不敢说什么,只得接过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汪文走后,李景隆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位是……”

朱雄英瞪他一眼,说道:“老爷子小时候经常吃他家的饭,他喊老爷子喊皇哥,你要让他给你倒茶,老爷子知道了能抽死你!”

汪文为人憨厚老实,对谁都很客气,长着一副好欺负的样子,但谁要敢欺负他,老爷子都把他全家的脑袋拧掉挂起来。

李景隆心中一惊,这个人别看是个不入流的小官,那真是得罪不起,想到老爷子的鞋底子,全身忍不住哆嗦一下,只得喝口茶压压惊,可这一口茶喝嘴里差点吐出来,对于整日以极品贡茶漱口的老李,这树叶子泡出来的水实在太难喝了,要不是太孙在这,他非得吐出来。

朱雄英压根没看他,随口问道:“徽州的事办的如何了?”

老李艰难的咽了下去,说道:“回殿下,徽州土地之事,臣基本已经解决!”

“详细说说!”朱雄英喝了一口大叶茶。

李景隆有些诧异,这树叶子泡的水,太孙殿下是怎么喝下去的。

“殿下,臣在徽州收到京城的皇命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误,为了办好圣上交代的事情,臣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绞尽脑汁苦思解决之法,这段时间臣的头发那是一缕一缕的掉,臣日渐消瘦只为……”

朱雄英实在受不了了,说道:“你要再说一句废话,一会去小孩那桌站着吃饭!”

李景隆搓着手,笑了笑,继续说道:“殿下,臣在徽州先是召集所有的士绅大户一起吃饭,拉拢彼此之间的关系……”

“由于臣的身份……那些士绅也乐意和臣相交,这个时候他们就提出让臣帮他们忙,有想当官却没有门路的,有想在京城做生意没有人领路的……所有要求臣全部答应下来,他们就开始送给臣各种好处,但臣任何好处都没收,只是让他们帮臣一个小忙!”

“臣就把朝廷让臣收回他们土地之事说了出来,这些人当然不会把土地交出来,所以臣就想了一个法子……”

“臣让他们先把土地卖给臣,臣对朝廷有个交代……”

朱雄英听到此处,立马问道:“你要买他们就卖啊,曹国公能吃下徽州所有的土地?”

这个问题太致命了,李景隆赶紧说道:“臣吃不下,但臣一直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是家财万贯,臣给他们打了借据,并以曹国公的名誉向他们保证,七天之内,就把买地的钱从京城送到徽州!”

“士绅又不是傻子,他们能信你的话?”朱雄英又问。

“回殿下,他们当然不信!”

李景隆继续说道:“但臣告诉他们,只要谁帮臣这个小忙,臣就欠谁一个人情,如此之下,徽州士绅手上五成的土地都在臣手上,而且都是已经种上洪薯的土地!”

“哈哈,,,”

朱雄英听后顿时大笑起来,没想到老李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此事,问道:“那你买地的钱从哪来,孤先声明,你是给朝廷办事不假,但你要是去问老爷子要钱给你自己擦屁股纯粹属于找抽,除非你自己拿钱!”

李景隆嘿嘿一笑,说道:“臣哪能给朝廷添麻烦!”

“臣既不问朝廷要钱,也不会自己掏钱,臣也不说给钱,也不说不给,就是拖着,,,拖到来年地里的洪薯成熟,按照朝廷律令,所有红薯除留够种粮外全都要上交朝廷,换取相应的补偿,到时候这些士绅交不出来洪薯,可是大罪,而臣手中有他们需要的洪薯,到那时候,一切都是臣说的算了!”

“高!”

朱雄英听后赞扬道:“老李啊,你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

“殿下缪赞了,能为殿下分忧,为朝廷分忧,臣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那你答应士绅的人情准备怎么还?”朱雄英又问。

李景隆笑了笑,说道:"人情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臣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本本分分的人!”

第229章 老李想去打仗

李景隆真是个天才,除了打仗不行,干啥都是块好料,只要把这样的人放对地方,当真大有所为。

“周志新在徽州推行摊丁入亩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朱雄英恐怕李景隆报喜不报忧,又补充道:“老实说,别隐瞒!”

李景隆点头,随后缓缓说道:“不瞒殿下,徽州士绅多,商人也多,摊丁入亩在徽州推行后遭到了徽州士绅的强烈反对,甚至公然前往府衙闹事,周知府抓了一批,非但没有解决此事,反倒更加激起了士绅的反抗之心,臣后来带兵平息了此事!”

“臣还打听后,徽州士绅正在挑唆当地的学子,准备明年罢考,以此来对抗摊丁入亩的改革!”

“真是找死!”

朱雄英听后神情冷然,看来周志新的压力也不小啊!

“回头告诉周志新,该杀就杀,不要瞻前顾后,要想改革成功,不杀人肯定是不行的,士绅胳膊再粗也拧不过朝廷的大腿,凤阳已经死了两个勋贵和许多士绅,徽州也一样,让他照猫画虎的做下去,朝廷的压力自有老爷子给顶着!”

“臣遵命!”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现在只能拿武力压,没其他什么好办法,只要能压住,这一关就算过去了,至于给什么枣吃那就是后话了,先把他们打疼了再说。

后来明朝末年的崇祯也想收税,但士绅就是不交,崇祯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被逼的都快跪下磕头了,结果呢,还是不给,你要来硬的,人家就合起伙来换皇帝。

而后来的大清收税就简单了,什么话都不说,上来就是直接收税,什么?不交?杀!杀他个人头滚滚又如何,就问你要钱还是要命。

你要命,就把钱交出来,如果你要钱,那就死,最后钱还是人家的。

现在不是日薄西山的明末,皇帝也不是刚愎自用的崇祯,而是兵强马壮,日月风华的洪武朝,皇帝是杀伐果断的洪武爷。

也是改革最好的时机,趁着老爷子余威尚在,必须要把改革之事落实到位,只要有刀,改革之事必成!

断你财路咋了,断就断了,你又能怎样?

难道还想联合起来把洪武爷换了啊!

士绅胆敢有这种想法,以老爷子的性子,要是不来一场大清洗都不是洪武爷的作风。

说话间,各种菜肴都被端了上来,朱雄英招呼乡亲们都坐下吃饭,不用客气。

李景隆随手吃了几口,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朱雄英没有理会他,吃着虾饼,说道:“曹国公,吃完饭没啥事就回去吧!”

“臣有事!”李景隆立马放下筷子。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

李景隆笑呵呵的说道:“殿下,臣在徽州基本把事办完了,臣听说殿下过了年就要南下平倭,还要远征倭国,臣,,,臣想为殿下牵马坠蹬,鞍前马后!”

听到此话,朱雄英吃进嘴里的东西差点吐出来。

“你也想去打仗?”朱雄英瞪着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臣身为将门之后,却常被人说是依靠父荫皇亲的酒囊饭袋,殿下,臣平常是有些放荡,但绝不是无能之辈啊,臣也想上马杀敌,以报皇恩!”李景隆实在不明白太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按理说自己也不差啊。

“你打过仗吗?”

朱雄英喝了口茶,问道:“你会打仗吗?”

“臣打过仗啊!”

李景隆立马说道:“臣当年跟着宋国公等人征辽东,那是大胜而归啊,连圣上都夸臣有功劳,还说臣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

“臣还多次到湖广,陕西多处练兵,臣还平过西番,,,”

朱雄英顿时笑了,征辽东他李景隆确实去了,那一次不仅他去了,常茂也去了,徐允恭也去了,邓愈之子邓铭也去了,老爷子压根不是让他们去打仗的,而是让这些二代小将跟着冯胜去混军功的。

“你咋好意思说!”

朱雄英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会打个啥仗,征辽东你干啥了,纳哈出是自已投降的,你立啥功了,还有西番,要不是秦王那三卫兵马帮你震慑西番各族,你以为你的茶马互市能安稳的进行!”

“臣不甘心啊!”

李景隆苦着脸说道:“臣要向所有看不起臣的人证明,我李景隆绝不是无能之辈,殿下,您就让臣跟着去吧,哪怕不领兵,只当殿下麾下的一名小卒,臣也愿意啊!”

朱雄英有些无奈了,说道:“你堂堂大明曹国公,左军大都督,皇亲国戚,去当一个小卒,闹着玩呢……老爷子丢不起这个人!”

“老实在家帮着孤把改革之事办好,如果实在闲得慌,去听听曲,逛逛窑子,没人说你什么……等把倭国打下来也算你一份功劳,到时候赏你两个倭国的娘们!”

李景隆不缺娘们,他之所以想跟着一起去打仗,无论是为了军功和抢钱而已,以前常听他爹说当年抢元大都抢了多少宝贝……

老李虽然不缺钱,但谁又会钱多呢,更多的还是想体验一下抢钱的快感,说白了,就是找刺激。

“殿下,平安也是大都督,他都能去,臣为何去不了,臣不比他差……”老李依旧不死心。

“你他娘的还挑上这个理了!”

朱雄英将手中的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神情严肃的说道:“孤让平安去,不仅是看中他的本事,更多是他脾气火爆,残忍弑杀的性格,孤给你明说了,孤远征倭国那就是奔着亡国灭种去的!”

“李景隆,别的不说,孤就问你一句,到了倭国,你敢不敢屠城?”

“你敢不敢屠杀俘虏?”

李景隆瞬间沉默了,要让他指挥打仗,他自信没问题,但要让他进行屠城杀俘,他做不到。

不仅李景隆做不到,大部分的将领都做不到。

华夏子民从小接触的都是儒家文化教育,讲究和平共处,仁者无敌,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所以从骨子里透着善良,仁爱!

杀俘屠城这种事绝不是随口说说,指挥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和道德层面的谴责!

朱雄英神情坦然的说道:“这一次孤远征倭国,挑的都是敢打敢杀的狠人,你,徐允恭,梅殷,李坚……哪怕是常胜将军冯胜,傅友德,孤一个都不会带的!”

李景隆听后十分失落,朱雄英叹了口气,出言安慰道:“老李啊,有这份心就够了,这次远征倭国你确实不合适去,但你把改革之事办好也是大功一件啊……”

“不要去计较这些东西,要把格局放大些,要把自己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报国分工有不同,都是为朝廷出力嘛!”

“你说对吧!”

朱雄英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鸡肋放在老李面前的碗中,笑道:“大表哥,别愣着啊,吃菜啊!”

首节上一节297/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