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77节

两个小弟表面上同意了,但背地里继续相互撕咬,结果,安南国主陈直接被占城咬死了,其子陈炜即位,陈叔明继续把持朝政。

后来,陈书明的姑表兄弟胡季将其权利逐步架空,陈书明这个“太上王”如今啥也不是。

洪武二十一年,安南国王陈炜为权臣胡季所废,后篡权弑主,牢牢把握朝政。

此后安南政局动荡,朱元璋不想管也懒得管,对于陈书明,胡季的行为只是断绝朝贡,下诏批评而已,并不想插手南安国内部的动乱。

得知这些情况后,朱雄英立马吩咐传安南使臣觐见。

安南使臣大步走来,看到皇位上的朱雄英同样一愣,任亨泰提醒他,这是我们大明的皇长孙,吴王殿下,安南使臣立马行礼道:“安南使臣陈书明叩见大明吴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你就是陈书明啊……”

朱雄英紧皱,大声问道:“多年前大明就与安南断了朝贡,你们为何又来了?”

陈书明连忙说道:“下臣感念上国之恩情,故携带礼品,不远万里不请自来,还望殿下恕罪!”

“你是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安南?”朱雄英问着,这家伙现在就是个被拔了牙的老虎。

陈书明很聪明,回答道:“下臣是为了安南,也是为了自己!”

说罢,拿出礼单,又言道:“下臣此次为上国带来了上等沉香木……”

“行了!”

朱雄英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别搞这些虚情假意的事了,来大明到底为了啥,直接说!”

被看穿心思的陈书明听到此话尴尬不已,只得老实说道:“下臣前来上国,请求洪武大皇帝陛下出兵帮助臣剿灭奸臣胡季,还安南百姓一个太平!”

第41章 你连吃饺子的资格都没有

果然是有所求,这些安南人比他娘的猴子还精明。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让大明帮你去打仗啊……也不是不可以……”

话还没说完,刘三吾连忙站出来说道:“殿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三思而定啊!”

陈书明看到有戏,立马说道:“只要上国出兵铲除奸贼,臣定然感恩戴德,永生永世与大明上国结为兄弟之邦!”

朱雄英微微一笑,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给陈书明当枪使,说道:“帮你打仗,行啊,回头本王让云南的沐英出兵,帮你夺回政权,你看如何?”

“殿下……”听到此话,一半的文臣武将顿时站了出来,唯独凌汉站在原地不为所动,甚至眼皮都没眨一下,以他对吴王的了解,这事没这么简单。

文臣是劝谏不能出兵,而武将多是请战的。

陈书明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皇长孙这么好骗,三言两句这事就成了,立马跪在地上叩首:“下臣叩谢殿下,上国大恩,鄙国永世难忘!”说完再叩首,嘴角的笑容都快歪到后脑勺了。

朱雄英呵呵一笑,继续说道:“陈书明,我大明兵强马壮,别说一个小小的安南,就是十个也能帮你打下来,说吧,你要多少人,本王这就点兵!”

陈书明激动的说道:“殿下,胡贼势大,非十万精兵不能扫清!”

“成!”

朱雄英笑了笑,一口答应下来,说道:“十万人就十万人,我大明出动十万人帮你打仗也不能白打工,算是粮草,马匹,武器铠甲以及各种物资的损耗,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有功之将的赏赐,一名士兵收你八十两银子的辛苦费,这不算多吧!”

陈书明顿时懵了,朱雄英故意问道:“一个人是八十两,十万人是多少钱来着,谁来帮安南使臣算算!”

户部尚书卓敬站出来回答道:“殿下,是八百万两银子!”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陈书明,回去准备银子吧,把钱送来,本王立刻出兵!”

八百万两银子对于一个小小的安南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更何况陈书明还是个被架空了权力,别说八百万,现在就是让他凑八百两都难。

陈书明脸色难看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殿下……八百万……实在……实在有些太多,下臣就算砸锅卖铁……也凑不出……”

“凑不出你在这扯什么淡……”朱雄英训斥道:“你他娘的消遣本王呢?”

“下臣不敢!”

陈书明立马跪了下来,磕头道:“下臣现在虽然拿不出来如此多的军费,但下臣主政后一定集全国之力偿还这笔钱!”

朱雄英听后大笑起来,说道:“陈书明啊陈书明,你他娘的是不是看本王年轻好骗,这种大饼都敢画,八百万两银子,就凭你们安南那贫瘠之地,就算不吃不喝还二十年都还不完!”

“狡诈的东西,带几根破木头,就想让大明帮你出兵替你夺权,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口口声声说姓胡的是奸贼,那你这个当初也想弑主篡位的人又算什么?”

“呵……”

“你和那个姓胡的都是一丘之貉,狗咬狗而已,只不过你没咬过他!”

朱雄英对安南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痛恨,历史已经证明,安南就是一群养不熟白眼狼,把它喂饱了,反过来就咬人。

陈书明被骂的满脸通红,强行解释道:“殿下,下臣对大明上国忠心不二,而那胡贼却有吞并上国云贵之心啊!”

“忠心?呵呵……”

朱雄英怒斥道:“当年朝廷收复云南,你们竟敢和麓川那些狗贼联合一起趁火打劫,袭击大明军队,这么多年又在边境布下重兵……这就是你所谓的忠心?”

“当年抢占我大明的禄州,西平州,永平寨等地,这事是你狗日的干的吧?”

“下臣……下臣……殿下,这都是误会啊……”陈书明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看来今日不仅借不来兵,说不定还会搭上小命,想到此处,全身都忍不住开始颤抖起来。

“误会个屁!”

朱雄英训斥道:“你们就喜欢干这些偷鸡摸狗屁事……”

朱雄英继续说道:“你们安南人是什么揍性,本王比殿内的任何人都清楚,大明给你们如此多的恩典,不思感恩也就罢了,竟然贼心不死,觊觎我大明的疆土,你们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狗崽子,白眼狼!”

“殿下,下臣……下臣……”陈书明已经吓得说不出来话了。

朱雄英脸色阴沉继续说道:“人家都说本王像太子爷,宽厚仁义,这话不假,还有说本王像皇爷爷,杀伐果断,这话也对,不过,本王的仁义对的是百姓,而手上的利剑杀的却是尔等乱臣贼子!”

群臣私下一致认为,当今皇长孙比太子还要善良,但要杀起人来,比皇爷还狠。

陈书明已经算完被震慑住了,此时跪在地上颤抖着,压根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朱雄英继续骂道:“陈书明,回去告诉那个姓胡的,立马释放被掠去的大明百姓,并归还西南四州,你们若不给,本王就亲自带兵去取,别怪本王没提前给你们打招呼,到时候本王一定让安南一男丁都不存,管你们是姓陈的还是姓胡的,一律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见陈书明趴在地上不敢说话,朱雄英也骂累了,不耐烦的挥手道:“你连留在京城吃饺子的资格都没有,带着你的破木头,滚蛋!”

陈书明依旧伏在地上不动,他不是不想动,而是全身吓的发软,动不了了,朱雄英直言不讳的让侍卫把这条死狗拖出去。

安南和高丽都是最早与大明建交的附属国,但对待这两个小国,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朱雄英都是一样的态度。

高丽虽然也发生了篡权夺位的事情,但李成桂还算听话,特别是收复辽东后,更是年年都来大明献殷勤,老爷子只要骂他两句,李成桂立马派人来京城认错。

老爷子见这个小老弟这么听话,对李氏取代王氏的政变算是默许了。

但归根结底,无论是安南还是高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觊觎云南,一个垂涎辽东,全是狼子野心,所以每年老爷子接见这些使臣的时候都没什么好脸色看。

陈书明被拖出去后可吓坏了后面的琉球使臣。

云成嚎了一嗓子:“宣琉球使臣觐见!”

琉球虽位于东南大海之上,千岛之国,但一向奉华夏王朝为正统,同时接受的也是中原文化,对大明很是亲近。

琉球国内部现在是三王并立的局面,三个王谁也不服谁,相互打的死去活来。

同时走进大殿的是三波人,这三波人很明显都相互看着不顺眼。

最终中间那人快走一步,立马跪了下来,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汉话,道:“琉球使臣武宁叩见洪武大皇帝陛下,太子殿下,吴王殿下,新春之际,下臣为吴王殿下贺,为大明贺!”

朱雄英笑了,心想,这家伙上道,会来事。

这位武宁三王之一中山王世子,中山王也是最早奉大明为正统的琉球王。

剩下山北王和山南王的使臣也不甘示弱,纷纷磕头行礼。

“平身吧!”

朱雄英看着站在下边的三波人马,忍不住说道:“你们屁大点的地方,还整天打来打去,有意思吗?”

第42章 琉球使臣

三人都以为吴王殿下这是责备的他们的意思,立马再次跪下磕头,紧张兮兮的说道:“没……没意思!”

“没意思就别打了!”

朱雄英正色道:“回去告诉你们的王,琉球本来就地少人稀,再打下去人口都快打没了,没有那田亩就会荒芜下去,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大明不会插手你们琉球国的内政,但希望你们能和平相处,关起门过好自己的日子!”

说完又补充一句:“这洪武圣上的意思,本王只是传达而已!”

武宁三人赶紧叩首道:“下臣回到琉球一定传达洪武大皇帝陛下的旨意!”

朱雄英满意的点点头,琉球三使臣不敢多说什么,大明乃万国之宗,拳头硬,腰杆粗,在外交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准确的说是号令天下。

朱雄英又说道:“起来吧,本王没有责怪的意思,琉球年年来贡,岁岁来朝,诚心诚意,不似那狼子野心的高丽和安南,不是想着怎么算计大明,就是捞点好处,远不你们实在,本王甚慰!”

武宁开口道:“遵从上国乃下国分内之事,洪武大皇帝英明神武,太子殿下宽厚仁义,吴王殿下意气风发,大明文运昌盛,武运如神,无不让下臣折服,琉球小国心悦诚服尊大明为主!”

剩下两位使臣却没有这样的口才,只得不咸不淡的说道:“下臣一样!”

朱雄英笑了笑,武宁不甘示弱的拿出国书和礼单,说道:“殿下,下臣此次奉中山王之命,为殿下带来了琉球本土的水果和作物,以及熟硫磺、海螺壳等物,可惜路途遥远,水果和作物在途中已经坏掉,请殿下恕罪!”

朱雄英并没有责备,琉球远在东南海上,这一来一回都恐怕都要大半年的时间,有这份心就够了,而且送的都是熟硫磺,证明人家用心了,不像高丽的李元芳,送的是他娘的硫磺石。

“殿下,下臣送的是五百斤红铜!”说话的是山南王的使臣,作为势力最小的王,能拿出五百斤红铜也算不容易了。

而另一边山北王的使臣却低着头,神情黯然的说道:“殿下,山北王让下臣送的四百匹琉球良马,可惜在海上遇到了倭寇,所有马匹全被抢掠,下臣该死!”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朱雄英听后神情立马冷了下来,这些倭寇已经猖狂到这种地步了,就连大明的贡品都敢抢,但转念一想,他们都敢跑到福浙杀人抢劫,更何况是在海上。

“下臣失责,请殿下治罪!”

朱雄英冷声道:“此事不怪你,倭寇……本王早晚会灭亡整个倭国,这天下绝不留一只倭寇活着!”

说罢,又看向三人:“大明不缺你们这些东西,要的是你们的态度而已,既然你们大方,我大明也不会吝啬!”

“传旨,赐三王蟒袍各一件,御酒各百坛,茶叶各三百斤,蜀绣各二百匹,瓷器各五百件!”

三人同时跪道:“下臣叩谢圣恩!”

武宁开口道:“殿下,去年洪武大皇帝陛下让下国挑选一批人前往大明上国国子监读书,下臣带来了二十人……”

“既然是这样,本王没意见,国子监会妥善安排的!”

武宁听后大喜,再次叩首谢恩,只有学得文化才能凝聚思想,教化民众。

而大明的国子监就是天下文学圣地,周边各国的贵族王室都以来大明读书为荣,说汉语为傲。

朱雄英挥挥手,说道:“嗯,去吃饺子吧!”

三人走后,朱雄英感觉说的口干舌燥的,看向云成说道:“给本王倒杯茶来!”

朱雄英喝了一口茶水,问道:“本王第一次主政,也是第一次处理附属小国之事,诸位臣工认为可还妥当?”

蓝玉第一个站出来捧场,说道:“殿下英明!”说完,身后一大群淮西勋贵纷纷附和。

刘三吾也站出来说道:“殿下处理国事真有圣上之风!”

这话的确实没毛病,朱雄英简直就是朱元璋的年轻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那骂人的语气都一样。

这也是朱元璋越来越喜欢这个大孙子的主要原因。

而此时的老爷子就坐在奉天殿的偏殿之中,悠哉的喝着,听着殿内的声音。

接下来是暹罗国,大明最听话的好弟弟,指哪打哪,一拉就响,只要朱大哥发话,暹罗小弟绝无二话,就是干!

这没得说,朱雄英直接安排去礼部吃饺子。

首节上一节177/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