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62节

还有千军万马的厮杀声也不像听错,好像真实发生过,但现实又不可能发生。

“看来自己是真的累了,都他妈的出现如此强烈的幻听了!”朱雄英闭上双眼,继续睡觉。

不知过了多久,朱雄英发现自己处在一片陌生的战场之上,只见对面无数骑兵如潮水般袭来。

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喊杀声都快把耳膜震破了,只见无数把战刀向自己身上砍来。

“卧槽!”

朱雄英猛然惊醒,惊出一身冷汗,坐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

“莫名其妙的梦……竟然和刚才一样!”

朱雄英重新躺了下去,瞪着眼睛盯着屋顶的房梁,脑子里一片空白。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嘶吼:“快,都起来,保护殿下!”

朱雄英本来就没睡,听到此话,立马意识到了不对劲,抄起拿着宝剑冲了出去。

门外,只见花炜和朱雄英刚才一样,穿着单薄的衣服,手持战刀,光着脚,站在冷风中大声嘶吼。

转眼间,拱卫司巡逻的小队立马冲了过去,来到吴王所住宫殿周围,就连隐藏在暗处的锦衣卫也露出了若隐若现的身影。

“有人造反了,快,保护殿下!”花炜像发了疯一样。

朱雄英在拱卫司的拥护下来到花炜身边,一脚踹了过去,大吼道:“发什么疯呢?哪里有人造反!”

此时,铁铉,解缙等人听到喊声也走了出来。

花炜被这一脚踹的回过神来,看到大伙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慌忙解释道:“殿下,臣刚才明明听到了一阵厮杀声,臣以为有人要害殿下,这才冲了出来……”

朱雄英听后,眉头一皱,心想,这真是见鬼了,自己刚才在半睡半醒的时候也听到了战场之上的厮杀声。

“没事就回去睡觉吧!”

说完,朱雄英走回了自己住的地方,重新躺了下来,心中不断怀疑此事也太巧合了。

不知过了多久,朱雄英再次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那股战场厮杀的声音再次传入耳边。

“卧槽……”朱雄英第三次被惊醒,郁闷的坐在床上,气愤道:“这他妈的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刺客,有刺客,来人了,保护殿下!”这是解缙的声音。

不用想也知道,这家伙也遇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情况。

但他的喊声还是引来了所有人。

“看来这其中有鬼啊!”

外面冷风呼啸,朱雄英走了出去,将铁铉三人叫了进来。

烛火摇曳,朱雄英盯着解缙,问道:“你也听到了?”

解缙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一副惊魂未定的表情说道:“殿下,臣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厮杀声!”

“嘶……”

朱雄英倒吸一口凉气,坦然道:“本王也听到了!”

“真他娘的邪门!”

解缙惊慌道:“莫不是鬼怪作祟?”

“住口!”

铁铉吼了他一声,说道:“圣人言,子不语,怪力乱神,亏你还是读书人,竟说出这等无稽之言!”

说罢,又恭敬的说道:“不瞒殿下,臣与志新也听到了,但臣认为这其中定有歹人作祟,而不是什么鬼怪之论!”

“邪门,太邪门了!”朱雄英愁眉苦脸的说着。

就在此时,解缙惊呼一声,好似想起来了什么大事,急忙说道:“殿下,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第17章 厌胜之术

这话倒让其他人有些意外,朱雄英问道:“说说!”

解缙看了几人一眼,随后低声道:“殿下可听说过厌胜之术?”

“厌胜?”

听到这句话,不仅朱雄英茫然,就连铁铉和周志新都疑惑不已。

“何为厌胜之术?”朱雄英问道。

解缙缓缓说道:“殿下,这厌胜之术,其实就是一种巫术,以诅咒,祈祷之法达到压人的目的!”

“扯淡!”

作为后世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青年,朱雄英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压根就不信这些鬼神之论,就连自己师父张三丰能活上百岁也始终认为是养生有道而已,至于神仙一类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

解缙拱手继续说道:“殿下,臣并不是胡乱妄言,臣在京城时听过一些关于中都皇城的事情……”

“说下去!”这话勾起了朱雄英的兴趣,反正也睡不着了,不如听听解大才子说说故事。

解缙继续道:“臣听闻,洪武八年四月,圣上以国库空虚为由,下旨停止修建中都皇城,臣在朝时听一些同僚私下谈起过,当年皇城停修,并不是国库空虚,而是有人在皇城宫殿之中下了这厌胜之术!”

这话让朱雄英有些意外,仔细回想,修皇城这是朝廷大事,不存在预算不够的问题,以老爷子的性格,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修下去,国库空虚这个说法确实有些说不通。

朱雄英喝了一口凉茶,问道:“谁下的这邪术?”

解缙吞吞吐吐,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朱雄英笑了笑,对着房顶吼道:“上面的人,滚!”

随后,屋顶上传来一阵脚步触碰瓦片的声音,朱雄英对解缙说道:“本王已清场,鼎石和日新都不是外人,你可以说了!”

解缙这才放心的说道:“当年修建皇城由韩国公带领工部亲自主持,洪武八年四月,圣上亲自前往凤阳视察皇城修建情况,很是满意,还未回京,就有官员向圣上禀报,有人在修建的宫阙建筑之中下了厌胜之术,圣上大怒,立即派人调查,最后调查出来,竟然是修建皇城的一些工匠所为!”

“臣听说,当年由于徭役过重,累死了许多百姓,但都被官府压了下来,没有上报朝廷,这些工匠不堪重负,便在这宫殿之中下起了诅咒!”

“洪武八年八月,皇城继续修建,但只是把未竣工的修完,并没有继续扩大!”

既然能流传出去,就证明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十有八九是真的。

而此时,周志新却提出了一个漏洞,说道:“殿下,解缙的话臣不敢加以评判,但殿下所住的吴王府乃今年所建,就算有所谓的厌胜之事,也不会涉及其中,臣认为此话太过牵强,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周志新不愧是刑狱断案的人才,这一点恰恰推翻了解缙刚才的言论。

“殿下,解缙之言纯属胡说八道,当年之事,臣也听说过,圣上是认为修建皇城实在太过劳民伤财,迫不得已才停了下来,而是什么厌胜之术!”

铁铉指着解缙斥责道:“你妖言惑众,再此蛊惑殿下,回京后,本官一定去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铁大人,你这……”

解缙害怕极了,连忙求向朱雄英:“殿下,臣只是……”

“算了,鼎石!”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解缙只是讲个故事而已,没必要计较,这点小事就别给皇上添麻烦了!”

朱雄英也认为此话有道理,他不信什么荒谬的厌胜之术可以置人死地的说法,真若能做到,吕氏要把自己咒死了。

铁铉瞪他一眼,没有说话,大有威胁他以后小心点的意思。

看这天色也快亮了,朱雄英让三人回去继续休息,天亮后还要陪自己去皇陵祭祖。

三人走后,朱雄英披着被子坐在床上,睡意全无,忍不住叹息道:“早知道是这个样子就留在张度家睡了,不仅能和张月姑娘聊聊人生,还能睡个踏实觉,哎……我的命可真苦啊!”

提到张度,自然而然又想到了张月,朱雄英这才发现,自己的蟒袍忘在张度家了,而且还落在人家姑娘闺房的床上,这就有些尴尬了……

后半夜,朱雄英几乎没有睡觉,脑子里都在回想今晚发生的事情,他虽然不太明白这个所谓的厌胜之术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听着解缙的形容,与后世的鲁班术十分相似。

到底是厌胜之术,还是鲁班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朱雄英也不在乎这些神鬼之事,他关心的是这些事情到底是谁搞出来害自己的!

中都的吴王府今年才建成,所以肯定不是以往的工匠所为。

能想出用这种邪术来搞朱雄英的也是人才,他怕是忘了皇长孙的师父是谁了……

朱雄英的敌人有两方,一是吕氏和朱允,二是燕王朱棣和黑衣和尚姚广孝。

吕氏已死,朱允失去了最大的依靠,独木难支,四叔朱棣应该不屑用这种肮脏的手段,唯一的可能就是那个假死的和尚。

无论是真死的吕氏,还是假死的姚广孝,他们还有许多隐藏在暗处的帮手,朝堂之上有,外面更多。

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初朱雄英翻过那些抨击李婉儿出身的奏疏,这些人虽然都被老爷子杀了,但可以看出的是全是江南之地的官员。

这就有些意思了,要是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奏疏倒也说的通,但全部都集中在一个地区,这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这些上奏疏的官员都是七品,八品的芝麻官,他们没有这么大胆子敢去挑衅皇长孙,谁看不出来皇长孙就是皇上的宝贝疙瘩,挑衅皇长孙和挑衅皇上没什么区别。

这些人摆明了就是故意试探,故意送死,说白了,就是炮灰。

然而这背后的黑手也不难猜……

江南的士绅要开始搞事情了……

“呵……”

想到这里,朱雄英心中冷笑道:“大明不与世家共天下,更不会与士大夫共天下!”

“我朱雄英将与大明百姓共天下!”

“江南士绅,竟敢把手伸向朝廷,妄图把控朝政,真是好大的胃口!”

“本王不是朱允那个二傻子,任凭你们操控,对于你们的话,本王还是更相信手中的刀!”

“等本王坐上那个位子,要将你们引以为傲,高人一等的脊骨全部砸断,要让被你们坑害,剥削的百姓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

“江南士绅……用这种肮脏的手段害本王,你们等着覆灭吧……狗东西们!”

第18章 皇陵祭祖

次日天亮,朱雄英早早的起床,由于天气严寒,所以起来后在吴王府的后院小跑了几圈,又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直到身上热乎乎的才停了下来。

这时,中都的太监把早饭送了过来,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两个馒头,一笼小包子,一碟小菜,一碗米粥,朱雄英胃口大开,把这些东西吃了个干净。

朱雄英现在虽然贵为皇长孙,亲王,但依然保留着之前的习惯。

洗漱,洗澡,更衣这样力所能及的小事向来不用太监伺候。

就连吃饭也是,一种东西,要么不吃,要吃就会吃完,从来不浪费,特别是主食,这倒不是老爷子定的规矩,而是一种约束自我的标准。

吃过早饭,朱雄英换上那身象征亲王的九章九旒冕服,贴身太监大宝拿着梳子,小心翼翼的梳理着他的头发,最后盘了起来,带上尊贵的九旒冕。

皇陵祭祖是皇家重事,自然要穿的有模有样,不然哪里好意思见祖宗啊。

朱雄英一身礼服,昂首挺胸,大步迈出吴王府,十分的英武。

留守中都以及地方官员早已在外面等候多时,看到朱雄英出来的瞬间,齐刷刷的拱手道:“拜见吴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微微颔首,说道:“兴!”(起来吧!)

“谢殿下!”

官员身后,站着无数围观的百姓,都想一睹皇长孙的风采,其中就有张度的女儿张月,这一次非要跟着父亲一起来看看昨天的吴王殿到底是不是王爷。

当张月站在远处,看到朱雄英的瞬间,心中的“咯噔”一下,神情欣然的笑道:“真的是他!”

可笑了两声,随即有些失落,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真的是王爷!”

群臣起身,站在两边,其中一位中年官员大手一挥,只见十六人将偌大的龙辇抬了出来,那官员正色道:“殿下请!”

首节上一节162/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