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27节

朱英将鞋子捡了回来,亲自给朱元璋穿上,劝道:“皇爷爷,您消消气,孙儿也不相信二叔能做这么多的荒唐事,其实这事很简单,您派人去二叔的封地调查一番不就什么事都知道了吗……”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最后无奈的问道:“派谁去?”

这话也不知道问的朱标还是朱英,但二人心中都有合适的人选,朱标开口道:“可派锦衣卫前去!”

朱元璋斟酌半天,又问朱英:“大孙,你的意思呢?”

朱英直言道:“皇爷爷,孙儿认为派锦衣卫去不合适,首先,二叔是皇室宗亲,又是宗人府的大宗正,孙儿说句不好听的,真要查出什么事,皇族的脸上也不好看……”

“其次,以二叔的性格,锦衣卫去查,二叔不仅不会配合,说不定还会一怒之下将锦衣卫痛殴一顿,最终没有任何意义……”

朱元璋听后,脸上的神情缓和了许多,问道:“大孙,你认为谁去合适?”

朱英直接说道:“当然是能镇住二叔的人!”说完还不忘看太子朱标一眼。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当即问道:“标儿,你的身体恢复的如何?”

朱标坦然道:“回父皇,接近痊愈!”

“太子爹病了?”朱英有些惊讶,看着朱标最近确实瘦了许多,顿时有些后悔了。

第185章 蓝玉的担忧

如果没有记错,太子朱标此次西安之行会染上重病,回来不久后便会去世,想到此处,朱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虽然与太子爹没有多少感情,但毕竟也是亲爹啊,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啊,但这一次的西安之行朱标必须去,到时候大不了拿那颗张三丰送的千年人参为他续命。

“既然如此,你带人去老二的封地看看,查一下这个混账是否干了这些不法之事!”

没等朱标反应过来,朱元璋继续道:“咱让你去西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去考察一下西安的具体情况,是否合适作为大明的新京城!”

“别人咱信不过,只有你这个太子亲自去一趟了!”

“父皇,迁都的事,儿臣建议……”

朱元璋直接打断朱标的话,厉声道:“你不用说了,咱心意已决!”

迁都的事,朱元璋告诉过太子朱标,朱标认为迁都事大,不仅劳民伤财,还会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

朱元璋一针见血的指出,群臣之所以反对,那是他们舍不得这里的家当。

朱元璋不容置疑的说道:“金陵太繁华了,咱的臣子已经习惯了这里安逸,只要西安合适,咱会立马迁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标只得拱手道:“遵旨,儿臣这就去准备!”

离开前,朱标低声说道:“雄英,好好哄哄你皇爷爷,气大伤身,别让他再上火了!”

朱英点点头,看着朱标,说道:“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朱标瞬间愣住了,这还是朱英第一次关心他这个父亲,一时间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朱标走后,朱英立马招呼云成进来收拾东西,自己则跟在朱元璋后面走了出去。

爷孙俩坐在奉天殿门口的阶梯上,朱元璋沉声道:“大孙,咱想清楚了,你那个拱卫司还是撤了吧!”

“为何啊?”

朱英有些诧异,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这怎么说撤就撤了。

而且拱卫司的这些人现在虽然干的是收税的活,但以后要有大用的,不然当初招人的时候也会不如此的苛刻。

“咱不想再让你干这些得罪人的活!”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说道:“你这个拱卫司快把京城百官,公侯勋贵得罪完了,这样下去,以后谁还支持你?”

“皇爷爷,您真是这么想的?”朱英眯着小眼睛问道。

谁知朱元璋却大笑两声:“你这孩子……哎……咱是想让你回来陪着咱,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替咱处理朝政了,你也老大不小了,都是快当爹的人了,也该担起担子了!”

朱英却笑道:“皇爷爷,孙儿若是连一个小小的拱卫司都做不好,以后如何去管理整个大明!”

“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孙儿实在不愿意放弃,拱卫司当初组建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目的!”

“说说!”朱元璋来了兴趣。

朱英正色道:“当初孙儿还在教坊司的时候,您带着刘三吾大学士和凌老大人去考孙儿,您还记得吧?”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有这么回事!”

“其实那一次孙儿就想为朝廷献策,解决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

“你有啥办法?”朱元璋立马问道。

“你让我媳妇回坤宁宫,我就说!”

“滚!”

朱元璋抬起屁股直接踹了他一脚,怒斥道:“你个混账,你想干啥?”

“我能干啥啊?”

朱英郁闷的说道:“我媳妇还有两个月就生了,我就想天天陪着她!”

“咱不想听你的屁办法,你可以滚了!”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想让咱孙媳妇回去,门都没有!”

“皇爷爷,其实孙儿就是想……”

“你什么都不要想!”

朱元璋训斥道:“赶紧滚,再敢多说一句,等咱重孙子出生,咱也不让孙媳妇回去!”

“滚了!”

朱英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一点脾气都不敢有。

……

八月,蓝玉,常茂联合瞿能平定西南,并擒获叛乱的月鲁父子,收降其众,并将作乱的主要首领押赴京城处死。

由于之前花船事件,对于此次二人所立之功,朱元璋只是口头赞扬了几句,大致就是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既是吴王的命令,蓝玉,常茂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相比较打仗捞的东西,花船那点产业实在算不了什么。

回来后的蓝玉听说太子朱标要去西安,立马将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等一大批淮西勋贵招集到一起。

蓝玉看着众人说道:“在座的都是老兄弟,没有外人,我直说了,太子即将前往西安,虽然带着二百皇宫侍卫以及各地布政使司和卫所官兵护送,我还是不太放心!”

“凉国公什么意思?”定远侯王弼问道。

蓝玉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此次太子去西安是纠察秦王不法之事,秦王麾下可是掌握三个卫的兵马……”

众人听后没有说话,就连景川侯曹震都低着头,一改往日犯浑的行为。

见众人不敢说话,常茂主动问道:“大舅,您的意思是秦王有害太子殿下的可能?”

“不得不防啊!”

蓝玉担忧道:“太子殿下是储君,关乎国本,更关乎我们将来的前程,这些道理大伙都明白!”

“所以我想让在座的几个老兄弟陪太子殿下一同前往西安,一路保护殿下的安危!”

说完,瞪着众人问道:“你们谁愿意去?”

众人全部沉默下来,心中不断盘算着,太子殿下一路平安,大家相安无事,万一有什么意外,跟着去的人一定全都会被处死。

蓝玉是铁杆的太子党,对于朱标,他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就算朱标说太阳刺眼,蓝玉都会想办法给射下来。

看着众人犹豫不决的样子,蓝玉拍案而起,怒斥道:“你们这些狗日的,天天喊着效忠太子,现在太子用你们的时候到了,一个个像王八一样,不敢吭声了……”

话音刚落,只见有一人站了起来,面不改色的说道:“既然是为了太子殿下,我李景隆就算搭上这条命也会保护好殿下的安危!”

众人惊讶不已,万万没想到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平常最怕死的李景隆。

“凉国公,我去!”李景隆郑重的说道。

“九江,好样的!”

蓝玉夸赞道:“我从小就看你这孩子能行!”

李景隆挠了挠脸,不动声色的坐了下来,心中嘀咕道:“你可拉倒吧,你以为老子真想去啊!”

随后常茂说道:“大舅,算我一个吧!”

蓝玉点点头,就算常茂不愿意去,他也会逼着常茂去的,万一真要有什么意外,常茂仗着超强的武艺兴许能带着太子杀出一条活路。

“还要一个,都自觉点站起来,别他娘的让我叫你!”

曹震和王弼相视一眼,二人同时站了起来,表示愿意跟随太子去西安。

蓝玉考虑了一下,决定让王弼跟随前去,曹震脑子缺根弦,别再惹出什么麻烦。

常茂站起来说道:“大舅放心,我们一定保护好太子殿下,秦王真要有二心,谋害太子,我一定杀了他!”

蓝玉没有说话,良久后,缓缓说道:“我倒不是多在意秦王,我担心的是北边的那位……”

“那才是一头能吃人的虎!”

第186章 两个亲妹妹

群臣只知道太子去西安是纠察秦王不法之事,对于迁都,几乎没人知道,朱元璋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不然这奏疏能把御书房摆满。

太子出行,百官自然要相送,临别之时,现场只留下朱英兄弟姐妹几个人。

朱标一一交代道:“雄英,爹走后,你要照顾好皇爷爷,别让他喝酒,生气要杀人的时候,能拦着就拦着……”

“还有吴王妃那边,你多去陪陪她,孤回来的时候会给孤的孙子带一份大礼的!”

朱英点点头,说道:“我会的!”

“允,好好读书,照顾好你娘!”

朱允恭敬的拱手道:“父亲放心,孩儿会做到的!”

最后,朱标又对朱允说道:“你也要好好读书,别贪玩,平常听大哥的话!”

朱允同样拱手道:“孩儿记住了!”

接着,摸着老四,六岁的朱允的小脑袋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随后又看了看两个女儿,依旧没有说话。

最后,再次对朱英说道:“雄英,照顾好家里!”

朱英只是点点头,正当朱标转身离开的时候,朱英有些动容的喊了一声:“路上好好照顾自己,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别太勉强!”

说完,带着一群弟弟妹妹转身离开,压根没有看到朱标的神情和反应。

走远后,兄弟几人分道扬镳,朱英准备带着朱允回坤宁宫,而朱允则带着朱允,江都和宜伦回了东宫。

“二弟,让你娘注意点,以后没人护着她了!”朱英“好心”的提醒道。

“哼!”

朱允没有理会,转身说道:“允,江都,宜伦,我们走!”

看着几人离开的身影,朱英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江都和宜伦是自己的亲妹妹啊,怎么和朱允走的这么近?

“允,大哥不在的时候,吕氏是不是对你不好?”朱英问道。

首节上一节127/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