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381节

一个几乎是全县参与的大工程,所需的物资是十分恐怖的,调配起来更是噩梦一般。

大堤上有五万民夫挥汗如雨,昆开司还安排了一万民夫去西山协助采石。这两地六万人每日的口粮必须有保证。

此外,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老人妇孺半大小子,在为大堤建设编筐搓绳制麻袋,摇橹划船筛沙子,提供同样十分重要的劳动力,这些人的伙食也同样要有保证。

如此分散的十几万人的伙食供给,简直要愁煞军需官。

而且赵守正还下了死命令,非但要让所有人吃饱,还得吃好,并且要让他们家里人也吃饱。

赵二爷这命令有道理没?有。

因为换个角度看,其实全县百姓都在不领工钱,白白给昆山开发公司干活。你们还在伙食上克扣的话,那还叫人吗?

但这样一来,后勤的压力一下又大了好多。

为此江雪迎通过伍记和洞庭商会的力量,在全苏州府采买粮食、不易腐烂的蔬菜和腌制风干的肉食,还从扬州直接用成本价采买食盐,源源不断运回来,再井井有条分配下去,填饱十几万人的肚子。

此外,她还向全苏州乃至常州、镇江、南京等地的铁匠铺下了订单,不限量定制铁锤、铁钎、铁镐、铁钉等工具和耗材。

为了保证工具的质量,江雪迎直接派人远去太平府芜湖县,大量采购苏钢熟铁……等等等等。

事多繁杂、千头万绪。江雪迎却能梳理的有条不紊,非但从来不出岔子,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物资,让库存始终在告罄和略有富裕之间徘徊。

这让给她打下手的刘正齐自叹不如,心说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不错,虽然已经解除了警报,但刘员外却死皮赖脸留在了昆山帮忙,哪怕给个小丫头片子打下手都愿意。

也不知他到底图的什么?

……

在南山寺前殿还设有‘工程安保部’,由熊典史和郑巡检负责。

两人领着县里的弓手、铺兵、驿卒,加起来一百来人,要管六十里大堤,一百二十水上运输线的治安,实在是压力山大。

好在西山岛的守卫工作,是由知县大人直属的枪手营负责的,并不需要他们操心。

此外在距离南山寺二里远的小河畔,还新建了一家占地百亩的‘江南医院’,为参与修堤的十几万男女老少提供医疗服务。

江南医院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建赵昊从西山运来的十船建材,就是用来建造这座医院的。

除了那迥异于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水泥砖房外,江南医院还有易于冲洗的水泥地面,以及严格分开的供水、排水和排污系统。

甚至还奢侈的设立了全天供应热水的锅炉房,以及专门蒸馏烈酒的酒精室!

此外还分设了科室,有外科、内科、以及最繁忙的骨科,还有用来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传染科,以及专门的防疫科。

人命关天,在赵昊的再三恳请下,万密斋老先生担任了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

李时珍为副院长兼防疫科主任。

赵昊还通过扬州盐商,请到了南通州名医李沦溟,来担任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

医院大夫由三位名医的学生担任,至于原先县里医学的那帮医官,也就只配给三位大国医的学生打打下手。

其实三位当世名医之所以愿意屈居这个小小的江南医院,并非赵昊开出的条件有多诱人。

以他们的名气和实力,靠行医就能赚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财富。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他们都坚称自己,是被赵公子描绘的美好前景深深吸引了……

真相其实是他们是输了赌约。

……

多年以后,李时珍依然记得,他跟万密斋来到昆山的第二天。

也就是动员大会的当天下午,两人和李沦溟参观了刚刚落成的江南医院后,便在还散发着水泥味的防疫科诊室中,听赵昊讲起血吸虫病的成因。

是的,三位当世名医在听一个毛头小子门外汉讲病因。

要多荒谬有多荒谬。

起先他们自己也觉得可笑,尤其是看赵昊戴着口罩,和杜仲胶皮做的手套,如临大敌的从玻璃器皿中夹起一个钉螺,然后告诉他们,就是这东西在传染血吸虫病时。

万密斋露出了礼貌而无奈的微笑。老人对少年总是宽容的,而且赵昊这所医院很有新意,给了老先生不少启发。

李沦溟直摇头,要不是赵公子给的太多,他直接就要走人了。

李时珍则面无表情,把不信都写在了脸上。

但他倒没打算走,只要有人能资助他修完并出版《本草纲目》,别说那人宣布‘钉螺传染血吸虫’了,就是说‘人是猴儿变得’他都无所谓。

“赵公子的意思是,人吃了钉螺,就会得大肚子病吗?”李沦溟含笑问道。

“不是因为吃了钉螺,得大肚子病,而是钉螺里寄生了血吸虫的幼虫!”赵昊戴着大口罩,但从那双眯着的眼睛,能看出他在笑。

“而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所以只要消灭掉钉螺,就能消灭掉大肚子病!”

“看来公子很相信这个说法啊。”李沦溟听他说的斩钉截铁,不禁也笑道:“但那蛊虫幼时什么样,谁也看不见。你也没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吧?”

“我当然能证明了。”赵公子却淡淡一笑,然后打了个响指。

赵士祯便抱了个木盒子走进诊室。

第一百五十章 没人比我更懂微生物

赵士祯的脸上透着虔诚的光,仿佛手中捧着的,是无比神圣的宝物一般。

首先可以排除它不是枪,不然赵士祯的脸上应该是痴汉相。

他小心翼翼将那精美的木盒搁在桌上,三位名医便看到,那紫檀木的盒盖上,还镌刻着一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隶书。

李时珍仔细看那行字,信口念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微生物。”

“嚯,好大的口气。”李沦溟不禁笑道。

“微生物是何物?”万密斋拢须笑问道。

“就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赵昊淡淡一笑道:“我将其称为微生物,人之所以会生病,多半就是因为这些看不见的小玩意儿引起的。”

说着他看一眼李沦溟道:“南通先生所谓的‘蛊虫幼时’就是一种类似的东西。”

血吸虫的成虫在十二到二十毫米之间,肉眼可见,三位名医都亲眼见过。但此物从何而知,如何长成,却是千古之谜,故而此时称之为‘蛊虫病’。

这么说也没错,其实苗疆用的蛊毒,本就是各种致病的微生物。

“反正看不见,随你怎么说。”李沦溟其实是个蛮和气的长者,但身为医学家的专业和骄傲,让他很难接受这个说法。

哪怕赵公子给得再多也不行。

“我要是能让你们看得见,怎么说?”赵昊轻轻抚摸着檀木匣子,笑着反问道。

“公子若是能让我等看此物,实乃功德一桩。”万密斋正色道。

“不错。”李时珍也点头道:“我会写进《本草纲目》中,并注明是赵公子发现的。”

“哈哈,这倒不必。”赵昊摆摆手,心说我一大帮徒弟,要是最后还得靠《本草纲目》扬名,那得多失败啊。

“要不这样吧,若是我能让三位看到前所未见的微生物,当然包括那血吸虫的幼虫……你们就留在昆山几年,咱们一起愉快的研究医学如何?”

赵士祯听得暗暗激动,心说科学果然无往不利,一通百通。这世上就没有师父不懂的事情!

三位名医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若赵昊所言是真,他们死皮赖脸也要留下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他们能通过望闻问切准确把握病症,却一直搞不懂真正的病因,只靠思辨去揣度。

但眼见耳闻才最真实,能亲眼看一看致病的原因,是每个医者梦寐以求的心愿。

“行,只要公子能让我看到那……微生物。”李时珍痛快点头道:“我就在昆山住下了。”

心说反正我也没打算离开金主爸爸。

李沦溟也点头道:“可以。”

盐商们已经付了他三年工钱,至少在赵二爷当知县时,他是不可能离开昆山了。

见两人都同意了,万密斋也随和的点了点头。

“好,咱们一言为定。”赵昊便欣喜的打开了匣子。

三位名医便看到,那天鹅绒内衬的木匣中,静静立着一具黄铜作的奇怪仪器,看上去像一盏灯台。

“这是个什么东西?”三人围上去,好奇的打量那精致的仪器。

只见它有一尺多高,圆形底座上铸着一根铜柱,柱上是个方形的砧台,砧台下还有一面小圆镜。砧台上则悬着一根可以调节高度的圆筒。

不错,这正是赵文昊克……哦不,赵公子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结构与后世中学生做试验用的光学显微镜大差不差,无非就是还没有旋转光栏和物镜转换器而已。

这对已经可以制造双筒望远镜的赵公子来说,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无非就是如何将设计变为现实的问题。

靠赵公子亲手做自然十年也造不出来。但他有钱有人啊。

在钞能力加持之下,赵公子只要提出了概念,就有赵士祯帮着画图纸、出模型,就有专业的磨镜师傅磨玻璃,就有技艺精湛的铜匠打造配件。

他可以奢侈的用最好的东海水晶,做成各种倍数的镜片来组合尝试,不合适就推倒重来。为了节约时间,还可以同时制造数个不同样式的显微镜,来验证哪种最合适当下。

“此物名唤‘显微镜’,乃我科学门独家研制而成。”赵昊爱抚着那可以伸缩长短的圆筒道:“此物可显微知著,最是神奇不过。”

“显微镜?”李沦溟捻须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倒是个好名字。”

赵昊也点点头,心道,让你这么一说,顿觉这名字高大上起来了。

“正如方才所说,不是每一只钉螺都有虫卵寄生。为了节省时间,我让学生先制备了一批切片,选出了有蚴虫的几个。”

然后他拿起一片薄薄的玻璃片,小心搁在了载物台上,将眼睛贴到物镜上,一边调整焦距一边说道:

“诸位可以先看一下它的样子,回头可以自己用钉螺制作切片,很快就会从中找到蚴虫的……当然,千万要做好防护,不然会被感染的。”

“嗯。”三人点点头,他们现在就想看微生物,不想管别的。

“看吧。”赵昊调好焦,让到了一旁。

三位医生谦让一番,让最年长的万密斋先上。

万老爷子学着赵昊的样子,将一只眼贴在目镜上,瞪大了眼睛看去。

只见一片混沌的液体中,几只呈梨形、左右对称,周身长满纤毛虫子,在缓慢的游荡着。

“这,这就是那蛊虫?”万老爷子起了一身起皮疙瘩。

“不错。”赵昊点点头道:“这是它放大三百倍之后的样子。”

那可以放大十倍的目镜,和放大三十倍物镜配合起来,将那玻璃片上的物体放大了整整三百倍!

而血吸虫的蚴虫在三十到八十微米之间,放大三百倍,就有足足一到两厘米大小了!

非但能看到它,还能清清楚楚看到它邪恶的样子。

“我看看,我看看!”二位李大夫也按捺不住,轮番上阵观看,李时珍还现场画出了此物的草图。

三位名医就像是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子,爱不释手,打死不挪窝了。

赵昊只好取消了接下来的行程,让弟子又取来两具显微镜,还给他们配发了杜仲胶手套和大口罩。

为了保护三位瑰宝级的医学家,他还给三人配发了防护眼镜。

有了可软可硬的杜仲胶,赵昊连胶鞋都穿上了,制作出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也是十分合理的。

首节上一节381/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