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 第319节

“怎么,怕了?”赵昊瞥他一眼。

“笑话。老子求之不得!”李贽却旋即大笑道:“你折腾的越大我越高兴,赶明儿我就把焦给你招来!”

“就知道你李卓吾不是个怕事儿的。”赵昊也大笑道:“敢跟我混到底的,你绝对算一个!”

“冲你这句话,我再给你拉两个牛人过来。”李贽受用无比,卖一送二。“赶明儿我就递封辞呈,专心给你把书院搞起来。”

“干嘛要辞职呢?”赵昊却摇头笑道:“苏州府人杰地灵,你只管去上任……还可以把嫂夫人接过去,让她和小侄女享两天清福。”

“那这边呢?”李贽皱眉问道。

“反正两县挨着,你两边跑着就是。”赵昊便轻声笑道:“你在苏州,可以影响整个苏松,在昆山却连苏州城都影响不到。所以我已经写信给陆光祖了,请他把你提升为苏州府学教授了。你懂我什么意思吧?”

府学教授好歹是从九品,比未入流的县学教谕强多了。而且全苏州府的优秀学生,都会到府学念书……

“明白了。”李贽点点头,心说不就是让我给府学的学生洗脑,让他们都信科学吗?

“你既然这么清楚,为何不自己去苏州?”

“一是不放心我爹,二是先在昆山避避风头。”赵昊微微一笑。

其实是因为经过在京师的种种遭际,他发现还是藏在暗处更安全一些。

第四十七章 昆山人武部长

虽然两位博士聊得热乎,但在抗洪胜利之前,显然不适合大兴土木办学。

赵昊便让李贽先去吴县报到,以后白天在苏州城上班,隔一天晚上回昆山给学生上课。

毕竟最大限度压榨资产价值,是刻在资本家骨子里的本能。

两城虽然相距七十里,但娄江自苏州阊门起,直通昆山城朝阳门,顺流不到一个时辰即可到达。

当然,返程要将近两个时辰,不过赵博士会给李博士安排最舒服的快船,配两个最好的船夫,可以将航行时间控制在一个半时辰。

这样李博士只要五更出门,就完全不耽误上午的课,而且途中还可以在摇篮一般的船舱里睡个回笼觉。

完美!

……

打发走即将提前四百年过上双城生活的李贽,赵昊让高武请金科进来。

金科是来禀报对县里武装力量,摸底的结果的。

“公子,已经弄清楚了。昆山县有一支定员五百人的枪手队,营地就设在至和塘北边。不过我去看了一下,只有百八十人在营里,好像因为太久没有发饷,大部分都已经回家谋生了。”

前些年倭患严重,官军左支右绌,无法保护百姓。各府各县便纷纷自己出资团练,守卫县城、抵御倭寇。

昆山县自然也成立了一支枪手队,还自己打造过刀枪火铳,聘请退役军官训练,着实花费不少。

只是这二年倭患渐渐平息,尤其是江浙一带,已经几年没有大股倭寇进犯,各县也就懈怠了。

尤其是昆山这种穷地方,自然连年削减开销,只留了个架子以防万一而已……

“武器怎么样?”赵昊又问道。

“有五十杆鸟铳,做工还不错,就是保养太差。火铳倒有不少,但那玩意儿没什么用。”金科苦笑道:“而且问题是火药全都受潮了,这鬼天气又没法晒,所以暂时一杆都打不响。”

“另外长枪、大刀、梭镖倒有不少,不过都需要好生修理才能用。”

“嗯,不意外。”赵昊点点头,看全县上下弥漫的懈怠颓丧之气,就能想到乡勇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

“先尽力自己动手,能修好多少算多少吧。等过阵子我让军器局的人来,再全给换新的。”

“确实不急,现在给他们再好的鸟铳也没用,必须要狠狠操练一番!”金科把指节捏的咔咔作响,然后叹口气道:

“但是他们跟我讲条件,说必须要发饷才能训练。而且训练量要跟发饷挂钩,发半饷只能训练半天……”

“那发双饷呢?”赵公子却眼前一亮。

“按照他们的想法,应该可以双倍训练吧……”金科苦笑道:“哎,早听说苏州人精明,没想昆山人也一样。”

“精明没什么不好。”赵昊一摆手道:“只要拿钱干活就成。明天你先把上个月的饷银发了,告诉他们只要好生训练,欠饷月底就可以补上。以后只要认真训练的,还可以发双饷……当然具体怎么发,你自己决定。”

“是!”金科马上行礼应下。

这一路南下,金将军已经完全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只要钱粮充足,他就会一心一意给赵昊练兵。至于其它的,轮不到他操心,他也丝毫不关心。

没办法,谁让赵公子给的实在太多呢?

这才发了一个月的饷,就已经足够他把欠债还清了,下个月就能在老家买地盖大宅子了。

这真是天亲地亲皇帝亲,也不如赵公子的银子亲啊……

……

“我爹已经宣布,全县进入抗洪状态,明天就会宣布若干条禁令。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作保证,县里一定会乱套的。”

赵昊又吩咐金科道:“所以要尽快恢复枪手队的兵力和战斗力,才能维持好全县的秩序。”

“是。”金科沉声应下,又提醒赵昊道:

“县里有三班衙役六十人,白役一百人。巡检司有弓手四十二名,驿馆有驿卒十八名,急递铺铺兵三十名,递运所防夫六十名……枪手队能用之前,得用他们充一下人手。”

“嗯。”赵昊点点头,狡黠一笑道:“今晚,他们的长官都要上堤住了,这些虾兵蟹将就劳金大哥归拢起来,回炉重造了。”

徐渭出主意让赵守正把县里所有芝麻绿豆官,全都弄到大堤上住着,当然是为了抗洪需要,但又何尝不是调虎离山呢?

这样才好名正言顺的收拢起他们的兵卒,统一训练、统一调配。

至于之后县里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抗洪压倒一切哎,谁有功夫想那么远?

“遵命。”金科又毫不犹豫应下。

“金大哥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赵公子便满怀期待问道:“咱们的帮手能什么时候到?”

“差不多得过几天吧。”金科脸上也绽出笑容道:“他们这会儿估计已经到湖州了。”

“这么快?”赵昊神情一振。

“这不算什么。”金科却理所当然道:“要不是有伤残的同袍,他们会比我们到的还早。”

“晚到两天也好,不然去了苏州城,还不以为咱们诳人?”赵公子笑道。

赵昊和戚继光谈妥,帮忙安置戚家军的伤残、退伍将士后,金科三人便写信给浙江的昔日同袍。告诉他们如果生活无着,可以到苏州投奔赵知县。

苏州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又有昔日的将军在,对那些退伍后普遍过得不如意的戚家军老兵来说,自然有莫大的吸引了。

结果回信说几百人都想报名。

金科请示赵昊,赵公子表示热烈欢迎。

不过几百人过境太惹眼了,得分批分次陆续过来。

离开南京时收到信说,第一批八十人已经出发。

没想到这才几天,人就要到了。

这样赵昊就彻底放心了。

八十名前戚家军啊,就算全须全尾的只有二十人,也足以让昆山的武装力量产生质变了。

……

赵昊又叮嘱金科一番,一定要严肃军纪,决不允许出现,借着维持秩序扰民的状况出现。

这对大明其他的将领来说,可能难以接受。

但戚家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无不食箪浆壶,以迎王师。所以金科完全理解并十分支持赵公子的决定。

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赈不容易

待金科心满意足的离开,吴承恩才进来,把一份账册往他面前一丢。

“盘库完毕。”

“这么快?”赵昊微微吃惊。

按例,新官上任之后,除了坐轿游街、升堂接印,拈香拜庙这些体面仪式之外。

当然还要进行清仓盘库、清厘监狱、传考童生、悬牌放告、巡城阅乡、对簿点卯之类的实质性工作。

赵二爷今早做的就是后两项,而真正要紧的前两项,则由两位幕友分别承担了。

按说清仓盘库怎么也得几天功夫,没想到吴承恩早早就回来了。

“就是这么快。”吴承恩坐在赵昊一旁,翻开账册给他看道:“库里只有不到两千石存粮,四百两存银,还用费多少事儿吗?”

“这么点?”赵昊不禁失笑。

怪不得昨晚交接时,那冯知县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原来是穷的底儿掉啊。

倒不是他爷俩心慈手软,或者被冯知县蒙骗了。

而是官场上的规矩向来如此,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旧官的账。

只要前任留下的窟窿不太大,后任就得替他兜着。

毕竟将来后任也会离任,要是不希望被后任的后任揪着算账,就得照着规矩来。

反正亏得是大明的钱,又不用自己掏银子……

“窟窿多大?”赵昊问道。

“四千两左右。”吴承恩苦笑道:“其实冯知县还挺厚道的。”

“是啊。”赵昊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么穷的昆山县,窟窿还不到五千两,知足了。

“就是十万张嘴等着吃饭,咱们拿什么养活啊?”吴承恩又发愁道。

“两千石能吃多久?”赵昊问道。

“省着点,三天。”吴承恩愁眉不展道:“但要以工代赈的话,消耗就更大了。”

其实唐宋就有以工代赈的套路了,但是人一旦进行体力劳动,饭量可比躺着不动大多了。

养活同样的人数,需要的粮食会翻倍的。

十几几十万灾民,要是放开了吃,粮山都能几天给你吃光了!

所以不是那些长官们太蠢想不到,而是实在没那个实力以工代赈呐。

还不如把粥熬得稀一点,再加点麸子、杂草、沙子,让老百姓吃个三分饱,躺着捱日子呢。

……

但在来昆山的路上,赵公子就已经力排众议,决定在昆山推行以工代赈了!

这法子太合适昆山了。这年代修堤就是拿人堆,人越多效果越好。

而且老百姓都有活干、有饭吃,社会治安也就稳定了。

另外年终时,还能作为亮瞎眼的政绩,写进赵二爷的总结报告里,将来说不能还能青史留名呢。

毕竟‘以工代赈’素来都是跟历代名臣挂钩的……

只是这一招千好百好,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是玩火自焚了。

首节上一节319/11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