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拥貂蝉,掌猛将,执天下! 第241节

刘协很愤怒,今天又太多事情超出他的意料了。

本以为自己会看到那个恶毒的女人跪地求饶,然后大仇得报,结果何莲不按套路出牌,竟敢把宫闱秘事宣之于口,将皇室内部的阴暗之事直接公之于众。

不管是不是真的,这种事情一旦传开,必然会进一步摧毁大汉皇室本就不多的威望。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

“陛下,人不见了!”

董承里里外外搜了好几圈,可始终没抓到何太后和陈留王之后,就彻底慌了神,赶紧出来找到刘协,告知此事。

“什么叫人没找到?”

刘协大怒:“难不成这两个人还能长出翅膀飞走了?”

结果就在这时,忽然有人看到天上的三个热气球:“天……天上,陛下,人在天上!”

侍卫的惊呼吓到了刘协和董承,什么人在天上这种鬼话,他们下意识是拒绝相信的。可当他们也抬起头来时,表情当场就变得与周围的侍卫别无二致。

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和惊恐不安,刘协惊慌无措的叫道:“他们……怎么可能飞在天上?我不信!”

晴朗的天空,无遮无挡,几个漂浮的热气球根本没地方可以藏,直接暴露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而古代,人类对天空充满了敬畏,认为那是神灵的居所,因此能够飞天之人,要么自己是神灵,要么就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更何况何太后与陈留王的身份,一个是皇太后,一个是废帝。

光这身份就足以引人遐思!

禁军中已经有不少人跪下磕头,祈求苍天宽恕。

在他们看来,何太后与陈留王危急时刻能够飞天而起,必然是得到了天命眷顾和鬼神相助,绝不是自己这些凡人能够对抗的。

第293章 徐晃战关羽

一时间,禁军士气跌入谷底,无论董承如何鞭打呵斥,都指挥不动。

刘协则是气得浑身发抖:“朕才是皇帝,就算真有天命,也该落到朕的身上!给我追,决不可让他们走脱!谁敢抗命,朕就诛谁九族!”

几位统帅禁军的将领,闻言却是面面相。

这要他们怎么追?

人家特么的会飞啊!

但皇帝的旨意,不容违抗,他们也只好追着热气球离开的方向,装模作样的跑去追击。

吊篮上,陈留王刘辩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问题宝宝:“史校尉,这热气球为何能飞上天空?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终究是年轻人,对新事物总是抱着更多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史阿也刻意将刘辩往墨学上引导:“殿下,这具体原理臣也只是知晓大概,热气球能飞是利用了浮力的原理,加热空气来降低球体内部的空气密度,从而实现升空,与舟船能航行于水面同理。主上学究天人,洞悉此天地奥妙之后,著成《力学》,将其写在了《墨经》之中。殿下若是有兴趣,可阅览此书,或可真正掌握其中的关窍。”

“《墨经》?读完之后,朕也能掌握天地奥妙,腾飞于九天之上吗?上回就曾听闻神武侯在太学门外造了几十盏祈天灯,证明了密度之学说,不曾想现在居然连能载人升空之物都造出来了!”

刘辩显然很感兴趣,比起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还是墨学有趣啊,因为学完了能飞啊。

史阿笑了笑没有说话,只要刘辩对墨学感兴趣,他就已经成功了。

之后刘辩又好奇地问:“这船要行动,不是依靠风帆就是水桨,我看这热气球既无帆也无桨,靠什么驱动?”

史阿笑着为刘辩解惑说道:“九天高渺无垠,其高度不同,所吹的风向也会不同,我们欲往何方,只要飞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借助风力而行,就可一日千里,旦夕而至。”

一日千里,旦夕而至!

刘辩心中震撼,久久难平,对史阿口中的墨学,更加向往。

什么兼爱非攻的大道理,他既不懂,也不感兴趣。

可是能飞,还日行千里,这个就相当的简单粗暴了!

儒门经世济民的牛逼吹得再响,又怎及得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

不过半日,借着一股东风,三个热气球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抵达函谷关上空,然后开始降落。

还未落地,远远就有一队骑兵策马而来,扬起大片烟尘。

哒哒的马蹄声,让何太后和陈留王都吓了一大跳,直到史阿提醒:“太后,殿下莫慌,是主上亲至,你们安全了。”

何太后闻言定睛一看,果然看到身穿黑甲,神态昂扬的王也,顿时心情一松,泪水决堤而出,如珠串一般落下。

“神武侯!”

刘辩看见王也之后,非常高兴。

上次王也一人杀入皇宫救人,刘辩就已经将他视为救星,如今再度获救,心中的好感度自然拉满。

而何太后看生龙活虎的王也,哪里还看不出来发生在洛阳的事情,分明是他在玩着欲擒故纵的把戏,顿时心中有万般的委屈,双眼充满了哀怨,盯得王也好不自在。

热气球落地,何太后也在两名暗卫的搀扶下走出吊篮。

“臣王也,见过太后和殿下。”

“神武侯,看来你伤得不重嘛。”

何太后拭去眼角的泪水,抿着嘴唇,显然是心中有气。

王也居然连她都一起骗过了,枉费她还替他担心了这么久!

似乎听出了何太后言语中的关心和哀怨,王也只得露出苦笑:“太后且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虽然年轻,但此刻的王也,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自信和霸道,在何太后眼中,甚至远超昔日的先帝刘宏。

何太后不由心中感慨,并且提醒王也说道:“神武侯,这次的对手,可是帝国内部最强的几大世家。当初纵使先帝,也对其无可奈何,寝食难安。”

洛阳,皇宫。

人虽然没能抓到,但刘协依旧如愿以偿地掌握了权力,这让他非常振奋,仿佛已经将整个大汉帝国都抓在了手中。

而作为大功臣的董承,更是趁机建议道:“陛下,如今世道纷乱,天下未平,若想励精图治,还必须要拥有一只强大的军队,方可成事。”

昔日大将军何进,手握天下兵马大权,连皇帝刘宏都拿他无可奈何。

这等风光和气派,董承心中早就向往已久。

所以现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怂恿刘协扩军,然后暗中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协虽然聪慧过人,可毕竟只有九岁,毫无政治经验,居然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国舅,此事你尽快去办。”

“是,陛下!”

组建军队需要粮食、兵器和铠甲,这些都要花钱,董家虽是富裕,可依旧负担不起养兵和练兵的开销,所以他又向刘协建议道:“陛下,为了筹集军费,还请加征赋税。”

“这……不太妥当吧?”

董承提到加征赋税一事,刘协就有些抗拒。

虽然年幼,但成为了皇帝,刘协这点常识还是有的,知道加征赋税的皇帝,往往不是被骂昏君就是被暴君。

可董承却说:“陛下,如今时势唯艰,朝廷的府库早被董卓挥霍一空,若不加征赋税,吾等如何招兵买马,挥师平乱?”

“长痛不如短痛,臣知陛下爱民如子,但须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应当尽快作出决定才是。更何况,我们也是为了百姓着想,若无强军镇守,洛阳朝不保夕,他们又岂能有好日子过?陛下难不成希望董卓之事重演?”

一提到董卓,刘协立刻不淡定了。

洛阳在西凉军的统治时期,上至豪门公卿,下至寻常百姓,谁不深受其害?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

因此董承的话,让刘协不得不正视洛阳守备空虚的问题,最后只能点头同意了加征赋税的提议。

原本加税这种事情,要征也是大家一起被征收。

可世家豪族不好惹,因此董承的主要征税对象,只能是平民。

这下子,原本就日子不太好过的洛阳百姓,生活更加艰难了,平白无故就被朝廷狠狠刮去几层皮。

董承先是在主要的交通干道上设立关卡,向过往商旅课收重税,推翻了此前王也为了促进洛阳商业贸易发展而制定的规则。

之后董承又派人下到周围的县乡,去征兵征税,将许多农民家中仅剩的口粮都抢走了。

第294章 小霸王孙策

对待百姓,董承和他的手下如狼似虎,凶狠非常。

但是面对世家豪族,他们却彬彬有礼,秋毫无犯。

因此哪怕闹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可董承却依旧得了一个“能吏”名声,不少人都对他的举措赞不绝口。

很快,董承就迅速招兵买马,征募到了两万乡勇。

至此,董承彻底掌握了权力,一跃而上,真正跻身于帝国最顶级的权贵行列,还被刘协拜为车骑将军,得以开府,能够名正言顺地开始组建势力。

不少世家子弟,慕名而来,投身在董承门下,成为了他的幕僚。

其中就有河东卫氏出身的卫仲道,以及他的兄长卫伯觎。

两人家世显赫,又都暗中向董承“捐献”了大量的钱粮,所以都换到了一个官身。卫伯觎得到是从事中郎这一官职,六百石,而卫仲道则是出任令史,秩二百石。

不过虽然获得了官身,可卫仲道这几日心情似乎不太好,整个人郁郁寡欢,本就身虚体弱的他,更是因此积郁成疾。

卫伯觎见了,忍不住问道:“怎么了,心情不好?”

“嗯。”

卫仲道随口应了一句,便又再次默不作声。

两人虽是兄弟,但年纪相差极大,卫伯觎已经三十五岁,早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而卫仲道却才刚刚行完冠礼,年满二十,未曾娶妻。

卫伯觎看见卫仲道魂不守舍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弟弟还忘不了那个叫做蔡甄姜的姑娘,便长叹一声对他说道:“哎,你若真的喜欢甄姜姑娘,我可以亲自为你去求这门亲事。”

“当真!?”

卫仲道表情瞬间变化,仿佛一下子又活了过来。

“D矣”卫伯觎又忍不住叹气,自己这个弟弟,怕是真的对蔡邕的小女儿情根深种,难以自拔了。

其实以蔡邕现在的情况,卫家是瞧不上眼的。

毕竟如今刘协主政,董承掌权,蔡邕因为是王也的党羽,此前又曾为董卓所用,因此必然受到打压。

官去职都是轻的,严重一点,甚至很有可能会掉性命。

这样一个人,已经没有了联姻的价值。

可架不住卫仲道喜欢啊!

因为是老来得子的缘故,卫仲道从出生时起,在家中就很受父母宠爱,加上从小体弱多病,因此家里人都让着他宠着他。

卫伯觎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弟弟为了一个女人而变得形销骨立,因此干脆帮他求了这门亲事。

可卫伯觎亲自去了一趟蔡邕府上,道明来意之后,却只得到了蔡琰三个字的答复。

“我不嫁。”

蔡琰冷冷地看着卫伯觎,丝毫没给卫家面子,就这么强硬的拒绝了。

卫家好歹也是名门之后,蔡琰哪怕是婉拒,都有些得罪人,更何况是这种态度?

首节上一节241/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