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拥貂蝉,掌猛将,执天下! 第242节

简直是奔着结仇去的!

卫伯觎也是脸上有些挂不住,当即怒而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蔡邕看着倔强的女儿,忍不住叹气:“其实卫仲道这个人挺好的,上次的事情,倒也怪不得他。”

蔡琰却是摇头:“先生曾对琰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平日里装的再好,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也会露出真实的本性。上次卫家不救父亲,我并不怨恨,毕竟趋利避害乃是人之本性,但卫仲道不帮我便也罢了,却连见我一面都不敢,生怕受到父亲牵连。这种人,不值得琰儿倾心于他。”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神武侯当真是好文采啊,难怪甄姜你对他念念不忘。”

蔡邕捻着胡须品味了一番,随后又笑着揶揄了女儿几句,羞得蔡琰满面酡红,倒是冲淡了因为卫觊的到来而紧张起来的气氛。

一提到王也,蔡邕也有点担心他的状况:“都这么长时间没传来消息了,神武侯该不会是……”

“不会的!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先生一定会平安无事!一定!”

蔡琰心中默默为王也祈福,只希望他能安然归来。

函谷关上,微风徐来。

王也立身于城墙之上,举目远眺。

不一会儿,一只信鸽落了下来,被王也身后的暗卫稳稳接住,拆开看了信封上的记号,立刻递给王也:“大人,甲级三等急报。”

“嗯。”

王也随口应了一句,淡然地接过密信,拆开封口,阅读起信中内容。

看完之后,递给了身边的贾诩和李儒两位谋士:“都看看吧。”

两人一起拿着密信,一目十行的看完。

李儒第一个开口:“主上,董承手握重兵,必然会对徐将军和荀大人下手。

荀攸和徐晃的部队战斗力固然强焊,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董承想要下手,根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断绝后方的粮草供应,那么前线的大军必然不战自溃。

贾诩也补充说道:“公达领兵出征之前,早料到洛阳会生出变故,因此带足了半年的粮草,而徐将军镇守的虎牢关,也有囤积了不少存粮,因此粮饷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我更担心的是,陛下若是与世家合流,内外夹击,我军恐怕立陷死地。”

刘协虽然年幼,但终究有着皇帝这个身份,因此他真要站出来,号召天下兵马一同讨伐,这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mimiread.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主上,虽然没能钓上最大的大鱼,可眼下局势,已经不能再等了。”

李儒和贾诩,异口同声地向王也发起劝谏。

王也思虑片刻,最终还是认可了他们二人的谏言:“袁隗,杨彪,果然都是老狐狸,这都能沉得住气不动手,看来是我小看他们了。”

李儒双眼露出凶光:“主上,此二人杀之又有何难?随便找个借口,说他们包藏祸心,勾结外郡诸侯图谋造反就是了。”

贾诩是毒士,李儒则是毒蛇。

贾诩献计杀人,通常都是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但李儒不一样,他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杀人,而且手段极其狠毒,不留余地。在李儒看来,袁隗、杨彪这等所谓老臣,也就名声唬人而已,真要不管不顾,一队甲兵就可灭起满门。

谋士献策,但采纳与否,决定权却在王也这个主公身上,对于李儒的这个建议,王也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拒绝:“若是杀人能够解决问题,我早就大开杀戒了,但袁隗和杨彪,都是我大汉子民,更位列三公。杀他们,得用法度,而不可以私愤处置。”

王也的话,让贾诩和李儒大为震动。

第295章 徐荣又杀过来了

掌握权力而不滥用权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世间又有几人?

“儒受教了。”

李儒对王也躬身一拜,心中十分敬服。

王也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不因为政见不同而随意杀戮,绝不成为董卓第二。

历史上,董卓就曾因为袁绍和袁术的事情,杀了袁隗全家,但最后依旧是屁用没有,反而更加坚定了汝南袁氏造反的决心,加速了西凉军的败亡。

同样的错误,王也自然不能再犯。

世家豪族,代表着整个大汉帝国的上层阶级,他们掌握着最多的土地和财富,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

与他们为敌,可以说是逆天而行。

杀一两个人,根本无济于事,反而会败坏自己的名声,然后被天下豪杰群起而攻之。

所以这次袁隗和杨彪没有跳出来,王也也懒得处置。

不过蹦得最欢的董承,还有不肯安分的刘协,却是必须要处理的。

“看来,我也是时候回去了。”

“主上,是否需要召回鹰扬卫?”

鹰扬卫只有三千人,却是王也手上最强大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因此李儒才会提议让他们回来,以策万全。

王也摇头:“孙文台非是易与之辈,梁县不容有失。至于洛阳乱军,我反掌之间就可镇压,不值一提。”

说出此话时,王也展现出了不可一世的霸气和傲然。

因为他手里,始终握着一张王牌不曾动用过。

“这……是否太过冒险了?”

李儒和贾诩都有些担忧。

“放心,局面一直在我掌控之中。对了,返回洛阳之前,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你们去做。”

随后王也开始发号施令:“文优。”

李儒随即拱手:“属下在!”

“你负责安排人手,在洛阳城内散播消息,就说陛下弑母杀兄,有违孝道,以此动摇其军心士气。”

“属下明白!”

“文和。”

贾诩拱手:“属下在。”

“你居中调度,掌握情报,观务必仔细观察时局变化,若有大事,立刻告知于我。”

“属下遵命。”

而王也则是亲自率领三千神武军,十分高调地踏上了回程。

一路上,神武军也不隐藏身份,反而公然打出了王也的旗号,然后朝洛阳逼近。

此举简直如同王者归来,整个京师都为之震动,此前大搞小动作的势力,此时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被王也秋后算账。

消息很传回洛阳的第一时间,就让刘协彻底慌了神:“神武侯伤愈了?难不成是天要亡朕?”

终究只是个小孩子,遇到这等大事,难免六神无主,董承只好站出来说道:“陛下,王也手上,只有三千武卒随行,而我军足有两万之多,只要选一良将,灭之易如反掌耳。”

眼见董承如此自信,刘协这才稍微放心:“神武侯王也乃天下一等一的猛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谁可统兵与之一战?”

“太仆朱公伟,有大将之略,策无失谟,征无遗虑,可委以重任。”

董承第一个就向刘协推荐了朱,卢植回乡归隐,皇甫嵩远在长安,昔日镇压黄巾之乱的大汉三杰,如今只剩下一个朱。

“对对对,钱塘侯忠勇果敢,确实可堪大任。”

刘协终于镇定下来,开始让人拟诏,拜朱为大汉右骠骑将军,命其领兵两万,阻击王也于洛阳城外。

太仆府内,皇命一到,朱便跪地接旨。

前来传诏的小黄门,念完了圣旨之后,特意叮嘱朱说道:“军情如火,还请大人即刻启程,绝不可让乱兵踏入洛阳一步。”

对手是王也,朱表情凝重,但皇令已下,他虽有诸多疑问,却不敢抗命,只能对着圣旨抱拳垂首:“臣朱,遵旨。”

“父亲,陛下怎如此糊涂?”

等人走后,朱皓这才走到朱面前,悲声疾呼:“神武侯功在社稷,并无大过,陛下此举未免有兔死狗烹之嫌,此例一开,以后谁还敢一心为国效力?”

同为武将阵营的一员,朱皓显然在为王也打抱不平。

“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我等身为臣子,岂可妄测天意,私下非议?”

朱喝止了想要继续开口的儿子,然后立即召集府内亲兵,为他披挂铠甲,准备兵器和战马。

眼下战情如火,从函谷关至洛阳,区区三百里路,也不过是六天的脚程。

若神武军抛弃辎重长途奔袭,三两天时间就可以一路杀到洛阳城下,因此朱知道他的时间非常紧迫,更何况对手可是王也,所以他不敢轻慢,穿戴整齐之后,立刻带着几个亲兵,骑马奔赴大营,接管部队指挥权。

可在军营里,朱看到董承征召而来的所谓新军之后,直接无语了。眼前的新兵大多数都是流民和农夫,身形弱,双目无神,而且兵器铠甲连一半都没能配备齐整。

超过半数的新兵,不仅训练程度感人,就连武器装备都非常寒碜。

许多人,手里居然只有一根木矛,至于铠甲和铁制兵刃,更是稀罕货,队率以下级别的军官,根本就是想都别想。

“父亲,如此弱旅,人数再多又有何用?”

朱皓人都给气疯了,董承找来的都是什么歪瓜裂啊!

更糟糕的是,中级以上的军官,很多都是世家子弟,让他们吟风弄月还行,可现在是带兵打仗啊!

朱皓可不敢将后背交给这么一群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

朱将一切看在眼里,也是眼皮狂跳,说好的两万人,足不足额姑且不提,可这些新兵的素质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凑齐了武装两万人马的钱粮了吗?难道这也要吃回扣?

朱很气,真是死到临头都敢乱伸手,一群猪队友啊。

但皇命在身,朱又以忠臣自居,就算情况这样恶劣,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新兵虽弱,但勉强还可倚城而守,神武军虽强,但无根浮萍,岂能持久?我军依旧保有胜算。”

朱如此说道,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抚手下。

为了维持士气,名将基本都要掌握一手打嘴炮的本事,毕竟连忽悠自己人都不会,还算什么名将?还怎么忽悠敌人?

朱开始指挥调度起手下的士卒,不仅要熟悉每一支部队的状态,还要给所有人都安排相应的防守任务,尤其是搜集各种守城用的物资,比如火油,滚木和垒石。

当然,最重要的是新兵必须进行整训,不说让他们学会多少战斗技能,至少得听得懂作战指令。不然你下了正确的命令,结果底下的部队根本无法执行,那还打个锤子?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

第296章 遛人如遛狗

等朱将一切安排妥当,诸将领命而去之后,朱皓这才开始低声抱怨说道:“父亲,短短几日,想要整训谈何容易?神武侯乃当世名将,岂会给我们准备的时间?”

在朱皓看来,这所谓的两万大军,根本就是纸糊的一样,也就能唬唬别人。

王也来了,若是即刻发动猛攻,能不能守得住只能看天意。

反正朱皓自己是没什么信心的。

朱也是无奈,四下无人,他也只能对儿子长叹一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函谷关,宣布出兵两天之后,王也才率军慢慢悠悠地抵达了平阴县城。

新官上任的县令翟介,带着城中的富户,推着一车车的酒食和财货,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拜见主上。”

“哈哈,数日不见,你现在也有县太爷的威风了。”

翟介虽然依旧穿着粗布麻衣,但目光沉着,表情泰然,已有一地主官的威仪站在要一群穿着绫罗绸缎的富户当中,虽然衣着最为寒酸,却如被众星拱月一般,让人一看就知道,此地由谁做主。

首节上一节242/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