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山早率了一众随员在此等候多时。
姬延手掌一抬,“众卿免礼!”
“大王,这一季的土豆,东西两滩皆已种下,只要没有什么意外,想来又是一个丰收季节。”
现在的宁江山一提到土豆,就无比的自豪。
若没有他的辛苦付出,大周朝的粮米早就崩溃。
哪怕连遇两次大灾,东滩西滩都还有余力拿出米粮来支援户部。
姬延淡淡一笑,“爱卿,孤此来,却不是为了土豆。”
宁江山有些惊讶,“那是……船厂?”
宁江山猜对了一半,姬延此来,不只是为了船厂,也为了另一件农事。
“爱卿,孤还另有要事,你且与孤一道车中畅谈!”
宁江山自无不可,与姬延前后脚回到王车之中。
船厂的确是很重要。
大周朝现在没有能力开拓海上疆土,不等于以后也没有。
东瀛以后要去转一下吧?弯弯要早点拿到手吧?甚至还有槟城等等。
只要赵世祯能够把蒸汽机制造出来,这些都不是事。
所以造船产业,现在就要发展起来。
之所以先前没有,是道郡没有稳定。
道郡与魏国、齐国、郑国分别接壤,位置对于大周朝是极为重要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过道郡二十多里地,就是洛水的入黄口。
在战国时期,虽然这里并不是周朝属下,但要行舟过去却是没有问题的。
魏国就算是有意见,也不敢。
一来是被上回打怕,二来也是魏国主要面对的威胁还是秦国,当然也得以步卒为主。
然而姬延想得更远,若是有一支足够强的水军,岂不是也可以绕道过去?
有了水军,可以任意攻击沿岸诸侯的关键节点。
“大王,只是若要造那样的大船,洛水这里只有三四个月的下水期。”
建造大船的梦想,还在建船厂的时候姬延就给宁江山提过。
只是那样三层楼的巨船着实把宁江山吓到,单只是长度就有近三十丈!
别说能不能建造出来,在洛水里根本没有办法行动。
难道等过了四个的洪水期就搁浅?
船只可不比别的,一旦搁浅时间过长,整个船体会有不可恢复的损坏。
姬延当然是知道这些的。
“孤本意就只是让你先作一些造船准备,明年的洪水期,孤希望能够看到那样的大船下水。”
“至于这样的大船造出来,就不会再回到东滩船厂。”
区区洛水,已经不能容纳姬延的雄心大志。
第一个就是要入黄!
“以后这里的船厂也要搬去道郡。”
宁江山只能是硬着头皮应下。
好在有一年的准备时间,就算造不出那样的大船,小一些应该能够做到。而且这里象鼻山脉有的是各式木材,只管去取来用就是。
接下来,是第二件,同样也很重要。
“孤打算,在洛邑大学的下属,再设一个农科院。”
只是这个农科院虽然在洛邑大学的编制之下,却不在然城,而在东滩。
宁江山当然没有听说过这个新词,面有难色,“农科院?”
第248章 秦征上党
好在姬延稍加解释,也就明白过来。
掌农桑之事。
农桑在秦制里面归粟内史管辖,汉时的大农令,后又改作大司农,明时更是取消了大司农,将职能编入户部。
现在姬延的战国里,却已经是出现在户部的职能里。
只是姬延并不是要夺去户部这一项权利,而是目前的户部还不够进步,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农事。
比如嫁接、杂交等等这些,是户部那些官员无法想像的事情。
按姬延原来的计划,是等到攒足五千个昏庸点,直接去兑换最好的水稻种子,一劳永逸的解决粮食问题。
但现在四大皇后一起大着肚子,怎么去搞昏庸点?
其实,华夏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很久,只是因为农业科技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导致水稻的产区并不大,只有南方水域大的地方种植。
实际上,现在大周朝也有了种植条件。一个是随郡等地,一个是陈蔡等地,就是洛邑这里,只要解决好灌溉问题,也是能够种植水稻的。
但在此之前,得要让水稻的亩产量有明显的提升才行。
稻种的改良优化,势在必行。
姬延也将这些想法,挑出一些与宁江山解释。
然而只是这几句话,都把宁江山震撼到。
嫁接?
在另一个作物上开个切口,就可以种植上水稻或者是粟米?
这哪里还是现实中的作物,这就是上古神树啊!
只要一棵树,岂不是能够养活天下万物?
姬延有些无可奈何。
宁江山显然是想多了。
不过也没有办法,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知识,有些异思天开也是正常。
再解释了一遍,宁江山就有些晕晕乎乎的了。
姬延没有办法,只好道:“爱卿先从东滩西滩找些在农事上肯动脑子的人出来,办出一个农科院的雏形吧!”
这个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选种嫁接等等物务,姬延都编在一个小册子里面,只交给第一任的农科院院长就是,让他带领手下去慢慢琢磨。
太多的姬延也并不清楚,毕竟他是理科生,不是学农的。
至于农科院所需要的土地,办公场所等等,也都由东滩这里开垦出来。
交待完这些,姬延就打算去然城看看,毕竟洛邑大学是一个新生事务,得要小心盯着才行。
只是宁江山不得不请示,“不知这农科院的人一月要给钱几许?”
这事当然得要问清楚。
姬延马上也想起来,随口道:“院长按正三品的俸禄,副院长正四品,余下所有人员,由正五品递减之!”
宁江山一下子怔住。
这样的待遇绝对是高规格。
六部的主官也才只是正二品,正三品已经相当于一个司级主官。
姬延点头,“孤正要如此,农为天下根本,岂可不重视?”
只要民间有粮,无论是否在户部,都不要紧。
大不了用钱买回来就是。
大家都有钱,才能让科技产品有更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反过来科技也会被这个巨大的市场推动前行。
还有一点,姬延给出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大周朝很重视农科院的发展。
不用说,现在宁江山的脸色果然就是凝重起来。
正三品的官员,已经可以算是大周朝的高官。
“大王放心,臣必要尽心尽力才是。”宁江山表示。
姬延点点头,“爱卿,孤当然是知你尽心的。只是爱卿年岁渐高,不必事事亲为,多为大周朝培养一些人材出来更好。”
宁江山自是感恩谢过。
姬延也没有下车,令王车直接转向然城方向。
只是这时,却来了洛邑急报。
听到外面声音,姬延心里也是莫名一动。
按说,现在诸事皆定,不知又是哪里来的动静。
能让万古流如此急报而来,怕是来事非小。
正思忖间,吴典已经将奏折呈入车来。
“大王,这是丞相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
姬延脸色更加凝重。
打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会这样?”
吴典不能言,小心屏气。
姬延放下奏折,满脑子就只剩下两个字:上党!
对于上党之战,姬延当然熟悉再熟悉。
长平之战的前奏,战国时期的斯大林格勒,历史的转折点,白起的巅峰。
无论怎样形容这一战,都不过份。
半晌,姬延才有些茫然的呢喃道:“这就开始了吗?”
如若有可能,姬延并不想这个时候发生如此的大决战。
这一刻,他的脑子更是疯狂的转动起来。
助魏?
上党郡因为历史的改变,现在是属于魏国的。
而魏国的国力的确是空前的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