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340节

  取过身旁侍女奉上的横刀,他轻轻拔出,但见刀上寒芒四溢,不愧是宝刀:“这等宝刀只怕唯有陛下的配剑方可与之比拟,大晋果真是重武之国!”

  他感慨不绝,将这横刀挂在了腰间,踏步从这房中出来。

  “校尉!”屋外分配的亲兵纷纷拜道。

  “赵将军呢?”张郃在这院中驻足,问道。

  “赵将军适才派人来请,说是让校尉去中堂议事。”

  “嗯!”张郃点头,跨步向着中堂赶去。

  从内院出来,这原本的郡守府可以看到到处都有士兵影子,这些人正忙活着将这府上值当的东西搬到府外。

  看来这里晋军并不打算停留多久,开拔也就是一两日的时间。

  中堂,士兵们戒备森严,也可以依稀听到屋内的声音。

  这里守卫的都是晋军屯守军,一个个看到蟒甲将军过来,也都纷纷抱拳参见,那眼中敬佩和面上的尊崇绝非是装出来的。

  ‘早先听闻晋国重武,看来果真如此!’

  张郃心中暗叹,好似唯有在这里才能够享受到真正作为将军应该有的待遇!

  “儁乂来了?”赵云放下手上的帛书,示意门口的张郃进来。

  “将军!”张郃先向赵云一拜,又方才向堂中诸位将军副将抱拳:“张郃见过诸位将军!”

  众人也起身还礼,言语不多。等众人纷纷落座之后,赵云方才开始适才的议题:“今日在卢奴得到的粮草确实够多,我已经安排三千人押去飞狐道。只是如今南面来信,说是麹义率军六万正渡过漳水,

  进入巨鹿。看来,现在召集大家前来,是想问问大家下一步的做法,究竟是进逼高邑呢?还是挥师西进,奔赴井陉?”“哦对了!”正准备坐回去的赵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起身向着众人道:“今日一早接到南面穿行,徐将军与甘将军在大河大破齐国水师,敌军从水路突破的希望也就此落空

  。而元常坐镇关中,已经对蔡瑁收网了,如今蔡瑁大军被切成三段,前锋三万人被困在蓝田谷,中军被困在苍野聚,后军三万被困在商县。也就是说,敌军三路皆破!”

  说罢,他便坐了回去。

  这一个重磅消息发出来,使得堂下众人议论纷纷,所有人面上都挂起了笑容,看来这一场大战的胜利已经接近了。

  众人先后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无非都是抄掠常山,从井陉返回太原。

  便是赵云也比较倾向于这个决定,似乎如今大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张郃并没有贸然说话,只是仔细听身边人说完了这当下的形势,他思忖了半晌在赵云即将拿下决定的时候站了起来。

  “赵将军!”

  “儁乂可是有何要说?”赵云笑问道。

  对于张郃的事情自己也发飞鹰传书问询过师兄,显然师兄对于此人倒是颇有几分兴趣,让自己在战局上可以多问问他的意见。

  而且也是昨日战后方才知道,原来面前的张郃应该早就见识过了,昔日在这冀州平定黄贼的时候也还曾并肩作战过。

  只叹这世界真的是太小了,没想到在这里倒也能够遇上。

  “将军!”张郃向着赵云拱手,道:“在下只是说说个人看法,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将军恕罪。”

  “儁乂但说无妨,在我大晋将军们讨论战局的时候从来都是畅所欲言!”赵云点头道。

  “将军,从如今的局势来看七国合纵抗我,而我大晋连连征伐数州新定,根基未稳,如今只怕已经伤到了国之根基!”

  “嗯!”赵云点头,道:“你从何看出来的?”“昔日王上从定陶撤军,却要誓死护着从兖州掠来的粮草,无非是因为关中大旱的缘故。另外,将军攻入赵国,也只是向着存粮的大县而去,每每攻下一处之后并不恋战只

  是抄掠粮草。由此可见,我大晋已不可能在正面战场坚持太久。包括北面战局,从如今的形势来看,似乎都只是赌上国运的一搏!”

  “继续说!”“从王上迫和二国,兵出常山关来看,王上是想要先迫使大河北岸的三国率先议和,以此减轻大晋压力的同时,让已经没有再获胜可能的其他诸国罢兵。所以,兵出常山至

  关重要。因为能不能迫和赵国,就得看我等。如果我们只是抄掠一番回去,除去增加一些粮草之外得到的唯有赵国恼羞成怒的攻伐,所以切不可在此时挥师井陉。”“从目前赵国的战局来看,麹义此人也善于用兵!但是其手上大多是新兵,而且临时集结大军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我以为麹义应当会在高邑北面采取守势,等兵力集中之后方才采取进攻的方案。然而,他集中兵力的时间已经完全足够我们迫和赵国。所以,在下以为如今应当大军南下,快速抄掠中山南面,同时兵入九门真定,西扼井陉

  山确保退路,同时代郡进屯真定南,威胁高邑,迫和赵国!”

  “如今无论是从王上的大局来看,还是从当前冀州的战局来看,都没有理由撤军!反而应该向着高邑进军,我们距离高邑近一步,王上迫和赵国的希望就多一分!”

  “好!”赵云点头,道:“如此,便用你计策!”

  “将军!!!”几个将领纷纷起身,向着赵云抱拳便要说话,却见赵云果断打断了他们,道:“儁乂所言确实是大局,传令下去,大军准备开拔,前往九门真定!”“诺!”

  

第五百九十七章 定风波下

  

  联军,中军大帐。

  帐外的冷风已经停下,停不下的是帐中的冷清。

  各国陛下齐齐坐在堂上,而下乃是陈诩曹操二人,只是这帐中此刻却出奇的安静,这些人就像是一尊尊蜡像一般,一个个自顾自的看着自己的东西,也不说话。“咳咳…”袁绍故意咳出了几声,想要打破这帐中的宁静,只是这一出声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到了他的身上,这一下到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原本心中想到的说辞也一扫而空,空

  张着嘴不知该说什么:“那个…那个…”

  “议和吧!”

  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陈诩,他目光坚定,凝视着各位陛下。而众人投来的目光好似一下子就软了下来,就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所有人却都好似开不了口一般。

  但是依旧无人接话,这些枭雄们一个个都露出了无奈及痛苦的表情,低着头唉声叹气。

  陈诩知道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如此,指不定某些人心中已经笑开了花,但联盟是自己组建的,伐晋是自己主张的,这屁股还是得自己擦。“如今燕辽二国私自与晋国议和,北域飞狐道已经被晋军占据。”陈诩说到这目光之中更是多了几分怒火,不断的扫视着面前的刘备。毕竟还是年轻气盛,眼见自己的心血

  被人摧垮,多少还是忍不住这怒火。“朕就不明白了,这前面还说已经在夹攻雁门关了!可为何才几日时间,连飞狐道都丢了?”袁绍更是有些郁闷,眼瞅着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只是却没想到这才转眼间的事

  情一切都烟消云散,想想还真有些不甘心。

  说到这众人都将目光看到刘备身上,昔日大河防线便是他在负责,就算大营接收不到消息多半也是这人的鬼。

  只是刘备却面不改色,淡淡一笑:“本初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朕在中间捣鬼咯?”

  “诶,这话朕可没有针对谁啊,玄德何故接这话?难不成这北面捣鬼的还真是玄德不成?”袁绍冷目逼视刘备,大脸拉得老长,那模样恨不得将刘备生吞活剥了。“哼!”刘备冷哼一声,道:“这只怕是王辰的奸计罢了,说不定你们收到的讯息也不过是王辰的奸计而已。那北域距离此处有千万里,谁又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莫不是

  这乃是王辰的缓兵之计?”“且不管如今何为真假,我以为大军在此长久得不到进展,莫不如撤了得了。”曹操接话,道:“长久在此征伐也没有什么意义,大军消耗太大,若是再僵持下去只怕最先垮

  的会是我们!”

  “玄德这话不错!”原本还与刘备针尖对麦芒的袁绍居然赞同了刘备的话,毕竟相对于两个情报他还是更情愿相信二国夹攻雁门关。

  毕竟王辰在北域留下的军队本就不多,根本不可能转守为攻。

  讨论又陷入了僵局,袁绍说完这话之后众人又开始沉思,如今一派主战,一派主和,看来想要达成共识还是不行。

  很快,只闻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响,急促的脚步声拍打在那木梯之上,只见一个副将奉着一份帛书快步入了帐中,向着袁绍拜道:“陛下,朝中急信!”

  众人好似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便是袁绍也感觉有些不妙,快步走下来将这帛书取过。

  只是他一阅之后,竟然一阵晃动,差点便倒在了地上,面上更是换做了哭丧的表情,就像是死了爹一样,连连捶胸顿足:“尔等误我!误我啊!”

  袁绍情绪的转变让众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只是陈诩的目光却依旧在暗中瞥向刘备,这个时候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总算是快确认某些人的真实意图了。

  在众人的宽慰之下,袁绍方才顺过气来,但此刻面上更是少了往常的风采,好似瞬间老了十岁,更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晋军竟然已经攻下了中山及常山郡井陉部分,如今兵锋直指栾城!”陈诩在看完帛书之后,在心中暗忖道:“看来这事儿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刘备的意图只怕我也明白了

  些。现在既已成如此局势,河北诸国必然无法避免要与晋国议和。这一场大战,似乎也该落下尾声了。”‘想来现在议和只怕已经成了大势所向,袁绍必然主和,曹操自不用说,如今的晋国正是他想要的残虎。而陛下此刻也不会与众人撕破脸来,必然是会主和。三家主和,齐

  国便是主战也无能为力,毕竟他们并没有直接与晋国接壤,若要战这中间涉及的问题太多,刘备不是那种愿意冒险的人。’“如今,晋军进逼赵国栾城,北面二国已与晋国议和。南面战局蔡瑁大军被切成三段,大败难逃。正面战局齐国水军惨败,我们已经不可能再进入函谷关,而且我们不可能

  永远与晋国在此耗着,所以我提议与晋国罢兵议和!”

  陈诩先是简单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势,方才向着众人道。

  “和,和,和!只要晋国罢兵,和!若是不和,朕马上率军回赵国,这联盟不待也罢!”袁绍此刻更是痛心疾首,当即便将话头接过去了。曹操见状,也道:“我等联盟如今已给了晋国当头棒喝,只要联盟还在一日,晋国就出不了函谷关!所以,我也赞同议和。如今,我们也更应该好好休整休整,再图大战了

  。”“既然二位都这般说了,朕也没有理由要求再战下去!”刘宠也站起身来,他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如今北面二国私自议和,而王辰又扼住了赵国的咽喉,随时可能攻下赵国

  的帝都。赵国一破,彼时就算议和晋国也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况且,陈诩也主张议和了,那么自己不可能再坚持一些看法。“如今大战尚未分出胜负,七国合纵已有五国决定议和。朕的齐国本是山东小国,既不与晋国接壤,又国力微弱。如此纵有复仇之心,也只能虽诸位而定。朕也决议,与晋

  国议和!”刘备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身为楚国太尉,便替楚国擅作主张一番吧!”陈诩向着众人抱拳,道:“今日我便亲自前往函谷关,商榷议和之事。事成与否,不敢保证。只是希望诸位陛下

  暂且按兵不动,等候我的消息!”“如此,辛苦玄扬了!”

  

第五百九十八章 陈诩王辰

  

  函谷关,关城下的一堆堆尸山的火早已熄灭。留下的却是那烧焦的尸首,以及那难言的味道。

  陈诩领着亲卫赶马穿过这座座尸山,却并没有觉得有丝毫愧疚,毕竟到了这个位置上心早已如钢铁般坚硬。

  那一具具黑色的焦尸交错其中,恍惚间好似来到了鬼蜮,而前方的大门却更像是鬼门关一般。

  若非是还能呼吸一口这充满血腥的空气,只怕还真以为自己到了鬼蜮。

  “城下之人止步!”

  城上一声怒喝,无数弓箭已经对准了他们,但有妄动当即格杀!

  陈诩示意身后众人停下,向着城上抱拳,道:“联军使臣求见大晋王上!”

  “来者通名!”

  “七国太尉,陈诩!”

  “候着!”城上的人说完之后,便再没了声响。纵然这天地间寒风刺骨,但陈诩也只能静静候在这壕沟前面,而原先还注满水的壕沟已经见不得点滴,已经被那数不尽的尸首砌满,依稀间还能瞧见保存完好的尸身,但

  入眼更多的却是烧的不成人形的焦尸。

  还记得每每到了夜间,这壕沟便会燃起熊熊烈火,配合这前方那一座座尸山,就像是这夜间觉醒的恶魔,更像是忽然现世的鬼城一般。

  这些人将自己的灵魂贡献给了乱世,如今却连肉体也一并进献天地,用这七尺之躯燃起熊熊烈火,照亮这黑暗的世道,暖和这寒冬中幸存的人。

  城门洞开,但见壕桥填下。

  陈诩收回了扩散的心思,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催马向着前方赶去。

  入了关城,恍若是换了一个世界。

  眼瞅见的晋军精锐们此刻正站再各自的岗位上,就像是这天地间的雕塑一般,恍若还以为已冻死了。

  与自己大营中死气沉沉的士兵不同,晋军士兵一队又一队的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赶赴一个又一个位置,或是换岗或是巡哨。

  一切都显得那般的生气。

  “我王在中堂候着陈太尉!”副将只是领到了此处,便转身离去了。

  陈诩众人翻身下马,示意身后的与自己一并去往中堂。

  只是刚刚踏上门前,便被这府上守军拦下。

  这些人与寻常晋军士兵更是不同,不仅要健硕许多,那目光之中更是透着令人战栗的杀意,显然是晋军精锐中的精锐。

  “我王有令,陈太尉只需带上两员随从入府,其他人一律在此候着!”

  陈诩错愕,但也并未说什么,只是将国书取过自己拿着,让另外二人抬着一个箱子随着自己入了府上。

  中堂,这里守卫的应该就是王辰的亲卫了吧?这些人穿着与将军们一般模样的蟒甲,看不透那面甲之下的模样。

  随着堂中出来一人通名,陈诩也随其快步入了堂中。

  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此刻的王辰正端坐在堂上的胡床之上,堂下左右侍立着两员虎将,正虎视眈眈的看向前方。

  “外臣陈诩,拜见晋王殿下!”

  陈诩向着王辰行了大礼,将国书高呈,道:“此番拜见殿下,特为七国送来国书,意欲与殿下休兵罢战,结交议和。”

  “昔日七国合纵抗我,而提出合纵之策的便是陈盟主吧?”

首节上一节340/6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