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1023节

庞统闻声诧然,眼底闪过一抹异彩,脸色却始终不变,微笑道:“何以见得?为何子恒会有这种想法?须知,这份国书不久之后就会摆在魏帝面前,令尊绝对能认出这是我家主公的亲笔手书。”

曹丕淡淡一笑。将手中的盟约合起来放在桌上,显示出他并不打算签订这份盟约,至少现在不会签,一切还有待商榷。庞统见状后,脸色依然平静如初,同样将魏国国书卷起来放在桌上,与南汉盟约摆在一起,笑眯眯地看着曹丕,显得自信满满。似乎胜券在握。

显而易见,这场午夜谈判此刻才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最关键的时刻到了。虽然彼此都有结盟的意愿,但是事关自身利益。谁也不会轻易答应对方提出的条件,更不会轻易让步,一丝一毫都不能相让。点滴必争,尽可能地为自己一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曹丕对庞统的举动同样没有反应。脸上呈现出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沉稳和冷静,与他之前憨厚淳朴的神情大相径庭。稍稍思量之后。他心平气和的道:“据我所知,荆州刘皇叔秉性宽仁,为人厚道,博学多才,志虑忠纯,素有长者之风。而这份盟约字里行间尽显咄咄逼人之势,锋芒毕现,完全看不出一点仁慈之心、宽仁之念,由此我不得不怀疑这份盟约应该是先生草拟的,刘皇叔不过是代为润笔,签字盖印而已。先生以为然否?”

庞统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不做正面答复,答非所问道:“盟约出自谁之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子恒如何对待这份盟约。我家主公与魏国结盟的诚意毋庸置疑,盟约上提到的战马和装备也确实是我荆楚大军亟待解决的难题。”显然他是默认了,这份盟约确实是他的手笔。

“子恒虽然年幼,却见多识广,岂能不知我荆州兵马擅长水战而不善陆战?事实上,我荆州和江东军并不是不善陆战,而是缺少能征善战的骑兵,不具备长途奔袭能力,由此战斗力大减,只能在水战之中称雄,却无法与西凉铁骑正面对战。

与之相比,你魏国兵马战力颇强,步军尤为精锐,战骑也能与西凉铁骑正面交锋。最为难得的是,冀州之战中魏国大获全胜,缴获战马、兵器和军械辎重无数,完全有能力支持我南汉组建一支战骑营。但是,为了公平起见,我南汉也不会平白无故地索要战马和骑兵装备,愿意提供大量钱粮作为补偿。这是公平交易,双方各取所需,我觉得没有问题。如果子恒对此还有疑虑,那我就不得不怀疑你魏国的结盟诚意了。”自爆其短,却是软中带硬,不无威胁之意。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曹丕也不打算和庞统兜圈子,直接了当的说道:“数目确实太大,近年来我魏国组建了大量骑兵,早已没有这么多战马和装备。如果先生能够全权做主的话,钱粮不变,数目折半,我可以勉为其难的代家父签订盟约。否则,恕我直言,这么大的数目不光是我不敢签,就算家父在此,也断然不会答应。此乃肺腑之言,请先生慎重考虑,务必以你我两家的前途命运为念,切不可因一己之念而断送了南汉王朝。”表面上示之以弱,实则以退为进;临末了,又以牙还牙,反过来威胁庞统。真不愧是曹操的儿子,颇有乃父之风。

(我的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215章唇枪舌剑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不可!”

曹丕话音未落,庞统便一口回绝,干脆利落,俨然寸步不让。

“世子真不愧是出身豪门,气魄惊人,动辄砍掉一半,却还要我主如数兑现钱粮。世间可曾有过这等盟约,这是何道理?”

庞统确实动了真火,说话时双眸怒睁,脸颊微红,话未说完就站起身来,毫无形象地挽起袖子,颇有赤膊上阵与曹丕一较高下的架势。然而他终究是饱读史书的文人,强忍着心头的怒火,按捺住自己的火爆脾气,背着手在亭中踱步,显示出他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如果曹丕再添把火,再刺激他一下,他极有可能掉头就走,结束这场事关两大诸侯国前途命运的谈判。

的确,曹丕砍价砍得太狠了。一句数目折半就把一万匹战马和骑兵装备给说没了,这种砍价方式端是了得,说是见血封喉亦不为过。莫说庞统受不了,换做其他人只怕当场就翻脸掀桌子了,没见过这样谈判的。这是上万匹战马和骑兵装备,不是萝卜白菜,更不是随处可见的地摊货,由不得信口开河,想怎么砍价就怎么砍。

再者说,这是刘表亲笔书写的国书,天下唯一的正统皇帝以诏书的形式递交的两国盟约。要么不签,大家一拍两散;要签就得按规矩来。些许增减无伤大雅,动辄折半之类的话趁早免开尊口。省得玷污了国书的身价。

眼见庞统当真急眼了,曹丕哗然色变。额头上溢出一串串如米粒大的汗珠,鼻息变得粗重起来,鼻翼微微扇动,脸颊上浮现出两坨潮红。这厮有哮喘病,却瞒得死死的,除了把他自小带到大的贴身老仆之外,就连曹操都不知道。他只要精神一紧张,情绪激动时就会额头冒汗、呼吸粗重,脸颊潮红;如果贴身倾听的话。还能听到他胸腔里的肺啰音,就像气泡一样咕嘟作响。

很明显,曹丕是被庞统如此激烈的举动给吓到了,担心庞统一气之下拂袖而去。果真如此的话,曹丕就无法完成曹操交付的使命,无法完成使命的后果太严重了,严重到他根本无法接受的地步。这是他第一次代表父亲曹操与南汉谈判,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他能不能赢得父亲的器重和信任。继而决定魏国太子的归属。所以他想表现自己,尽可能地为魏国争取利益,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让曹操对他另眼相看。进而委以重任,坐实他魏国继承人的地位和身份。

曹丕现年十八岁,是曹操膝下众多子女之中唯一能够替他分忧的儿子。也是其长子曹昂死后的继长子。但是曹丕的弟弟不少,且大多与他的年龄相差不多。比如他的三弟曹彰也已出仕,武勇过人。深得曹操喜爱,目前正在军中历练;四弟曹植年少成名,擅长吟诗作赋,诗赋才能堪称惊才绝艳,满朝文官对其推崇备至。因此,曹丕作为兄长,早早就感觉压力山大,武力比不上曹彰,文采不及曹植,唯一能与众兄弟相比的就是他外表憨厚,却极有心计,处事沉稳而毒辣。于是,当几个弟弟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谋划自己的班底了。

此次跟随使团前来长安,对曹丕来说就是个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只要把事情办好了,就意味着他将领先几个弟弟一大步,与魏国太子的位置又近了一步。随后,只需善加利用手中的权力,把握住机会,就能快速组建起自己的班底,为将来继承帝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很像老好人的庞统居然是个火爆脾气,一语不合便火冒三丈,颇有扭头就走的架势。如果是其他事情,庞统爱走不走,他曹丕根本不会在意,可是此次与南汉结盟是曹操反复叮嘱的大事,关乎魏国的国运兴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也就是说,曹操的意思是一定要达成盟约,与南汉结盟,并且还要催促南汉早日出兵,最好是率先出兵攻打西凉军。只有这样,魏国才能赢得主动,在即将到来的三国混战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魏国就能增加几分胜算,至少也能全身而退,为日后统一天下积蓄力量。

所以,庞统即将暴走的样子真正是吓到曹丕了,吓得他气喘吁吁,满脸潮红,哮喘病都发作了。在他想来,庞统不过是刘表帐下的一介臣子,事情办砸了,还可以一走了之,改投其他诸侯便是,可是他曹丕怎么办?他是曹操的儿子,难道还能改投其他诸侯不成?

“咳咳咳!”捂住嘴轻咳几声,曹丕起身走到庞统面前,拱手一揖,满脸歉意的道:“先生息怒,请坐下说话,毕竟你我二人此刻身居敌营,凡事都应小心为妙。我年轻气盛,处事稚嫩,情急之下难免出错,但先生乃当世名士,凤雏之名早已名扬海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是以先生雅量高致,断不可与丕一般见识,失礼之处还请先生多多担待。”说话间,曹丕搀着庞统落座,而他自己也不坐在庞统对面了,而是挨着庞统坐下。

语气一顿,曹丕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神,而后接着说道:“先生认为我方才所言不妥,直接说出来便是,你我二人还可以再行商议吗,切莫动怒。这样吧,我收回刚才所说的话,请先生平心而论,南汉拟定的盟约与我魏国盟约相比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先生乃当世贤达,想必不会搪塞诓骗于我。”又是一招以退为进,收回所有手段,转而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不失为上策,至少给双方留下转圜的余地,不至于再度走进死胡同。

“哦?子恒好算计,恭维我一番,然后让我自爆其短么?”庞统沉吟一声,旋即由衷赞叹道:“子恒年纪轻轻,却心思缜密,处事有礼有节,智计过人,实为第一位让我庞统刮目相看的弱冠之龄的年轻人!恕我直言,子恒心机之高、城府之深,比之令尊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番盛赞让曹丕很是受用,脸上又露出了憨憨的笑容,这次是真憨,与之前的憨笑截然不同。

可惜他高兴的太早了。但见庞统话音一顿,随即话锋陡转,笑眯眯地道:“然则,令尊却是文武双全的当世人杰,还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位打败过西凉李利的诸侯霸主,其文治武功足可与西凉李利比肩。尽管我与子恒仅是一面之缘,但我可以肯定,在统兵用兵和沙场征战之上,你远不及你父亲,甚至连他一半的本事都没学到。你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揣摩别人之上,工于心计,所以你擅长与人交往,无论什么人你都能游刃有余。此一节,就连庞某亦甘拜下风,自愧弗如。

但是庞某有一言相劝,如今是乱世,天下三分,欲成帝王霸业,就必须沙场建功,惟有如此,方能根基稳固;反之,注定无法长久。”这番话有些过分了,交浅言深,智者所不为。但这恰恰是庞统的独特嗜好,他喜欢评价人物,扬长避短,给人以鼓励。此次对曹丕的这番评价却是与他以往有些不同,将长处和短处全都说出来,这无疑是得罪人的,殊为不智。所幸,庞统与曹丕隶属两个阵营,彼此没有利益关系,互不统属;再加上曹丕刚才把他惹毛了,所以他才会毫不忌讳地对曹丕评头论足,颇有当面说教的意味。

出人意料的是,曹丕听完话后并不生气,反而毕恭毕敬地对庞统揖手施礼:“先生之言振聋发聩,丕受教了,多谢先生教诲。”庞统侧身避开曹丕的揖手之礼,看向曹丕的目光愈发犀利,眼底闪过一抹凝重之色。

施礼之后,曹丕缓缓落座,扭头看看月光,语气淡漠地道:“时辰不早了,你我二人闲言少叙,回到盟约上来。现在先生可以直言相告,盟约上的条件果真不能更改吗?”

庞统闻声点头,毫不犹豫道:“正是。此乃我皇亲笔手书,且事关南汉王朝兴衰,岂可更改?”

“既如此,那便不改,但是先生还需答应我两个条件。”曹丕接声道。

庞统神情惊讶,诧异道:“附加条件嘛,若我不答应又当如何?”

曹丕神色坚决道:“如先生不允,结盟之事就此作罢,回去我只会向父亲请罪。先生既然了解我父亲,就应该知道家父历来说一不二,即使没有荆州军相助,也能与西凉军周旋到底,不惧西凉军。反倒是荆州军就要多加当心了,李贼诡计多端,极善用兵,且麾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又有数十万西凉铁骑。我敢断言,若无我魏国相助,南汉必被李贼覆灭,而且一定在我魏国战败之前灭亡。”既然话不投机,曹丕便无须顾忌,说话很直白,丝毫不顾及庞统的颜面。

庞统闻言后脸色微变,沉声道:“魏国世子果然眼界不凡,庞某受教了。说吧,有何条件一并说出来,能谈就谈,不能谈便就此作罢。”

(我的小说《骁骑》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216章三国鼎立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曹丕淡淡地笑道:“凤雏先生果然爽快,曹某便却之不恭了。

两个条件:其一,南汉大军攻破南阳郡之日,就是我魏国兑现盟约之时,届时两万战马和装备一定如数奉上;其二,贵方购买的四万金削减为三万金,却要增加五万石粮食,同样是你我两家联手打通结盟通道之后一次**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庞统闻声后眉头紧皱,目光紧盯着曹丕,注视半晌,遂起身走到凉亭边,仰望着已经转移至东北方向的皓月,沉思不语。

此刻庞统真切体会到曹操的这个儿子确实不简单,软硬不吃,心机深沉,而且极为执着,称之为固执丝毫不为过,端是难缠得紧。此子年龄不大,却继承了奸雄曹操的秉性,多疑善变,狡诈顽固,并且手段强硬,准确地说应该是心狠手辣。

却也正如庞统所说,曹丕其人太过工于心计,对人性的把握很准,却没有多少军事才能。只顾着催促南汉率先出兵,却忽略了一旦南汉攻打南阳郡,李利首先要对付的不是南汉大军,而是调集重兵围困北魏;否则,西凉军就不敢轻易南下,唯恐曹操率军偷袭其后方腹地。

不过庞统也知道,曹丕认识不到这一点,但其父曹操一定想得到。并且能够妥善应对,从而确保他魏国的利益和战略目的。对于奸雄曹操。庞统心里还是十分钦佩的,认为他是世间屈指可数的乱世霸主。足可与西凉李利相提并论。

正如他方才所说,西凉李利自起兵以来纵横天下,百战不殆,唯一一次战败就是败在曹操手里,而且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因此,曹操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与西凉李利一较高下的诸侯,凭此战绩,曹操就不愧为当世雄主。

想起北魏皇帝曹操,庞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眼下这座长安城的主人。再过几个时辰就将登基称帝的李利李文昌。

庞统对李利的感觉很复杂。就在不久之前他才知道,原来李利早在五年前就曾亲笔手书,征辟他前往长安出仕,然而这份征辟手令却被庞统的祖父和兄长藏了起来,直到他被刘表赏识,破格提拔为军师之后,才见到这份征辟书信。

平心而论,庞统最为理想的明主并不是现在的主公刘表,最为钦佩的诸侯也不是曹操。而是西凉李利,最为看好的诸侯也还是李利。因此,如果五年前他接到了这份征辟出仕的书信,几乎可以肯定他将前往长安出仕。很有可能与孔明同时出仕,甚至官职比孔明还要高,因为他比孔明还大两岁。与司马懿是同龄人。

然而天意弄人,命运让他和西凉李利失之交臂。从而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成为对立的敌人。他的家族庞家是久居襄阳的老士族。虽然不是襄阳城中最大最殷富的世家大族,但族人大多在荆州刘表帐下出仕,真正是本乡本土,亲戚朋友和族人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如同老树盘根一般根深蒂固,故土难离。不管庞统是否愿意前往西凉出仕,他的家人却不愿意他离开荆州,更不能接受一再打压士族的西凉李利,所以李利征辟庞统出仕的书信落到他们手里,便无法再见天日,自然也不会第一时间交到庞统手上。

与李利失之交臂,庞统也仅仅是有些遗憾而已,毕竟有些事一旦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回头。更何况,自从他为刘表出谋划策成功逼降江东势力之后,刘表就对他青睐有加,短短一年之内就从郡府功曹纵身一跃,成为南汉王朝首席幕僚,荆州军的军师将军,有权调动二十余万荆州步军。对自己的际遇,庞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遂全心全意地为刘表效力,替荆州军谋划所有战事。

然而此次跟随使团前来长安,沿途之上的所见所闻让庞统大感震惊,深深地被西凉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给惊呆了。宽阔平坦的官道,来往穿梭的租赁马车,络绎不绝的大型商队,还有路边错落有致的砖瓦房,以及那随处可见的普通百姓淳朴的笑容。

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震撼着庞统的心灵,让他深切感受到李利是个值得自己钦佩的诸侯霸主,也是当今世上唯一能让他亲口承认的雄才伟略的雄主。最近半月来,每一天的见闻都让他的心灵受到一次冲击,以至于半个月下来,他隐隐有些后悔,感觉自己错过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次机会。

可是一想到诸葛亮此时已经荣升领军将军之时,庞统又感觉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只有分属两个阵营,他和诸葛亮才能一较高下,看看卧龙和凤雏究竟谁技高一筹,谁能安天下。

首节上一节1023/10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