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117节

  这个家伙……

第173章 算你走运,这辈子认识了我!

  三天后。

  一辆212在雨后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行驶着。

  与正在抱着前座与离心力努力抗争的杨默不同,后座上的穆大小姐仿佛习惯了这种颠簸,身子以一种极具柔韧性的姿态在空中晃荡着,两只眼睛仔细盯着手上的一份数据。

  1988年,临邑县对日出口销售额38.5亿元,进口额41.1亿元,贸易逆差2.6亿元;

  出口产品中,发电机组、电机、变压器、照明设备、泵阀、压缩机、气动元件等机电类比例最高,占比为41%;

  紧随其后的为绵纺织原料及棉纺织品,占比为15%;

  占比在5%~10%的产品有三类,分别是家具、玩具和运动器材、贱金属及其制品和化工产品;

  占比在3~5%的产品有四类,分别是塑料橡胶及制品、食品饮料类、医疗仪器和钟表类产品、车辆运输设备成品。

  占比在1~2%的产品有6类,分别是鞋伞帽、矿产品、植物产品、动物产品、毛革箱包、陶瓷玻璃品、;

  占比在0.9~1%的产品有两类,分别是纸张制品、木制品;

  其余所有产品的出口销售占比加起来不足1%……

  ………………

  “杨默,你也看看这份数据,我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外贸局该不会是给错了资料吧?”

  穆丽雅将那一叠文件递给杨默,好看的眉毛紧紧皱了起来。

  杨默接过文件袋,抽出来趁着车子还算平稳的功夫看了几眼,旋即递了回去:“这数据没错……这些数字都是海关统计的,县里面还没这个本事乱改。”

  “师傅,前面麻烦找个地暂时停一下!”

  一分钟后。

  穆丽雅看了一眼很自觉下了车的司机和白蒙蒙,这才一脸不满地将那叠资料又递了过去:“杨默,麻烦你认真看一下!”

  杨默无奈地瞅了她一眼。

  得,这位大小姐以为是自己被颠簸的难受,没心情看数据,随意糊弄她。

  他很想告诉这位大小姐,就冲着这写在最后一页的各类产品销售出口占比,就不可能有假……这种出口产品结构,虽然跟后世略有差异,但是整体却高度相似。

  装模作样地接过文件袋抽出那一叠只有表格,没有饼状图的数据看了几分钟,杨默重新递了回去:“确定无误,这些数据没错。”

  穆丽雅嘴巴抿了起来,不满地看着他:“杨默,麻烦你看清楚……去年县里面对日出口销售额仅有38.5亿元,这还叫数据没错?光我们三家石油单位对他们的原油及化工原料的出口额就不止这个数了好不好!”

  杨默无语地看着她:“大姐,麻烦搞清楚,我们三家石油单位是央企,那些原油和化工原料的出口,是用来履约《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的……你老人家拿到的又是县里面自己用于决策制定的内部数据,又不是对外的数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人家都不应该把我们这些单位的出口数据计入临邑县的对外出口销售好不好!”

  ………………

  杨默口中的《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其实应该叫做《中日第二次石油长期贸易协议》才对,第一次的石油长贸协议签订在1978年,根据相关协议,1978~1985年的8有效期期间内,东北的大庆需向日本出口5000万吨原油,贸易总金额在200亿美元左右。

  只不过第一次的石油长贸协议里面有太多的坑,这份本质上是能源换技术的协议,虽然最终在新日铁公司的协助下,将宝钢建设了起来,但这中间被岛国糊弄的地方委实多不胜数,而且大庆那边几乎都是在单方面付出,因此转来转去,这第二次石油长贸协议就被压到了齐鲁石油系统的身上。

  没法子,由于具有紧邻东北亚的区位优势,齐鲁本身在这场大棋里本身就被定位成“承接岛国制造业转移,逐渐升级制造业技术,成为工业重心”的省份,本省的石油系统自然有履行自身义务的责任……不过好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这几年来齐鲁这边虽然依然时不时的踩坑,但至少岛国那边没能再像建设宝钢时候的那样,再玩一手借鸡生蛋了(其中的始末和因果不方便直说,大家自行查证)。

  ………………

  被杨默点醒这其中的区别,穆大小姐讪讪地笑了笑。

  跟普通国企不同,由于央企的主营业务并不向地方纳税,因此本地主管单位或许会在对外宣布的数据上把他们的营业额统计进去,但在内部的发展研讨会上,却会把这些数字摘掉,只保留它们对本地GDP的带动数据。

  只不过在94年分税制改革之前,很多事情都是眉毛胡子混一起,央企与本地主管单位的关系也相对比较亲密,因此穆大小姐下意识地就忘了这一茬。

  重新拿起那叠资料看了看,穆丽雅的表情有些严肃了起来:“贸易逆差高达2.6亿元,要不是你提醒我去拿一分海关的数据作为参考,我还不知道,临邑县这边的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要严肃啊!”

  杨默耸了耸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几年临邑县的贸易逆差一直都挺不小……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都是产业升级之前必须要挨过的阵痛,再过个三五年就好了……事实上,如果你拿到日照、威海、青岛这些地方的海关数据,就会发现他们这几年的贸易逆差甚至更大。”

  整个八九十年代,齐鲁这边的外贸结构都是原料出口和以来料加工为主,一来一往的数据或许漂亮,但中间的利润其实低的令人发酸,偏偏这段时间都在蓄力产业升级,向欧美日韩甚至是东南亚和非洲引进的二手设备和生产线着实不少……一边赚的本来就不多,另一边却猛着花钱引进设备,贸易逆差自然小不了。

  穆丽雅自然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当下叹了口气:“岛国那边时刻都防着我们,但凡先进点的技术和设备线都捂的死死的,只肯把一些淘汰掉的技术转让给我们……也不知道这种来料加工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杨默笑了笑:“求人不如求己,现在又不是六七十年代,你要期待着岛国那边发扬国际互助精神,无疑是做梦……不过实话实说,虽然我很讨厌那个国家,但必须承认,这些年他们转过来的技术帮了我们不少忙……最起码,一些行业的技术基础是有了,剩下的,就只能等着我们慢慢突破了。”

  说着,杨默想了想:“至于说什么时候才能逐渐摆脱这种来料加工的外贸模式……估计得等到咱们加入WTO以后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心理工资预期的提升,在全球全产业链的合作模式下,等咱们这些企业的利润被压的彻底吃不饱饭,他们才可能真正醒悟!”

  穆丽雅皱了皱眉:“杨默,为什么你这么悲观?据我所知,许多单位的技术人员都在努力消化和提升那些转移过来的技术,哪怕这两年的效益不好,他们的技术比武大会也没停过……相信我,技术提上来后,来料加工这种外贸模式,很快就会变成过去式!”

  杨默笑了笑:“呵,希望如此吧。”

  穆丽雅静静地看着他,好一会儿后才叹了口气:“杨默,我觉得我越来看不懂你了……所以,这就是明明岛国那边有意向向我们转让真空热处理在内的6项先进技术,但你依然否决了王叔叔的建议,执意要以农业为方向,去尝试你那几个外贸项目的原因?”

  杨默耸了耸肩:“就算岛国真的愿意转让真空热处理技术,那无非就是能避免金属出现脱碳层,使得打磨出来的机械零部件更加光洁、尺度更精确、硬度更准确而已……这的确是个很有用,应用范围也很广的技术;”

  “但问题是,咱们这些单位疾在内而非外,以现在国企的管理制度和工人们的散漫作风,你确定这些技术在短期内能带来正向作用?”

  “要知道,伴随着这些技术而来的固然有许多利润还算不错的代工单子,但同样的,人家的验收标准也提了上来……你去各单位的车间逛一逛,这年头有几家单位的普通工人不是在磨洋工混日子,有几个工人会真的全部按照手册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精心操作和打磨?”

  “我不敢说十个配件九个尺寸不对,但十个里面有三个误差不达标是常事吧?”

  “就这样子还敢接精细活?我怕到时候赚的钱还不够赔浪费和被他们顺走的原料!”

  说着,杨默懒懒地靠在椅子上:“总之一句话,如果还是那种粗犷式的放羊管理,哪怕工业项目再有前景,我现在也不会去碰……相对而言,农业项目虽然单位产值低一些,但需求量同样也大啊……而且那些农民可比现在的工人靠谱多了,最起码,人家是在为自己干活,只要能说得通道理,还是服管的。”

  穆丽雅嘴巴抿了起来,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只能无奈叹气。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社会风气就急剧恶化了起来,而逐渐的,本就效率不高的国企的员工各种各样的毛病越发明显……偏偏国企又不可能随意开除任何一个职工,在有恃无恐之下,许多国企内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把控简直一言难尽。

  从某方面来说,杨默的话也没错,虽然这年头的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地方更不是后世人以为的那么良顺,但至少人家是为自己干活,有了利益驱动后,你说的话人家肯听,管起来也容易的多。

  ………………

  有些心累的揉了揉自己的眉间,穆丽雅将手里面的另外几份技术资料塞进包里,然后转过身来看向杨默:“杨默,之前一直没有时间跟你好好聊一聊……”

  “你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人,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会这么不顾忌自己在王叔叔面前的形象?”

  “要知道,即便是你铁了心要跟张主任他们站一边,像你这样直接给领导下套的行为也是大忌……这会坏了你的名声的!”

  杨默有些奇怪地看着一脸揪心的穆大小姐:“你不是为我坑了一把你的王叔叔生气?”

  穆丽雅眉毛倒竖:“我很生气你忽然拿捏了王叔叔一把,但我更生气你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形象……你也进公司一年多了,应该知道名声在咱们这种单位里面意味着什么!”

  名声重要么?

  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但要说重要,也非常重要。

  如果杨默只是一个普通小科员,那臭就臭一点呗,反正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偷奸耍滑地混到退休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他现在已经是副科,而且是曾经做出了非常闪耀成绩的副科,再加上他与穆大小姐的关系放在那,不出所料的话,不管是谁最后出任钻探公司的一把手,几年之后这货跳过副科这个门槛,成为正科级的小领导都不会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因此,对于他这种前途光亮的人来说,名声就很重要了。

  要知道,升到副科以后,他的人事档案已经是归组/织/科管了,之后的晋升和任命,都需要组/织/科的审核和批准……一旦名誉上有较大的污点,三级评审的时候人家把这拿出来说事,组/织/科完全可以据此否决你的晋升任命。

  要知道,这可是个特殊科室,即便是公司一把手,很多时候说的话也未必有多大用……偏偏他们又是非常在意“群众意见”的。

  因此,在穆丽雅看来,杨默之前的行为固然为他争取了极大的权益,却也落下了天大的隐患,完全是得不偿失……没有领导会喜欢这种不懂分寸、目无尊卑的下属,哪怕他再有能力。

  同样的,组织上也不会喜欢这种唯利是图,胡乱出招的人。

  看着目光中隐有忧色的穆大小姐,杨默笑了起来。

  接触了大半年下来,这位大小姐身上的毛病远比自己以为的少的多不说,看样子对自己这个朋友也的确很够意思;要是换成别人,早就站在自己叔叔的立场上横加指责起来了。

  只不过,

  他之前玩的那一出有些脏的手段,固然是为了趁着天赐良机给自己谋福利;

  但他敢这么玩……

  无他,他是个重生者,知晓后世的一些走向而已。

  只不过,这种事情当然没法子直说,当下歪着头看向穆大小姐:“穆丽雅同志,我就问你一句,大前天晚上的事情,除了你、我、以及王总之外,还有第四个人知道么?”

  穆丽雅不满地哼了一声:“现在自然是没有其他人知道……不过以后就不好说了。”

  很明显,王一诺虽然看上去斯斯文文,但并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冤大头,等到了该秋后算账的那一天,这件事自然会在无意间被提起。

  杨默点了点头:“只要现在没其它人知道就可以了……你信不信,到时候王总那边不但不会因为这事记恨我,说不得还得感谢我帮他截留了这1.3个亿……说不定这些钱做出来的成绩,最后能救他一回也说不定?”

  !!!

  穆丽雅看着一脸笃定的杨默,怔怔地发呆了好一会之后,这才一脸担忧地探出了手:“杨默,要不要我陪你去医院看看?”

  杨默没好气地拨开那只马上就要碰到自己脑门的玉手:“放心,等我真的疯了的那一天,我自己会主动去精神科挂号的!”

  心里却嘀咕了起来:话说该去医院挂号的应该是你那位父亲大人好不好!

  上一辈子一些始终一头雾水的事情,如今总算把脉络厘清了出来,也总算知道旁边这位美女为什么会在几年之后就悄然出国了。

  算你走运。

  这辈子认识了我……

第174章 V字型高标准大棚果树果园?

  白杨村。

  这个离钻探公司位置最近,人口也是最多的村落,广场上密密麻麻挤满了村民。

  与之前的石坪村不同,因为之前曾经合作过肉鸡饲养基地、中药原料炮制厂等项目,因此杨默只是拉着那位论辈分应该叫他一声“李伯”的乡贤嘀咕了一阵子,不到半个小时,一阵飞鸡撵狗之后,超过四百名村民齐刷刷地聚拢在了村中央的戏台广场上,而挤不进广场的人,就只能站在各条通道上……估计除了过年唱大戏游花灯的时候外,白杨村再也没有能比今天更热闹的了。

  而与前两天不一样的是,特别工作小组此行一分为二,以穆大小姐为首的一堆人坐镇现场,任由陈飞宇在戏台上凑在话筒前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种农用器械和政策;

  而另一边,杨默却领着一群看上去略有些眼生的人,跟着那位李伯一起,坐着牛车来到了村外一大片刚刚收获完的花生田。

  …………

  “嗯,不错,虽然这块地看上去贫瘠了些,但据我所知,桃树并不如何挑肥力,土壤的透气性反倒是第一位的,雷老师,您的意见呢?”

  杨默从一丛被丢弃到地上的花生苗根部,扯了一颗瘦瘪瘪的残次花生捏开,尝了尝后,又拿着手指在地里刨了两下,扭头对着一位随行的中年汉子问道。

  这位是从齐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请过来的专家,正高级的研究员,绝对是妥妥的技术大拿,要不是这个年代技术研究人员的地位着实令人唏嘘,放后世的话,他杨某人甚至可能还没资格站在人家面前呢。

  听到杨默这个之前跟院里面有过一次愉快合作的实权小青年叫自己“雷老师”,雷浩咧嘴笑了笑,然后蹲在地上,侧头盯着地表观察了一阵子,然后用那双布满青筋的大手在砂地上刨了一个十多公分厚的小坑,用手背感受了一下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后,又捏了几搓沙壤放在手心细细观察了一下。

  “虽然没有用专门仪器进行监测,但根据经验判断,这块地的透气性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从板结状况来看,土壤的微生物群共生关系也相对比较良好……即便有轻微的盐碱化倾向,但只要注意土壤改良,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再说了,桃树本来具备一定的耐盐碱性。”

  这年头的许多技术科研人员还没学会“话守八面”,因此雷浩虽然出于严谨性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但话里的意思却明确无疑。

  李伯闻言,乐的嘴巴都翘了起来:“能种桃树就可咧,这砂地种花生倒是好使,可这几年村里面的人畜肥很紧张,也都不怎么有钱去买足够的化肥,拖着拖着这地就愈发贫的厉害;”

  “眼瞅着今年收上来的落花生个头都小的可怜,空果瘪果一大堆,价格贱的大伙都不稀罕卖,我还想着是不是要休耕几年,又或者种点大豆之类的肥肥地呢……眼下这要是能搞成个桃园子,那不得比种点花生强?”

  这话说的很有些猫腻,果树之类的东西生产慢不说,这时候国内的水果也卖不出什么高价,而且作为齐鲁五大门面水果之一,其它地方的桃子有名气多了,无论怎么看,把这块养养就可以继续种花生的砂地拿来种桃树,都不是个什么划算的买卖。

  不过很显然,雷浩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闻言只是很有些顾虑地看着面前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大几岁的村支书:“老哥,根据杨主任的设想,这片地要种的是肥城桃……即便是采用了我们果树研究所的最新矮化技术,至少也得三年之后才能挂果……而且第一次挂出来的果,未必能达到商品果的标准。”

  李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这个我知晓,三年已经很快了,俺院子的那颗桃树,当初可是第五年才挂的果……而且肥城桃多好啊,听说畅销滴很,这两年除了安丘蜜桃之外,就属它最好卖了……俺可听说咧,安丘那边可是靠着种桃树,种出来不少滴的万元户!”

  后世丽江雪桃“国宴用桃”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很多人却未必知道,在这之前,国宴用桃的名号其实是安在安丘蜜桃身上的,而且一连六年都被指定成为国宴用桃,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前,委实是风光的很。

  而有着“佛桃”之称的肥城桃个头在目前齐鲁的桃子品种里面绝对称得上老大,一级品甚至能达到900g的规模,再加上口味鲜甜,风味浓郁,这些年在东南亚地区非常受欢迎,因此在许多本地人眼中,肥城桃其实比安丘蜜桃更有盼头。

  听到“安丘蜜桃”这四个字从李伯口中说了出来,雷浩的表情有些复杂。

  的确,作为齐鲁晚熟桃稀有品种,凭借着国宴用桃的光环,安丘蜜桃这两年可谓是火的没边,4两规格的安丘蜜桃一度被收购商出价到6元/斤的天价不说,本地人甚至想吃都吃不到……这些桃子甚至不需要走批发渠道,就已经被各路人马瓜分殆尽了。

首节上一节117/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