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60节

第72章 人物弧光

  沙汀和光未然相视一眼,都被江弦这莫名其妙的一出弄愣了。

  “改?你已经改过稿子了?”

  “我一听了您的意见,立马就去动笔改,将窦宝莹这个角色,又丰满了一些。”

  “这么快?!”沙汀难以置信。

  要知道,改稿和写稿不一样,写稿子可以天马行空,改稿子就成了八股文章,只能在一定之规内挥洒你的才华,并且还要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

  有些作家,改了无数遍稿子,费尽心力,往往越改越差,沈从文老师就特别能改稿子,有时候费很大力气改过的稿子,还不如原稿,拿给夫人张兆和,张兆和又给他恢复过来。

  “我先看看吧。”

  改都改了,沙汀干脆折返回大办公室,戴上眼镜,拿着放大镜,找到新添加的段落。

  江弦给窦宝莹添加了段成长中的经历。

  窦宝莹在李国香那个男人的家庭中长大,因为私生女的身份特殊,受到全家人的冷待。

  她将自己遭遇的不公,归咎于李国香的失败,认为她缺乏手腕和智谋,手段也不高明。

  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嘲笑当初的闯将李国香,不识时务,不辨风向,步子迈的太小,是个“三成熟、七成生”的干部。

  窦宝莹做的第一件事,便震天铄地。

  她拿李国香的那个男人开刀,她了解太多“秘事”。

  而这也给她带来丰厚的回报,一跃成为芙蓉镇上的风云闯将。

  “不错,有些‘转变人物’的味道,而且更生动些。”沙汀点点头。

  有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李连杰版霍元甲前期形象的套用。

  在电影里,霍元甲看不惯父亲的一念之仁,致使自家拳法蒙受屈辱,变得锋芒太露,性格浮躁傲慢,名利双收,逐渐膨胀,人也越发好勇斗狠,终致招来祸端。

  《教父》里也有类似的角色,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迈克柯里昂,一开始并不愿意介入家族事务,却不可避免的被卷入,慢慢在故事的发展中,成为冷血的杀人动物,在第一部末尾,他将自己的亲人送入精神病院,让人深受震撼。

  此类人设,在后世影视界已经有点烂大街,但这会儿的文学作品里,还充斥着大量的模式人、“套子人”,即“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间人物”、“转变人物”等,这便显得窦宝莹这个角色非常新颖。

  肯定了窦宝莹这个角色前期的丰满,沙汀接着往下看:

  这天晚上,窦宝莹第一次召开群众大会,大会在圩场戏台前的土坪里举行。

  跟往时不同的是,主持大会的窦宝莹没有来一个开场白,而是讲了几个具体问题,念将下来,马上产生了神效,会场上鸦雀无声,仿佛突然来了一场冰雪,把所有参加大会的人都冻僵了。

  “把秦书田揪上台来!”

  窦宝莹指着秦癫子,以一口和悦清晰的本地官话说。

  “这就是镇上大名鼎鼎的秦书田,秦癫子,仗着会舞文弄墨,吹拉弹唱,活跃得很,你们多少人听他讲过那些腐朽没落、借古讽今的故事?们家里的娃娃,有多少叫过他做‘秦叔叔’、‘秦伯伯’的?”

  她声调不高,平平和和,有理有节地讲着、问着。

  整个会场的空气都仿佛凝结住了,寂静得会场上的人全都屏声住息了似的。

  “秦癫子不老实!喊他跪下!”

  台下马上有人吼了起来。

  “秦癫子跪下!”

  “秦癫子不跪下,我们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

  秦书田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浑身都叫冷汗浸透了。

  “天呀!我以脑袋作保!我没有、我没有!”

  窦宝莹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像李国香一样,习惯地拢了拢额前几丝乱发。

  “秦癫子,还是敬酒好吃呐,你带个头讲讲,这些任务,都是谁派给你的?”

  沙汀捧着稿子,愣了许久。

  天色晚了,办公室里有些黯淡,纸张上带着蜜色,他却仿佛从文字之间看到了光

  人物弧光!

  窦宝莹这个角色,一开始仇恨李国香,后来渐渐向李国香靠拢,最后甚至比李国香更变本加厉。

  这就像微风在树叶间传递消息,涟漪逐渐扩散为波澜,把读者引向严峻的沉思,颇具石破天惊之感。

  “老沙,怎么样?”光未然见沙汀放下稿子,迫不及待问道。

  “.”

  沙汀没有回答,搁下放大镜,抬头看向坐在窗边的江弦。

  

  纸张上的弧光仿佛一直延伸至他身上,暗沉的房间里,他那神奇的才华、非凡的创造力,闪闪发亮。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这就是对人物的塑造,去揭示人物深层性格。

  “改的很好。”

  似乎是觉得这样的回答,不足矣完全表达自己的欣赏,沙汀又补充道:“改的真,改的美,改的奇!”

  “沙老您客气了。”

  “我不跟别人客气,我一向有话说话。”个子有些矮小的沙汀摇了摇头,“你写东西,一直是率尔操瓢,这样子流畅?”

  “也不是一直都有灵感。”

  “你个娃儿怪谦虚。”沙汀笑了笑。

  他写作困难如“难产”,此刻看到江弦不经意间展露出的天赋,如同看到两人间横隔着一道天堑,羡慕不已。

  “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巴适,你的艺术洞察力很强,而且放得开手脚!

  我给你又批点了些地方,你回去再看。”

  “谢谢沙老。”

  “我今天还得反一次悔,这篇小说的评论我要写,我一定得写,写不好,被人笑话,我看也无妨,我们这些老东西,还爱惜那些羽毛作啥?巴金说得好,我们应该爱惜你们这些人才,用最后一口气,给文学新秀铺平道路。”

  “沙老是要给江弦写评?!”王扶激动起来。

  崔道怡也面带亢奋:“有沙老的同期评论,《芙蓉镇》可真是如虎得翼。”

  江弦有些感动。

  当然,也很开心。

  《芙蓉镇》尚未发表,便已有沙汀这个层次的作家亲自为他写评。

  此前他还从未有过这种层次的待遇。

第73章 杀青

  《棋王》配过王的同期评论,后来又有汪曾祺、仲呈祥、丁凌作评。

  除去身份特殊的丁凌,其余人的文坛地位,如今和沙汀比,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这篇评论的含金量,绝对配得上江弦这通急头白脸的忙活。

  “改的确实不错。”

  沙汀离开后,光未然捧起稿子看了一遍,“窦宝莹这个形象一下子深刻起来了。”

  “你是个聪明孩子,好好改吧,人民给你们纸张,是希望你们提供一些好的作品。

  认真看看沙汀那些意见,要是看不明白,我带再去找他。”

  “那哪好意思。”江弦受宠若惊。

  “无妨,我既然是《人民文学》的主编,自然要对你们这些作者负责。”

  江弦点点头,真挚的感谢一句。

  “谢谢主编。”

  他挺佩服这位黄河诗人的,已经做过两次癌症大手术,依旧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热情。

  此前,在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光未然请来徐迟,专门为陈景润撰写了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当时陈景润的单位还有些迟疑,表示陈景润的成分不够好,问要不换个人写,光未然斩钉截铁地说:“就写他,这个摘取了数学世界王冠的中国人值得一写!”

  《边城》杀青了。

  朱琳早没了镜头,收拾行李从招待所往外搬,准备回医科院上班儿。

  “正收拾着呢?”

  江弦敲敲门,蹿了进来,顺手递给同屋的陈红一颗大白兔,“乖孩子,自个儿上外边儿玩会,我帮你朱琳姐收拾行李。”

  “我也能帮忙。”

  “这儿就这么点儿地方,小孩别给大人添乱。”

  “.”

  陈红听着这话,本能的就出去了,走半道儿又觉得不太对劲,有猫腻。

  这对哥哥姐姐不会是搞对象呢吧?

  房间里,朱琳半蹲着,在膝盖上利索的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我就几件衣服,一个人都快收拾完了。”

  “直接去医科院?”

  “先回趟家,再去报道,药检所的工作我熟,以前干过,就是有点无聊。”朱琳捧着下巴,眸中满是对《边城》的不舍。

  “没事儿,还早着呢。”江弦鼓励道,“你看那个刘小庆,这摸爬滚打了多少年,才被王厂长给调来北影厂里。”

  刘小庆这一调进北影厂,北影厂就有了“北影三花”:李秀明、张金玲、刘小庆。

  不过刘小庆无论是哪方面,都被其他两位给压着。

  只是张金玲有了身孕,息影太早,李秀明又因为80年代国产电影行业低迷,渐渐隐退,下海去做了生意,刘小庆顺利苟入决赛圈。

  “我没那么大委屈,凌导都给我说了,有合适的戏还会推荐我。

  医科院那些同事也都是老同学,都认识,不用适应工作环境,就是.”

  “就是什么?”

  朱琳杏眸黯然,“就是今后想见你麻烦了些。”

  陛下忽然“娇气”,楚楚可爱,唇齿动人。

  江弦也不客气,张开双臂,轻拥入怀。

  “呀,被人看见~”

  “看见就看见吧,正好告诉其他人,我名花有主了,让厂里那些个妖艳贱货少打我的主意。”

首节上一节60/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