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214节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茅盾”

  1981年3月27日,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溘然长逝。

250.第249章 遗作

  250.

  五天后,中央迅速做出决定:恢复茅盾同志党员身份,党龄从21年开始算起。

  中国文坛悲痛万分的同时,更感茅公之慷慨。

  他临终前,将25万元稿费悉数捐出,激励后辈们继续为文学拼搏,真应了他那一句话:“扫出一条路来,让后来的人走。”

  文坛的同志们也称赞韦韬夫妇,他们没有任何私心,遵照着茅公遗愿,将遗物捐献了出来,这种品质绝对是值得尊敬的。

  25万,这样数目的一笔巨款,绝对能让人绿了眼睛。

  像后世沸沸扬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产之争:季羡林临终前将遗产悉数捐给燕大,儿子季承却喊话燕大归还,还和燕大打起官司。

  巴金从上海赶来京城,参加茅盾的遗体告别仪式。

  他尊茅盾为老师,多年来始终将自己看作他的学生,习惯称呼茅盾为“沈先生”,此刻无限悲痛。

  “我多想再和他长谈一次,没机会了”

  “巴老,您保重身体。”江弦宽慰说。

  又过几天,韦韬同志找到江弦,还交给他几份稿子。

  “父亲离世以前,断断续续看过你的文章,想给你写一篇评论,一直都没写完。”

  江弦接过看了一眼,是茅盾为《琉璃月照铜钱》所作的一篇评论。

  茅公不仅是出色的小说家,也是出色的评论家,他曾经给《呼兰河传》作序,笔法精辟,相当经典。

  捏着这篇两千字的评论,江弦心中五味杂瓶,他出版的第一本《芙蓉镇》便是茅盾给他作了一篇序,没想到在茅公生命的尽头,还遗留下一篇未作完的评论给他。

  给沈韦韬倒了一杯热茶,他认真的读了一遍茅公写给《琉璃月照铜钱》的这篇评论。

  全篇离不开“理想”二字,茅公对江弦本人围绕“理想”进行延展回忆和评论。

  他精辟的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叙事诗,一首凄婉的歌谣。

  可惜写到中途便戛然而止,以茅盾先生半年来的身体状况,写这两千余字的评论,想必已经耗费了他极大的精力。

  江弦读过以后,将这篇评论平铺在桌子上。

  沈韦韬抬起头来,“看过了?”

  “没想到茅公对我这样厚爱。”江弦感慨说。

  前世他只是一个网文作者,哪里敢想,自己竟然能得到文学泰斗茅盾的钟爱和垂青,听受他老人家的教诲。

  “韦韬同志,我想把茅公这篇未作完的评论放进《琉璃月照铜钱》,用作这部小说出版时的代序。”江弦提议。

  沈韦韬愣了一下,“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用作序文,恐怕会影响”

  他考虑的很周全,序文是作为单行本的开篇文章出现的,试想一下,读者一翻开这本书,便读到一篇有头没尾的文章,阅读热情肯定会受到打击。

  “我倒觉得,这篇序比再写任何一篇序都更加意义非凡。”江弦说,“我知道先生是个严谨的人,这篇序的后半部分,我会以自序的角度补完。”

  茅盾极严谨,就连写字也从不草率。

  相传是和他年少时一件事有关:他报考燕大,发榜时竟然没有他沈德鸿的名字,只有沈德鸣三个字,一查,原来是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

  “既然如此,便随你用吧。”沈韦韬听了江弦的提议,没什么意见。

  既然他父亲为江弦写了这篇评论,想必就算是他本人听了,也不会拒绝江弦这个想法。

  花了几天时间江弦才题写完整这篇序文。

  这天清晨,阳光明朗,风沙不大,江弦蹬着自行车来到了同样位处沙滩北街2号的作家出版社。

  “江弦同志?”作家出版社负责《铜钱街》的编辑王淑丽喊他一声,这位女编辑后来还编辑了余秋雨、杨红樱的作品。

  “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篇序。”江弦直截了当的说。

  他一脸郑重的从挎包里取出稿子。

  王淑丽给他倒一杯水,把稿子接到手上,低头扫了一眼稿子,字迹整齐,同时发问:“你请谁写的?”

  “茅盾先生。”江弦低声给出答复。

  听到这个名字,王淑丽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三秒,才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弦,嘴巴张大。

  “这”

  “是茅公遗作,还没有写完,征得韦韬同志同意,我又补充了一部分。”江弦给她解释说,“你看看写的怎么样?”

  “我这就看看。”

  王淑丽极慎重的点点头,坐在椅子上,捏着这篇稿子认真的阅读起来。

  这篇序文,茅盾写了2千字,江弦补充了3千字,加起来总共洋洋洒洒5千余字。

  内容并不算长,但王淑丽看的非常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读了约莫七八分钟,才看完这篇稿子。

  等她再次抬起头来,眼眶都有点湿热。

  感动。

  这是这篇序文给她最大的感受。

  前半部分,茅盾从“理想”二字出发,对江弦延展回忆,对这篇小说进行评论。

  后半部分,江弦也从“理想”二字出发,回忆茅盾,讲述他从茅盾那儿听来的教诲,以及这些教诲和《铜钱街》这篇小说的共通。

  前辈欣赏后辈,后辈回应前辈。

  像是一问一答,一场对话。

  又蕴含着对茅公无尽的思念。

  序结尾的部分,江弦写了他最后一次和茅盾长谈的场景:

  春节前夕,我到茅公寓所,在后院的杨树下,我搀着茅公,他说:“你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

  走出后院,我带走了一个孤寂老人的背影。

  我想,多寂寞啊!

  其实我并不理解他,他在信中写道:“我自知病将不起,我忠心的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他的心里装着祖国的文学事业,他为这个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怎么会感到寂寞呢?

  我才终于理解我书中的主角。我困惑于“李兰德”甘受孤独的摧残,我认为这是痛苦。可他走向了艺术的至境,怎么会痛苦呢?他生命的终极,如枫杨树村夕阳下焚烧的烈焰般绚烂火红。

  前门大街,全聚德总店。

  “您真的不要人帮忙么?”

  “你们到底是要干啥啊?”

  “演话剧!”

  “演话剧你来我们店里干啥?”

  “体验生活,我们不要工钱。”

  梁左和王小平跟全聚德的饭店经理纠缠着。

  经理也是无奈,这俩学生这些天是一直过来打听,想来店里帮忙。

  他哪敢答应啊?

  就这么让他俩进来,那不成私自雇工了么?

  虽说之前有人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推算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做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

  由此有了个“七上八下”的红线,也就是雇工不能超过8个。

  但是因为这么俩学生,碰红线,太不值当。

  王小平看梁左不顶事儿,推开他过来替他说,“同志,您知道《人到中年》么?”

  “人到中年?”经理点点头,“我知道啊,那不一篇小说么?”

  “那小说就是他妈写的。”王小平指了指梁左。

  经理精神一振,瞥了梁左一眼,“哟,真的假的,你可别骗我。”

  “真的,他妈写那小说的时候,上协和看人家医生做手术来着,也是为了体验生活。”

  王小平说着,又捧起一册《剧本》杂刊,指了指上头的《天下第一楼》,“我们排的就是这出话剧,您知道谁写的么?”

  “谁啊?”

  “江弦!写《棋王》那个江弦!”

  经理把眼睛往杂刊上一杵,一拍大腿,“哟,他啊,我特喜欢他那个《许三观卖血记》。”

  “所以您”

  “得得得,干活就别想了,不过”

  经理话锋一转,出了个没办法的办法,“你俩不就是体验生活么,这样吧,我让你俩在店里随便逛,不撵你俩出去,这样行吧?”

  “太行了!”梁左激动起来。

  王小平啪的鞠了个躬,“您真是个好人!”

  经理笑了笑,“我也就看你俩都是燕大的学生,相信你俩的素质,可千万别给我找事儿,不然别怪我不客气,收拾你们。”

  “保证不找事。”王小平一口答应下来。

  “小平,还是你有办法。”在全聚德里参观,梁左嬉笑着和王小平说。

  过段时间,他们话剧队在燕大礼堂有个演出的机会。

  除了英达的《我们九个人》,现在话剧队里还有三出话剧,他和王小平还有几个中文系的学生负责操刀其中一出,便是江弦给的这个话剧剧本《天下第一楼》。

  “这个剧本写的太好了!”梁左激动的说,“横向式的幕场安排,顺序时间的结构处理,人世间五味杂陈都写在戏里,看着真跟《茶馆》一样。”

  “你怎么说的《天下第一楼》就跟《茶馆》的仿制品似得。”王小平不赞同梁左的这种说法,“也就是形式和内容比较像,《天下第一楼》又不是没有自己的特点。”

  梁左懒得跟她杠,满眼喜色,“咱们可一定要排好这出戏,不能辜负了江老师给的这么好的一个本子。”

  “是啊。”

  王小平点点头,嗅到一旁烤鸭传来的香气,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咕响起来。

  “梁左,你带钱没?”

  “咋了。”

  “咱也搓顿鸭子吧。”

首节上一节214/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