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80节

  “隋用清同志。”

  隋用清是宋先生的养女,她没有子女,对隋用清视若己出。

  隋用清演了很多影片,基本都是配角角色,还演过《霸王别姬》,里面巩俐求的那个老鸨子就是她。

  看了一场别人饰演的公安,朱琳又生出一些新的感悟,一回家又成了戏精,有模有样把江弦这个小毛贼捉拿几遍。

  “行了、行了,不早了,洗漱睡觉吧。”江弦揉了揉手腕,都让手铐给勒红了。

  刚才盛气凌人的朱琳警官莞尔一笑,殷勤的去打了盆洗脚水,百媚千娇的蹲在他身前,拿手沾沾,试试水温,而后伸手帮他脱袜子。

  “来,泡泡脚。”

  江弦还有点不大好意思。

  有句话说得好啊,啥也不图还心甘情愿为你洗脚的女人只有三个:老妈,老婆,女儿。

  如今算是完成三分之二了。

  “一起洗吧。”江弦提议说,“省水。”

  朱琳抬起头,娇笑着看他一眼,“用得着那么节约么?”

  她拖来把椅子,坐在上头,蹭蹭脱掉白袜,嫩白的脚丫才刚碰了下热水,就被江弦包裹住来回摩挲。

  “呀,痒~”

  朱琳笑声清脆似银铃,抬起胳膊推他,结果俩手都被江弦捏住。

  “你脚真滑。”

  朱琳错愕一瞬,马上狐疑,“谁的不滑?”

  “.”

  “又不是一定要做个比较。”

  “我看你就够脚滑的。”

  俩人聊了会儿天,情到浓处,忍不住亲亲啃啃,没羞没臊。

  “待会儿再.”朱琳捉住江弦的手,嗔他一句,拿毛巾擦干净脚丫上水珠,又给江弦擦干净。

  她去厨房洗漱,江弦在屋里慢悠悠踱了几圈,去到窗边儿,吹了吹十月的夜风。

  夜幕下的京城,尚存些许凉意,路灯常见,鲜有霓虹。

  看了眼脑海中收集完成的灵感【送茧工】和【血】。

  不知道会不会是预料的结果。

  带着几分激动。

  “合成!”

  指令下达,马上听到滴一声。

  “已解锁第七条合成路径:”

  “【送茧工】+【血】=长篇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简介:悲喜交加的感人故事,平凡之家的悲剧喜剧,《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轮番评价,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100部必读书”,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文学编辑评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意、日等多种文字出版。

  送茧工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绝望的哭了。

  “额外奖励:随机灵感x3”

  江弦没感到太意外。

  这篇小说算是他预料当中的结果。

  唯一意外的就是,这一次连带着解锁了英、法、荷、意、日、韩的多种文字译本。

  江弦看过《许三观卖血记》,不止一次。

  这不是余华笔下最好的小说,但这是余华笔下主人公结局最好的小说。

  没错,《许三观卖血记》的结局是个好结局。

  可能很多人都对余华有刻板印象,光看《许三观卖血记》这个小说名就开始心情沉重,觉得结局一定特别惨,许三观肯定会卖血把自己给卖死。

  恰恰相反,这篇小说的结局温情又温暖。

  说起来,余华的另一部代表作小说名叫《活着》,乍一看的话,还真以为是什么活着的好结局。

  Tui!

  做爱之后,朱琳傍着江弦的胸膛,身上已经没了一点力气,沉沉睡去。

  江弦则点上根事后烟,静静的读起脑海中《许三观卖血记》这篇小说: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来看望他的爷爷。他爷爷年老以后眼睛昏花,看不见许三观在门口的脸,就把他叫到面前,看了一会后问他:“我儿,你的脸在哪里?”

  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孙子,我的脸在这里”

  许三观把他爷爷的手拿过来,往自己脸上碰了碰,又马上把爷爷的手送了回去。爷爷的手掌就像他们工厂的砂纸。

  他爷爷问:“你爹为什么不来看我?”

  “我爹早死啦。”

  他爷爷点了点头,口水从嘴角流了出来,那张嘴就歪起来吸了两下,将口水吸回去了一些,爷爷说:“我儿,你身子骨结实吗?”

  “结实。”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

  他爷爷继续说:“我儿,你也常去卖血?”

  许三观摇摇头:“没有,我从来不卖血。”

  “我儿。”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我儿,你是在骗我。”

  “爷爷,你在说些什么?我听不懂,爷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许三观的爷爷摇起了头,许三观说:

  “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的孙子。”

  “我儿。”他爷爷说,“你爹不肯听我的话,他看上了城里那个什么花。”

  “金花,那是我妈。”

  “你爹来对我说,说他到年纪了,他要到城里去和那个什么花结婚,我说你两个哥哥都还没有结婚,大的没有把女人娶回家,先让小的去娶,在我们这地方没有这规矩。”

  写的跟小白文似的。

  这是余华语言风格的一个转变,深入浅出,这部小说基本是由大段大段的对话组成。

  这也正是这篇小说最厉害的地方。

  不需要乱七八糟的词汇、技巧,用最通俗的语言,用老百姓都能看懂的语句,平白直叙,照样写的深刻、深入。

  而且因为语句不复杂的缘故,这篇小说特别好翻译,各种译本迅速火遍全世界,在多个国家享有极高声誉。

  江弦早上睡了个懒觉,醒来去到《电影创作》那边,没一会儿,接到个电话,李小林打来的。

  “小林姐!”

  “江弦!”

  李小林说话是一如既往的直率,一上来就开门见山,还是访日的事情,为促进文化交流,文联这边还将派出巴金老爷子、冰心以及一些作协干部。

  “你不去吗?”

  “我感觉没什么好去的。”

  “怎么能没什么好去的?

  江弦,这是个好机会呀,能多见见世面,感受一下别的国家氛围,能拓宽你的写作思路,而且我们要组建国内的文学馆,你怎么能不去看看日本的文学馆长什么样子,听听他们的建馆经验。”

  李小林那叫一个急,别人趋之若鹜的出国机会,怎么江弦就那么不屑一顾呢?

  这会儿出国好处特别大。

  比较虚的、隐形的好处:能出国,说明政治背景可靠,领导今后可以信任重视,而且看看外面的世界,本身也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才干,提升个人能力。

  至于比较实际的好处:

  这第一,回国以后,可以到出国人员服务部免税买一件访问国家原装的电器,能买时下最流行的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

  第二呢,出国这可是事关国体,总不能让你穿的破破烂烂出去丢人败兴,所以要制作服装,上面会给开一封介绍信,发点钱,让你让去红都服装店制作衣服。

  李小林巴拉巴拉给他这么一讲,红都服装店制作衣服这个好处成功吸引到了江弦。

  这是有钱都买不着的衣服。

  别说什么驴牌c牌,在红都面前那都是弟弟。

  领导人们穿的牌子,这档次什么衣服能比?

  见江弦有些松动,李小林不由分说,立马拍板,“好了,就这么说定了,名额的事情我帮你去弄,你在家里做好准备,日本那边比较潮湿.”

  “唉,好吧。”江弦无奈答应下来。

  此前曹禺已经邀请过他一次,李小林这又来说一次,可谓是给足了他面子。

  出国是件大事,江弦不自己说,他爹他妈也马上被惊动了,因为上面要先把他家祖宗十八代都调查个清楚。

  “去哪儿?日本?”饶月梅吃了一惊。

  这会儿可都看过《追捕》了,里面拍摄的东京,摩天高楼林立,车流如织,宛若另外一个世界。

  “害,也没啥好的。”江弦就没那么在意,知道那边是体验服,这会儿正泡沫着呢,号称富到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不过马上就崩盘了。

第221章 巨大的争议

  作为临时短期出国人员,上面给江弦发了制装费200元,还有零用钱30美元。

  他和朱琳一块去了趟东交民巷,进到那家声名远扬又带着神秘色彩的红都服装店量体裁衣。

  听说几年前,还是驻华联络处主任的老布什,就经常跟夫人一块儿骑着自行车到红都服装店做衣服。

  后来上任以后来中国访问,一下飞机,老布什啪的一掀衣服,露出里面一颗红心,啊呸,红都商标,兴奋的喊:“红都红都红都!”

  可以说是和京城烤鸭一块儿并列为老布什的心头好了。

  店里服务态度极好,师傅量体裁衣那叫一个仔细,满脸认真劲儿,还跟江弦约了个时间过来试装。

  “这次要去多久啊?”朱琳问他。

  “没多久,计划的是一个多星期。”

  出国访问是严肃的大事,准备几天,江弦作为代表团成员被喊去集中学习。

  整个访问代表团都来了,一共十七人,团长巴金,副团长:曹禺,冰心,团员都是赫赫有名,有曹禺的夫人李玉茹,其他也是作协、戏剧家协会的老资格。

  作协的人江弦基本认识,戏剧家协会那边他一打听,这个是实验剧院的副院长,那个是儿童剧院的院长,要么就是京城人艺的老演员,号称京城人艺“第一青衣”的朱琳,和陛下同名。

  这些是代表团成员,剩下的是随团工作人员,那就是年轻人了,巴金女儿李小林、冰心女儿吴青、曹禺女儿万方,还有江弦这个小卡拉米。

  马上就有外交部的人过来介绍外事纪律,说着说着,有人过来小声给他说了句话,外交部的同志轻咳一声,微笑道:

首节上一节180/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