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514节

  曹海斌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心想大概又是一个自认能力超群的人遭受降维打击的后遗症,准备帮他收拾破碎了一地的心。

  “阿辉,辉哥,还纠结呢?”

  “……不对。”

  “我跟你说,你现在这种心境,我们都经历过。能进未来科技的,谁还不是个人杰?而且大家往往都有点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倾向,不只是为了拿钱。所以啊……”

  “我不是在想这些东西,我不敢想。”

  诶?你之前不是这个样子哦兄弟。

  “我一开始还以为,李总确实如他所说就做了个骨架。”

  这句话一出来,曹海斌眼睛也瞪大了,他有点不祥的预感。

  阿辉的眉头就没解开过,“光是这个关键词,我以为就是大概分好了类,我们还需要根据基础资料不断完善……妈的,我以为他就是给了思路而已。”

  阿辉顿了顿,指着密密麻麻的树状图对曹海斌说,“这尼玛,我们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被他分类好了,提取了关键字,根据自己写的算法逻辑计算权重,关系图如此清晰,我们还有什么好做的?”

  曹海斌也皱了眉,看了老半天,“或许,让我们修改一下提提建议?”

  “他这哪里是做了个骨架,根本就是把工作做完了。”阿辉放下鼠标在原地转圈,“大哥,曹总,海斌哥!这分析我们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出来啊,你知道的啊!”

  曹海斌深吸一口气,半晌没说话。

  “我们连思路都拿不出来,你觉得我们拿什么改?”

  “等等等等,”曹海斌及时刹住车,“不改不是更好?”

  阿辉一愣,“哦,搞半天还是回到你跟我说的话上边去了……嘿。”

  他笑着摇了摇头,没再多言。

  原本准备两天后就召开的工作推进会,最终延期了。

  因为大家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没东西好深化。

  大家以为李颜搞出来的流水线构建模型块只是“草图”,一打开却发现非常精细,该有的细节都有。

  那或许只是做了典型模型,数量上有缺失?

  结果非常齐全,齐全到李颜列为“特殊需求”的关键词里都有他妈15个构建模型。

  那应该是数据还不准确,至少无法互相匹配?

  答案是可以,不仅可以,甚至全部都能根据输入的具体参数自动匹配。

  ……那看看算法?

  至少程序不可能是完整的吧?

  结果该给的端口全给了,甚至连运算方法都经过了优化,测试版本同时放了三百个模型构建,输入数据之后一键匹配只需要两秒。

  开玩笑?

  至于李颜说得“效率计算公式”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看懂都费了好一阵功夫毕竟是基于这套流水线智造系统的体系,拿头去优化自己理解都吃力的东西。

  这是一套非常完整、有坚实数据基础、自成体系并逻辑自洽的系统。

  研究来研究去,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

  表面功夫。

  李颜至少没有丧心病狂到把UI界面都做好。

  但令人无语的是,李颜早就搞出来过“未来科技UI自适应设计库”。

  他们甚至不用在里边挑东西,只要把在设计库里设置好需求,一键就可以生成一个平台的所有UI。

  这玩意儿是为了超级生活圈设计提效做的,当初交给了孙淼,孙淼带着两个部门干了两星期弄出来,被大家称赞为神速。

  孙淼还一直很避讳被夸奖,一直说“是李总厉害”。

  不少同事还暗自吐槽过孙淼,觉得舔老板太过头。

  现在看来……妈的,大概还真可能是李颜做了大部分工作。

  人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艺术家”。

  于是,流水线智造项目组最终开会那天,大家都很沉默。

  互相面面相觑,不愿意说明“没发现有啥能优化的”,一群人保持着奇怪的默契。

  曹海斌屡次欲言又止,在吃光了桌面一小盘花生后,还是发表了积极的言论:

  “既然确实没什么好深入优化补充的,咱们直接启动实际生产测试,问题要在实践中找!”

  众人皆表示赞同,眼睛突然又亮了起来。

  测试发现问题,解决了,那才是硬道理嘛。

  流水线智造项目的实际应用测试就这么如火如荼展开了。

  曹海斌找李颜汇报进度并申请资金的时候,李颜还有些惊讶。

  “你们还真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啊?呃……没有。”曹海斌听不太懂李颜这句话的意思。

  “那怎么这么几天才来推进实际生产测试?”

  才……来?

  “李总,这个,就四天吧?从您说我们去优化到现在。”

  “是啊,所以你们真找到什么问题了?这个我很好奇,说说。”

  曹海斌终于反应过来,浑身一下就热了,“这个,没有,我们没找到什么好优化的。”

  “那干嘛不早点开展测试?”

  你说的要我们优化啊,肯定要努力找啦李总!

  这话肯定是不敢说的,曹海斌只能挠挠侧脸。

  “为了不打击你们积极性,我才说去优化补充一些东西的。如果觉得没问题,就趁早实践了。”李颜说道,“但凡你们有能耐优化,就不至于自己想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曹海斌吞了一下口水,“让您失望了李总。”

  “没有,别说这个。”李颜手里翻着书,“这本来也是我的想法,最懂我要什么的人就是我自己。想法在传递过程中必然产生信息丢失,你们从零启动研究,思路对不上也正常。说到底,你们能把前期资料收集做好,我就很满意了。”

  “那,我们还有启动生产测试的必要吗?”

  “当然要啊,生产精度与成本的细致账单,你可得给我。”

  “好的,那我马上启动。”

  “这些话也就是对你我会说说,你对下属该怎么表述,就自己琢磨吧。”

  “好的。”

  “争取年前搞出来一套可以演示的产品。”李颜说道,“等内部运转没问题了,直接邀请一些中型企业来座谈,提提流水线需求,完成第二阶段测试。”

  曹海斌走出李颜办公室的时候,狠狠吸了口气,站在阳台呼了半天,闭目养神好半晌,又走到楼梯拐角处点了根烟。

  刚好孙淼从楼梯经过,对着曹海斌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小声说道:

  “神罚。”

  神经病啊。

  “干什么去?”

  “觐见。”

  “……你能不能正常点?”

  “保持敬畏,才能经得起神明凝视。”

  疯了……

  

  曹海斌无语望苍天。

  等这根烟抽完,他突然冒出一个神奇的想法:

  “孙淼这样会不会才是对的?”

  孙淼找到汪紫,预约一个跟李颜汇报的时间。

  “孙总,跟您说过很多次了,李总强调过您去找他不需要在我这预约登记。”

  “不行,我还是要了解一下,免得李总不在,那是亵渎。”

  “孙总,您对李总会说这些话吗?”

  “那肯定不会。”孙淼笑了,“我又不是傻子,我很正常。”

  “……你在其他人面前也不这样吧?”

  “只在咱们几个部长间,”孙淼露出智慧的眼神,“你们明明也有同感。”

  “李总现在确实不在,他这几天应该都待在研究室。”汪紫说道,“不过他说有急事可以电联,你想跟他说啥?”

  “那没必要。说说咱们在国际市场的数据。”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成绩如何?”

  孙淼抿嘴点头,“你能闻到铁锈味。”

  “啊?”

  “很快就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汪紫手上记录的备忘录没忍住写下俩字:“中二。”

  李颜时隔几天,又回到了放着光刻机的研究室。

  这段时间没有持续输出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完成所有零件的理解了。

  在办公室一方面是公司事务需要定期处理,尤其推进流水线智造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他想暂时脱离光刻机存在的环境,在电脑上复现光刻机模型。

  如果告诉曹海斌那些流水线智造的构建模型,是他在弄光刻机零件的时候顺手搞的,不知道能不能让自认免疫的曹工再次道心破碎。

  结果非常乐观,甚至有些超出预期。

  李颜不仅做到了在电脑上复现光刻机的运作,甚至对其中的不少零件进行了优化,合计减少了2851个零件。

  相比起接近七万的零件数,这个数字倒是算不得什么。

  但意义非凡。

  这说明李颜已经完全理解了光刻机。

  最恐怖的是,光刻机的关键构件本身,也被他如此拆解。

  目前还算难点的,也就是光学配件的生产了。

  李颜再厉害也是人,他总不可能靠用手摸用眼睛看就知道光学配件的尺寸与角度,而这个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了光刻机到底能不能做出芯片。

  好在他已经不需要完完全全按照买到的这台光刻机数据一比一复刻,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数据实现光学件的功能。

首节上一节514/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