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62节

  “是,我们是受委派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贸易交流。我们是一起的,我是他的翻译。”姚启明替王卫东答道。

  那名上尉军官审视三个人一会点头说道:“你们只能坐汽车去目的地了,从格罗杰科沃坐汽车去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会派人送你们去汽车站。”

  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芬河市很小,而它对面的格罗杰科沃就更小了。王卫东觉得它比中国的一个村子的面积大不了多少。

  一名少尉带着他们三个没有直接走进格罗杰科沃,而是绕过小镇站在等待汽车的地方。

  不一会一个扎着头巾的女人也走过来和他们四个人站在一起一副等车的样子。

  格罗杰科沃是有铁路的,可是由于现在需求少,所以铁路的使用率很低。去一百公里外的乌苏里斯克大部分时候都要靠汽车。

  少尉掏出两张印刷纸分别交给王卫东和姚启明,却没有交给和他们一起过境的中年人。

  姚启明看着印刷纸上的内容说道:“现在海参崴作为军港还是封闭区域,一般不容许外人随便进入,我们是通过省外经贸沟通后才被特许进入的,但是不容许随便走动,更不能接近军事区域,否则后果自负!”

  王卫东点头,他明白了,中年人的目的地是双城子,所以不需要这种警告。

  一辆顶部椭圆的公共汽车驶来,这么快就有一辆汽车过来,这让王卫东很意外,仿佛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一样。

  四个人先后上车,少尉军官看着他们离开时还点头向他们四个人也就是包括一起上车的妇女点头微笑。

  公共汽车没有马上开走。

  中年人主动告诉王卫东和姚启明:“到双城子一个人要五卢布二十个戈比。”

  王卫东急忙掏钱向司机伸出两根手指然后又指了指姚启明。

  司机很正规的分别给四个人开票,看着四个人坐下后发动汽车。伴随着噗噗的响声和震动汽车向东南方向而去。

  王卫东觉得这辆公共汽车的质量好像还没有中国制造的好,噪音大而且车身不停的颤动。

  重新踏上这块土地后姚启明一直都很激动,他转头看着窗外,叹息说道:“这些房子真漂亮啊。”

  八十年代中国农村里很少能够看见砖瓦房,而这里粉刷成不同颜色的房屋都建的高大漂亮。

  王卫东也转头看着窗外说道:“是啊,真漂亮!”

  由于把脑袋转向侧面,王卫东眼睛的余光看见坐在他们后面的中年妇女正在微笑。

  公共汽车行驶在道路上,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和森林。大部分的农田已经收割完了,可能是由于饮食的缘故,看地里留下的麦茬这里种的大部分应该是小麦。

  在东北,小麦七月末就开始收割。这里的纬度与东北一样,小麦的收割时间也应该一样。

  公共汽车又开出几十里,出现在车窗外的是一片小草,漂浮在空中的毛茸茸小草!

  一大片庄稼地里,绿油油的一片。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了,庄稼地里还是一片绿色,这很不寻常。

  坐在前面的中年人已经来过几次了,他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解释道:“小麦地里杂草太多,即使收割也收不到多少粮食,就撂荒了。下完雨后,麦子上的麦粒又重新发芽了!”

  这就是他们能够看见一大片绿色的原因。

  在中国,庄稼地里有这么多杂草是不可想象的,庄稼成熟后不收割更不可想象!

  王卫东和姚启明都面对车窗看着外面。

  王卫东注意到坐在他侧后方的中年妇女脸上也失去了笑容。

  姚启明喃喃的说道:“我以前经过这里的时候不是这样啊。”

  公共汽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抵达双城子也就是乌苏里斯克。本来历史上在乌苏里江两岸的两个城堡连在一起最后发展成为一座城市。

  “海参崴我从来没有去过,不过我觉得你们要去火车站,双城子离海参崴并不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应该到了。”中年人说道。

第122章 上架

  星期五上架,这个文要到王卫东在九零年后在俄大展宏图的时候开始奔跑,看看很多人在那时候那个地方的笑与眼泪和醉生梦死,然后投资娱乐业和其他等等,作为一个隐身富豪见证了时代眼花缭乱的发展变化。

  周五当然要加更,希望朋友们给一个首订。

  感谢编辑武行大,我还没有上架的时候有这么多收藏,自己感觉像一个富翁一样。

第123章 热情的阿德洛夫

  王卫东和姚启明没有按那个中年人说的做,他要带着姚启明去欧小阳临行前告诉他的那家宾馆。在那个宾馆里有从海参崴来的人等他们,然后带他们两个去那个管理严格的城市。

  乌苏里江从南向北流,铁路也是南北方向,把整个城市分成两部分,西部城区更大,城市主要政府机关和宾馆和车站剧院电影院都设在西部。

  王卫东想让姚启明用俄语询问十一月七日宾馆在哪里,他突然发现和他们坐车一起从格罗杰科沃到这里的女人还跟在他们的后面。

  “问问她知不知道十一月七日宾馆在哪里。”王卫东对姚启明说道。

  姚启明回头用俄语对那个女人说了几句,女人回答了几句,王卫东什么都没有听明白,就听明白了刚刚学会不久的达瓦里希。

  “这位同志说她知道可以带我们去那里!”姚启明高兴的对王卫东说道。

  王卫东急忙向女人点头微笑表示感谢。

  女人走在最前面带着两个人向前走,街道上的人纷纷向王卫东两个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这个年代在远东这个城市里很难看见外国人。

  五十年前这里还有少数祖籍是中国的人在这里生活,可是现在一个都看不见了。

  走了二十分钟女人带着两个人来到一处三层楼前,上面还有镰刀和斧头标志,这里就是十一月七日宾馆。

  女人把两个人直接领进宾馆对宾馆接待的人用俄语说了几句,女人又回头对姚启明说了几句。

  “他们要我们的证件和海参崴那边发给我们的商务证明。”姚启明说道。

  王卫东急忙从包里翻出自己的证件,更重要的是海参崴鱼业公司发到哈市给他们的商务证明。

  宾馆的人看了他们两个人的证件和业务证明后对姚启明说了几句俄语。

  “他们说来接我们的鱼业公司阿德洛夫同志已经到了,但是他现在有事出去了,他们问我们是不是要住下等阿德洛夫同志回来。”姚启明问王卫东。

  “当然要住下。”王卫东说道。

  姚启明急忙对宾馆的人说明自己两个人要住下。

  直到两个人办完手续宾馆的人要带两个人上楼的时候那个带他们来这里的女人才放心的向王卫东姚启明告辞。

  姚启明大声的用俄语向女人表达感谢,王卫东也微笑着向她点头。

  姚启明一边上楼一边感慨的说道:“这里的人真是热情,还和以前一样!”

  王卫东还是微笑不语。

  双人间房间里有坐便马桶和浴缸,只是各种设施显得有些老旧。带他们上楼走进房间的女服务员穿着色彩鲜艳的布拉吉也就是连衣裙。

  “两位同志,欢迎你们住在我们宾馆,晚餐时间是晚上七点。”女服务员微笑着对两个人说道。

  当姚启明把服务员的话转告给王卫东的时候,王卫东摸着肚子的道:“这么晚,还要饿好几个小时。”

  “他们的午餐吃的也晚所以晚饭也晚。”姚启明笑着说道。

  这里他三十多年前来过,现在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

  “我在远东大学学习了四年俄语,双城子我也来过,哦,对了,以后我们最好还是称呼它们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这里的人不喜欢我们称呼它们的中国名字。”姚启明说道。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土地怎么粮食还不够,还要进口粮食?”王卫东说道。他并不是向姚启明提出疑问。

  姚启明叹息一声没有回答,他也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现在中国向这个国家出口粮食,这对几千年来一直吃不饱饿肚子的中国人来说是很自豪的事情。

  黑省现在每年向这个国家出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

  这一次王卫东到这里来就是要用作为饲料的豆粕换明太鱼。

  两个人等到晚上七点晚餐的时候阿德洛夫也没有回来。

  两个人到楼下餐厅就餐。

  女服务员走过来轻声问两个人吃白面包还是黑面包。

  “吃黑面包,黑面包更有嚼头!”姚启明对王卫东建议道。

  红菜汤配面包就是一顿饭,另外还有烤马铃薯拌沙拉。

  王卫东在哈市吃过俄式西餐,所以吃这顿饭也很顺溜。

  他没有和姚启明喝酒的打算,因为参加学习的时候已经被告知出国后将很难买到酒,不要说白酒就是葡萄酒也很难买到。所以王卫东这些人受到警告,不要在国外企图喝酒!

  两个人吃完饭又回到房间,鱼业公司的阿德洛夫如果回来,宾馆的人马上就会告诉他,他要接待的中国客人已经来了。

  晚上九点多,砰砰砰的砸门声把躺在房间里的两个人吓了一跳。

  王卫东条件反射似的从床上弹起来,他快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站在门外的人一个趔趄向屋里扑来,王卫东一下子伸出双手撑在那个人的胸口上,让那个人不要摔倒在地上。

  “欢迎从中国来的同志!”那个人嘴里喃喃的说道。

  王卫东撑住那个人后才看见那个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女人,高挑苗条的身材,红褐色的头发,嘴唇厚实外翘,身高还高出王卫东半头。

  这时候姚启明已经走了过来。

  他用俄语问道:“你就是阿德洛夫同志吧?”

  那个人伸出手握住姚启明的手说道:“你好,来自中国的同志,你们好!”

  浓重的酒气越过王卫东的肩头喷到姚启明的脸上。

  “把他扶进来!”王卫东说道。

  两个人一人抓住阿德洛夫的一只胳膊把他搀扶到椅子上,那个年轻的女人也跟着走进来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

  王卫东看见久等的人终于来了,习惯性的掏出香烟,掏出来之后才醒悟到这里是国外。

  可是阿德洛夫看见面前的香烟竟然一把拿过香烟放在鼻子下面吸着香烟的味道,一副陶醉的样子。

  阿德洛夫喃喃的说了一连串俄语,王卫东只听清楚了哈啦少。

  王卫东害怕违反规定这一次过境只带了五包香烟,当阿德洛夫把一只香烟放进嘴里的时候,王卫东急忙掏出打火机点上。

  阿德洛夫又抽出一只香烟递给身边的女人,王卫东又急忙给那个年轻的女人点烟。

  “这是我亲爱的柳德米拉同志。”阿德洛夫醉醺醺的介绍道。

第124章 地震与拉达

  王卫东看着对面的异国男女大口吸着烟,就像憋气太久的人大口的吸氧一样。

  “你问问他,我们能不能看看他的证件?”王卫东说道。

  姚启明用俄语说了一句。

  “捏”阿德洛夫像是感慨似的的说道。

  他从西装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褐皮小本递了过来。

  证件上有阿德洛夫的照片,职称和康斯坦丁开始一串很长的名字。

  两个人也把证件和海参崴鱼业公司的业务证明拿出来给阿德洛夫看。

  “达瓦里希!”

  阿德洛夫突然张开双臂向姚启明扑过来,直接把姚启明扑倒在床上。王卫东手疾眼快把夹在手指的烟头拿走防止烧到床单。

首节上一节62/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