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63节

  身体瘦削的姚启明猝不及防被扑倒后一时半刻不能把人高马大的阿德洛夫推到一边。

  王卫东在旁边抓住阿德洛夫的胳膊用力上拉,姚启明急忙一滚钻了出来,眼镜掉在床上。

  酒后失态的阿德洛夫仰面躺在床上大口喘息同时哈哈大笑,好半天才翻身坐起来。

  “我们什么时候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姚启明问道。

  “明天!明天!”阿德洛夫答道。

  “我们有很多很多鱼,去拉吧,同志!”阿德洛夫张开双臂喊道。

  看来今天晚上是不能和这个醉酒的人正常交谈了。

  阿德洛夫就住在隔壁,王卫东和姚启明一左一右架着他回到房间,柳德米拉一直跟在后面。

  两个人回到自己房间坐在床上不住喘息。

  “这个家伙至少有三百斤!”王卫东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那个,那个女的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姚启明喘息着说道。

  两个人关注点完全不同。

  “终于看见接咱们的人,睡觉,明天就可以和他去海参崴。”王卫东说道。

  深夜,从墙壁那边传来奇怪的声音,应该是床头板撞击墙壁的声音。

  墙壁的震动又传递到床上,让床也发出微微的抖动。沉睡中的姚启明还是被惊醒了,他拉亮床头灯惊奇的发现本来躺在床上的王卫东已经不见了。

  他再转头发现王卫东像是相框一样紧紧的贴在墙上!

  “卫东,你在干什么?”姚启明问道。

  王卫东一动不动根本就没有听见姚秋启明在喊他。

  “卫东!你在干什么!?”姚启明提高嗓音问道。

  王卫东身体一震把贴在墙上的脑袋转过来才发现房间里的灯已经亮了。

  他茫然的看着姚启明,刚才两次他都没有听见姚启明说的是什么。

  “你在干什么!”姚启明问了第三次。

  “地,地震了吧?我怎么觉得地板都在晃?地震的时候不是靠着墙站更安全吗?”王卫东不好意思说道。

  他走回床边躺回到床上。

  姚启明躺在微微晃动的床上,他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在这里留学四年,知道一些他们这里的事情,他们在有些方面和我们那里不一样,更,更开放一点。”姚启明解释道。

  “睡觉吧。”王卫东喃喃的说道。他仰面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感觉天花板在不住来回移动。

  王卫东渐渐的睡着了,睡梦中他漂浮在温暖的大海上,身体随着波浪不住的起伏。

  第二天早上起来,王卫东一身的疲惫,像是干了一晚上体力活一样累。

  两个人分别洗漱完毕的时候听见敲门声,王卫东打开门就看见穿戴整齐的阿德洛夫站在门口。

  阿德洛夫很郑重的伸手与王卫东握手然后走进房间与姚启明握手。

  “欢迎中国同志的到来,我代表鱼业公司对两位外国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阿德洛夫很正式的说道。

  “我们什么时候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姚启明问道。

  “吃完早餐就走,我开车带你们回去。”阿德洛夫答道。

  现在站在两个人面前的阿德洛夫与昨天晚上的那个热情奔放的阿德洛夫完全判若两人。王卫东隐隐的更喜欢昨天晚上的那个阿德洛夫,那个没有让自己睡好觉有七情六欲的阿德洛夫。

  三个人下楼走进餐厅,王卫东喝了一碗荞麦粥,就着酸黄瓜吃了两片面包。

  等阿德洛夫吃完,两个人回到房间整理好东西下楼,阿德洛夫这时候已经坐在一辆小拉达车里等着他们。

  两个人上车,阿德洛夫向两个人微笑示意然后发动汽车。可是阿德洛夫发动了半天,只能听见排气管发出砰砰砰的声音,汽车根本不能启动。

  三四分钟过去了,阿德洛夫对这辆小拉达感到彻底失望,他终于失去了耐性,两只大手用力的拍打着方向盘,四十六号的大脚不停踹着脚下的踏板。

  动作这么大,整个拉达车伴随着阿德洛夫一连串脱口而出的优美俄语在不停晃动,坐在后排的王卫东和姚启明也跟着不停的晃动。

  终于阿德洛夫停止了动作,他对这台不合作只消极抵抗的拉达车没有任何办法。

  阿德洛夫回头用俄语说了两句然后摊开双手做出无可奈何状。

  “他让我们两个先下去推车,把汽车发动起来。”姚启明说道。

  “活的久了什么事情都能遇到!”王卫东念叨着打开车门下车。两个人走到拉达的后面双手放在后备箱上用力推着。

  车小的优势就是重量轻,小拉达在两个人的奋力推动下向前移动而且越来越快,沿着街道推出二十多米后排气管终于喷出一股浓烟,浓烟淹没了王卫东和姚启明的下半身。拉达车发动了,轻快的向前驶去。

  阿德洛夫把汽车速度降低可是却没有停下来,他一边开车一边把头半露出车窗对王卫东和姚启明喊了一串俄语。

  “他说汽车不能停下,让我们跑着上车!”姚启明说道。

  “跑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姚老师,我年轻灵活先上车然后把你拉上去!”王卫东咬牙切齿的说道。

  说完他就撒腿向拉达车冲去,从侧面拽开车门王卫东侧身扑到后排座椅上,没有停顿他又迅速的坐起来从车门里伸出一只手。

  五十多岁的姚启明气喘吁吁的跑到车门口的时候,王卫东一把抓住他的肩膀然后用力一拉,姚启明的上半身倒进汽车。

  “缩腿,缩腿!”王卫东喊道。

  等终于关上车门的时候,阿德洛夫回头向惊魂未定的两个人伸出大拇指。

  “拉达,哈啦少!”王卫东说道。

第125章 简单的变复杂一

  乌苏里斯克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距离并不远,如果是在中国,这两个城市可能都会连起来,起码是人烟不断。

  可是现在王卫东从车窗往外看见的是连绵不断的森林和起伏的山脉。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最优良的港口,山脉像是伸出的手臂一样把海湾港口抱在怀里。多山也就造成地势起伏不平。

  公路基本上都是与铁路线平行南下,一路上姚启明一直看着车窗外,外面的景物好像勾起了他很多回忆。

  经过9183公里站继续往南,姚启明喃喃的说道:“快到第一河站了。”

  当年沙俄修建铁路的时候在原来没有人烟的地方建设火车站往往用从莫斯科到这个地方的公里数作为火车站的名字,这里距离莫斯科9183公里。

  汽车驶入市中心商业街停在委员会俱乐部门口,看来阿德洛夫想把两个人安排在这里住下。

  王卫东和姚启明下车,王卫东还多看了那辆拉达轿车一眼,这种汽车就是欧小阳的媳妇瑞云要买的汽车,看来瑞云还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啊。

  在委员会俱乐部住下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光是证件就检查了半天,而且就是有鱼业公司的阿德洛夫在旁边解释,里面的人还是询问了王卫东和姚启明半天,当然,主要是询问姚启明,因为他会俄语。

  半个小时后询问终于结束,委员会俱乐部的人带两个人上楼安排房间,阿德洛夫也跟着两个人上楼。

  “我回去就向公司领导汇报,明天我再过来接你们去公司,这一段时间最好就待在房间里,不要随便出去。”阿德洛夫嘱咐道。

  “看来如果有外国人到这里应该是都住在这里,这样便于集中管理。”王卫东说道。

  姚启明就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他在三十年前派出来留学的时候就在这个城市待了四年。

  “卫东,你知道这里原来是什么地方吗?”姚启明问道。

  王卫东摇头。

  “这里原来是一座剧院,是一个名字叫邰文忠的中国人建的。”姚启明说道。

  王卫东没想到这座一看就是历史悠久而且高大漂亮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建筑居然是这个中国人建设的。

  “一百年前这里的中国人比俄国人还多,这里大部分的商业都掌握在他们手里,特别是建筑业,从承包建筑的老板到最地下的工人都是中国人,这座建筑就是当年的中国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姚启明解释道。

  王卫东走到窗口向外看去,这样还能看到这个建筑的一部分,窗外有不多的行人和车辆在眼前移动。

  “这条石板路也是七八十年前中国人铺的,到现在依然完好如初。”姚启明说道。

  他在这里住了四年,知道很多这个城市的历史。

  没办法,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到了这里都会马上想到历史,姚启明虽然心里对于这个国家很有好感可是他毕竟是一个中国人。

  “睡觉,这一路上我的骨头架子都要散了。”王卫东躺在床上说道。

  这个国家国土辽阔,道路大部分都处在冻土带,道路维护非常困难,所以很多地方路况很差,这一路颠簸的厉害。

  王卫东直接上床睡觉,而姚启明却放热水泡澡然后才舒舒服服的上床睡觉。他回到这个地方后又找回原来在这里养成的生活习惯。

  委员会俱乐部的条件比王卫东在乌苏里斯克住的宾馆条件好很多,整个房间装饰的金碧辉煌很有贵族风格。

  黄铜床架,红木座椅,卫生间里的坐便器和浴缸大镜子都很高档。

  也许这就是这家俱乐部作为外宾下榻的地方的原因。

  王卫东一直睡到下午,连中午一点多的午饭都没有吃。

  下午三点多醒来,王卫东把椅子搬到窗前看着外面的风景。

  这个城市最好看的自然是到海边看金角湾和黑龙岛,可是那里有军港军舰和众多的岸防工事,王卫东和姚启明不会去那里给自己找麻烦。

  下午六点,响起来敲门声。

  王卫东开门,一个金发美丽的姑娘站在门口。

  “还有一个小时,请客人到时候下去用餐。”姑娘说道。

  王卫东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然后摇摇头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

  金发姑娘走进房间,姚启明微笑着与她用俄语交谈。姑娘把刚才对王卫东说的话重新又说了一遍,王卫东掏出香烟递向姑娘,姑娘摆手微笑着拒绝。

  可是王卫东执意把烟盒递到她面前,姑娘诧异的看着烟盒,然后眼睛慢慢睁大,嘴巴也张开成o型,伸手从烟盒抽出一根黑色细长的东西。

  那是一管口红。

  八十年代在大街上根本看不见抹口红的人,这管口红是欧小阳让瑞云从电视台拿回来的,一共就带来两管。

  金发姑娘像是拿到了宝贝一样,她想尖叫又急忙捂住嘴巴。她张开双臂和王卫东来一个拥抱,紧紧的。

  王卫东觉得自己的侧脸一片冰冷,很柔软,陈季红也没有对他这么热情过。

  “谢谢!”金发姑娘用俄语说道。

  姑娘走到门口的时候回头向王卫东摆手笑靥如花。

  “俄国姑娘真是漂亮啊!”王卫东叹息着说道。

  “是啊,很漂亮。”姚启明附和道。

  “我要到卫生间照照镜子,看看脸上留没留下印子。”王卫东说道。

  第二天上午王卫东和姚启明等到上午十点阿德洛夫才赶到俱乐部,他带着两个人下楼坐有轨电车赶往谢苗诺夫街的鱼业公司。

  鱼业公司的经理拉里莫夫接见了两个人。

  “今年我们鱼业公司已经捕捞了二十万公斤雪鱼,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还有比目鱼和鲱鱼也有很大的增长,……”

  拉里莫夫像是做工作汇报一样在王卫东和姚启明两个人面前滔滔不绝。

  终于趁着拉里莫夫拿起水杯喝水的时候,王卫东对姚启明说道:“快一点问他我们的以货换货什么时候可以完成,现在他们有一万公斤新鲜的鳕鱼吗?”

  姚启明急忙把这个问题向拉里莫夫提出来。

  拉里莫夫听完问题后耸耸肩摊开双手说的:“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我要等上级的命令!”

首节上一节6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