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53节

  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从北方大国和东德引进技术建立了好几家电子管厂,最大的就是京城的那家电子管厂,当时投资一个亿,工人有上万人,号称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管被逐渐淘汰,张教授在这方面感触很深。他大学学的是无线电专业,课本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就是电子管,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研究工作也离不开电子管。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做实验研究时电子管用的越来越少,而晶体管却使用的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很少能使用到电子管了。

  据他所知,现在BJ的那家中国最大的电子管厂也频临倒闭,更多的小型电子管厂已经倒闭解散失去了踪影。

  “我是研究唉无线电信号的,其实在这方面电子管的应用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在大功率的雷达上就必须使用电子管,而且电子管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抗干扰性更强,这是在军品使用方面。民品方面,电子管应用的地方也很多,据我所知,音响方面还在大量的使用电子管。欧美国家在半导体发展上比我们国家先进很多,但即使是这样,在这些国家依然还有电子管厂而且经营状况很好。”张教授说道。

  “您的意思是我可以干这个电子管厂?”王卫东问道。

  张教授犹豫一下答道:“即使到今天,北方大国在电子管方面的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如果你能够从北方大国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我觉得你可以干,但是规模不能太大。”

  回到家里,奶奶黄桂英和小雅已经睡觉了,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全家人都很自觉,看电视不会看得太晚,只有陈季红一个人还在等着他。

  夫妻两个人躺在床上,陈季红伸出手在王卫东的胳膊上狠狠的掐了一下。

  陈季红觉得家里现在闹成这样,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都不在家里,都是王卫东折腾出来的。

  王卫东忍着胳膊上的痛怒道:“你再掐我,小心将来你儿子把你耳朵咬下来!将来钻小树林儿,你自己去,我绝不陪着你!”

  第二天,王伟东把昨天在火车上买的那张报纸装进信封,信封上写着陈继武部队驻地的地址,然后贴好封口扔进邮筒里。

  王卫东想带着陈季红去南方,可是这一次陈季红说什么都不走,看她的样子如果看不见儿子,她哪儿都不打算去。

  没有办法,王卫东只能一个人前往京城。到了京城以后,王卫东给欧小阳和宋宇两个人打电话,两个人都不在京城,宋宇在沪市,而欧小阳却跑到了弗山。

  王卫东把电话打到了工厂指明让石月霜接电话。

  “月霜,虽然我有你们家的电话号码,可是我觉得直接打电话给你的父母有些冒昧,你能不能先给家里打一个电话?就说我现在在京城,有事想到家里拜访你的父母。”王卫东说道。

  随后,他又把自己想从北方大国引进技术,在国内建一座小型电子管厂的事情说了。

  最后王卫东在电话里对石月霜嘱咐道:“这件事你不要告诉任何人!”

第308章 折腾二

  “卫东,电脑学习机的生产刚刚走上正轨,你又要开始折腾什么电子管?”石月霜在电话里问道。

  石月霜对王卫东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折腾。

  当年那个小无线电厂,王卫东把一个集体小工厂折腾成私人工厂,然后又从向阳化工厂折腾到哈市,最后又转手卖给了向阳化工厂。

  这些年王卫东就是在一直不停的折腾。

  “是啊,人不折腾枉少年嘛。””王卫东对着话筒说道。

  “我觉得生产电子管不仅对我自己有好处,对国家也有好处。所以我想让你打电话给我铺垫一下,然后我再打电话到你家里,约定时间和你父亲见面,向他请教一下生产电子管的事情。”王卫东说道。

  五机部原来就是主管国家兵器工业生产的,虽然现在换了名字,但是职能并没有变,甚至是加强了。

  石月霜的父亲石可为担任部里的副部长,王卫东觉得向石可为咨询了解国家电子管生产方面的情况很有必要。只是石月霜家的门坎太高,直接去非常不合适。

  住宅区的大门口站着岗哨,他连大门都进不去。

  知道自己的父亲每天晚上回家很晚,石月霜在晚上十点才给家里打电话。在电话里,她把王卫东的事说了。

  “你告诉他,让他明天把电话打到家里,明天晚上我提前一个小时回来和他好好谈谈!”石可为说道。

  放下电话后,石可为对妻子说道:“王卫东这个小子现在居然要从北方大国引进技术生产电子管!”

  “咱们国家那么多电子管工厂都经营不善倒闭了,他现在生产电子管能行吗?”冷晴问道。

  “以前我们国家从生产电子管的数量来说,那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现在很多雷达和其他军事器材上使用的电子管还要从国外进口。”石可为答道。

  自己丈夫说的事情,作为军工方面的外文资料翻译专家冷晴当然也知道。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米国对中国在军事上使用的器材方面限制越来越严格。但是像高档电子管这样的东西还可以从小本子和德国进口,如果有些特殊的原件和材料从这些国家也不能进口,还可以委托国际上的第三方悄悄进口然后再转卖到中国。

  看着自己丈夫脸上的表情,冷情问道:“这么说,你是打算支持王卫东做这件事喽?”

  “那当然,别人有总不如自己有!买别人的东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还是自己生产比较好。最好是通过王卫东把北方大国生产电子管的先进技术引进进来,然后让国内的那几家正准备转制转产的国营工厂进行生产。”石可为答道。

  石可为的意思是王卫东就不必另外建设一家电子管厂了,他帮忙把北方大国电子管方面的先进技术引进进来,交给国家就可以了。

  现在相当一部分军工企业经营不善,这里面就包括好几家电子管厂,由于半导体的迅速发展,很多人包括专家学者都觉得电子管是已经淘汰的技术,既然是这样,电子管厂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多保留一天,就要多烧一天的钱。

  不如尽早把那些军工企业转制,完全投入市场。当然这么做,这些工厂绝大部分都会以低廉的价格被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收购,变成私人企业。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很快的解决成千上万国营职工的吃饭问题。

  当然在转制的过程中,私营资本是非常无情的。为了改变国营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大批国营职工会被解除劳动关系然后推向社会。

  石可为觉得现在引进北方大国的先进技术是一个好机会,这样做就能保留住一两家国营电子管生产工厂。

  对于石可为的想法,王卫东当然一无所知。

  当天晚上他就接到了石月霜的电话,石月霜告诉他,让他第二天晚上之前给家里打电话,说好到达住宅区大门口的时间,到时候他的父亲石可为会在大门口等着他。

  第二天白天,王卫东把电话打到石月霜家里,与石月霜的母亲冷晴约定当天晚上九点,王卫东赶到住宅大院的门口。

  然后冷晴又打电话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正在上班的丈夫。

  晚上七点多石可为就回到家里。对丈夫非常了解的冷晴马上就发现丈夫的脸色很不好。

  “怎么了老石?”冷晴问道。

  石可为摇摇头。

  作为五十年代的大学生,石可为一直在军工企业工作,他经历过中国军工企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现在看着那么多企业迅速的凋零,石可为的心里很不好受。

  昨天晚上接到女儿电话后,石可为很高兴,他觉得可以利用引进北方大国电子管技术的机会保住一两家电子管工厂。

  可是今天上午,当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引进技术就要花钱,投产购买设备,重新培训工人还要花钱。

  这么算下来还不如国家直接从国外购买电子管划算。

  现在国外对能够用于军事上的电子管卡的并不紧,如果想买的话,通过各种渠道还是可以买得到的。

  资本家嘛,为了钱,他们连自己的大腿都可以剁下来卖给你!

  这就是很多专家的观点,石可为也觉得无力反驳。

  晚上八点五十分,冷晴提醒自己的丈夫到住宅区大院门口接人。

  石可为下楼走向大院门口,离得很远他就看见王卫东站在那里正向里面张望。

  大门口两边的士兵警惕的看着王卫东。

  石可为走到大门口,向士兵说明情况,然后招呼王卫东过来在收发室进行登记,这才带着王卫东回家。

  走进家里,石可为热情的招呼王卫东坐下。抽出一支烟递王卫东手里说道:“烟不太好,你对付抽吧,你们这些大老板是不是已经不习惯这些普通烟了?”

  王卫东拿着打火机点燃那颗叫中什么海的香烟抽着说道:“艰苦朴素是我一贯的作风!”

  “你小子就是喜欢耍贫嘴!”石可为笑着说道。

  然后他突然扳起脸说道:“我已经接到月霜的电话了,我觉得你做的事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么做就对了嘛,人不能完全向钱看,还是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的。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会支持你的!”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石可为的思想有了180度的转弯,由一开始的想让国营企业引进技术生产电子管变为支持王卫东成立一家私营企业生产电子管。

  当然对他来说,这种转变也是一种无奈。

第309章 老石同志寄予厚望

  石可为觉得既然不能把北方大国的电子管生产技术引进到国内国营电子管厂里,那就退而求其次扶持一家国内私营生产电子管的企业。

  即使这样做也比从国外直接进口要稳妥。石可为需要王卫东做的就是仿造从国外得到的几种电子管,只要在性能和使用寿命上达到要求,石可为就可以让下面的工厂采购。

  “卫东啊,你知道我们国家从哪里进口的电子管比较多?”石可为问道。

  “我听说从德国和小本子进口的电子管比较多。”王卫东答道。

  “你说的那些可能是民用的,其实在军用管方面,这些年我们悄悄的从英国进口了不少。不过我觉得将来港岛回归以后,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不能静止的看待问题,要早做准备!”石可为说道。

  “你成立电子管厂的事情我帮不上太多的忙。不过将来投产以后,如果几种特殊的管子达到质量要求,我会做工作让国内生产军事通讯设备的厂家购买你们生产的电子管!”石可为说道。

  “你打算把这家工厂设在哪里?”石可为问王卫东。

  我还是打算把它设在粤省。”王卫东答道。

  对于王卫东的回答,石可为不太满意。

  “你怎么总愿意把企业设在粤省?”石可为问道。

  “经过这一次开办电子工业公司的事件,我觉得在粤省办厂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更重要的是那里生产配套方面不到一百公里,我就能找到生产电脑学习机机壳和电路板的厂家。电子管大部分还要用到民品上,粤省有很多生产音响功放的厂家,我生产电子管正好可以为他们配套。“王卫东答道。

  听见王卫东说的头头是道,石可为只能无奈的点头。

  其实在生产音响设备上,现在当然也可以用半导体晶体管来代替电子管,但是对于音质要求非常高的玩家来说,使用电子管生产的音响设备在音质上更好,甚至很多音响方面的高级玩家会直接购买电子管回去自己设计组装音响设备。

  当然这部份人很小众,但是总人数上并不少。

  听到石可为鼓励的话,王卫东心里安定了不少,既然能保证一部分销路,他就准备开始干了。

  与石可为见面的第二天,王卫东就坐飞机回到粤省。

  现在整个工厂负责日常管理的是欧小军,不过这些天欧小阳一直在这里。

  欧小阳表面上的任务是负责黑省各大中城市招来的几十个原来维修家用电器的人进行电脑学习机的维修培训。还有,在放暑假的时候,欧小阳跑到广市找来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就住在工厂里编写一本向阳牌电脑学习机的学习手册。

  九十年代的处理器和内存于几十年后的处理器和内存相比要简单很多。从外观上看接触的点就少了非常多,焊接和更换也更容易,所以学习的内容并不多。主要就是排除法,几个重点的元器件不是这里的故障,那就是另外一处的故障。

  最容易坏的就是电脑学习机与显示器和键盘连接的插口,使用时间长了很容易接触不良。所以一次培训不到一个星期就结束了。

  欧小阳特别制作了几十块不锈钢牌上面是几个黑体大字:向阳牌学习机特许维修网点,然后让那些学员带回去挂在他们原来的家用电器维修铺面的外面。

  看见王卫东回来了,欧小阳既高兴也有些遗憾,他这个代理总裁已经干到头了。如果还想干,就只能等下一次王卫东出国以后了。

  “我一会儿给毛晓峰打电话,晚上咱们三个一起吃饭。”王卫东对欧小阳说道。

  王卫东和欧晓阳站在工厂的二楼往下看整个工厂除了一个钢铁构架的主楼和外面的一排宿舍食堂外几乎没有空地。

  如果再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只能另外寻求场地进行生产。

  王卫东说道:“小阳,这一次回来我想建一家小型的电子管厂。,今天晚上与毛小峰见面就是希望他能够帮助我解决土地问题。”

  “又要建厂?这一次我还要入股参加!现在让我拿出二三百万也没有问题!”欧小阳豪情万丈的说道。

  “你现在有二三百万?”王卫栋吃惊的问道。

  电子工业公司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刚刚建厂不到半年还没有看到多少盈利。现在账户上的确有钱,但是那些都是经销电脑学习机的经销商的加盟费。

  王卫东,欧小阳和宋宇三个人现在主要还是靠卖废钢铁赚钱。

  欧小阳老离婚再结婚然后又投资到这个电子工业公司里两百万,几个月前他身上已经没有钱了。

  而欧小阳在卖废钢铁里面只能分到两成,分的最少,怎么也不可能有二三百万。

  “这两个月废钢铁上分到的钱我有不到一百万,不过我可以找关系在银行里贷款啊,贷出一百万绝没有问题!”欧小阳说道。

  现在欧小阳心里有些后悔,上一次成立电子工业公司的时候,虽然他比宋宇多拿出一百万,但是现在看起来还是有些少。如果当时目光再长远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找自己父亲的老关系搞出一两百万来那就好了!既然上一次错过了,欧小阳决定这一次绝不会错过。

  “这一次我要成立的电子管厂很小,也许靠我自己的钱,再到银行贷一点款就差不多够了。”王卫东说道。

  “这怎么能行?你做事绝不能把我落下,咱们是多少年的朋友了?这一次我一定要投资入股,你当总裁,我当总经理!”欧小阳说道。

  王卫东从二楼居高临下看见斜下方,大门口外面站着一个四五十岁脸色黝黑的女人,她正在向工厂里张望像是在找人。

  这种情况在工厂里经常发生,现在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全家出来打工。很可能这个女人是趁自己打工休息时间来看望自己的孩子的。

首节上一节153/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