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第152节

  王卫东这才知道,克拉夫丘克这是故意在冈察洛娃面前装叉。

  这种行为跟在中国一个人发财了,请朋友或者同学吃饭吹吹牛叉是一样的。

  “你矿产的生意做得很顺利?”冈察洛娃问道。

  克拉夫丘克得意的点点头答道:“再过一个月我还能拿下一座镍矿!”

  他拿起那个葡萄酒酒瓶说道:“如果拿破仑活到现在,年纪应该和这瓶葡萄酒一样大!今天我们三个人就把这瓶葡萄酒也送进坟墓!”

  他示意女服务员用起瓶器拔掉软木塞。

  当女服务员在自己身边俯身倒酒的时候,王卫东感觉有些不自然。

  这一切都被坐在对面的克拉夫丘克看在眼里,他也觉得很享受,有一种捉弄人的感觉。

  克拉夫丘克笑着对冈察洛娃问道:“这就是你吹嘘的朋友?他就像没见过女孩子的毛头小子一样!

  “姑娘我当然见过,而且不止一个。只不过没有这么无耻的见过!”王卫东很不客气的说道。

  让自己手下的女孩子都穿成这样给客人服务,王卫东觉得克拉夫丘克很无耻。

  克拉夫丘克没有生气,他满脸玩味的看着王卫东说道:“在我的手里有几座铁矿和镍矿,我知道你的人正在远东拆卸那些工厂和城市里的废钢铁,在我眼里,那只是小打小闹!如果你愿意,我们以后可以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中国的铁矿和镍矿虽然都有,但是品位都很差。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的进口铁矿石和镍矿石。

  这也是这几年王卫东他们把北方大国的大量废钢铁运回国内,但是国家在这方面收税很低的原因。

  如果收税高了,从钢铁企业开始到建筑机械制造等等行业都吃不消。

  “只要价钱合适,我愿意和你合作。”王卫东答道。

  克拉夫丘克举起酒杯,王卫东和冈察洛娃也举起酒杯,三个人都轻抿了一口。

  “我的游艇已经在意大利下定单了。可是他们的速度实在太慢了,要两年以后才能交货!也就是说我要在两年以后才能看见我的游艇!到时候我一定请两位出海。”克拉夫丘克说道。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中国的一部分人迅速地富了起来。王卫东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两个中国老板拎着手提箱里的钱站在路边看着几百米驶过来的汽车,猜单双号。一眨眼的功夫就输赢上百万,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刺激。

  眼前的克拉夫丘克比猜单双号的人高级一些,不过还是一副穷人乍富的样子。

  也难怪他这样,在北方大国已经有七十年没有富翁了,而西方真正的富翁很少有人会这么炫富的。

  这就是老钱和新钱的区别。

  冈察洛娃和王卫东走出克拉夫丘克的无上装俱乐部。

  王卫东松了一口气,面对那么多女孩子在自己面前波涛汹涌,他真有些抵挡不住了。

  “等我将来有钱的时候,就把克拉夫丘克这种混蛋踩在脚下!”王卫东咬牙切齿的说道。

  “等你将来成为亿万富翁的时候,我可以让克拉夫丘克把他的这家俱乐部转让给你。”冈察洛娃微笑着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虽然我也是男人,但是我觉得想克拉夫丘克斯这个混蛋这样的生活还是有些无耻!”王卫东解释道。

  两个人上车,冈察洛娃看着王卫东说道:“维尔通先生,在这个世界上,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的人就已经是好人了,这就是我愿意跟你合作的原因,我很喜欢你这样的人!”

  “其他的女人喜欢的都是我的肉体,冈察洛娃小姐,你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喜欢我灵魂的女人!”王卫东说道。

第306章 作孽

  一个星期以后,王卫东和冈察洛娃他们回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渔业公司的四条船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重新进海捕鱼了。

  鄂霍次克海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有几千海里,加上捕鱼时间,来回一次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在王卫东离开符拉迪沃斯托克之前已经把渔业公司冷库里的1一千吨鳕鱼运往釜山,下一批鳕鱼要在一个月以后才能运出。

  王卫东计算了一下,从去年冈察洛娃接手渔业公司后到现在渔业公司的进账,他觉得如果按钱数来说可以得到持续维护和保养的捕鱼船应该不止这四条,但是冈察洛娃却只维护了四条船下海捕鱼。

  王卫东不知道冈察洛娃把剩下的钱用到了什么地方,不过他现在也管不到这些。

  王卫东现在马上要回国,他的心里不仅惦记着电子工业公司的事情,还有电子管设厂可行性的事情。

  与冈察洛娃打过招呼,王卫东马上回国。

  在峰山县的监狱里,被关押了两年的孔令光与父母见面,做最后的告别。

  孔令光两年前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北方大国警方抓住然后送回国内。

  根据他的供词,他与五名携带巨款到北方大国做生意中国商人的失踪有重大关系。

  其实孔令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关押的时候已经竹筒倒豆子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了,押回国内之后,国内的警方再一次对他进行了审讯,他再一次全部交代,两次交代的内容完全一致。

  但是由于作案发生在国外,只有孔令光一个人的供述,根本找不到实物证据,甚至连人证都没有。

  因为北方大国警方当时根本就没有采取行动,没有抓到孔令光供出来的那几个他在北方大国的同伙。即使孔令光已经供述了处理五个人后埋藏尸体的地点,中国警方把这一情况通报给北方大国那边,可是北方大国警察还是没有找到那五个失踪商人的尸体。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国警方根据经验判断孔令光有重大犯罪嫌疑,但是由于犯罪链条不完整,也只能把他暂时关押在监狱里。

  根据他的罪行,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国内,他早就死了。

  由于孔令光被关押在监狱里迟迟没有审判,这就给孔令光的父母带来了一丝希望。

  而本来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什么都已经交代了的孔令光觉得自己有可能不会死,也马上在监狱里进行了翻供。

  这两年为了自己儿子的事情,孔令光的父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卖掉了房子。几乎到了身无分文的程度。

  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不可能干出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的!

  可是两年后,那五个失踪中国商人的尸体终于在乌苏里斯克附近的沼泽地里被发现,北方大国警方也抓到了两名孔令光在北方大国的同伙。

  根据那两个人的供述与孔令光当初的供述基本一致,这下子孔令光必死无疑了。

  已经羁押了两年的重大刑事案件在得到确实证据后,迅速审理,并且宣判。

  孔令光将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看见带着手铐和脚镣的儿子,这两年四处奔波喊冤完全苍老的孔令光的父母满脸泪水。

  孔令光抬起带着手铐的双手喊了一声妈。

  孔令光的母亲哽咽的说道:“儿子!”

  然后她就扑向孔令光,孔令光把双手抬起来让自己的母亲扑在自己身上,然后他又把自己的双臂落下,这样就把自己的母亲抱在怀里。

  孔令光的母亲紧紧的抱着自己儿子说道:“你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一定是他们冤枉了你!”

  就在这时,孔令光收紧双臂紧紧的抱住自己的母亲,然后歪过脑袋低头张开嘴一口咬在自己母亲的耳朵上!

  孔令光的母亲正处在极度的悲伤之中,突然感到耳朵上传来的巨痛,剧痛又转变成心里的惊恐,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站在旁边的孔令光的父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上前一步抓住自己儿子的头发嘶哑的问道:“令光,你这是干什么啊?你疯了!”

  可是孔令光像是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咬住自己母亲的耳朵就是不松口!

  孔令光的母亲痛的开始惊声尖叫起来,可是她被自己的儿子紧紧抱住根本不能动弹。

  一直站在旁边进行监视的警察这时候也扑了过来,一名老警察非常有经验,他伸出右臂,箍住孔令光的脖子,然后他伸出左手捏住孔令光的鼻子。

  几秒钟后由于气闷缺氧精神变得恍惚的孔令光松张开了嘴。

  几个警察迅速把他摁倒在地上。

  孔令光的母亲还在惊声尖叫,她主要不是因为痛,而是这件事对她的精神冲击太大,让她的精神处在恍惚之中。

  女人半边脸上都是血,耳朵上出现了一个大豁口。

  被警察按在地上的孔令光嘴里带着血大声喊道:“就是因为你们从小就对我娇生惯养,我才走到了这一天!两个老不死的!”

  九十年代各种街头刊物非常多,其中最大的一类就是以各种冠以法治名字的街头小报,上面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

  那段时间,孔令光的案件充斥在国内几十种法制小报上,特别是在黑省,很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也是这件事。

  王卫东坐在火车上返回哈市的时候,身边一个老人拿着刚买的报纸一边看一边叹气的说道:“唉,就因为这一个畜生,父母也没了!这种事搁在谁身上都活不下去了!”

  坐在对面一个同样看着报纸的年轻人说道:“这小子两年前刚回国的时候就把他枪毙就好了。把他父母折腾了两年,房子没有了,家也没有了,真是活不下去了!”

  当列车员推着小车再一次从身边经过的时候,王卫东也掏钱买了一份报纸。

  他低头看着报纸上头版关于孔令光案件的事情。

  小报写的绘声绘色,在孔令光被执行的当天晚上,孔令光的父母就在峰山县的一片小树林儿里把自己也解决了。

第307章 折腾一

  王卫东回到哈市的家里看见自己的母亲李玉凤还是没有回来。

  他把报纸递给了小雅说道:“这份报纸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念给你太奶奶听,让她也接受一下教育!”

  小雅拿起报纸项目像模像样的用童稚的声音念着上面关于孔令光案件到最后执行的全部过程。

  王卫东的奶奶黄桂英微眯眼睛听着,不时还发出一两声叹息。

  直到小雅把报纸念完,黄桂英问道:“这个小子真是峰山县的?”

  向阳化工厂就座落在峰山县境内,离县城只不过20公里远。

  所以向阳化工厂的职工也觉得自己就是峰山县的人。

  “这小子,其实老早我还认识,我刚从农村回来的时候不是天天到峰山菜市场卖菜吗?当时他也在那里,不过这个小子那时候就游手好闲,骗吃骗喝。后来越骗越大,还骗到了国外,最后给自己骗来了枪子儿!”王卫东答道。

  他当然不能说其实孔令光能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抓住也和自己有关系。

  “你小时候我和你爷爷也没少惯你,你现在不是照样很好吗?”黄桂英说道。

  “你和我爷爷是没少打我!”王伟东纠正道。

  在家里吃过晚饭,王卫东就赶往张教授家里。

  关于电子管的事情他要请教一下张教授。

  工大很多教授研究的东西其实都跟军事有关,张教授以前是研究雷达的,后来又研究卫星的电波发射与接收。

  到了张教授家里,两个人寒暄了几句。

  张教授感慨着史铭传的辞职。他这个年纪的人对史铭传的辞职有些不理解。

  “张教授,你听说过北方大国有一个叫做巴伦丁的科学家吗?”王卫东问道。

  “当然听说过,他可是世界上电子管方面的权威!我看过很多篇翻译过来的他写的文章,很有启发。”张教授答道。

  张教授现在的表情就像是木匠提到祖师爷鲁班一样。

  “这一次我去莫斯科曾经去他家里看望过他。”王卫东接着说道。

  “虽然现在晶体管方面的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但是电子管方面的技术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很多方面还要使用到电子管。可惜现在到北方大国去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想向巴伦丁先生请教。”张教授很羡慕的说道。

  张教授很羡慕王卫东有这个与巴伦丁面对面的机会,他觉得光靠嘴巴说还不过瘾,就拉着王卫东走进他的书房,然后打开柜子门。

  王卫东低头看见柜子里面上下四层摆着的都是大大小小甚至奇形怪状的电子管。

  “这些东西是我从20多岁开始一直收集到现在!”张教授看着上百个电子管像是看着宝贝一样美滋滋的说道。

  看见张教授现在的样子,王伟东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王海富。在自己家里,王海富这个老工人也攒了各种各样的扳手钳子锤子和其他工具几十种,像宝贝一样根本舍不得扔。

  “张教授,我这一次来就是想请教您,如果我现在从北方大国引进技术生产电子管有没有前途?”王卫东问道,

  其实他想问的是有没有钱途。

  听见王卫东的问题,张教授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首节上一节152/3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