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乔戈这话,伊万诺夫的眼神微微一闪。
“古普塔老板,你似乎对苏联很了解?”伊万诺夫问道。
“不算了解,印度和苏联关系这么好,所以我就多关注了一些。”乔戈答道。
苏联和印度的关系的确非常好,可以说印度的工业基本上是在苏联的支援之下建立的。
苏联对印度援助总投入超过了对中国的援助。
要知道苏联曾是中国的老大哥,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而印度可不是,勉强可以称之为资本社会主义国家吧。
尼赫鲁时期,也是学着苏联搞五年计划这样的,毕竟当时苏联的巨大成功,模仿的国家很多。
印度这样不算是纯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得到了比中国还要多的援助,可想而知两国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了。
印度给苏联提供一些原材料,比如,茶叶等农产品或矿产等等,而苏联给印度出口工业产品或军事装备。
两国一般也是以货换货进行结算的。
苏联解体的时候,印度用大贬值的卢布还债狠狠坑了俄罗斯一把,虽然俄罗斯后来在卖航母上坑了回去,但两国的关系还是亲密的。
不少人认为印度在航母事件上人傻钱多,被俄罗斯坑的不要不要的,二手航母不断加价都能造新航母了。
这其中肯定有我们不了解的内幕,印度军队高层收回扣,那肯定是有的。
还有就是印度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多付钱,也是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
前世印度的武器装备来自世界各国,都说可以举办世界各国武器博览会了,可俄罗斯的军事装备还是占了大部分,因此这种关系必须维持,多交钱是一种保护费吧。
否则俄罗斯在军事装备上做文章,比如售后维修拖一拖,或者有些零件不卖了,卡卡你,你吃得消吗?
印度可不傻,它的国际环境比中国好太多了,可以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在美苏之间占尽便宜。
至于乔戈特别提到了彩色电视机,是有原因的。
苏联的工业发达,在这个时代,苏联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电视,而同时期中国电视机普及率大概只有15%左右。
可见苏联当时是多么的强大,民众生活质量是何等的高。
不过苏联的彩电就很有问题了,由于生产技术不完善,彩电放着放着爆炸是常有的事。
1980年到1985年这五年里,苏联因彩电爆炸引发了近2万次火灾,死伤近2000人。
当然,乔戈不知道爆炸造成的具体损失,可他前世在网上是听说过苏联彩电的不堪,被称为小炸弹。
黑白电视倒是没这个问题,所以乔戈是不可能进口彩电的。
再说了,对印度来说,黑白电视机都是奢侈品,足够了。
所以当乔戈特别提出不要彩电后,伊万诺夫才会说乔戈对苏联很了解,因为一般印度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尤其是像乔戈这样的一个少年。
第59章 伤风败俗
“以货换货的话有点麻烦。”伊万诺夫低声道。
以前直接付美元,然后将货拉回去,风险就小很多了。
要是以货换货,自己得在国内备货运出来,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我想这样大家才算是对等的。”乔戈笑道,“我相信以伊万诺夫先生你肯定能办到,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对我倒是有信心。”伊万诺夫笑了,“好,我答应了。”
虽说这里面有点麻烦,但他相信自己还是能解决的。
主要还是现在美元不好弄了,所以说乔戈的提议不是不能接受。
他当然明白乔戈那点心思,苏联的产品在国外很好卖,这小子的心可比马赫什大多了,想要赚更多的钱。
不过做生意的话,总不能就自己赚,不让对方赚。
他从印度这边运回的货物在国内同样是翻个好几倍价格都有人抢着要。
大家都有好处,这生意才能持久,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有点格局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伊万诺夫先生,具体的备货的事,能否过两天再说,我这边还有点事,一批货马上就得交付,所以……”乔戈有点不好意思道。
头发那边得通知赵瑞他们验货了。
“没问题,我倒是不急,这次可以在孟买多待几个月。”伊万诺夫很痛快地答应了。
找到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他当然开心。
乔戈这小子到底是否合适他还得继续观察和磨合,不可能一下子就真的定下了。
“伊万诺夫先生,不知道你要不要牛仔裤呢?”乔戈忽然心中一动,问道。
“当然,各种衣服裤子都可以。”伊万诺夫肯定道。
牛仔裤现在很流行的,在苏联同样很受年轻人欢迎,他没理由不要。
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
看着森奥送两人离开的背影,乔戈站在原地思索了一番。
乔戈想到了波什提起的那家破产的服装厂,厂里还有几十万条牛仔裤。
如果自己真要和伊万诺夫做生意,那么就不愁牛仔裤卖不出去了。
那尺寸对苏联那边的人来说还是合适的。
破产清算的厂子,不管是什么,价格都极为低廉,更别说很难卖出去的牛仔裤了,自己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收购。
牛仔裤不管在印度还是中国,算是新事物,都曾有过抵触的情绪。
80年代初,牛仔裤开始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并成为街头新时尚,来对抗传统文化。但是这样的时尚,在年长的人看来是伤风败俗,成何体统。
不光家庭年长者这么想,甚至上海某大学,对一名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警告:如果继续穿牛仔裤,将被拒绝录取。
直到1985年,牛仔裤才风靡全国,被人接受。
牛仔裤流行开来后,在相亲时派上了大用场。
媒人们都会对小伙子说:“相亲要成功,就穿牛仔裤。”
而印度这边直到前世那会还有很多保守人士视牛仔裤为异端,尤其是穿牛仔裤的女人为伤风败俗的异类。
有印度政客就说过‘传统的印度服饰,不会让人有强*的欲望,但牛仔裤会’。
印度一直有保守势力坚持‘受害方有罪论’,认为以牛仔裤为代表的现代服饰是印度频发强*案的罪魁祸首。
你为什么会被盯上,会被强*,就是因为你穿的太暴露,太好看,才会引人犯罪。
除此之外,曾有女孩在过传统节日时穿牛仔裤被家人活活打死的例子。
所以啊,更别说现在还是1986年,像牛仔裤这样的服饰很难被印度人接受。
这也是这批裤子很难变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印度国内基本上没市场,卖不出去啊。
其实牛仔裤的发展历史真的挺有意思,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说中国和印度了,就算是美国和苏联主流都是抵制的,觉得穿上这种裤子太叛逆之类的。
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不真好符合他们的叛逆和追求自由的天性吗?
牛仔裤在50年代的时候进入苏联,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可政府不这么认为,苏联曾立法禁止牛仔裤,牛仔裤只能在黑市中才能买到,而且价格超贵。
甚至有黑市商人被抓,最后被判死刑,其中一条罪名便是非法买卖牛仔裤罪。
当然,现在的苏联已经放开了对牛仔裤的管制,其国内也有牛仔裤生产商,只不过质量不大好,价格还贵。
正是因为如此,乔戈觉得低价收购牛仔裤很靠谱。
等头发这件事结束后,看来还得去找找波什,询问一下更详细的情况。
这种暴利生意,他可不能错过。
森奥送走两人后,很快就回了,对于乔戈和苏联人做生意的事还是心有顾虑。
“孚达叔叔,这件事还没完全定啊,我会咨询一下亚德拉叔叔,听听他的意见。”乔戈笑道,“如果他觉得不行,那我肯定不会继续的。”
“对对对,他是大律师,懂得多,应该问问他。”森奥很赞同。
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倒是不用那么担心了。
“中国人最多只要100吨,那多出的20吨你怎么办?”森奥的心思很快就回到了头发上。
他面带忧色,数量已经超了,就是自己这边一下子太多了,虽说乔戈可以将头发先存着,但他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万一以后卖不出去呢?
“不要紧,就算他们不要,我也可以先存着,还怕找不到收购商?”乔戈很大气道,“事不宜迟,我立即联系他们,验货之后便可以打包起运了。”
乔戈在森奥工厂这里给胡霖打了电话,请他们过来验货,同时告诉他们酒店门口有自己安排的人,可以给他们带路来这边。
半小时后,胡霖四人到了。
对于乔戈能收购到120吨头发,他们还是很惊讶的,更吃惊的还是这些头发的质量很高,尤其是10美元每公斤这一档的数量最大,这就让总价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原本他们想着最多不过50万美元,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
不过赵瑞等人倒也大气,通通收购了。
毕竟相比,头发的总价不算太多,而且他们也清楚,比起,头发的利润应该会更高。
多收购一点那就是多赚一点钱。
于是,乔戈这边立即和赵瑞他们签下了合同,头发几天后会和那两万包一起起运。
第60章 整体打包出售
乔戈和森奥一起将胡霖等人送回了酒店。
胡霖明天回新德里,而赵瑞他们则是要回国,毕竟他们是生意人。
乔戈很感激他们,要不是他们,自己这会多半和父母在达拉维贫民窟了,哪会时来运转?
由于乔戈的寒假假期也要结束了,明天得上学,所以就无法去机场送他们了。
对此,胡霖几人倒是不在意,只要生意上顺利,合作愉快就好。
胡霖和乔戈说了,要是有什么生意上的事可以联系他,他将号码留给了乔戈。
毕竟胡霖还得在新德里待几年,通过他可以联系上赵瑞他们。
乔戈自然没拒绝。
不过他心中却是明白,接下来的两年恐怕很难和赵瑞他们做生意了。
因为接下来两年,大概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两国的关系又有波澜。
直到1988年12月,拉吉夫来访之后,两国的关系才又恢复了正常。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想要和赵瑞他们做生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为此,乔戈不由暗暗感叹了一声,还好现在是一月份,要是二月份,自己大概不可能如此顺利和赵瑞他们交易。
从胡霖他们的酒店出来,乔戈看了看时间,四点不到,波什应该还没下班。
想到伊万诺夫那边需要牛仔裤,乔戈的心就变得火热了,那服装厂的牛仔裤必须拿下。
不过以那边清算急着收回资金的情形看,自己低价收购肯定没任何的难度。
想到这里,乔戈的心又平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