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印度当首富 第1节

重生印度当首富 作者:理理看

简介:

  

  当乔戈恢复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重生成了1986年孟买一个中产家庭的16岁少年,乔戈古普塔。

  原本他可以躺平的,家庭收入不错,高中又是学费昂贵的私立国际学校。

  只是他父亲刚刚破产,欠银行百万贷款,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

  为了保住住房,不至于变得一无所有沦落到贫民窟,乔戈首先要在一个月内还清百万欠款。

  1991年,印度版的改革开放开始,允许私人公司进入原本国家掌控的行业,比如能源,电力,矿产等行业。

  印度的各大垄断私人大集团从这个时候开始急剧膨胀,进而影响着印度人民的方方面面。

  前世华夏的改革开放没赶上,印度的改革开放总算是赶上了,乔戈想着自己应该在1991年前尽可能多的积累点资本,才能在改革开放后获取更大的利益。

第1章 欠债非但不还钱还想再借20万

  1986年1月11日上午,印度孟买弗拉瑟国际学校。

  “古普塔先生,下学期的学费准备好了吗?再过几天,是不是准备搬去达拉维?那真是太糟糕了,达拉维是孟买最大的贫民窟,咱们的古普塔先生能适应吗?”一个身材矮小,快胖成球的少年一脸欠揍的模样。

  在他身旁的几个少年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在他们面前站着一个消瘦的少年,脸色有些苍白,精神状态不大好的样子。

  “不用你操心。”乔戈古普塔说完便没理会胖子一行人,转身朝着校门口方向走去。

  “要是没卢比的话,可以找我借啊,我很大方的,那么就假期之后再见了,希望还能再见到你,哈哈~~”

  在后面嘲讽的大笑声中,乔戈走出了校门。

  “唉,穿越是穿越了,不过情况不大好啊。”乔戈心中暗暗叹息。

  他本是中国95后青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在好心人的资助下读了大学,出了社会成了一名白领,就是工资白领,每月基本上没什么结余。

  2023年4月某日,乔戈翻看着网上一则稍显过时的劲爆新闻:世界排名第二富豪,亚洲首富,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因今年1月的一份来自华尔街的做空报告,让其7天内财富蒸发1000亿美元。

  阿达尼,属于印度最底层的贱民身份,却有着开挂的人生。

  2022年2月初,阿达尼超越之前蝉联了11届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

  穆克什安巴尼是谁?

  是宠妻狂魔,是印度信实工业集团老板。

  他为了妻子,在孟买中心地段挑了一块风水宝地,耗资10亿美元建造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宫殿,整栋大厦的总楼层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超过了著名的法国凡尔赛宫。

  为此雇佣了600名仆人,他们将负责照料安巴尼一家六口的饮食起居。

  说回阿达尼,他在7月成为世界第四,八月成为世界第三,九月超过亚马逊总裁贝索斯,以1468亿美元身价成为世界第二。

  2020年4月时,阿达尼总资产才89亿美元,2022年初,已经达到856亿美元,两年不到几乎涨了十倍。

  2022年初到当年九月,九个月不到暴涨612亿,相当于每天增加2.35亿美元。

  ……

  “哪怕跌去1000亿美元,还有几千个小目标的财富啊。”乔戈大发感慨,“难道印度赚钱这么容易?华夏太卷,我要是在印度多好~~”

  然后乔戈失去了意识。

  当他昨晚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穿越到了这个16岁的印度少年乔戈古普塔身上。

  乔戈古普塔本是一个中产较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从他读国际学校就能看得出来,一年的学费再加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至少3万卢比。

  而公立学校几乎不怎么收费,一个学期大概几十卢比就够了。

  价格的差距之大,你就能想象得到在教学质量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差距。

  乔戈现在读十一年级,如果按照中国这边的说法应该是高一。

  这里要说下印度的学制,一般是6岁开始上小学,8年小学,1-5年纪为低级小学阶段,6-8为高级小学阶段,接着是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然后便是大学三年了。

  弗拉瑟国际学校在孟买还不是最顶级的私立学校,算是中等,最顶级的乔戈父母也承受不起。

  最顶级的私立国际学校,男生马术,高尔夫是标配,女生钢琴和芭蕾是标配,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和西方的贵族学校接轨。

  乔戈父亲算是一个私人小企业家,准确的说是几个小作坊的老板,主要经营纺织品,比如布,近些年每年收入的话大概在10万卢比左右。

  中国在1986年的时候职工平均月工资好像也就106块人民币左右,一天3块多点。

  这个时候,美元兑人民币是1比3.45左右,也就是1美元可以换3.45元人民币。

  当然这是官方的汇率,其实中国这个时期的汇率是双轨制的,有些人私下去黑市兑换的话,1美元可以换十几块人民币。

  印度这边1美元可以兑换12.6卢比。

  按照官方的汇率兑换,1人民币相当于3.65卢比的样子。(在91年印度改革前,汇率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为了好算,大家可以看做1人民币兑换4卢比这样的。2023年1人民币可以换12卢比,卢比一直在贬值……)

  所以换成人民币的话,乔戈一家年收入25000人民币,几乎是中国年人均收入的20倍,不要说80年代了,就算在中国90年代初,万元户都是少数。

  这个时候,印度的人均gdp比中国高一些,可惜印度贫富太悬殊,富人太富,穷人太穷,大部分印度人还是比中国人穷,穷人终究是占据大多数。

  比如那些贫民窟中的贫民每天都有饿死的,在生死边缘挣扎。

  可乔戈一家这个收入在印度孟买这个富豪云集,有钱人遍地的大都市中只能算是中产,和印度真正的富人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乔戈父亲定瓦古普塔是古吉拉特邦的人。

  古吉拉特邦后来被称为印度版的广东,经济在印度各邦中名列前茅。

  “老乡啊。”乔戈心中感叹。

  感叹自己和高塔姆阿达尼是同邦老乡(印度的邦相当于中国的省),甚至和后来的印度总理莫迪老仙也是老乡。

  想到这些,乔戈不由记起了当时翻看阿达尼的发家史。

  这家伙后面的大爆发和莫迪很有关系。

  莫迪还在古吉特拉邦任职的时候,便和阿达尼认识了。

  阿达尼发家关键点之一的便是承包古吉拉特邦的港口蒙德拉港,在莫迪担任古吉特拉邦首席部长(邦最高领导人)期间,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港口,进行了私有化,后来成了印度最大的私人港口。

  想要承包国家的港口,背后没点手腕和政商关系是不可能的。

  种种迹象表明,这和莫迪有关。

  莫迪当总理,阿达尼也是出了力的,出钱,宣传造势等等。

  可以说阿达尼的政治投资非常准确,押对了莫迪老仙这尊大神,不想发达都不行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华尔街针对阿达尼集团做空的报告中,官商勾结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这条真的难以辩驳。

  2018年印度政府批准了包括孟买、艾哈迈达巴德等六个机场的私有化,并且放宽了规则以扩大竞争范围,允许没有任何经营过机场经验的公司参与竞标,于是没经营经验的阿达尼集团得以加入竞标,后来六座机场全都被阿达尼集团夺得,吃相难看不?

  专门为阿达尼集团改了规则,谁让阿达尼和时任印度总理莫迪关系密切呢?

  赤裸裸的吃独食,利益输送,那是一点汤都不给其他人喝。

  阿达尼这种发家途径不具备普遍性,别人难以模仿。

  乔戈知道莫迪往后会当总理,总不能现在就跑过去找莫迪,拉着大仙喊大哥咱们结拜吧……

  而且这个时候的莫迪老仙也不是高级官员,权力没那么大。

  不过阿达尼其他产业的发展历程倒是给了乔戈很大的启发,若是有机会自己沿着他的这条路,最好能够比他早一步,说不定能够得到不少的回报。

  上一世中国的改革开放没赶上,印度版的改革开放马上要开始,乔戈古普塔准备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拼一把。

  为什么会这么想?

  因为他父亲破产了,外面还欠着一屁股债。

  他父亲来孟买20多年了,开始在达拉维贫民窟捡垃圾,辛苦打拼一步步成了一个纺织行业的小老板,在孟买市中心买了一间房子,将儿子送进了国际学校,算是成功人士。

  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老古普塔半年前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将他名下几家作坊生产的纺织品出口。

  开始的时候生意很顺利,单子不少,虽然货款不是很多,但都能及时收款,一时间老古普塔有些意气风发。

  以前他都是将自己生产的纺织品卖给外贸公司,现在自己做了,才知道外贸的利润有多大,是之前的好几倍。

  三个月前,来了一个大单子,价值几百万卢比。

  要知道之前老古普塔最大的一个单子也就是20几万卢比。

  为此,老古普塔干劲十足,不惜向银行借了不少钱,用以从其他厂家那边收购纺织品,单单他的那几个作坊货物根本不够。

  因为是老客户了,之前付款都是非常及时,老古普塔很信任对方。

  而这一次,他被骗了。

  对方说资金方面暂时周转不灵,定金付的少不说,发货之后希望能够先提货再付尾款,老古普塔心一软答应了。

  当货物被提走之后,尾款就没然后了。

  这种外贸骗局很常见,前世中国做外贸的人相信也有不少被骗过。

  老古普塔将自己20多年的积蓄赔出去不说,还欠银行近百万卢比,实在是还不起了。

  绝望之下,前天老古普塔跳楼了,不过是从三楼跳下,没死,全身多处骨折,现在在医院躺着。

  乔戈母亲受刺激,承受不住,也住进了医院。

  由于乔戈是住校的,昨晚才知道这些情况。

  骤闻噩耗,原乔戈心神恍惚间摔了一跤撞到了头,然后就成了现在这个乔戈。

  印度的中小学生每年分三个学期,4-5月为第一学期,7-9月为第二学期,10至第二年3月为第三学期。第一学期穿插暑假,第二学期穿插印度传统‘排灯节’(相当于中国春节)假期,第三学期穿插寒假。

  寒假从明天开始,有十天假期。

  得赚钱还债,这是乔戈现在首先要做的事。

  乔戈可不想自己穿越过来就没了住的地方。

  要是什么都没了,他和父母多半只能去贫民窟落脚了。

  想想前世对印度贫民窟的描述,乔戈就有些不寒而栗,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既然来到了印度,那就好好活一场。

  暂时是遇到了困难,可机遇也很大。

  毕竟印度版的改革开放在即,就在91年的时候,印度放开了能源,电力,矿产,港口等行业,允许私人经营。

  这才造就了后来印度的无数大垄断公司。

  这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毕竟这些关系到国家根基,一般都是由国企经营,私人很难插手。

  而在印度,这些行业充斥着私人垄断大公司。

返回目录1/4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