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52节

许桃闻声抬起头,等认清来人后,递上笑脸,“诶您好,过来了,照片好了,这就给您拿。”

“不不,照片等会再说,小桃师傅,我能问问,您这裙子在哪儿买的吗?”

呦嗬!

许桃眼神大亮,有效果啊,师傅不愧是师傅,手一戳窗外,笑嘻嘻道:“喏,就那边,80百货!”

边音怔了怔,继而狂喜,“在这旁边买的?”

“对呀。今儿刚开的门,您上次来还没有呢。”

但不是买的,是师傅送的,哼哼!

许桃笑靥如花,比自己接单大买卖还要高兴,这位大姐姐,可是个有钱人。

“那我先去看看,照片等会来拿。”

“嗯嗯,您慢慢看,不急的。”

边音迫不及待寻到80百货。

甫一进店,便被里面五彩缤纷的衣裳,夺去眼球,美眸中流光溢彩。

比那身白裙子更好看的都有!

她觉得挺奇怪,要知道在二环里的大商场,她都没见过这么时髦的衣裳。

李建昆捅了一下金彪,让他打起精神。

来了个A级意向客户!

问他咋知道的?

这姑娘带进一股幽香,西贝货,洋香水!

一身行头也不错,西单商场里的那种高档女装,气质不俗。

“您好。”

金彪尝试着打招呼,脸蛋微红,幸好有刮不净的胡茬作遮掩。

顶漂亮一姑娘。

边音含笑回应,想起出门没带多少钱,收起忍不住四顾的眼神,指向壁挂墙上,小桃师傅同款的连衣裙,问:“同志,这身怎么卖的?”

金彪忙道:“一百。”

边音诧异,“才,一百?”

“……啊对。”

李建昆笑而不语,要不怎么说这年头的人淳朴呢,这种不敢置信能表露出来吗?搁后世就等着被宰吧。

但还别说,是个见过世面的姑娘,只有这种人才明白,他的衣服卖得真不贵。

“您拿下来,我看看料子,您再把旁边那身也拿下来。”

“噢,好好。”

身家实际已好几千的金彪,搞得颇为紧张,咱海淀人现在都这么有钱了吗?

傍晚。

五道口工人俱乐部,三楼,宿舍区。

“咚咚!小音,你好了没,六点开席呢,咱们可不能迟到。”

门外传来声音。

梳妆台前,边音红唇微扬,轻抚着裙摆起身。

“来了来了。”

在舞台上她只是个女三,但今晚,她会是全场最瞩目的角儿!

第136章 你猜我是亏还是赚

五道口工人俱乐部,大饭堂。

宴开十二桌,这次巡演的话剧《英雄儿女》,是BJ戏剧表演艺术团的年度大作,全剧共十二台,单是参演演员就有67人。

还有服装、配乐、化妆等,数十人的幕后团队。

时间快到晚上六点,已经有些领导入场,掌声不时响起。

眼见布置在旁边的主要女演员那桌,还空着两个座位,艺术团负责人事管理的马主任,气不打一块出。

“陈静和边音呢?”

女演员们纷纷摇头。

“冯抗美,你去宿舍找,让她们赶紧地,磨蹭什么呢!”

冯抗美嗖嗖去寻,还未走到饭堂门口,迎面进来两人,其中一个不是陈静又是谁?

至于另一个……冯抗美呆滞半天,愣是不敢认。

“咋了,抗美?”

还是边音先含笑搭话,果然是这副表情,跟先前小静如出一辙。

“哎呀边音,你哪整的裙子啊,太漂亮了吧!”

冯抗美全然忘记自己的任务,凑上前,绕着她转起圈圈,啧啧不止。

旁边陈静得意道:“我知道哪买的,很近。”

“哪儿?我现在就去买!”冯抗美夸张道。

虽说这个年代演员工资并不高,同等情况下还要低于工人,比如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花”之一的张金玲,曾接受采访说,1970年她刚做话剧演员时,每月工资是18元,往后每年涨4块。

而同年,一般工厂学徒工的工资是22元。

再比如同为北影三朵金华的刘晓庆,这时候已经拍完《婚礼》、《瞧这一家子》,另有一部《小花》在拍,算是妥妥的大明星,可工资也只有50块左右。

但是吧,演员这个行当,通常有些外快。

如果不是计划内的演出,一些地方,或国营大厂邀请演出的话,都会开出相当不菲的邀请费。

三人结伴进入宴会场,但陈静和冯抗美走在后面,并有意识地拉开几步距离,她们可不想跟今晚的边音同框。

“诶?那是边音吗?”

“嚯!大伙快看,边音这身!”

“太美了吧!”

大饭堂里瞬间躁动起来,所有人齐刷刷扭头探来。

作为演员,边音自然不害羞于注视,见此一幕,愈发自信,整个人容光焕发,仿佛连皮肤都闪着光。

马主任本来还想数落她和陈静两句,这一看,笑歪嘴。

赏心悦目啊!

回头一瞅上首的那两桌,频频点头,欢声笑语。

就说边音是个很好的同志嘛,最懂他的意思,也最贯彻。

“都坐好,有什么话晚宴结束再说!”

马主任特地跑到女演员那几桌,好生告诫一番,知道她们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冗长的讲话后,吃饱喝足,待领导离开,艺术团的俊男靓女们,一窝蜂涌向边音。

除了满耳赞誉,便是打听这身时髦衣服的来路。

他们跟普通老百姓不同,常常学习国外影片,最清楚这是洋玩意,京城市面上根本没有。

“就在五道口买的。”

“边音你这……不带这么忽悠人的吧。”

“真的呀,不信我明天带们去。”

“嘿!这五道口啥时候这么时髦了?”

“边音边音,只有女装吗?”

“不是啊,男装也有。”

“哈!那我明天也去看看。”

暂安小院的营业时间,为早8:00至晚20:00。

院门外挂着小牌。

当然未必所有铺子都是,小院大门按照这个时间开门和关门,由每日负责打扫卫生的商户负责。

今儿的值班商户,是半边天刺绣铺。

林秀秀带着袖笼,刚又把院子打扫一遍,实际昨晚已经扫过,都显得有点一尘不染,但她必须找点事干,否则闲下来,她会急得心悸。

铺子开业整整三天,真正的生意一单没做,仅仅卖出的几幅刺绣,全是其他商户照顾的,买去装点铺子。

友情价,自然也谈不上赚钱。

有些老人说做买卖得熬,她深以为然,但现在不是熬不熬的问题,再这样下去,按照小院规定,她们家得被清出去了。

拖着沉重的步伐向院门走去,还未接近,林秀秀吓一跳,门外乌泱泱一片。

前几天虽然也有些来吃早点的大爷大妈,搁外面等,但也没这架势啊。

她不敢怠慢,小跑上前开门。

门一打开,又是一怔,全是衣着得体的年轻人,女的漂亮,男的英俊,仿佛全海淀好看的人,凑一块了。

“边音,哪家店来着?”

“说是有两家店,货一样,都可以,走,带你们过去。”

“呦嗬!这还有卖早点的,我刚好没吃饭,买完衣服吃了再回。”

“那你可快点吧,别耽误车等你,马主任又要跳脚骂人。”

这次巡演已经结束,他们这些人也该回团里,本来是早上八点启程,找领导好一阵商量才挪到九点。

几十号俊男靓女,在边音的带领下,直冲小院最东头,所到之处,刚准备开门迎客的商户们皆是一脸懵。

正好这会还没上客,多半人忙跑出店铺打量。

“啥情况啊?”

“谁知道,一开门来这么多人,这还是头一回。”

“我瞅着,他们怕是要去东家的两间铺子。”

“一大早来买衣裳?”

首节上一节152/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