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名字啊。”
“这还要爸您提醒啊……”李建昆一阵无语,早备好了,四个名,两个小名两个大名。
沈学山微笑颔首,说那就好。
待产房里突然传来一阵躁动,接着便听见鲁娜的尖叫声,“呀!羊水破了!”
李建昆心头一紧,赶忙望向廊道尽头的护士站喊人,正欲奔过去时,沈学山拽住他道:“瞎急个啥呢,医生都说快了,有准备的,放松点,你要当爹了。”
话是这么说,李建昆留意到这倔老头恨不能从轮椅上站起来。
一群医生护士迅速赶来,把沈红衣推向产房,李建昆一边跟着跑,一边拉着媳妇儿的手,果真松弛得很,笑呵呵道:“媳妇儿加油,小事,哪个女人不生孩子,走个过场而已,我在外面等着你和宝宝。”
产房关上门。
李建昆站在房门前,手抓住裤管,满手心是汗。
后面廊道两侧坐满人,瞅着他这模样哈哈大笑。
这应该是李建昆此生最漫长、最忐忑,最心神不定的一段时间。
也不知过去多久,产房的门被推开,妇产科的罗主任走出来,望向李建昆含笑道:“恭喜李先生,母子平安,是个女孩。”
“谢谢,非常感谢!”李建昆嘴咧到耳根,鞠一大躬,吓得罗主任赶忙避开。
“建昆啊,我就说你瞎着急吧。”
“建昆这回算是如愿了,真是个女宝宝。”
“宝宝呢,宝宝呢?”
护士抱着宝宝走出来,一群人小心翼翼围上去,笑起来有对好看酒窝的护士道:“李先生,是个小巧骨架,5.8斤,不过哭起来响得哩,打雷似的,皮也不皱,干净得很,这么小五官都很清晰,长大一定是个大美女。”
李建昆抬起手,硬是没敢抱,指尖微微颤抖着,当视线落在襁褓中的宝宝脸上后,一种血浓于情水乳交融之感,油然而生,整个人激动到战栗。
这是他的宝宝!
他的女儿!
小名幸幸,延续平安喜乐。
大名,羽凰。
1990年,这是崭新又幸运的一代,和父辈们相比,狼烟战火已成遥远的过去,饥寒交迫也成了经年往事。她将不再有历史的包袱和心理负担,时代允许她轻装上阵,走入盛世。
再说,孩子,父亲已为你攒下一片家业。
李建昆探头,轻巧地吻在女儿额间。
周围欢声四起。
医生护士们还未散去,跟着欣喜,幸不辱使命,他们望着这对父女,感慨着这孩子的命是有多好,有父如此,未来的她,是否能继续谱写传奇呢?
日升月落,沧海桑田,时间以其不息的伟力将现在炼化为历史,未来终究是下一代的天地。
(大结局)
第1240章 完本总结及新书预告
03年4月开书,截至今天,大体上两年,380万字,本书完结了。
写作速度不快,质量也不高,缘由全在我自身。
犹记得上架时均订是二百多,现在的均订是二千六,到底是没能达到精品。
首先是开书还是显得仓促了,没能做好细致的大纲,以至于人物刻画不够鲜明,故事情节不够紧凑,爽点不突出,内容较平淡……总之问题很多。根基决定上层建筑,不是那种很有天赋的作者,根基没打牢,上层建筑歪歪扭扭。
另外去年回到老家,老婆没有工作,家里父亲也需要一份工作,从去年五月份开始,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弄起一家小店,造成了更新量下降、更新不稳定,质量下滑。
在这里,由衷地感谢陪我陪本书走到最后的读者,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的包容。
接下来我会认真准备新书,期间不定时会写一些本书的番外,尽量把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都交代清楚。
新书会是仙侠背景,但不会是传统仙侠小说,会更突出“侠”,而非“仙”。
新书会注重故事和内涵,以仙侠背景为底色,契合网文特性,嵌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空前繁华,再加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写一个以抗争为主题的故事。
为此我买了很多书,像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易中天的《先秦诸子》、《四书》、《五经》,《王明阳全集》等,需要时间来看,获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期融入新书中。
同时也拟定了一个网络小说书单,会逐一看完,学习其他优秀作者的故事编排、故事节奏、爽点营造、人物刻画,故事架构等能力。
新书力求改正以往的错误,会在开书前做好完整大纲,每个主要人物都写好小传,并囤积可观的存稿。
因此可能需要花费两到三个月。
目前预计,大体上会在五月份发书。
敢请书友们到时候围聚一观,若不是你的菜,扭头便走,若是你的菜,请与我再走一程。
拜谢!
刀9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