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8节

不过等他做好以后,突然又发现这个东西还是现场演示效果最好。

想到这里,周夏严想起来,这个时间华夏还没有禁枪呢,而且农机厂的保卫部门就有配枪。只不过他们只有两把手枪,似乎马永辉侦察的时候,并不会使用手枪。

周夏严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自己做两把冲锋枪的模型,反正只是个模型,用铁片做出来个大概就好。

考虑到侦察兵的需要,周夏严最终将枪模做成了79式冲锋枪。

79式7.62毫米冲锋枪是华夏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轻型冲锋枪,也是80年代后,我国侦察兵、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的重要单兵自动化武器。

该枪主要以单发和点射火力,杀伤200米以内的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特别是这种冲锋枪在南方战场使用过。所以如果马永辉他们参战,很有可能会装备这种冲锋枪。

79式冲锋枪制作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不一会儿,周夏严就弄出了个大概的样子。

造出冲锋枪模型后,周夏严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办法将红点瞄准镜安装到冲锋枪上去。

要知道这支冲锋枪在设计的时候,可没有考虑安装额外的瞄具,依靠的还是传统的机械三点一线瞄准。

见到此,周夏严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心说:“这玩意儿还真是一环套一环。你拿出来A,就需要再拿出来B,否则根本就用不了。算了,这回便宜马永辉这个小子了。希望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他能够被部队保送上军校吧。”

一边想着,周夏严一边又开始了对冲锋枪的修改。

这次,他在冲锋枪的顶部做了一排T字形的凸起。

没错,这次他又将皮卡汀尼导轨拿了出来。

后世玩过吃鸡游戏的朋友,肯定对这东西非常熟悉。不管什么枪械,只要有这种标准的战术导轨,就可以在上面安装各种各样的战术配件,比如红点瞄准镜、激光瞄准器,甚至还有可以安装三脚架辅助射击的导轨。

80年代,随着布基胶带的发明和战术需求的变化,迈瑞肯等国家开始把战术电筒配发给士兵。战术电筒给夜战带来方便,虽然还有容易暴露自己、开关起来比较麻烦等问题,不过毕竟不需要一只手拿着电筒,另一只手拿着枪了,行动起来更为方便。

随着时间的发展,红点瞄准镜在90年代开始大量配发部队。

这种瞄准装置使射手能够迅速瞄准远近目标,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紧接着,红外激光瞄准器也出现了,基本上解决了夜战的瞄准问题。

但这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如此多的装备,怎么把它们安置在轻武器上,又不影响士兵射击呢?

于是,战术导轨系统应运而生。

因为最先测试这种系统的是迈瑞肯新泽西的皮卡汀尼军工厂,所以也被称为皮卡汀尼导轨。

可以说,皮卡汀尼导轨的出现,让轻武器正式进入了多功能,模块化。

第二天一早,马永辉在家犹豫了好半天,但最终还是骑着老爸的自行车,来到了县城的县农机厂。

他在登记的时候跟门卫一打听,才知道周夏严昨天晚上居然加了一夜的班儿。

听到这里,马永辉真有些感动,心说:“别看那个傻大个儿总是一副不着调的模样,但还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于是,他不由得对周夏严将给他的东西期待了起来。

一路打听,马永辉很容易地就找到了周夏严的私人车间。

此时,周夏严正在车间外面打太极拳锻炼身体。

人到中年就需要保养了,除去枸杞泡水,周夏严自然也经常去健身房进行锻炼。可他发现,太剧烈的运动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舒服。于是,他干脆就请了一个太极拳大师,学起了太极拳。

还别说,每天打上一遍,不但感觉神清气爽,而且还能让自己的心都沉静下来。所以哪怕穿越了,他还是将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

见到周夏严居然在打太极拳,马永辉就是一愣。

第0130章 侦察兵装备

马永辉没想到周夏严会打太极拳。

在他的印象里,周夏严来桃花沟插队的时候,除了上工偷懒和偷偷的做一些小买卖,可没见过这家伙打过太极拳。

特别是他到部队以后,也算是开了眼界,部队里面就有几个会打太极拳的,而且还是那种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所以自然看得出周夏严打得怎么样。

只见周夏严虽然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工服,但拳法柔中带刚,舒缓自然,仿佛和天地之间浑然一体。

这种水平,马永辉甚至觉得比部队里的那几个人都打得好。

他哪里知道周夏严在上一世就很喜欢打太极拳,所以各个招式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到了这个世界以后他又拥有了系统,虽然这玩意儿就跟一个电脑似的,没有自主执行功能,但却可以实时监控他的身体状态。

也因此,借用前世变清晰的记忆,周夏严不但将那个太极拳大师的动作复刻了下来,而且还根据系统对身体的监控,又进行了调整。

对方可真是大师,毕竟周夏严在前一世并不缺钱,要请自然请的是国内顶级的。

也因此现在周夏严打的这套拳法,不敢说华夏最厉害的那个,但也绝对是最顶尖的那几个人。

被周夏严这样一震,本来还想上前叫他的马永辉不由得站在了一旁,一边静静地观看,一边等待着周夏严收招。

终于,又过了十多分钟,周夏严收了动作。

他看到马永辉非常老实地待在一旁,笑道:“大侄子你来了。”

虽然对这个大侄子的称呼,马永辉非常不愿意,但人家的辈分在这里,他又有事相求,所以最终还是无奈道:“是的,小姑父我来了。不知道你说送我的东西弄好了没有?”

周夏严笑着向他招了招手,说:“东西昨天晚上我已经做好了。走,跟我进去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他就带着马永辉进了车间。

进了这个车间以后,马永辉很是惊讶。

虽然大家都说周夏严现在变得特别厉害,他心里多少已经有了准备。可见到车间里面好几台机床,各种材料摆得整整齐齐,而且工作台上还有一台特别精巧的机床,他才意识到,这个傻大个儿跟几年前还真是完全不同了。

他这边正想着,就听周夏严招呼他:“永辉,这就是我送你的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

马永辉听到这里转头看去,立刻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不可置信的问道:“傻大个儿,这就是你做的东西?这不是一支冲锋枪吗?”

听到马永辉的话,周夏严的脸一下子耷拉了下来。

他呵斥道:“说什么呢,没大没小的。记住了,我是你的小姑父,以后你再叫我傻大个儿,看我抽你不?”

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冲锋枪模型递给了马永辉,然后解释道:“这支枪是假的,我就是做了一个模型,关键是上边安装的这些附件。怎么样,感觉一下适不适合你们侦察兵使用?”

马永辉这时候也已经发现了,这个冲锋枪的枪管都是死的,明显就是一根铁棍。于是,他仔细看起了周夏严在枪上安装的附件。

手电筒他是知道的,不过枪身上安装的这个小瞄准镜是干什么用的?

他弄了半天也没有搞明白。

周夏严笑着打开了瞄准镜上的电源开关,立刻,瞄准镜的镜片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

“我去,这玩意儿还是用电的。”马永辉被镇住了。

周夏严得意地说:“这叫作红点瞄准镜,没见过吧?”

说着,他就把红点瞄准镜的历史和使用方法跟马永辉讲了一遍。

听完周夏严的介绍,马永辉半天也没有反应过来。

等了好一会儿,他才不相信地问:“你说有了这个玩意儿,我不用从枪后面的缺口瞄准,就能射击了?甚至眼睛都不用和枪身保持一条直线,只要红点对上目标就能打中?”

周夏严笑着点头说:“是啊,这东西在二战时候就用在了防空机枪上面。现在技术发展了,这个装置可以做得很小,就成了枪械上的快速瞄准镜。”说到这里,他指了指枪上的另外一个附件说:“对了,这个是战术电筒。就是在光线不足的时候,你可以将这个电筒打开照亮前方,而且还不影响射击。”

马永辉听到这里,将整支枪拿起来是看了又看。

看完了以后,他又拿着冲锋枪模型做射击状,感受了好一阵,这才高兴地说:“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但看这些东西做工这么精细,就知道是好东西。”

见马永辉居然还不相信自己,周夏严将脸一绷,训斥道:“屁话。我是你的小姑父,怎么会坑你呢?告诉你,这可是我苦思冥想才想出来的好东西。等回到部队以后,你把这个东西上交,然后说这是你想的,并请我帮忙做出来的。相信有这个功劳,你被部队保送去军校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马永辉自然知道周夏严做的几样枪械附件有多么厉害。特别是他们这些侦察兵,经常要深入敌后,大概率会与敌人的巡逻队遭遇。如果乱战的时候,自己能睁着眼睛开枪,等于是给自己加上了一道护身符。

还有这枪上的手电,就算天黑,自己也不怕了。

可以说只要是部队的领导不傻,见到这些东西,肯定会给自己记上一大功。到那个时候,保送自己去军校,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他有些扭捏道:“小姑父,我以前对您有些不敬,您大人有大量,别记恨我这个大侄子以前的错误好不好?”

周夏严见这个小子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立刻满意地笑了。

他对马永辉说:“又说屁话,我要是记恨以前咱们两个的过节,怎么可能会给你这样的好东西?”说到这里,他又从工台旁边拿出来一个物品,递了过去,同时说:“你们当侦察兵的经常要翻山越岭,所以我这个当姑父的就再送你一件家伙事儿,希望能让你们侦察兵如虎添翼,再立新功。”

马永辉见到周夏严递过来的东西,立刻疑惑地问:“小姑父,您怎么给我造了一把铁锹啊?”

周夏严笑着将铁锹递到了马永辉的手里,然后道:“没错,这是一把铁锹,但它又不是一把简单的铁锹。来,我给你说一下它的功能。”

原来,这是周夏严给马永辉准备的第二个宝贝,一把华夏第三代多功能工兵铲。

我国一共装备过三代工兵铲。

第一代是参考了联盟的步兵铲仿制的。

其中以石城生产的205工兵铲最为有名。这种工兵铲至今也被称为65式工兵锹。战时,士兵每人一把,既是工具又是武器,还能当作煎蛋烙饼的铁铛。

因为65式工兵铲的木柄较长,所以很多士兵觉得在作战时候影响自己行动,于是华夏就将工兵铲的手柄做成了可折叠式,并将铲头进行了优化。这也就是第二代工兵铲。

再后来,根据国外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实战需要,我军又开发了第三代工兵铲。

第三代工兵铲大约是在2000年后装备部队的,也让我国的工兵铲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工兵铲。

这把工兵锹除了是铲子,它的一侧被开了刀,可轻松斩断4mm铁丝,还能当斧头一下子砍断碗口粗的小树。

另外一侧不开刃有大量锯齿,可以锯得断铁管,还可以当作老虎钳剪断铁丝网或者门锁。

如果将工兵铲折叠90度卡住,这个工兵铲就会变成钩子。士兵在铲子柄上系上绳子,就能像武侠小说的飞爪一样,轻松攀上悬崖了。

除了以上功能,这个工兵铲还有剪、抠、钩、撬、锤、量、铛等20种功能。只要脑洞足够,还可以想出更多种用法来。

可以说拥有了这样一柄工兵铲,士兵就等于拥有了一把超级瑞士军刀,可以说用处极大。

等周夏严说完了所有功能,马永辉听得是两眼放光。

要知道他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去南方战场的准备,而南方前线全是大山,密布着原始森林。他们如果进行敌后侦察的话,面对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而周夏严给的这柄弓兵铲,不但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强力的近战武器。更关键的是,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多,太强大了。几乎战斗中的所有情况,这柄铲子都能帮忙解决。

看到这里,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周夏严了。

无论是那些枪械配件,还是手里的这柄工兵铲,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没想到周夏严就这样毫无保留地给了自己。而目的却是希望组织能看在这些好东西的分儿上,保送他上军校。

想到这里,他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了。

周夏严没想到马永辉居然会如此感性,竟然被自己感动哭了。

他笑了笑,拍了拍马永辉的肩膀说:“都是做班长的人了,还哭鼻子,羞不羞人啊?”

被周夏严这么一说,马永辉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抽了抽鼻子道:“小姑父,您对我实在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您放心,以后我绝对听您的话。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周夏严摇了摇手说:“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你小姑父我脑子里的好东西多的是。我之所以给你,一方面你是我的大侄子,我作为长辈总得给你点儿见面礼。”说到这里,他又严肃了下来,沉声道:“另外就是,你作为一个军人,还是侦察兵,很有可能会上战场。战场上的形势莫测,多一个好装备,能让你们存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所以这不是只给你的,也是给战场上咱们全体官兵的。希望你回去以后好好向你们的首长汇报,将这些装备造好,用好。”

听周夏严这么说,马永辉又被感动到了,眼圈眼见都红了起来。

周夏严怕马永辉真哭鼻子,笑着说:“我一样做了两套,正好有时间,咱们出去试一试,看看这些东西效果怎么样?”

听周夏严这么一说,马永辉顿时也不红眼睛了。他兴奋地点头说:“那就听小姑父的,咱们出去试一试。”

说完以后,他就跟着周夏严,一人一支冲锋枪模型,一把多功能兵工铲,走出了车间。

第0131章 冯记者的请求

虽然两个人用的只是两支模型枪,但实验的效果相当棒,特别需要强调的是,79式冲锋枪之所以能用几十年,其短小精悍以及重量轻是非常重要的优点。

与重很多的56式冲锋枪相比,79式冲锋枪更轻巧灵活;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比,这支冲锋枪的火力更强大,所以马永辉很快就爱上了这套装备。

至于工兵铲,那就更直接了,各种功能演示下,马永辉都不敢相信,这竟然就是一把铁锹!

首节上一节78/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