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9节

乖乖,这玩意儿就跟百宝箱似的,想要什么功能就有什么功能啊。

两个小时后,马永辉在后衣架上绑着两个木箱子,依依不舍地与周夏严告别。

周夏严看着比自己矮不了多少,一身英武之气的大侄子,他重重地拍了拍马永辉的肩膀,沉声说:“永辉,真要上了战场,一定要冷静。记住,活着回来!”

听到周夏严的话,马永辉的眼圈又红了。他将自行车支好,然后郑重地给周夏严敬了个军礼。

送走了马永辉,周夏严又开始跟农机厂的工人们造起了小汽车。

别看他单独制造小汽车速度很快,但想将小汽车的工序分解,然后让普通的工人也能批量生产,就是一个非常烦琐的大工程。

他们需要针对每个零件都制定一个生产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当组装总成的时候也需要进行讨论。要知道要生产现代汽车,为了保证质量,一个螺钉需要多大的扭矩拧紧,几颗螺钉按什么顺序拧紧,可都是有要求的。

周夏严和牛万达等人,将这些资料都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哪些工作可以使用设备自动加工,哪些工序可以使用特殊的夹具减少人工误差,又有哪些工序只能由纯人工操作,怎么才能尽量减少失误。

总之,工作量简直能磨死个人。

幸亏此时全厂都推广了鞍钢经验,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大量生产条例被建立,也有大量生产条例因为不符合生产要求被删改,总之,一切都是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三天后,正在忙碌的周夏严突然接到了冯记者的电话。

上次冯记者离开以后,周夏严就将农机厂的电话留给了他。毕竟晋州那边的公司装修还没有完成,他也需要尽快拿出一套大概的工艺流程,然后找相应的设备商去交流,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农机厂工作。

冯记者来电话,周夏严猜测,应该是他的采访稿有消息了。

果然,拿起电话打完招呼以后,冯记者就向周夏严报喜:“小周,恭喜你,采访你的三个稿件,总社那边都已经审核通过了。”

冯记者上次的采访,共写了三篇稿件。一篇是关于周夏严本人和华夏第一家咨询服务公司的通讯;第二篇是关于马春妮身上华夏风情的豪华礼服以及星云腕表的采访;第三篇是关于产品专利保护和技术安全的。

周夏严听到这里挺高兴。

这可是共和国通讯社,只要通过了,就可以刊发在共和国日报上。共和国日报作为国家的第一媒体,影响力超群。

现在不是后世,大家可以获得消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收音机目前还属于奢侈品,电视机更是如同云端一般的存在,至于互联网,那要90年代以后了,所以现在报纸绝对是媒体中的大哥大,一言九鼎的那种。

他赶忙感谢冯记者。

别看冯记者是看在曾主任的面子上才采访自己,可人家采访的时候那是相当尽心,还参加了自己婚礼,帮忙拍了不少照片,这都是人情。

冯记者在对面笑呵呵地谦虚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说道:“小周,虽然三篇稿子都通过了,但总社说,关于你个人的介绍要淡化,而且对咨询服务公司的采访也删减了很多。”可能是怕周夏严不理解,冯记者解释道:“你不要多想。主要是总社那边认为,你的经历过于离奇,会对读者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就是关于咨询服务公司的。能建立这样的公司,大家认为的确是一种创新,很支持。但因为服务费不好界定,产出和成本不好衡量,所以总社那边认为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进行详细报道,否则可能会有人借着这样的公司,内外勾结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

周夏严听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关于自己和咨询公司的事情,他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如果不是他拥有后世几十年的眼光以及强大的金手指,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所以他的经历的确不正常。

至于咨询服务公司他就更理解了。

现在可不是后世,腐败那是可以杀头的!在后世,哪怕有严格的监管,但咨询服务公司的问题仍旧多多。所以共和国通讯社对此保持谨慎很正常。

想到这里,他追问道:“那冯记者,关于专利保护和技术安全的那篇稿子是什么样的情况?”

与自己和咨询服务公司相比,他觉得这篇稿子更重要。

听周夏严似乎对自己本身的采访被删减并不怎么在意,反而更关注国家的知识资产安全,冯记者拿着话筒,脸上不禁笑了一下。

他很欣赏周夏严,就是对周夏严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非常喜欢,否则那天也不会破例去给周夏严和马春妮恭贺新婚了。要知道虽然他只是一个记者,但也是有级别的,而且级别还不低,所以参加周夏严的婚礼,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果然,周夏严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冯记者笑道:“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删改。其实总社对这篇稿子还是很重视的。70年代初,伟人开始力主开放,我们跟西方国家搞好关系以后,很多人就特别警惕外国对我们的渗透和颠覆工作。但那些都是大面上的,有的甚至过犹不及,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可你这个关于专利保护和知识安全的建议,非常具体,也很好操作,正好是现在开放工作的有益补充。所以总社决定到时候不但会全文刊发,还会追加社评。”

周夏严听到这里是真的高兴了。

冯记者曾经说过,那篇稿件的字数不少,弄不好起码半个版面。更何况还会有社评,这就更了不起了。要知道,除非官方觉得特别有价值的信息,否则是不会安排社评的。可见,共和国通讯社对专利保护和知识安全这方面的确很重视。

这时,对面的冯记者又说道:“小周,你就不关心你爱人的那篇报道吗?”

周夏严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问关于那件汉服礼服的采访呢。

于是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刚才我太在意专利保护的那篇稿子了,就忘了您那篇关于春妮喜服的稿子。”

冯记者听到这里摇了摇头,调笑道:“小周,你这样可不行啊。如果你连爱人都不关心,小心晚上进不了房门。”

周夏严听后嘿嘿笑了,然后好奇地问:“那冯记者,关于春妮的那篇采访,总社那边是什么样的态度?”

周夏严的问题显然挠到了冯记者的痒处,就听电话那边冯记者兴奋地大声说:“我跟你说小周,总社对你给你爱人设计的那身礼服可是大加赞赏呢,甚至反响要比专利保护的那篇还要好。毕竟专利保护和知识安全对普通人来说有些遥远,但照片上的礼服和那块星云腕表,看着可就真实太多了。”

说到这里,冯记者笑着说:“很多人都说,你设计的礼服和手表,就是比皮尔先生都不以下呢。”

冯记者口中的皮尔先生,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皮尔卡丹。

他可以说是西方世界第一个来共和国,引入世界顶级时尚服饰的设计大师。

1978年,风度翩翩的皮尔卡丹身穿灰色毛呢大衣,双手插兜,气宇轩昂地走在首都大街上,瞬间就吸引了周围无数人的关注。他那剪裁得体的西式毛呢大衣,与周围普遍的绿色、蓝色、黑色和灰色棉袄形成鲜明的反差。首都人民这才知道,西方时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1979年,面对西方无数的质疑,皮尔卡丹毅然带着8名迈瑞肯模特和4名霓虹模特,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办了自己的首个时装秀,即“皮尔卡丹时装秀”。

这次时装秀可以说是震惊了全国,也让大家知道,我们真的彻底打开了国门,要与西方接轨了。

然后,皮尔卡丹又在首都组建了共和国第一支模特表演队,在首都开了马克西姆高级法式餐厅的第一家分店,第一家世界顶级服装店,并在后来还开着跑车,载着各色旗袍的华夏模特,横穿巴黎凯旋门,向世人宣告:东方巨龙的时尚已经再度苏醒。

正是因为皮尔卡丹对华夏的友好态度,所以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皮尔卡丹这个品牌一直是共和国服饰界的顶级品牌,大家都以能穿上一件皮尔卡丹的衣服而骄傲不已。

至于后世的那些顶级奢侈大牌进入华夏,则要到新千年以后了。

在这之前,皮尔卡丹在华夏人心中,就是世界第一!

所以冯记者能将周夏严的衣服与皮尔先生的衣服并列讨论,可见对周夏严的推崇。

这时,冯记者又在那边说:“小周,你不知道,虽然皮尔先生对咱们友好,可那终归是洋人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咱们除了引入世界其他地方的优秀设计,自己也要挖掘本民族的服饰精髓。虽然很多人推崇旗袍作为咱们民族服饰,但有人说旗袍并不是古物,所以不能代表华夏过去的辉煌。因此呢,你这套充满了古韵,又含有大量现代元素的礼服正好满足大家的这个需求。”

周夏严听到这里也很赞同。

后世很多人都说旗袍如何,但纵观古代华夏,哪怕最后一个王朝,也没有女人露胳膊、包臀的设计。所以这玩意儿肯定是现代的产物。虽然大家后来接受了,旗袍也的确显身材,但以这东西代表华夏,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或者说,这也是后世汉服开始大兴的原因。毕竟华夏几千年的积淀,怎么可能比不过一个只有几十年生命的服装呢?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汉服工艺太复杂,成本太高。

正想着,对面的冯记者又开口了。

只听他不好意思地道:“小周,我这里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忙?”

第0132章 戳到了很多人

听到冯记者的话,周夏严笑了,说:“冯记者,您不用客气,只要是我能做的,我都会帮忙。”

冯记者在对面纠结了几秒钟,然后才道:“有一个厂家,觉得你那个星云腕表和你给其他人做的那三块腕表很漂亮,想问一问,你愿意将设计卖给他们吗?”

周夏严没想到,这报道都没有登出去,居然有厂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款腕表。不过想一想也觉得没有什么,现在改革么,说白了就是企业要养活自己了。

所以有那些对时局敏锐的单位,想提升产品品质也很正常。而且看这个样子,这个厂家应该和冯记者还有一定的关系。

周夏严笑了笑,说道:“我可以卖,不过冯记者,这个设计可不便宜。还有,实际上我并不推荐这个厂家购买这样豪华的腕表设计。”

对面的冯记者听后有些疑惑,问:“小周,你是不是不愿意卖?如果不愿意卖可以跟我直接说,没关系的。还有,我自然知道这款设计不便宜,而且你也说过以前卖收音机设计的事情。放心,如果你肯卖,这个价钱绝对会让你满意的。说实话,这个厂家的领导是我以前的同学,我将你设计的两款手表的照片给他看了,他们厂子又想多出口创汇,就对你这两款手表来了兴趣。”

周夏严一听,果然跟冯记者有关。

不管如何,以冯记者的人品,周夏严觉得对方肯定不会坑自己。毕竟他也知道,自己随便改装一辆汽车,都是2000块钱起步的。要是购买手表设计的钱少了,真的不可能开这个口。

周夏严忙道:“冯记者,您别多心,我真不是拒绝您。这个手表都已经做出来了,就算是我和春妮的设计不卖,我也可以提供另外一款星云腕表的设计。我想说的是,手表这一块儿,咱们华夏现在真的不适合走高端。”

听到周夏严这样说,冯记者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又疑惑道:“那小周,为什么不能走高端呢?”

周夏严想了想说:“这个话说起来就有些长了。如果您有时间,或者您那个同学领导有时间,可以过来找我,我会将所有的事情说一下。本来我应该是去您那里的,不过现在县农机厂这边特别忙,我实在走不开。”

冯记者听了以后忽然笑了,说:“知道你是个大忙人。放心吧,等我联系一下我的那个同学,然后我们一起去玉山县找你。”

周夏严忙道:“那太好了。您来之前给我打电话,我让朱大哥开车去接您。”

就这样,两人又说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

周夏严挂掉了电话,一边往回走,心里一边默默地沉思起来。

其实他早就想过有人会想买自己的设计,毕竟积家的Hybris Mechanica和Rendez-Vous Star两款腕表都可谓是顶级腕表设计。哪怕不知道手表如何分级的人,也能知道这两款手表的价值。

但问题是,这两款腕表真的可以卖出高价吗?

周夏严觉得未必。

在后世,很多人都知道,那些顶级的奢侈品牌包包,别看几万,乃至数十万一个。但质量还真未必好过几十块钱的网购货。很多人都反映,巨贵的包包或者鞋子买回去,没过多长时间就坏了。

所以,奢侈品本身就不是按照产品的质量定价的。

实际上周夏严早就知道,后世很多几万乃至数十万的高级名表,在网上只要找对人,就可以用两三千买到只能由高级手表鉴定师才能分辨的高仿表。也就是说,除非是那个品牌的专卖店,否则换一个牌子,同样的设计,几乎差不多的做工,也只能卖出去几千块钱而已。

他理解冯记者同学的想法,肯定是觉得周夏严手表设计得这样漂亮,自己生产出来,一定就可以卖出高价,甚至出口创汇,所以才想花大价钱购买周夏严的设计。

但周夏严真想告诉他,现在世界的审美权,已经不在华夏手里了!

也许这个时代的华夏还好一些,等再过几十年,当眯眯眼、痴呆脸,甚至黄毛祖先都成为华夏媒体常客以后,人们才发现,我们居然早已经被西方资本精神殖民了!

所以,哪怕现在我们设计出再漂亮的腕表,也不过是一块还算漂亮的手表而已。再加上西方对华夏文明的打压态度,肯定会用各种方法诋毁乃至封杀。更有甚者,他们还会鼓动小手表厂直接仿制,然后将这块腕表彻底玩成低端货。反正你华夏人想向外输出高附加值的奢侈品,绝对是做梦。

想到这里,周夏严用力摇了摇头,给自己鼓劲儿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怕什么,我有超越现在几十年的见识,又有强悍的金手指,现在已经在晋州拥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只要努力,我就不信打不破敌人的封锁,复兴华夏!”

三天后,关于专利保护和知识安全的文章终于在共和国日报上刊载了。除了冯记者写的部分,这篇文章的后面还刊登了特别评论。

评论对文章进行了充分肯定,而且还指出,虽然华夏与西方国家缓和了关系,但绝对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华夏现在宝贵的知识财富,必须守好,用好。而且社评还建议国家考虑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防止财富流失。

大多数人对这篇文章还是非常支持的。这个时代还不像后世,很多人完全对发达国家跪舔。绝大多数人甚至还有一种我们可以解救世界穷苦兄弟的坚定理想。所以对国外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向往,对国外也没有那么崇拜。

因此,他们对保护自己的知识很有认同感。

当然,也有人对这种提法嗤之以鼻。按照他们的想法,华夏比其他国家落后那么多,外国人怎么会偷我们的东西呢?如果要对外国人防这个,防那个,以后外国人生气了,不和我们合作了,这可怎么办?

当然,这些人只是在心里感觉冯记者的这篇文章不好,说过了也就过去了。

可有的人就不这样看了。

比如在首都的一个办公室里,突然就传来了咚的一声,原来是茶杯被狠狠地吨在了桌子上。

“这就是一个屁话。什么老祖宗的好东西守了上千年,咱们要是丢了,肯定愧对祖宗。这不就是屁话吗?人家外国的技术那么先进,早把这些东西研究得透透的了,还偷我们干什么?”一个声音在办公室里面怒吼,显得有些疯狂。

终于,这个人吼完了,办公室里陷入了安静。

这个中年人此时已经感觉自己流汗了。

他再拿起报纸,看了一遍上面的内容,特别是关于不能让国外的人参观生产线,并进行拍照的那部分,就感觉脑袋一阵眩晕。

他不敢相信,对方怎么居然描写得这样清楚。

话说,这些就跟写自己当时做的一模一样!

他有些后悔,当时不应该同意让那几个外国人参观生产过程,更不应该让他们拍照!

那时候,有不少人是反对这样做的,但他以领导的身份进行了严厉的驳斥。

本以为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想到日报突然登出了这样的一篇文章,关键后面居然还有社评!

这说明什么?说明上边已经很重视这篇稿件了。

想到这里,他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想了想,拿起电话拨打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个声音在对面响了起来:“小弟,有什么事情?”

中年人酝酿了一下,才说道:“二哥,我这边可能要出事儿。你一定要帮帮我啊。”

等听完中年人讲完因由,对面的人叹了一口气说:“小弟,你做事也太不谨慎了。那个生产过程怎么能让外国人拍照呢?唉,我知道了。你最近低调一些,我想想办法斡旋一下。不过你也做好准备,出了这样的事情,很可能会有人要向上反映。如果真要处理你,一定要态度诚恳,并咬定只是自己没有安全意识,知道吗?”说到这里,对面的人又说道:“对了,这是哪篇文章,还有写文章的人是谁?”

首节上一节79/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