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352节

 郑自璧是王渊的学生,而且严格执行御史职责,不管捅出多大的篓子,王渊都必须帮他兜着。王渊笑道:“王子衡身为四川巡抚,处理盐务也属分内之事,秉公执法又怎会有错?蒋阁老此言差矣,王子衡无错,错的是那播州杨氏。”

 杨一清说:“今日不论谁对谁错,先商议如何平定播州之乱!”

 王琼说道:“边打边抚,相机行事。”

 毛纪问道:“那四川巡抚该不该换人?若不换人,恐怕播州杨氏不肯接受招抚。”

 兵部尚书王宪说:“让潘希谷(潘鉴)去吧,他做过四川左布政,也做过四川巡抚,跟播州杨氏还算比较熟悉。”

 杨廷和终于开口:“潘希谷不知兵。”

 王渊说道:“播州之乱,是王子衡搞出来的,自己挖坑自己埋,让王子衡处理便可。”

 “他处理得了?”毛纪反问。

 王渊解释说:“王子衡与整庵先生(罗钦顺),并称当世气学大家。整庵先生,对王子衡推崇备至,评价王子衡颇有权谋。他既然不怕逼反播州土司,心里自然早有计较。我估计吧,朝廷的军令还没到,播州之乱就已经平了。咱们该商量的,是对播州息事宁人,还是趁机分治播州,把播州的一部分土地划归贵州,以此避免播州杨氏再次叛乱。”

 蒋冕冷笑:“王尚书,播州之乱还没平呢,你就想着平定之后的事了。”

 王渊反问:“庙堂不该谋远吗?”

 “再谋远,也不是你这种谋法!”蒋冕气道。

 杨廷和拍板说:“好了,就按王尚书所言,让王子衡自己去平乱。”

 因为四川私盐案,杨廷和头顶悬着一口大锅,生怕随时会掉下来,迫不及待想甩给王渊。

 这场叛乱非常扯淡,兵部命令刚到湖广,播州之乱就已经结束。

 四川巡抚王廷相,不费一兵一卒,就砍了播州土司杨相的脑袋。并且,王廷相上疏朝廷,请求分割播州,将黄平、瓮水(瓮安)、余庆三宣抚司,全部划归贵州平越司管辖,升平越司为平越军民府。

 跟王渊所说一模一样,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料事如神?

 王廷相的弹劾奏章进京时,还给王渊写了一封私信,把自己的谋划全部说得清清楚楚。

 播州土司杨相很倒霉,脑袋莫名其妙就没了,猜猜他是被谁杀的?

 自家老婆(杨应龙的祖母)!

第546章.244【家风】

 播州杨氏,一向是挺乱的,或者说土司家里都乱。

 历史上,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直接导火索居然是宠妾灭妻。

 杨应龙怀疑老婆与人私通,跑去小妾家里喝酒,越喝越气,在老婆的娘家挥刀乱砍,把老婆和岳母全杀了。老婆的叔父,立即向朝廷举报,把杨应龙干的事情全抖出来。

 现在造反的杨相,正是杨应龙的爷爷。

 这货喜欢庶子,想要废嫡立庶,正妻张氏非常不高兴。

 张氏跑去找四川巡抚王廷相,请朝廷为正妻嫡子做主。而王廷相和郑自璧,刚好在查私盐案,并且已经查到播州杨氏头上。

 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早就对播州杨氏不满,因为杨相太过嚣张跋扈,经常劫掠周边村寨和县城。他们干脆联手把杨相给逼反,又暗中给正妻张氏送去招抚令,说只要杨相死了就可以完事儿。

 正妻张氏也猛得很,她跟丈夫早就感情破裂,现在丈夫还想废掉儿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氏立即带着儿子杨烈,设计把老公给毒死了。历史上,这位夫人的操作更猛,直接选择发兵,把老公杨相武力驱逐!

 “这就平乱了?”毛纪有些犯晕。

 王渊微笑:“平了,现在该谈谈如何善后。播州杨氏,贩卖私盐,劫掠百姓,滥杀无辜,死一个杨相就能揭过吗?”

 杨廷和不便发言,因为他要避嫌。

 杨一清皱眉说:“西南数省,兵疲粮少,不可再动干戈。既然杨相已死,就不该再追究,切莫逼得播州复叛。”

 王渊说道:“张氏携其子弑夫,播州肯定内部不稳,迫切需要朝廷正式册封。朝廷的封敕一日不至,张氏母子就一日不宁,他们不敢再起兵。如此良机,哪能放过?贵州的土司,已经被分割得差不多了,只有四川播州土司,占据偌大的地盘,实为西南第一隐患!”

 王琼的军事眼光非常好,而且还是王渊的舔狗,立即附和:“我赞成趁机分割播州。”

 王渊问杨廷和:“杨阁老,你不想为朝廷解此隐患吗?”

 杨廷和被拿着私盐把柄,只能一脸正气道:“当除此患!”

 “那便依王抚台的奏疏行事。”王渊说道。

 此时不仅遵义属于四川,黄平、瓮安、余庆三县也属四川。

 内阁很快做出决策,将播州杨氏管辖的黄平、瓮水、余庆三宣抚司,全部划归贵州平越军民司管辖,并升级平越司为平越军民府。

 这等于把播州杨氏的尾巴砍了,一旦播州发生叛乱,贵州军队就能两面直插遵义!

 就像王渊所说,刚刚弑夫弑父的母子俩,必须得到朝廷正式册封,以此稳定播州内部统治,脑子抽了才会再次起兵。而且,只要三个宣抚司划出去,播州土司贩卖私盐、劫掠百姓、滥杀无辜的破事儿,朝廷也不会再追究了,一股脑儿推到死去的杨相头上便可。

 四川巡抚王廷相平乱有功,查处私盐案有功,擢升右都御史,王渊再次收获一员干臣。

 御史郑自璧巡查盐务有功,擢升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可不只有喷子的作用,地方总督和巡抚,大部分都由都御史担任。王渊只要手里有足够的御史,今后进行改革,就能下饺子一样空降督抚。

 王渊拍出蜀王的犯罪证据:“再来说蜀王,侵占民田、强抢民女、私设钞关、贩卖私盐、私纳乐伎,该如何处理才好?”

 杨廷和更不敢插手蜀王的事情,说道:“此事当由礼部处理,王尚书自行决定便可。”

 宗室本该宗人府来管,但宗人府的权利,早就被文官集团抢空了,相关大权已经转到礼部衙门。

 王渊笑道:“蜀王不法,当派三法司联合查处!”

 对于藩王来说,按律查办最可怕。只要联合调查组成员选派正常,肯定会往死里弄,文官们喜欢打压宗室和勋贵。最后的处理结果,上报到皇帝那里,一旦皇帝批准,藩王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朱厚照会批准吗?

 当然批准,估计他都懒得过问,蜀王的死活关他朱厚照屁事。

 王渊作为礼部尚书,在三法司联合调查之后,他有权定下对蜀王的惩罚基调。

 直接削藩肯定不行,那样做会很难看。但是,把蜀王从亲王削到郡王级别,还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谁让蜀王干了那么多违法犯罪的事情?

 一个亲王变郡王,朝廷每年可节省如下开支:岁米4.4万石,宝钞2.22万贯,锦29匹,罗75匹,丝250匹,绢400匹,布1800匹,棉花1500两,盐1500引(面额58.5万斤的盐引),另有茶、草料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王渊还不收手:“再来说涉及私盐案的四川都司、按察司、盐运司官员,新盐法只颁布一年多,就敢集体伙同起来作案,这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啊!”

 杨廷和咬牙道:“当派三法司联合查处,绝不能徇私!”

 四川那些犯事官员,多多少少跟杨家有关联,王渊这是把手伸到杨廷和的老窝。

 偏偏,杨廷和还不能反抗,王廷相、郑自璧两人刻意缓发弹劾奏章,早就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杨廷和如果配合,杨家自然无事,若敢抗拒执法,那就一并法办吧,杨廷和不辞职都不行!

 王渊的学生史道、赵锦,一个会调去做四川按察使,一个会调去做四川盐运使。

 至于参与贩卖私盐的四川武官,呵呵,当然是把武进士、武举人扔过去替换。反正每年替换一部分,再过二十年,地方高阶世袭武官,估计全都要变成不能世袭的流官。

 离开文渊阁,杨廷和、蒋冕、毛纪三人,脸色跟死了爹妈一样难看。

 他们一边怨恨王渊不留情面,一边又暗骂犯事官员不知收敛。那些四川犯官并非全是杨党,但主要的几个,肯定跟杨家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背着杨廷和投靠杨家,就像贵州官员都在巴结王家一样。

 太胆大包天了,新盐法实行一年而已,就敢搞出波及整个四川的窝案,真当那些巡盐御史都是聋子瞎子?

 若没有王渊,这桩大案肯定不了了之,顶多丢出来几个替死鬼背锅。

 但王二郎眼睛里不揉沙子,杨廷和被拿住了要害也不敢多话!

 回到家中,杨廷和猛地把拐杖砸出,怒喝道:“竖子,欺我太甚!”

 杨慎默默捡起拐杖,低声道:“此事都怪叔父,杨氏家风必须整顿了。”

 杨家这十来年接连死人,现在是杨廷仪在主持族内事务。

 杨廷仪是个啥样货色?

 这家伙曾经攀附刘瑾,被清流视为阉党。刘瑾死后,凭借杨廷和的关系,一路升迁至左侍郎,因为贪污公款,被大喷子方凤喷得自己辞职。

 在中央都敢大肆贪污,投靠太监的事都做得出来,他回乡之后会清廉正气?

 杨家的糟烂事,真的跟杨廷和、杨慎父子无关,他们多少年没回过四川了啊。但族人犯下的罪责,杨廷和必须顶着,被王渊抓着把柄死怼,也得老老实实站好受罚。

 王渊已经很大度了,若换成张璁上位,杨廷和不但会被罢职,很可能还会被夺走封敕。

 在书房里伫立良久,杨廷和终于冷静下来:“你说得对,此事都是你叔父的错,杨氏家风必须好生整顿。王若虚虽然网开一面,没有逼迫太甚,但杨家卷入私盐案,现在已经传遍朝堂内外,我杨氏的清誉都被毁了啊。便是我死了,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杨慎突然说:“父亲,要不然,你请辞归乡吧。叔父那边,也只有父亲能压着,换谁去劝都不管用的,指不定今后还会做出什么事来。”

 杨廷和摇头:“不急,为父还得再撑两年,现在致仕才真叫灰头土脸。”

 这位大明首辅,还在等待完美谢幕呢,可惜皇帝就是赖着不肯去死。

第547章.545【两只穷鬼】

 淮安。

 巡按御史翁万达,找到漕运参将刘玺:“刘将军,四川私盐窝案,内阁已命三法司联合调查,派遣官员皆由王尚书亲自挑选。此事,刘将军可知?”

 刘玺点头道:“听说了。”

 翁万达逼问:“那刘将军还在等什么?为了清查盐务,播州土司叛乱都不怕,王尚书还怕那些宗室权贵?”

 刘玺犹豫道:“可咱们要动的是漕运,漕粮若是延误,比土司叛乱严重得多。”

 翁万达整理衣襟,朝刘玺一揖到底:“就在淮关,有一批漕船等待北上,已探明漕船之中有大量私盐,请刘将军立即发兵搜查!”

 “漕船查不得啊。”刘玺面露难色。

 刚刚还恭敬无比的翁万达,突然厉声斥责:“什么青菜刘、穷鬼刘,还以为你是武官中的清廉之辈,没想到也是一丘之貉!你怕那镇远侯,某却不怕,某这就只身去淮关清查私盐!”

 刘玺一声叹息:“唉,你不用激我,随你去便是了。”

 一个武将中的异类,一个七品巡按御史,就这样结伴前往淮安钞关,准备对着全国私盐核心区域开刀。

 “整兵,备船!”

 刘玺一声令下,漕兵便迅速集结起来。

 不到半日,淮安钞关就被兵船前后阻住,即将放行的官船和漕船全部等着搜查。

 钞关主事张鹏被吓坏了,连忙跑来过问:“刘将军,这是何意?”

 刘玺冷哼道:“搜查私盐!”

 张鹏望着密密麻麻的河上船只,问道:“这么多船,全部搜检一遍?”

 刘玺说:“全部搜检!”

 张鹏愣了愣,随即无比惭愧,拱手行礼说:“将军清正不阿,在下佩服,请恕在下不能帮忙。”

 “你别捣乱便是!”刘玺鄙视道。

 张鹏更加自惭形秽,躲进钞关不敢再出来露面。他明明是文官,却不敢得罪权贵,反而是一个武将挺身而出。

 钞关主事都是新人,以应届进士为主,他们一腔热血未冷,但又迫于现实只能随波逐流。张鹏主事淮关已经半年,深知官船走私猖獗,里面的水太深了,不是他这个正七品小官能掺和的。

 刘玺让属下搬来一张太师椅,就坐在运河边上,对翁万达说:“翁御史,兵都交给你,慢慢去查吧!”

 翁万达微笑道:“先生高义。”

 运河水面已经乱成一团,翁万达指挥漕兵登船搜检,勒令每艘船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得放过。

 他们搜查的第一艘官船,就打算抗拒搜检,还有个回京复命的按察副使,对着翁万达怒斥道:“简直胡闹,本官的船你也敢搜?”

 翁万达拱手向北:“吾身为巡按御史,奉皇命搜查私盐。《大明律》写得明明白白,贩卖私盐拒捕者,斩!来人啦,给我搜,谁敢反抗当场格杀!”

 漕兵一个个抽刀,再无人敢拦。

 半个小时之后,向翁万达复命:“翁御史,船上并无私盐,但私带景德镇瓷器数十担。”

首节上一节352/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