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278节

 王渊只提供形状,说要加水混合,其余全靠学生们摸索。

 陆有珍带着一帮子东方炼金师,已经试验快一个月。先是只加木屑,接着又加黏土,然后再尝试加石灰,反正胡乱扔东西进去,试验之后再调整配比,用同样的蜂窝灶煮开水判定煤球性能。

 陆有珍说:“加石灰很有效果,能防止蜂窝炭过于松散。黏土和煤灰的比例,我也在调整配比,木屑加进去更容易点燃。”

 “继续尝试,等得出最优配比,我就投钱开一个作坊。”王渊笑道。

 王渊现在是大投资人,凌夏搞出蒸汽机,他就投钱弄了个工厂。专门生产研发各式蒸汽机,参与过蒸汽机研制的学生,全都在工厂里享有股份。

 这也是避免未来纠纷,学生们的发明创造,总不能利益由老师独占。

 王渊可以选择那样做,但必然打击学生积极性,只有用利益驱动才是最好的方法。

 正德十五年十一月,有人挨家挨户收碎煤屑,还去西山各煤矿收煤灰。那些碎煤屑和煤灰,都是完全没用的垃圾,居然有人花钱来收,大家都当糊弄傻子赶紧卖掉。

 直至十二月初,朝廷各部衙门,收到王渊的赠礼,蜂窝煤开始在官员家中流行,这才有人渐渐反应过来。

 那些无用的煤灰和煤屑,竟然是制作蜂窝煤的主要材料!

 王渊本来取名叫“蜂窝炭”,传到民间之后,莫名其妙就变成“状元炭”。仿制作坊无数,蜂窝煤日渐流行,但只有真正的“状元炭”品质最好,蜂窝煤的原料配比暂时还没泄露出去。

 王渊忙着改善民生,清流却在忙着弹劾江彬。

 可那些奏章,就是递不上去啊!

 王渊是可以帮忙递奏章的,但不想给人当枪使,也不想冲在跟江彬交锋的第一线。

 于是,清流们选择张永。

 不知给了这太监什么好处,张永突然发难,但他没搞江彬,反而去搞工部尚书李鐩。

第428章.426【老狗】

 “老爷,该喝药了。”丫鬟捧着一碗汤药进来。

 李鐩身上裹着棉毯,正用一柄放大镜,窝在床上仔细看书。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幸亏有放大镜,否则就只能让人念诵。

 在传统理学家的印象当中,物理学派虽然“妖言惑众”,但也非全无可取之处,放大镜和缩小镜(近视眼镜)就让他们非常喜欢。

 李鐩接过药水,仰脖子一口喝下,便挥手让丫鬟离去。

 又把书读完一页,李鐩轻轻放下,实在没有什么读书的心情。

 这位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

 前些年黄河决口,河道总督祭祀山川,李鐩斥责其该祀河伯。堂堂工部尚书,不思如何整治河道,却在这种问题上纠结,看似是个昏庸无能之辈。

 可又有几人还记得,李鐩是一路靠政绩升迁的。

 他年轻时前往山西赈灾,不但救活无数灾民,还主持开挖水渠,灌溉农田上百万亩。如今,山西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李鐩顶着层层压力修建而成。

 他还在密云修筑防御工事,从此之后,蒙古就不再从密云南侵,因为李鐩的防线构筑得毫无破绽。

 李鐩属于刘大夏的心腹,别看刘大夏后世名声很坏,却是个真正能做事的干臣,并且还是个传统改革派(除了开海,其他方面刘大夏都主张改革)。

 李鐩以前也是改革派,李东阳致仕以前,留给王渊那份改革方案,就有刘大夏和李鐩参与制定。

 正德继位,刘瑾弄权,刘大夏滚蛋,李鐩也跟着滚蛋。

 直至刘瑾伏诛,李东阳得势,才把李鐩召回来。

 但李东阳很快又退休了,李鐩为了明哲保身,只能随波逐流混日子。他勉强配合杨廷和,又勉强配合梁储,也接受太监和边将的拉拢。偶尔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可皇帝一旦下令,李鐩还是会尽量配合。

 刚开始,包括王渊在内,大家都觉得李鐩投靠了杨廷和。但现在众人明白过来,这老家伙谁都不投靠,他只想安稳混到退休而已。

 但是,就在这段时间,李鐩突然又硬气起来!

 因为王渊帮助工部收回部分财权,工部新立了一个节慎库,包括杭州南关在内的关税,都会上交到节慎库中由工部处置。

 清流与太监,同时盯上节慎库!

 杨廷和想让心腹去管理节慎库,张永也想在节慎库设置督理太监。一向唯唯诺诺的李鐩,顿时恢复年轻时的风采,守着节慎库不让任何人染指,等于同时把杨廷和、张永给得罪。

 这条老狗,还剩下几颗牙,咬人或许不利索,但护食的本领却没丢。

 “备轿!”

 李鐩突然从床头爬起,扔掉手中的放大镜,坐着轿子直奔城西王宅。

 随从递上拜帖,门子一看工部尚书来了,连忙跑进去通报消息。

 王渊亲自来到正门迎接,搀扶着李鐩进屋,问道:“李尚书有何要事,居然亲自冒雪而来?”

 李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套近乎说:“王侍郎真有本事,竟能变废为宝,把那些无用的碳灰,做成蜂窝炭利济百姓。”

 王渊笑道:“都是物理学派的学生们在忙活。”

 李鐩拱手说:“老朽也对物理学颇感兴趣,还专门研习了王侍郎开创的新算学。”

 王渊问道:“李尚书也对算学感兴趣?”

 李鐩微笑道:“再怎么说,老朽也是工部尚书,年轻时也主持过许多工程。若不精研算学,岂不被宵小所蒙蔽?”

 “是在下失言了。”王渊拱手致歉。

 李鐩正色道:“工部所制新钱,质量拙劣,用料不足,坏了王侍郎的大事。老朽此来,是给王侍郎登门谢罪的,还请王侍郎不要怪责,老朽立即整顿工部宝源局!”

 王渊好奇道:“此事究竟有什么内情?”

 李鐩解释说:“因为节慎库的事情,老朽得罪了杨阁老和张永。见户部宝泉局铸钱有利,于是也想让工部铸钱,但又没脸向王侍郎求助,毕竟这有抢夺政绩的嫌疑。正好江彬找上门来,愿意帮忙在陛下那里请奏铸钱差事,老朽一时糊涂便答应他了。”

 看似解释得很直白彻底,但李鐩还是有些话没说尽。

 他是因为得罪杨廷和、张永,又不愿跟王渊走得太近,才选择跟江彬临时合作。没成想,江彬拿了商量好的利润之后,居然还贪心不足,暗中伙同宝源局官员偷工减料,造出的银元竟可用手直接掰断——掺进去的铅锡太多!

 李鐩直接就傻眼了,被架上去了下不来。他已经得罪张永、杨廷和,难道又跟江彬闹翻?

 只能求王渊帮忙,而且要彻底投靠王渊才行,否则这件事根本没法收场!

 作为一个七十多的老臣,李鐩虽然随波逐流,骨子里却是极为傲气的。他只服刘健、李东阳、刘大夏那辈人,根本看不起杨廷和、梁储之流,更把王渊当成孙子辈看待。

 被逼得投靠王渊,李鐩别提有多憋屈。

 “江彬圣眷正隆,他们是扳不倒的。老朽夹在其中,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李鐩摇头叹息,“真是老糊涂了,怎能相信江彬,相信他只拿一点好处就能罢休!”

 王渊仔细琢磨,大概想明白局势,笑问:“李尚书是否认可改革?”

 李鐩半眯着眼:“不改必衰,但须谨慎。”

 王渊摇头道:“主持改革者,必须谨而慎之,但真正开始改革,则必须阔步向前。改革之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鐩捋着胡子大笑:“哈哈,王侍郎深得从政三昧,如此或许还真有几分改革成功的希望。”

 “李尚书愿助我一臂之力吗?”王渊直接问道。

 李鐩叹息道:“我是不成了,已经七十多岁,还能再活几年?不过我有一人,可以荐与王侍郎。”

 “哪位高贤?”王渊问道。

 李鐩说道:“工部右侍郎赵璜。此人锐意改革,公正无私,且能力卓著。以他的才干、政绩和资历,早就该升左侍郎了,只因得罪人太多才止步不前。”

 王渊又问:“工部左侍郎刘永如何?”

 李鐩笑答:“杨党之人。”

 王渊说道:“既然是工部左侍郎,宝源局铸造劣钱的罪责,也应该让他来分担一点吧?”

 “于情于理,都该如此。”李鐩说道。

 张永与杨廷和都想控制工部库房,又憎恨李鐩跟江彬暗中合作,于是打算联手把李鐩给弄得罢官。既然李鐩愿意投靠王渊,那王渊也不会拒绝收下工部,直接让工部左侍郎刘永背锅即可。

 刘永此人,官声很不好,早就被多次弹劾贪污,有杨廷和保着才能混到现在。正是背锅的绝佳人选!

第429章.427【太监和新鲜事】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豹房之内,朱厚照咳嗽不止,大明首席御医吴杰正在号脉。

 等号脉结束,皇贵妃关切问道:“吴院使(正五品),陛下的病情可有好转?”

 吴杰起身作揖:“回娘娘,陛下此乃幼时痼疾,偶然风寒便会外感咳嗽,恕臣医术浅薄难以根治。陛下所咳之痰,已经由黄转淡,脉象渐渐趋于洪正,只需每日煎服药剂,再施以推拿之法便能康健。”

 “还要多久?”皇贵妃追问。

 吴杰回答说:“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在此期间,切不可外出受凉,饮食要清淡一些,多喝热水,早睡早起。”

 “多谢吴院使。”皇贵妃让宫女拿来两块银元做赏钱。

 吴杰连忙接住:“不敢!”

 “退下吧……咳咳咳!”朱厚照挥手说,刚说两三个字又咳嗽。

 “陛下。”皇贵妃忙给朱厚照抚背顺气。

 等吴杰离开房间,朱厚照咳出一口黄痰,这才感慨说:“此病已有十几年,我早就习惯了,就是咳起来有些……咳咳……难受。也不能外出走动,实在憋得慌,等开春之后定要去南海子(后世大兴区境内)狩猎。”

 距离开春已经不久,皇贵妃怕朱厚照病情反复,劝谏道:“还是等秋天吧,春日狩猎违礼。到时候,把王二郎叫上,妾身也陪皇帝哥哥一起去。”

 朱厚照笑道:“那就秋天,二郎的箭术惊人,跟他一起打猎可赢不了。”

 皇贵妃奉承道:“陛下也是神射。”

 “咳咳,”朱厚照清了清嗓子,“这些日子读书着实烦闷,外头可有什么新鲜玩意儿?”

 随侍太监李明说道:“禀皇爷,物理学院发明了蜂窝炉和蜂窝炭。此炭用无用的碳灰、碳屑制成,可用于生火煮饭,且价钱比柴薪和石碳便宜,京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家皆用此物。买的人实在太多,作坊都造不过来,现在矿山里的煤灰都成了宝贝。”

 朱厚照笑道:“物理学院是二郎办的,里面都是他的学生,总能弄出这种新奇玩意儿。”

 皇贵妃说:“此物利济百姓,非寻常奇巧可比。陛下不知,京城的柴薪特别昂贵,小康之家都烧不起柴禾,只能购置石碳来生火度日。如今蜂窝炭比石碳还便宜,百姓可节省许多柴钱。”

 皇帝和皇贵妃都知道,京城所用之煤炭,全是在皇帝祖坟附近开采的。但他们自动忽略这个细节,因为禁不了,朝廷隔三差五宣布禁令,那些煤矿依旧照挖不误。

 谁敢真把西山煤矿给禁了,没有饭吃的京城百姓,估计能饿着肚子杀进紫禁城。

 朱厚照咳嗽两声,又问:“除了那什么蜂窝炭,还有什么新鲜事儿?”

 太监李明道:“今年的冬季联赛爆了冷门,定国公家的小公爷那支球队,竟然拿到了赛季冠军。”

 朱厚照顿时笑起来:“他家的三小子,也就这本事了,花了不少银子买球员吧?”

 李明满脸堆笑:“坊间传闻,花了好几千两。”

 定国公一系是徐达的后代,第一代定国公是徐增寿,因暗通朱棣被朱允炆所杀,永乐年间被追封为定国公。

 这家子以前比不上英国公,但在正德年间却发迹了。只因当代定国公徐光祚,是朱厚照的东宫侍卫出身,根正苗红的潜龙班底,如今执掌中军都督府,并负责神机营的训练工作。

 聊了一阵足球联赛,朱厚照再度发问,太监李明道:“物理学院有一士子,前段时间制成大鸢。那大鸢比普通风筝更大无数倍,人都能挂在上边,从山中跃下竟飞翔两里地。此人以前还给自己插翅膀,被摔断腿后惨遭嘲笑,没成想他这次真飞起来了。”

 “哈哈,有趣……咳咳咳!”朱厚照大笑咳嗽,皇贵妃连忙去顺气。

 太监李明突然吞吞吐吐:“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朱厚照问。

 太监李明突然跪下,从怀里摸出一块银元:“皇爷请看。”

 朱厚照接过来,皱眉说:“这银元品相有点差啊,没有二郎铸造的那般细腻润泽。”

 李明提醒道:“陛下掰掰看。”

 朱厚照力气颇大,双手拿住用力一掰,竟然直接从中断裂,银元背面的皇帝头像也成了两半。

 “混账……咳咳咳!”

首节上一节278/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