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42节

  至于练武强身的,地位尴尬了。

  人族三圣,以儒圣为尊,道圣次之,佛圣再次之,根本没有武圣。

  所以在儒界,能修的修,不能修的修佛,修道,三者都不行的人才会去练武。

  自然而然,武道也得不到发展,历朝历代,最厉害的武者,也不过堪大儒,能与与五阶妖王争锋。

  这样的力量,放在大妖满地走,妖王不如狗,妖神才能抖一抖的北方边境,作用还不如一位擅长写诗的进士。

  最起码,进士的章,能引动天地之间,给予普通兵将加持。

  武者,那真是愣头青了,再加没有改变战局的高端力量,地位着实尴尬,所以许多边军都是人挂帅,武人只能做人保镖,避免士被人刺杀,或者当冲锋陷阵的炮灰。

  “少爷不用担心,兄弟们虽然不秀才老爷,要是遇到不开眼的小妖,也能护送少爷冲出去的。”刘全还以为王旭在担心安全,赶紧拍着胸脯保证道。

  王旭听了,微微摇头。

  幸好这一分身,走的是士路线,要是走武者路线,说不得要带领这群苦哈哈,推翻三圣揭竿而起了。

  如果说走路,证道成圣是新手模式,带领儒界的武者推翻三圣,那是王者模式。

  别说儒家,是佛家与道家,也不会允许武者骑在他们头,想不被打压都不行。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不假,但是反过来,道有先后也是真的。既然这里是儒界,人能百年成圣,咱还是老老实实的读书赶考吧,作死可是真的会死的。”

  收回目光,王旭将培养武士的想法压在心底,他这次的开局这么好,没必要给自己增加难度。

  真要玩,也要等读书成圣之后,在此之前是不用想了。

第867章 不问天公买少年

   时间到了午,路也赶了大半,距离三涧溪越来越近。

  有王旭的吩咐在前,刘全也没买礼物,从乡下带了点瓜果。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路过一片树林,离得很远,传来了吹打声。

  听到动静,护院们纷纷策马而来,将王旭的马车护在间,一双手放在了钢刀。

  “不用紧张,听去是喜乐,应该是有人娶亲。”王旭从马车探出头,对着刘全如此说道。

  刘全听了微微摇头,小声道:“少爷,喜乐是不假,谁知道娶亲的是什么东西!”

  王旭为之一愣,虽然溧阳县内,最有名的妖怪便是血妖,不代表除了血妖没有别的妖怪。

  听说,九泉镇下面有个三谷村,有一位黄花闺女,被假扮成富家老爷的山魈给娶走了。

  妖怪娶人为妻的事都有,妖与妖之间,亲加亲的更是皆是。

  有喜乐,不代表娶亲的是人,也有可能是成了精的妖怪。

  “避一避,不管来的是人是妖,冲撞了娶亲的队伍总是不好。”王旭思索少许,下令车夫驱赶着马车,带着队伍往树林避了避,让开了林间小路。

  片刻之后,伴随着吹打声,迎亲的队伍来了。

  打头是八个穿着黑褂子,吹着喇叭,戴着红绸的喇叭手。

  往后面,是一个骑着毛驴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较瘦弱,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好似周围有花花世界一样。

  再往后,是一顶四人抬的花轿,轿子两边跟着婢女,后面还有挑有嫁妆的挑夫,热热闹闹足有三五十人。

  坐在毛驴的新郎,看到王旭一行人主动让开了路,不说话,坐在毛驴连连拱手,表示谢意。

  王旭目送新郎远去,双方擦肩而过的瞬间,只见新郎的大褂下面,有一条黄色尾巴一晃而过。

  “果然不是人!”王旭心一凛,再向那些挑夫与喇叭手看去,发现这些人的衣领下面,也是毛茸茸的一片黄。

  “少爷,可能是黄鼠狼娶亲。”

  等到迎亲的队伍后了,一名护院策马过来,神神秘秘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王旭反问。

  “我闻到了鸡屎味,在他们挑着的箱子,每个都有。”

  正常人家娶亲,带一两只鸡很正常,可十几箱子的鸡,又不是开养鸡场的,那不是闹着玩嘛。

  再联想到新郎马褂下的黄尾巴,不是黄鼠狼娶亲还能是谁,别说狐狸,溧阳县没有狐狸,黄鼠狼倒是不少。

  “别想了,还是赶路要紧。”

  王旭一行人又不是斩妖除魔的法师,头再铁,也不会无缘无故去除魔卫道。

  更何况,老鼠,刺猬,黄鼠狼,兔子一类的动物,算成精对人类威胁也不大。

  会害人的,往往是成精的猛兽,如说熊,虎,狼,蛇,蜘蛛,蜈蚣,蝎子一类的。

  各府各县做过统计,为祸一方的大妖,超过八成都是凶兽出身,普通动物性格温和,哪怕成妖之后,该吃素的还是吃素,不会将人类当做血食。

  遇到这种性格温和的妖怪,你不去招惹它,它也不会来招惹你,见怪不怪,不受其害,说的是这种情况。

  一路,除了偶遇娶亲的黄鼠狼,王旭再也没遇到其他情况。

  九州之地,毕竟是人族的大本营,不是妖族的极北之地。

  在这里,妖族势弱,除去一些丧心病狂的大妖,平日里见妖的几率并不多,为祸一方的更少了。

  紧赶慢赶,下午时分,王旭一行人抵达了三涧溪。

  三涧溪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除了距离城镇稍远些,称得人间乐土。

  到了这里,再想往前走不行了。

  一眼看去,三涧溪内雾气环绕,没有薛牧山的邀请,任你是万年老妖,有道高人也进不去。

  王旭有备而来,靠近雾气,拿出薛牧山邀请他讨论书法的书信。

  感应到书信,雾气自动散开,一条小路从雾气开辟而出,尽头便是隐藏在竹林间的一座茅屋。

  “你们在这等着。”

  王旭提瓜果,以书信开路,带着元ba0走向茅屋。

  人还未到,一位老者便从走出,他先是看了王旭手的书信和元ba0一眼,随后才开口道:“娃娃,怎么是你来了,你家大人呢?”

  王旭听了,思维一转,笑问道:“老人家,您怎么在这里,您家儿子呢?”

  “我儿子?”

  老者楞了一下,还是回答道:“我儿子在北地,难道你认识他?”

  “巧了,我家大人在家里,老先生认识他们吗?”

  一问一答之后,老者哑然失笑,笑道:“真是个小滑头,说说,你是来干什么的?”

  “有人邀请我来品鉴书法,我是应邀而来,老先生可别将我当成恶客啊。”王旭开口便笑,笑的老者面色一僵。

  老者,便是隐居在三涧溪的大儒,前任左都御史薛牧山。

  听到王旭的回答,薛牧山一副见到鬼的表情,难言道:“那个鹰字是你写的?”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老先生既然是有大学问的人,为何还要以貌取人?当年孔圣,见两小儿辩日,尚且不能胜之,您为什么会看轻我呢?”

  王旭一番对答,风趣又不失礼数,根本不像个孩童。

  薛牧山见了,暗暗称的同时,也不再将他当成乡下顽童看待,开口道:“你说那字是你写的,你可愿再写一次?”

  “当然,我自当以字证身,不过我证明了自己,老先生是不是该对我赔礼道歉?”王旭目光含笑,他所谓的道歉之说,并不是真的要薛牧山道歉,而是要看看他的气量。

  外界,人人都说薛牧山刚正不阿,乃是清流的流砥柱,有名的正臣。

  盛名之下几多虚士,外人说的终归是外人说的,到底是怎么样还有待考证。

  王旭是来拜师的不假,可他也要看看薛牧山的本事,看看此人有没有能力做自己的老师。

  要是连这点气量都没有,恐怕日后他青出于蓝之时,薛牧山不但不会是他的助力,反而会是阻碍。

  君不见,君子剑岳不群,看到令狐冲的剑法还在自己之,不但没有高兴反而起了杀心。

  这是容人之量,岳不群连一个弟子半个儿的令狐冲都容不下,王旭又怎么能保证,薛牧山会容得下他。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先贤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我,如果你能证明自己,我自当跟你道歉,将你奉为宾,一同品鉴书法。”

  薛牧山的话很明显,如果王旭能证明自己是写出柳体的人,他自然不会轻其年幼,反而会将王旭看成同道人,跟信说的那样,一同品鉴书法。

  既然是同道人,有错在先,道歉又算得了什么。

  从薛牧山的话,王旭听出了这位大儒,绝不是那种不依不饶,承认别人杀了他还难的人。

  那种人,是没有气量的,一山还一山高,承认别人,何尝不是看清自己。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末学后进之人王旭,斗胆借老先生的笔一用。”王旭也不推辞,他是来拜师的,目的很明显,看到薛牧山的气量之后,也需要一个自卖自夸的机会。

  这不丢人,而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很多有本事的人,最终只能随波逐流,缺的是这么个机遇。

  没一会的功夫,返回茅屋的薛牧山去而复返,拿来了笔墨纸砚。

  王旭接过房四宝,也不酝酿,笔尖点在墨,提笔便写:“七十鸳鸯五十弦,酒薰花柳动春烟,人间只道黄金贵,不向天公买少年...”

第868章 拜师

   七十鸳鸯五十弦,酒薰花柳动春烟。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向天公买少年。

  一诗写罢,方圆百里内灵气倒灌,落在宣纸,绽放出万丈耗光。

  肉眼可见之,纸面升腾起六丈光,犹如金光倒坠,油墨的香味扑面而来。

  几吸之后,淡金色的光,化为电光直奔王旭而去,笼罩在他周围,化为了一层一闪而过的纱衣。

  “光加身!”王旭虽然早有所料,光加身之后还是难免欣喜。

  儒界的人,不修神通,不修秘术,光便是他们的神通,他们的秘术。

  光是写出章后的道加持,进士光百丈,一言喝得大妖肝胆欲裂,大儒光千丈,敢为天下师,敢封天下法,先贤的光万丈,千里之外,一笔风云动,一笔鬼神惊,任你道法通天,妖术无双,笔落zhe:n压,绝无二话。

  王旭还没有考童生,没有气,无法调用光。

  不然光凭六丈光,足够他跟举人平起平坐,要知道一般的举人,没有杰出之作的话,穷其一生也不过十丈光,还得是那种老举人。

  “六丈光,居然是镇州诗出世,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镇州诗,你连童生都不是,能写出六丈光,得到方圆百里灵气加持。要是换成有功名的人来写,光起码得有七八丈,哪怕九丈镇国也有可能!”

  相王旭的有所预料,薛牧山是十足十的震惊了。

  一丈光的镇县诗,三丈光的镇府诗,六丈光的镇州诗,九丈光的镇国诗。

  诗的光越厚,说明诗的潜力越大,六丈镇州诗,足以被请入孔庙供奉,让后辈人学习。

  要知道,诗词便是人的力量,相当于佛道两家的神通。

  六丈光成的镇州诗,往往要大儒才能妙手偶得,重要程度,不亚于佛道两家的五阶神通,每多一首,都是对运与儒家的一种增强。

  算是薛牧山,也只写过三首镇州诗,而且这三首里面,还有两首是随着时间推移,日积月累才达到的。

  王旭诗出镇州,等到诗词传遍九州,被无数人诵读之后,未必不能诗成镇国。

  毕竟,这首诗有镇国的潜力,绝对是镇州诗的品。

  面对薛牧山的震惊,王旭面不改色,没有欢喜也没有激动。

首节上一节542/8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