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41节

  “嗯?”

  薛牧山目光一凝,看向元ba0脚绑着的铜管,低语道:“小家伙,原来你是有主的啊!”

  元ba0拍打着翅膀,不断抖动绑在脚的铜管。

  薛牧山见了,主动走过来,帮它将铜管解下。

  入眼,铜管内还塞着东西,像送信的信鹰一样。

  抬头看了元ba0一眼,薛牧山怀着好,将铜管拆开了。

  拆开的铜管内,塞着两张宣纸,抖开一看,一张宣纸是空白的,另一张宣纸却写着一个鹰字。

  “有意思!”

  薛牧山露出微笑,他用的宣纸,都是从北方带来的,与南方的宣纸有细微差别。

  别人看不出这种差别,他却能一目了然,很轻易辨认出空白的那张宣纸,是他写下鹰字的那张。

  现在,宣纸的鹰字不见了,银眼金翅鹰的主人,还自己写了一个鹰字送来。

  不用想他也知道,肯定是宣纸的鹰字飞走了,银眼金翅鹰的主人见了过意不去,自己写了个鹰字赔给他。

  心如此想着,薛牧山拿起宣纸,看向那个鹰字。

  这个字,粗看不起眼,细看隐隐透露着不凡,与当今任何一种字体都不同。

  薛牧山越看越是喜欢,隐隐从这个鹰字,看到了自己的缩影,和一种人的傲骨。

  “好字,没想到小小的溧阳县,居然也是藏龙卧虎,有这样别具一格的书法大家。”薛牧山一边点头称赞,一边铺开宣纸写了起来。

  寥寥几笔之后,薛牧山吹干墨迹,将宣纸塞进元ba0的鹰环,开口道:“去吧,带给你的主人。”

  元ba0清理着羽毛,不为所动。

  薛牧山见了,微微一笑,提笔在元ba0的头顶,行云流水的写了个智字。

  智字一出既化,化为烟雾飘向元ba0,被它几个呼吸吸了进去。

  吸收掉这个智字,元ba0的鹰目,多了几分人性化的喜色,一声兴奋的鹰鸣之后,展翅高飞冲入了夜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

  夜晚,王旭正在读论语,听到翅膀煽动的声音,便知道是元ba0回来了。

  不等他去开窗,窗外便传来了敲打声。

  透着月光看去,一只苍鹰正站在窗外,人模人样的点着头,用鸟喙一下下的敲着窗户。

  “这是谁教它的?”

  王旭怪不已,往日里,元ba0要是进不来,会在外面疯狂啼鸣。

  时间久了要是不给它开窗,它甚至会撞破窗户闯进来,王旭说了几次也没能改掉它的毛病。

  今天是怎么了,元ba0居然不吵不闹,还会敲窗提醒他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嘎吱...

  打开窗户,元ba0绕屋飞行一周,落在了鹰架。

  王旭扫了眼它脚的鹰环,刚要去摘,被元ba0用翅膀推开了,推开之后又将翅膀伸了出来。

  “什么意思?”王旭满是怪。

  元ba0看他一动不动,气急败坏的在鹰架跳跃着,又等了会,看到他还是没有反应,低着头用鸟喙去拱他的手。

  王旭将手摊开,拿给元ba0去看。

  看到他手什么也没有,元ba0鹰目闪过失望之色,将脑袋埋在翅膀里不再理他。

  嘿,真是神了,王旭啼笑皆非。

第866章 见大儒

   王旭之前说过,元ba0很聪明,这是这个聪明,是对鹰来说的。

  现在,元ba0却聪明的像人,连索要hu-i'lu都知道了,这是要成精了吗?

  “真拿你没办法!”王旭拿出几枚丹药,在元ba0眼前晃了晃。

  闻到丹药的香味,元ba0立刻来了精神,将脑袋从翅膀下了探出来,非常愉快的吃掉了。

  摸了摸元ba0的脑袋,王旭身去取鹰环。

  这一次,元ba0没有任何抗拒,乖乖的将脚伸过来,亲昵的在他胸口蹭了蹭。

  “有意思!”

  打开鹰环,看到里面的纸条,王旭脸多了几分笑意。

  薛牧山居然将他当成了某位老秀才,或者新举人,认为他的书法很有新意,想要约他去三涧溪相互应证。

  真不知道,到了三涧溪,发现他是个小屁孩,薛牧山得有多惊讶。

  “想要到高处,除了自身原因,还要一把能往爬的梯子。现在,梯子送来了,也到我毛遂自荐的时候了。”王旭将纸条扣下,目光看向远方。

  薛牧山看到他,应该有两个反应,一个是不信,一个是将信将疑。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可以用柳体字来说话,人有假,字可假不了。

  儒界没有柳体字,他的字迹便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普通人看不出差别,薛牧山那样的大儒看来,简直是一目了然,对照他前面留下的笔迹,认不出来可以买豆腐撞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王旭起的很早。

  九泉镇距离三涧溪足有六百里,元ba0都要飞一个时辰,坐马车更远了。

  诚然,儒界能日行千里,乃至万里的良马不要少数,一些具有妖族血统的马匹,日行百万里也是有的。

  王家却没有这种马,王家毕竟只是乡下的小地主,最快的一匹马也只能日行三千里,早出发,赶到三涧溪起码要午。

  为了赶时间,王旭天才蒙蒙亮起来了,催促着管家刘权备马。

  刘权心里面犯嘀咕,不敢擅作主张,只能去请教老爷夫人。

  王老爷与王夫人被折腾起来,一听王旭要用马车,赶着去三涧溪见薛牧山,一个个大喜过望。

  薛牧山不是别人,那是溧阳县令都见不到的大儒。

  王旭的神童之名,只在溧阳县传播开来,最高成只是县里来了一位县尉,待了半个时辰走了。

  跟薛牧山相,县蔚又算得了什么,能搭这支高枝,王家还不得平步青云。

  “旭儿,这是五万两银票,我已经嘱咐给刘权了,让他带着家丁跟你去,在路多买些礼物。薛大儒的名字,爹也有所耳闻,你第一次登门,总不能两手空空才是。”

  相王夫人的只是关心,王老爷在关心之外,还想到了里面的利润。

  薛大儒现在是辞官隐居,可谁知道他哪天会复起。

  复起之后,薛大儒算不能官复原职,放到下面做个三品知州总可以吧。

  不说能不能拜师成功,只要搭这条线,王家便飞黄腾达有望。

  到时候,王旭算考不功名,做不了官,也能退而求次当个富家翁,这才是王老爷的老成谋国之思。

  对于王老爷的想法,王旭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会一笑而过。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要是他在儒界都没有出头之日,其他人更不用混了,你当朱熹跟王阳明是作假的。

  辞别父母,王旭带着刘权跟家里的三十护院,吃过早饭离开了。

  一路,相刘权的坎坷,王旭显得很自在。

  他实在想不出,背负着神童之名,又有一手好字的自己,怎么会被薛牧山无视。

  薛牧山身居高位,没有一双火眼金睛,根本走不到这一步。

  不然,翰林院那么多大儒,怎么不见各个都是二品官。

  要知道,翰林院的大学士,更多的是五六品的散官,大学士只是尊称,不入阁的大学士根本没有实权。

  这些人,一个个都有大儒的本事,却一辈子在三品之外徘徊。

  足以证明,当官不只是要有学问,更多的还是有眼色。

  薛牧山,无疑是个有眼色,还有学问的人。

  哪怕他棋差一招,党争失败不得不归隐田园,也只能说他与对手相,在权术差了一些,不能说他是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腐儒。

  这样的人,懂得怎么去投资,知道该怎么赢。

  毫无疑问,王旭此行便是展示自己,让薛牧山知道他是个潜力股,可以在他身放些筹码的行动。

  同样他也自信,薛牧山会做出正确选择,因为他如果是古董,薛牧山是那个懂行的人。

  “少爷,薛大儒是清流,在士林又颇有贤名,太俗的礼物恐怕不足以表明心迹。我琢么着,是不是该弄点雅的礼物,老爷出来时,给了我五万两银票,这些钱应该够买些人字画了。”

  刘权骑在马,与王旭小声商议着。

  闻声,王旭微微摇头,开口道:“不必,一会路过县城的时候,你随便买点瓜果行,其他的一律不买。”

  “可是…”

  刘权还要说什么,便被王旭打断了:“听我的行,回去我自会跟家父解释的。”

  买东西,买什么,名人字画吗?

  五万两银票,对普通人来说不少了,对王家也不是一笔小数。

  可放在士林之,顶多买些名士的随手之作。

  而这些名士,往往也是在秀才,举人之颇有名气,称得大家的,哪个的字画不得百万两以。

  这不是说笑,进士的字画,便足以震封一座大山。

  他们的书画与墨宝,放在一县之地都可以成传家宝了,王家虽然有些家底,可家底也在三十万两下。

  这一点钱,倾家荡产,也难以买到名士的得意之作,更可况是大家的字画。

  反过来,这些所谓的名士,又有几个能被薛牧山看在眼。

  能被薛牧山看的字画,起码得大家级别吧,士林宴会,大儒往往都是作为点评嘉宾去的,名士的标准可都是他们定的。

  堪大儒,或者说地位等同于大儒的书画大家,他们的字画又岂是王家可以弄到的。

  既然是乡下的土鳖,咱别装龟丞相了,算什么也不拿,也好过班门弄斧。

  王旭的想法与格局,刘权根本不能理解。

  名士,名家,距离他太遥远了。

  作为一辈子待在乡下,跟佃农打交道的管家来说,他眼的世界是九泉镇的一亩三分地,县城对他都是有大恐怖的地方,更何况是更高层。

  “刘管家,咱们的这些护院,看去都练过武艺吧?”

  闲着无聊,王旭扯开话题,将目光放在了骑马的护院身。

  这些护院,各个身材高大,双眼有神,一看知道有武艺在身。

  “对,会几手乡下把式。”刘权回答的并不在意。

  儒界之,以为尊。

  人是这里的第一档,随后佛道两家是第二档。

首节上一节541/8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