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91节

  大好的天,色调湛蓝,一大片带着倦意的阳光泼洒下来,蒙住了这嫩绿鲜艳的草原。

  

  就在四周森林的怀抱中,墨绿的林冠、黛青的远山、清澈的河水、娇艳的野花,和谐地填充在视线内,使人心情舒缓。

  土地近乎平展,风拂过,草尖海浪一般起伏。

  沿河两岸,有几棵大树挥动枝叶,遥遥向陈舟招手。

  “呼,可算见到太阳了!”

  从半途直插进森林再前往河谷平原的难度和鲁滨逊沿河行进的难度不可相提并论。

  连续行进一天多的时间,频繁在密林中辨认方向,与自己内心中怀疑方位不正确的想法对抗,忍受着郁闷与疲惫,到底走到了这里。

  像囚禁许久终得释放的犯人,一股冲动促使他仰起头,鼓足力气长啸起来。

  嗷!

  略有些沙哑的声音消散在绿地中,他早已迈开步飞奔,将人类的痕迹留在了这片处女地中。

  汪~汪~

  来福愣了愣,被主人的情绪感染,撒着欢儿追随陈舟一同冲进草丛。

  疯跑了几十米,听见背后口袋中玻璃罐子碰撞的声音。

  担心磕碎脆弱的玻璃器皿,陈舟连忙停下了脚步,在原地等了等来福,走向一棵斜生在河边的大树。

  河谷平原的草虽然茂盛,但却不似木屋处的野草那样高,最高只到膝盖,沐浴在阳光中,刚到旱季,还未打蔫儿,身姿挺拔,分外喜人。

  尽管草矮,陈舟却不敢大意,一边用铁片刀割草开路一边前进。

  来福欢实了几十秒,泄了气后又回到了无精打采的状态。

  长途跋涉是人类的强项,作为犬科动物,它白天跟着主人一刻不停地赶路,晚上还要站岗放哨,精神已经疲乏到了极点。

  得亏陈舟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会刻意拖延一会儿,让来福借机好好休息,不然它可能已经掉队了。

  ……

  前进了约莫三百米,陈舟来到了树旁。

  这里是一块小石滩,地上的土壤基本都被雨季泛滥的河水冲刷干净,只剩下细碎的河卵石和颗粒较大的沙子。

  那棵大树裸露着虬结的树根,倾斜着两人合抱粗细的枝干,树冠垂在奔流的河面上,映出了一片绿色。

  树叶的环绕中,有许多粉嫩的花朵含苞待放,隐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风景不错,准备今晚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四下环顾,陈舟在石滩周围看到了几棵茎粗叶厚的野生芦荟。

  它们与家养的芦荟长相大相径庭。

  整棵芦荟底部的根茎非常粗大,仿佛一个个半球形黄褐色的木疙瘩,在这个疙瘩上分出了许多棵独立的植株。

  芦荟的茎和叶子完全没有观赏芦荟那种层层叠起宝塔一般的造型,野蛮生长,带有尖刺的叶片朝向天空,拥挤地交错在一起。

  有些叶片甚至被其它叶片边缘刺伤,形成了道道伤痕。

  “嚯嚯,书里可没写这芦荟这么大个儿。

  也不知道这种芦荟的药性和家养的芦荟是否相似,有没有毒,能不能治上火。”

  没有急于掏出玻璃罐移栽芦荟,陈舟翻动脚下的小石块,认真检查了一下岩滩是否潮湿。

  有些河流也有类似潮汐的变化,早晚会涨落变化。

  他在新闻中的案例中学过,有个喜欢收集奇石的人在偏僻的岩滩中找到了一块漂亮的璞玉,却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继续在原地翻找。

  没想到晚上河水涨起来后,那块岩滩竟被冷水覆盖。

  那人沉浸在寻石的快乐中,浑然不觉被水包围,最后活活溺死在岩滩上,直到逝世,怀中还抱着那块璞玉。

  前人用生命留下的教训就是为了让后人不再重蹈覆辙。

  害怕自己遭遇相似的事,晚上睡觉被水淹,陈舟特意检查一番。

  结果令人安心,这里的岩石下稍有潮湿,但不包含大量水份,湿度在正常范围内,可见并非“水淹地”。

  砍下一些树木的枯枝干,用岩滩上的石块垒起一个炉灶,架火烧水。

  将来福留在树根旁休息,放下口袋。

  腰间别着长柄斧,手里拿着铁片刀,陈舟沿河岸行走。

  趁着天没黑,他想找找书里提到过的各种作物。

  真来到河边,切实观察,他发现这条河流的宽度其实胜于营地边的那条河,但深度远远不及。

  河水也没有营地边那条河清澈,沿岸多是乌黑的淤泥,遍布密密麻麻的水草,许多脊背呈青黑色的鱼就在这些水草中穿梭。

  往远处看,一片娇嫩的浅草中,矗立着几丛墨绿发黑的野生甘蔗。

  它们比陈舟吃过的甘蔗细很多,个子也不算高,只有两米半左右,顶部散着深绿中泛着红褐色的叶子,看起来瘦弱而朴素。

  “也不知道这玩意含糖量高不高,好不好吃。”

  陈舟疑惑,上前砍了一段甘蔗下来。

  野生甘蔗的芯远不像食用甘蔗那么肥厚,纤维粗大,被结实的外壳紧紧裹在中间,颜色也不像食用甘蔗那么白,呈淡淡的米黄色。

  担心自己认错了植物,陈舟把甘蔗外皮削掉,拿到鼻子边嗅了嗅。

  结果无误,甘蔗特有的那种清甜味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第83章 收获

  4月23日入夜,河滩上的篝火旁,陈舟的晚餐除了肉汤和面饼还多了几根甘蔗。

  吃过面饼,他用匕首剥掉甘蔗坚硬发干的外皮,取出了内部纤维粗大的甘蔗芯,切成小块放在口中试着咀嚼。

  这种野生甘蔗的甜度倒不像他想象中那么低,有种与玉米杆相似的略带植物清香的甜味儿,吃起来不也不发腻。

  可能因为雨季刚结束,甘蔗芯的水分还很饱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纤维太粗太硬,嚼多了腮帮子疼,甚至还有点扎嘴。

  陈舟猜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甘蔗太老了,内部的纤维木化严重,要是当年生的嫩甘蔗,吃起来应该会好一些。

  坐在树下,感受了一会儿久违的甘蔗甜味,不停往石滩上吐甘蔗渣,直到嚼得下颌骨发僵,他才揉了揉脸,放下了剩下的几段甘蔗。

  此时太阳已落,明月当空,圆如银盘,望上去,能感觉到此日又临近十五。

  河水哗哗的响声中,陈舟背靠树干,眯着眼,漫不经心地往篝火里丢柴。

  来福舒服地嵌在两条树根的夹缝中,身上的毛还沾着水

  它刚才又与河岸边的青蛙搏斗争吵搏斗了一番,结果自然是拿那群能缩在水里的家伙没办法,只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

  一夜过去,已是4月24日,距离神秘奖励降临仅剩两天。

  考虑到回家路上还要花费一天,陈舟早早起床,准备充分利用这一天时间,把该找到的作物全部拿到手,放在玻璃罐中移栽回去。

  至于木薯、野生香辛料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只能等下一次来时再找寻了。

  反正这次前往河谷平原只是探探路,明确了具体位置,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过来。

  未叫醒仍在树根夹缝中休息的来福,让它继续休息,陈舟提前生火做饭。

  岩滩上湿气颇重,虽然河水没有溢上来,靠着夜晚的潮湿和清晨的露水,还是把衣服和鞋弄得分外湿冷。

  点燃篝火,煮饭的过程中陈舟顺便烤了烤衣服。

  吃过早饭,温暖了肠胃,喂了来福,他从口袋中掏出玻璃罐子,径直走向岩滩旁边的大芦荟。

  认真挑选了一块刚冒出来不久的稚嫩根茎,用匕首小心翼翼地将其同大根割断,带着土挖出,装进玻璃罐塞进口袋,他又走向昨天下午发现的野甘蔗。

  陈舟模糊记得甘蔗这种植物直接切成段泡在水里或是插在地里也能生长成一根新甘蔗。

  但他不确定自己的记忆是否正确,便找了四棵较为矮小纤细的甘蔗,同样从根部挖下来,往根须上的土壤表面洒了些水,然后割了几片宽厚的草叶包住甘蔗根保湿,用麻绳捆好,放在了岩滩上。

  芦荟和甘蔗全都找到,还剩野葡萄、甜瓜和烟叶仍不知所踪。

  陈舟一边用铁片刀割草开路一边前进,在这浓郁的绿意中寻找剩余几种作物。

  这几种作物中,他最中意野葡萄。

  葡萄产量高,口感好,既能晾成葡萄干又能酿酒。

  种在平台院子里,爬在木架上当做一种观赏植物使用,旱季还能遮阴。

  与之相比,烟叶还有些用,甜瓜就显得可有可无了,除了补充维生素外,没有太多功用。

  且补充维生素这个效用也有替代品,待下次探索果树山谷,自然能获取到大量水果食用,更使甜瓜地位尴尬。

  最重要的是,陈舟只给自己留了一天时间寻找作物。

  河谷平原虽然比不上辽阔的草原,但时间短暂。

  茫茫植物中,想找到体积庞大且呈藤蔓状的野葡萄难度不大,寻找与普通植物外表相似的烟叶和甜瓜就费劲了。

  如果这两种植物分布范围不够广的话,就只能靠运气。

  ……

  从早找到晚。

  虽说时间不充裕,但这又不是从船上往下搬运物资那会儿,只有一次机会,错过就再不能重来。

  陈舟心里没有那么大压力,寻找过程中步调还是比较悠闲。

  辨认植物的过程中他还时不时停下来歇歇脚,和来福嬉戏打闹,让它也放松放松。

  有时候命运就是那么喜欢戏弄人。

  抱有期望的时候,往往会得到失望,只是随意逛逛,却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草丛中穿梭,陈舟很快就找到了野生葡萄。

  刚进入旱季,葡萄藤上还带着花,结的许多果实并未完全成熟。

  野葡萄比生活中常见的葡萄小得多,外皮颜色很深,若不是葡萄的藤蔓和叶子,陈舟没准会以为这是大一点的龙葵。

  挖出一棵带根的葡萄秧,又截取了几段粗壮的葡萄藤,留待回家种植,继续闲逛。

  随即他又陆续发现了甜瓜和烟草,甚至还找到了一种与辣椒极为相似的植物。

  但这株植物的果实还没成熟,掰开闻闻,的确有辣椒的辛辣味,几乎能肯定确实是野生辣椒,把他高兴得够呛。

  为了带走这株疑似辣椒的植物,陈舟放弃了挖下来的一株甜瓜秧,把采集的辣椒秧栽进了玻璃罐子中。

  就这样满怀喜悦,带着一口袋收获往岩滩赶的时候,他还在路上发现了一丛山芹。

  山芹刚绽放不久,一簇簇小白花格外娇嫩,在绿浪中倒也算显眼。

  但因为河谷平原开白花的植物太多,第一遍搜寻陈舟并未注意到这平平无奇的植物,返程时无意中走到近前才发现它与老家山坡上常见的山芹颇为相像。

  山芹名字中虽然带个芹字,味道却与菜市场中常见的芹菜有明显差别,主要特征为清苦,尤其是苦味较重。

首节上一节91/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