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舟老家,春天鲜嫩怡口的山芹一般被割下来当生菜蘸酱吃,也有用来和羊肉混在一起包饺子的,据说煮熟后味道很特别。
等过了春天,山芹茎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硬实,具有韧性,难以咀嚼消化后,就不再上餐桌了。
陈舟从前一直对野菜没什么兴趣,在这孤岛上硬生生吃了七个月单调无味的面饼后,现在只要是无毒的,味道有点新意的正常食物,哪怕再难吃他也得尝尝。
于是再度掏出匕首,给口袋又添一分重量,带着葡萄、烟草、疑似辣椒和疑似山芹的植株,他满载而归。
暖气太热,写着写着睡着了,只能继续码字到深夜了。
第84章 回家
25日一早,陈舟带着他的宝贝疙瘩们离开了河谷平原,返回海滩。
此行虽然收获颇丰,但受限于时间,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
比如书中提到过的,印第安土著的主食木薯,就没能找到,还有鸽子洞具体在哪,羊群的迁徙路径,全都不甚明朗。
对于木薯这种植物,陈舟可以说完全不了解。
他只知道这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可食用处埋在土里,至于地上的植株长什么样,他根本不知道。
因此想要靠眼睛或者撞大运在河谷平原找到木薯基本没戏,必须得挥起锄头木锹,一铲一铲的往下挖,才能挖掘出这种植物。
其实陈舟心里还是很期待木薯的味道的。
他在生活中接触过的根茎类蔬菜有很多,诸如土豆、紫薯、芋头、红薯,味道都很不错。
尤其是土豆,无论是煎炒烹炸,还是煮着吃烤着吃烧着吃,都令人百吃不厌。
红薯虽然以甜味为主,吃多了却也不像其它甜食一样让人膈应。
像紫薯芋头根茎类蔬菜这种他虽吃的比较少,感觉也是百搭的食物,单独食用或者配合调料都行,既能饱腹,又方便携带,都是优质饭食。
爱屋及乌,有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在前,再加上木薯毕竟带个薯字,四舍五入和马铃薯红薯紫薯都算远房亲戚,陈舟自然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印第安人食粮”充满好感。
离开河谷平原时,他便已下定决心,下次来一定要带上工具,掘地三尺也要把木薯找出来。
实际上此次出行给陈舟带来的惊喜已经超出了他的意料,尤其是疑似野生辣椒和山芹的植株,如果事后确定为真,对他饮食的改变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辣椒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在各大菜系中的调味料,遮膻增味,和鱼羊肉类都是绝配。
更能晾成辣椒皮,或是切碎做成辣椒酱,为生活增添热烈的风味。
在潮湿的岛屿,常吃辣椒不仅有利于增进食欲,还能祛湿,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陈舟从未想过,这座岛竟然蕴含如此丰富的物产。
对于植物学一窍不通的他不知道,大多数在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原产地都在美洲。
比如他最喜欢的土豆、辣椒、番薯、番茄,最早都是殖民者和掠夺者从美洲带出去,随后才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还有南瓜、菜豆、凤梨、番石榴、雪莲果、向日葵、玉米等蔬菜水果,以及可可这种制造巧克力的原料,祖籍全都在美洲。
若不是岛屿位于海洋,与大陆遥遥相望,阻断了物种的交互流通,他能看到的“熟面孔”恐怕要比现在多得多。
……
来时路和回家路虽不同,大体却依旧是在森林中穿梭。
倘若将岛屿换成西伯利亚或北美洲的原始森林,陈舟是绝对不敢这样贸然深入林中的。
他的底气来源于岛屿的大小和岛上不具威胁的生物群系,知道自己既不会迷失在森林中,也不会遇到可怕的猛兽,自然哪里都敢走。
况且这一路地势起伏不大,没有悬崖峭壁,顶多是灌木树根和藤蔓拦路,对人的影响微乎其微。
连续走了一整天,只在中午停歇了一会儿吃了顿饭,给来福弄了小灶填了填肚子,基本没耽误行进。
沿河往海滩走的回家路比来时上山路平坦许多,陈舟的速度非但没有因开辟新道路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太阳还没下山,远远听见海浪的声音。
从稀疏的海滨树林钻出来,他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山峰和远处垒砌在沙滩上的木石墙,松了一口气。
正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从登岛处往西北或往东北走会发现两条截然不同的河。
它们一条源自高山,汇入大海形成了岩滩。
另一条贯穿河谷平原,基本在岛内流动,源头不明。
鲁滨逊建造庇护所的地方其实在河谷平原这条河道附近。
也正是在这片沙滩上,鲁滨逊亲眼目睹了地震将巨石从山上晃落,坠入海中的景象,对天灾产生了由衷的畏惧之心。
而他的庇护所在山上,便错过了那壮观的画面。
明白自己与鲁滨逊所处位置不同后,对于鸽子洞的所在,他也有了猜测。
……
为了便于区分,陈舟给两条河各取了简单的名字,一条叫岩河,一条叫谷河。
谷河流域范围内大部分都是平原,森林的树木也不太密集,便于穿梭。
回家过程中,陈舟还看到了山羊啃掉的树皮和刮在灌木上的羊毛。
后来,他甚至发现了一头掉队的老山羊,比之前绳套套中的那只还要老,还要瘦。
那头老山羊一只眼睛瞎了,嘴里的牙也几乎磨平,下巴没有胡子,瘦的像一张纸片,就连腿上都没剩几丝肉,卧在林中苟延残喘。
对于这种劣质羊肉,陈舟属实懒得动手
啃羊排那也得有点肉啊,烧一次火那么麻烦,总不能光舔骨头。
他本想放过这头老羊,让它寿终正寝,一看来福跟着自己连跑好几天,累得都掉膘了,于心不忍,一刀捅死了老山羊。
放出羊血让来福舔舐,补充一下盐分和水分,粗暴地卸掉羊腿,剖开羊胸,掏了颗心给来福吃。
结束这顿送上门来的“午后点心”后,他才领着吃饱喝足的来福继续前进。
……
从出门当日开始计算,总共花费了5天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寻路,确认方向上,真正探索河谷平原,满打满算也就一天半。
所幸时间短,收获多。
放下用麻绳拴在背上的甘蔗捆,又取出口袋内装在玻璃罐中的植株,看到它们还保留着几分绿意,陈舟内心欢喜。
把这些植物带到合适的地方安顿好后,他还要多去河谷平原几次,再弄些植物或成熟的果实和种子回来。
特别是消耗量较大的甘蔗和辣椒,光靠它们自己繁殖速度太慢,还是得从河谷往这里搬。
这倒不是他闲的没事非要给自己找活干,主要因为窑洞就建在这边,沉没成本投在这里,就算河谷平原更适合开荒做农场,一时半会儿也腾不出时间开垦。
另一方面,神秘奖励的刷新点也在海滩。
每15天一次的切割彻底把他束缚在海滩附近,除非神秘奖励能跟着人走,否则他往后一万多天大多数时间都得待在这里。
……
检查完带回来的植株后,陈舟来到神秘奖励刷新点,看了看垒砌的木石墙。
进入旱季没有风雨后,木石墙受到的影响更小了,隔了五天,一点变化都没有。
倒是沙滩,被太阳晒了一天,到现在天色昏暗依旧滚烫,置身其中仍能感觉到浓浓热意。
4月26日第14次神秘奖励便会到来,到时候还要重新整理切割好的木板石块,再砌新墙。
走了一天路,陈舟身心俱疲。
离家五日,他很怀念家里铺着褥子的木床,怀念自己的海豹皮盖被和不用担心野兽袭击的舒适环境。
明天还有工作需要完成,若是还露宿山野,他这积蓄数日的疲乏劲儿可就没那么容易缓过来了,还得是躺在被窝里睡觉安逸。
再一想田地里的庄稼,留在窑洞中的小灰灰、提子和小龙猫。
寻思着不知道它们有没有打架或是挨饿,给它们放的食物够不够,还有它们有没有拆家,破坏镜子打翻餐具或是上床拉屎尿尿。
他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这里已经增添了那么多值得他挂念和被他所改变的事物。
强打起精神,背上甘蔗捆,拿起口袋,取出水瓶喝干最后一点凉开水润润嗓子。
呼唤来福,沿着海滩,陈舟迈开步子,开始填补旅程的最后一块拼图。
第85章 你想变成光吗(元旦快乐!)
回家后,窑洞内的景象远没有陈舟想象中那样糟糕。
地上并没有猫屎猫尿,只有一些被嚼碎的小鱼干和小动物的身体碎片。
提子不在家,可能是外出打猎了。
只留下小灰灰独自在储藏室呼呼大睡即使“大姐头”不在,它也谨慎地克制着自己的活动范围,绝不越雷池半步。
床上的被褥表面又蒙了一层砂土,除此之外被子中心还有猫蜷缩在其中留下的椭圆形凹坑。
小龙猫箱中的干草还未吃光,新鲜草倒是被吃掉了大半,积累了不少粪便。
放下采集回来的植株,陈舟生起火,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屋子,拎着油灯外出看了看庄稼地。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检查窑洞因宠物懂事所产生的那点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田头几株刚开花不久,孕育稻粒的稻谷被兔子从根部嗑断了。
而且这群可恨的家伙不仅吃掉了稻穗,还在田头留下了几堆漆黑的粪便,踩了一行脚印,就像在刻意挑衅。
辛辛苦苦照料近四个月,眼瞅着要到收获的时候,却蒙受这样的损失。
再一想到在农业初期,这几株稻谷成熟后结出的种子可以在下一轮种植中生产更多的粮食,在滚雪球过程中意义更加重大,陈舟对兔子的恨意立即达到了顶点。
“他奶奶滴,这群三瓣嘴真是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呀。
看来这段时间的套子还是下的太少了,就不能给它们一点好脸色。
等着,这回地震过去了,时间充裕,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玩。”
扶了扶田头装有羊头骨的稻草人和光秃秃的兔子皮毛杆,陈舟的目光顺着田地边缘转了一圈。
他决心要把田地前沿全部插上“兔子旗”,以告慰这几株惨死的稻谷。
心疼地收起枯萎打蔫儿的稻谷茎,拎着灯,他仔细数了一遍田中庄稼。
兔子总共祸害了23株稻谷,除去两株莫名其妙枯死的植株,田里还剩103株开过花的成体稻子。
大麦小麦因生长速度较慢,还没对野兔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侥幸逃过一劫,八十多株全数存活。
把稻谷茎放在厨房门口。
吃过饭,陈舟将来福牵到田头拴起来,先让它在这里看守一晚,自己揣着满脑袋“除兔方案”回屋睡觉了。
……
26日气温格外高。
光照不够充足的窑洞内部也难得燥热了起来。
盖着海豹皮被子,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本想在被窝里多躺一会儿,陈舟实在受不了节节攀高的气温,带着懒意从床上爬了起来。
凉水洗脸让大脑清醒,走出厨房伸了个懒腰,享受片刻室外的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