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有些无奈,正打算放弃。
这时,陈昂却又说道:
“电子不也是微观物理学的一部分吗?而且球状闪电似乎还还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量子领域。”
“做科研,‘似乎’这种词还是别用了。”
丁仪依旧面朝窗户,但这次没有沉默不语。
陈昂接着说:
“军方目前确实暂停了雷电武器的研究,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他们之前在同类型试验系统上的投入就能看出,上面还是很重视这项研究的。
目前我们正在找新的突破口,球状闪电就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这也意味着,这项研究需要的投入更大。
军方和我们短时间内都没法全面开展相关工作,但我们可以先做理论准备,构建几个数学模型,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边界条件入手,把基础打牢,等条件一成熟,马上就能着手相关实验。”
丁仪再次沉默了,陈昂继续自顾自地说着:
“或许球状闪电研究不属于基础科学,可它有很大可能应用到武器领域。
为国铸剑,铸剑总得有原材料和熔炉吧。
搞研究可不是光靠一支铅笔、一张纸就能成的,尤其是微观粒子领域。
我听说,国家没把超大型加速器和强子对撞机列入新的科技五年规划。”
“人们都说那是无意义的劳民伤财。”
丁仪终于按捺不住,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昂。
“所以,以后咱们的物理学家只能继续去日内瓦,当乞丐、当苦力,就为了人家能施舍点可怜的试验时间。”
陈昂顿了顿,接着说:“虽然和您接触时间不长,但我能看出来,丁教授的腰杆子硬得很,绝对弯不下去。”
丁仪听到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可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自负之人,不过你这话我爱听,腰我也确实弯不下去!”
“这么说,您是答应加入了?”林云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
“如果连我都不行,你们还能找谁呢?”丁仪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至此,球状闪电武器研发团队,算是彻底聚集齐了,戈壁上的研究所前,十几名满怀信心的年轻人,勾肩搭背,笑得格外开心,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当时他可以算是我们团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了,如果说那个项目我的功劳有六成,他的功劳起码能有四成。”
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用手指着从银幕画面变成的照片,说道。
“呐,这个就是他,长得当然没我帅,不过头脑很聪明,什么都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很难相信他之前竟然那么多年都没能在学术界混出头。”
“他之前是在藏拙吧?”
作为老刑侦,又在特殊战线工作了这么久,史强一听丁仪的描述,就给出了相应猜测。
“谁知道呢,反正在那之后,他就出国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再然后就是以辉煌集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在学术界出了名,但我们一直未曾联系过。
对了,你们找我过来,就是为了他?”
史强摇摇头。
“不是,是因为国际局势方面的原因,上面想要问一下,我们的‘晨光’,可以投入实战吗?”
“‘晨光’?这项目当初不是你们暂停的吗?现在问我干什么?”丁仪没好气地说道。
史强露出苦笑。
“丁教授,当初这项目启动的时候,我还在只是个小兵呢,这可怪不到我头上。”
“我觉得我们该给这次的武器研发项目起个代号。”会议室里,林云提议道。
“直接叫‘球闪’不久行了。”丁仪满不在乎地说着。
“那怎么行,我们是有规矩的,武器研发的代号可不能那么随意。”
“那你觉得叫什么好?”陈昂问林云。
她笑容很是灿烂。
“‘晨光’怎么样?清晨刺破黑暗的第一缕阳光!”
团队众人连声道好,在人员齐整之后,他们也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有关于球状闪电武器化的项目中。
而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就是搞清楚球状闪电是什么,该如何在实验室人工生成它,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武器化。
这其中丁仪负责球状闪电最为基础的物理理论研究,提供相关数学工具。
陈昂将注意力聚焦于球状闪电本身,借助华夏军方的力量四处奔波,寻找自然界中有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尝试着近距离观测它。
至于林云,她主要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料,只要是有益于项目的东西,她都能想办法弄来。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这“晨光”项目最为稳定的金三角,在团队众人的一齐努力下,项目的进度也一种喜人的速度在往前推进着。
可是科学研究,很多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球状闪电这个课题,在全球都属于最前沿的内容,不知多少学者在上面折戟沉沙,想要破解这个难题,光靠一腔热血可不够。
第516章 灯塔启示
电影的节奏,从来都是起起伏伏才有意思,平铺直叙,一马平川,总少了那么一些趣味。
所以在团队集结完毕,历经最初的顺遂时光后,“晨光”项目恰似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上的船只,很快便撞上了暗礁,陷入了困境。
在漫长的半年里,陈昂和丁仪如同不知疲倦的苦行僧,一头扎进查阅典籍、核算数据、设计实验的无尽海洋中。
每一次满怀期待地开展试验,收获的却总是令人沮丧的失败。
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他们的面容在高强度的工作与接连不断的挫折中,迅速变得沧桑起来,原本光洁的下巴上,也冒出了一层短而杂乱的胡须。
林云作为整个项目的掌舵人,压力更是如山般压在她的肩头。
团队每运转一天,便如流水般消耗着大量资金,更别提那价格不菲、犹如吞金巨兽般的实验设备与材料了。
长时间的操劳与精神上的高度紧绷,让她的神色也憔悴了许多,原本明亮的双眼如今也布满了血丝,透着深深的疲惫。
“不行,这个数学模型完全错误!这儿的数据对不上,那儿的推导逻辑也有问题!”
陈昂满脸焦虑,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文件。
“这已经是我所能构建出的最契合模型了!我反复验证过无数次,计算过程绝无差错!”
丁仪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不甘示弱地大声反驳着,为自己耗费无数心血得出的成果据理力争。
“可在这次的实地观测中,球状闪电的实际表现与你模型预测的简直是天壤之别!你知道吗,就因为这个偏差,一架直升机在现场坠毁,机上的士兵全部牺牲了!”
陈昂猛地站起身。
“那你想让我怎么办?数学是严谨且不会说谎的,我敢拿我的学术声誉担保!你怎么不反思一下,是不是你们的观测手段、记录方式存在漏洞!”
丁仪也霍然起身,双手紧握拳头,与陈昂怒目而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仿佛下一秒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够了!”会议室里,林云用力一拍桌子,巨大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陈昂和丁仪这才如梦初醒,停下了争吵,各自坐回座位上。
他们心里都十分清楚,对方其实并无过错,但数十次的失败就像沉重的巨石,一块一块地压在他们本就疲惫不堪的精神世界上,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无比紧绷、焦躁。
这场激烈的争吵,不过是他们在巨大压力下,寻求释放的无奈之举。
“我这边的资金储备,还能勉强支撑团队运转三个月,你们俩别再纠结这些无谓的争执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林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坚定,安抚着两位情绪激动的科研骨干。
“那三个月之后呢?”丁仪目光如炬,直视林云,抛出了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敢轻易提及的尖锐问题。
林云沉默了片刻,随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略带苦涩却又坚定的笑容,轻声说道:
“就算到了那时,项目也不会立刻被撤销,无非就是削减经费罢了,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想出办法渡过难关的,放心吧,这个项目我绝对不会像之前一样放弃了。”
陈昂和丁仪是否真的能放下心来,旁人无从知晓,但在夜晚的基地,许多人都辗转难眠。
而当他们透过宿舍窗户,望向外面宽阔的闪电试验场时,便能看到丁仪烟斗上的小火星,一闪一灭。
在黑暗中,它孤独地闪烁着,恰似他们在困境中苦苦坚守的那一丝渺茫希望。
时光飞逝,眨眼间镜头切换,又是两个月过去了,这次林云和陈昂带领着研究团队踏上了一座位于南海的海岛。
气象部门精准预测,这里即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雷雨,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捕捉那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比不上你们专业。但我心里清楚,老丁为了这个项目,真的是拼尽了全力,全身心都扑在上面。”
林云一边整理手中的资料,一边对身旁的陈昂轻声说道。
“我没说丁仪有问题,只是这球状闪电的研究难度超乎想象,一次次的失败,难免让人有些灰心丧气。”
陈昂叹了口气,他和林云并排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不远处,团队成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架设着各种观测和实验设备,并将它们牢牢固定,以防被即将到来的台风无情卷走。
至于众人的头顶上空,浓重的黑云如同汹涌的黑色浪潮,压得极低,仿佛触手可及。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寂静,平日里叽叽喳喳、喧闹不已的海鸥此刻也不见踪影,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暴风雨,要来了。
“而且要是连老丁这样顶尖的物理学家都无法解决球状闪电的基础模型问题,国内还有谁能做到呢?”
陈昂颇有些无奈地看着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这时,一束光从他身后射来,照亮了因暴风云而显得昏暗无光的海面,那是岛上的一座灯塔。
在黑暗中,它孤独地伫立着,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宛如黑暗中的希望之火。
“还有你啊!
当初在泰山山顶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感觉你很特别。
这样的你,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林云突然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陈昂,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期待,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陈昂心中厚厚的阴霾。
陈昂愣住了,一时间竟呆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应。
而当林云那纤细却布满薄茧的手轻轻放在他掌心时,陈昂只觉头脑中轰然炸响,仿若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开,震得他心神激荡。
不,真的是天上的雷炸响了!
刹那间,大雨如注,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如子弹般砸在身上,生疼生疼的。
陈昂等人赶忙躲进了岛上坚固的哨所,哨所外,雷霆轰鸣,狂风裹挟着暴雨肆虐,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摧毁。
陈昂等人紧盯着数台监控装置,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错过那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紧张的气氛顿时在狭小的哨所内弥漫开来。
这个过程中,也不时有监控设备被狂风摧毁,好在他们布设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每一处都有富余的设备。
终于,一名同事激动地指着其中一个显示器,声音因为兴奋与紧张而尖锐起来:“在那儿!”
陈昂等人迅速根据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锁定了那颗半径足有40cm的橘黄色火球。
它时而在空中肆意翱翔,如同一位自由不羁的舞者,在狂风暴雨的舞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魅力;时而贴着地面飞速滑行,像一道神秘的光影,转瞬即逝;时而又绕着礁石悠然转圈,仿佛外界的狂风暴雨与它毫无关系,自在而洒脱。
而当暴风雨的威力稍有减弱,穿戴好装备的陈昂几乎是第一个冲了出去,顶着狂风暴雨,朝着球状闪电所在的方向奔去。
他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无比坚定,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殊死较量。
“小心危险!”林云在他身后大声呼喊,声音却很快被风雨无情淹没,陈昂仿若未闻,以最快的速度和同事们赶到了球状闪电出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