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
陈昂看着试验场上那还在冲着地面放电的直升机。
“如果能够人工生成这种闪电的话,它的潜力确实是难以估量。
你很难想象有这么一种东西,它可以以一团火球的形式穿过墙壁,明明没有热量散发,却能瞬间把人汽化。”
“是啊,我看过记载有球状闪电的案例。”
林云点头。
“有记载它曾把睡在被窝里的人烧成灰,被子上却没有一道焦痕。
还有记载它进入冰箱,瞬间使里面的冷冻食品都变成冒热气的熟食,而冰箱本身还在运转。
这些都说明它对打击目标有着不可思议的精确选择性,这是其他任何武器系统都不具备的特点。”
然而看着兴致勃勃的林云,陈昂虽然不忍心,却还是打断她道:
“但是这很困难,比你改良这些闪电武器的成功性还要低。
目前学术界对于球状闪电依旧是一无所知,有些人甚至都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更别说是人工生成球状闪电,并将其开发成武器了。”
“这正是我们找到你的原因啊,而且这种项目,也不会完全让你挑大梁,我们还有其他外援。”
林云劝说道:
“主要是我们看中了你在这方面的执着,有时候做研究,坚韧不拔的毅力往往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不希望研究到了一半的时候又有人喊着要放弃了。”
“但我还是觉得在这东西上花太多的精力,意义不大。”陈昂坚持道。
“你是觉得开发武器有罪恶感吗?”林云突然发问。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陈昂沉默了片刻,深深叹了口气,“或许你没见过球状闪电怎样杀人,但我见过,而且杀的是我父母!”
“我看着他们在一瞬间被烧成了灰,然后那块人形的灰被我手指轻轻一碰就塌落到地上。
这件事我当时甚至连警察都没告诉,他们在我父母的案卷中写的是‘失踪’……”
“抱歉,我没想伤害你!”林云显得慌乱起来。
“没关系,”陈昂反应倒是很平淡,“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从我个人来说,我对雷电武器没有兴趣。”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是我考虑不周。”
陈昂摇摇头,“我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善良,我只是不想再看到球状闪电把人烧成灰。”
“那你想看到有一天别人把我们烧成灰?”林云反问。
陈昂张嘴欲要说话,但林云没给他机会。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我们可以不率先动用武器,但不能没有!”
说罢,她摘下了胸前的一枚胸针,那是其身上惟一的装饰品,是一把剑,但只有火柴长短,造型古朴,却闪烁着亮晶晶的银光。
“觉得它好看吗?”
林云将胸针举起,陈昂点了点头。
“这是我的母校在我们毕业时送给学子的礼物,在我们学校里,也还有这把剑的雕塑。
我确实喜欢武器,也喜欢危险,但我不喜欢战争,因为我的母亲就是死在了战场之上。
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战争已不是我们喜欢不喜欢的问题了。
为国铸剑,是我的母校校训,更是吾辈职责。
当然,你并非是军人,我也不是要强迫你,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好好想想吧!”
林云转身离去,在陈昂的掌心,她那柄世界上最锋利的剑,正静静地躺着。
第515章 “晨光”项目启动
“实不相瞒,在当时,于我而言,那不过是个空洞的口号罢了。”
审讯室内,王志文所饰演的中年陈昂,身姿沉稳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手指交叉置于胸前,他那极具磁性的嗓音清晰而洪亮,确保屋内屋外所有监视他的人都能听得真切。
“那个时代,社会上自由主义思潮肆意蔓延,而我本就是个情感淡漠之人,鲜少会对什么事情上心。”
“然而,你最终还是应允了那位林女士的请求,加入了球状闪电武器的研发团队?”
白人探员目光敏锐,试探着抛出这个问题,终于触及到关键所在,而他竟能如此沉得住气,果真是搞情报工作的行家。
“没错,不过实际上,在那个项目里,我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举足轻重。”
随着陈昂的话音落下,时光仿若再次倒流。
他最终还是签署了保密合同,正式加入林云的研发团队。
但这样一个科研团队,仅靠林云和身为研究生的他,显然远远不够。
“球状闪电绝非普通的自然现象,依据现有的资料判断,它极有可能关联到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领域。”
陈昂发表自己的见解,林云听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没错,我们得请‘超人’出山了。”
随后,陈昂便随着林云,亲自前往那位物理学“超人”的住所拜访。
那是位于上京市HD区的一栋新住宅楼,二人抵达时,房间的大门半掩着。
按了数次门铃,都无人应答后,林云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以极为警惕的姿态,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
所幸屋内并未潜藏敌人,三室两厅的宽敞住房内,大部分空间都空荡荡的,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一切都显得简洁朴素,只有地面与窗台上杂乱地散落着大量A4纸。
这些纸上,有的一片空白,有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或是绘着奇异的图形,还有不少铅笔随意丢弃在各处。
在这一堆纸张的中央,客厅的地板上,二十多岁的白敬亭正四仰八叉地躺着,酣然大睡。
他身形瘦长,身着宽大的白背心与短裤,嘴角流下一道口水,直接滴落在地板上,全然没有丝毫形象可言。
林云高声呼喊了好几声,他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我开始有点后悔了,这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学术‘超人’。”
林云望着熟睡中的目标人物,忍不住低声抱怨起来,很显然,她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简直是糟糕透顶。
然而,陈昂并未附和她的话语,只是缓缓蹲下身子,目光紧紧盯着那些写满数字、画满图案的 A4纸,逐张仔细翻看。
“不,他绝对是我们要找的人!”
“那人究竟是谁?”白人探员紧追不舍地问道。
“丁仪,你应该有所耳闻。”陈昂双手一摊,轻松回应道。
白人探员眉头微微皱起,无需他再多说什么,墙上的显示器瞬间便呈现出王劲嵩的照片,以及关于丁仪的详细资料。
嗯,经过精心化妆,王劲嵩与白敬亭确实有个六、七分相似。
“丁仪,男,年龄:43岁,籍贯华夏吉林,华夏一级教授,是该国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同时拥有哲学和量子物理学双博士学位,以及一个数学硕士学位。
曾担任华夏中子衰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凭借该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之后又负责良湘高能加速器工程,堪称华夏国内微观粒子领域首屈一指的顶尖物理学家。”
“他的才华的确极为出众,”陈昂微微点头,“不过相较于我,还是稍逊一筹。”
“陈昂吗?他被抓起来了?哎,实在太可惜了!”
镜头一转,特事部门的办公室里,史强与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情景,说实话吧,在和我同龄的科研人员当中,极少有人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在学术层面能让我由衷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他算是其中之一。”
“不错,你能看得懂这些计算稿?看来你们这个项目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有个聪明人。”
年轻的丁仪手脚麻利地打开两把折叠椅,冲陈昂和林云扬了扬下巴,示意他们坐下。
“您就是丁教授吧?”林云礼貌地问道。
“我是丁仪。”丁仪也给自己打开一把折叠椅,大大咧咧地坐下。
林云直入主题:“我们这次慕名前来,是有个国防项目,想请您负责理论部分,给我们提供支援。”
丁仪神色淡然,不置可否。
他随手拿起一旁茶几上的烟斗,从玻璃瓶里捏出一撮烟丝,慢悠悠地装进大烟斗,点火,深深嘬了一口,吐出长长的烟气,这才漫不经心地开口:
“研究什么?”
“球状闪电。”陈昂言简意赅地回答。
“很好,如果是那帮人派你们来羞辱我的,那他们得逞了。”丁仪的脸色瞬间冷了几分。
“要不您先了解一下我们这个项目?”林云说着,就准备打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丁仪却摆了摆手,态度坚决得很:“不必了,我是微观粒子物理学家,又不是电气工程师。”
林云心里一沉,有些泄气,再加上一开始印象就不太好,她心里反倒觉得,没能邀请到这位丁教授,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陈昂突然开了口:
“确实,以丁教授您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深厚造诣,加入我们这样一个小团队,属实有点大材小用。
而且我记得,您的中子衰变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听说还差点拿了诺贝尔奖?那真是太可惜了。”
“别提诺贝尔奖了,”丁仪冷笑一声,“要不是它,我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成了个闲人。”
“这是怎么回事?”陈昂追问道。
“还不是因为我说的几句话。
去年在欧洲,一个电视论坛上,主持人问我作为本届诺贝尔物理奖最有力的竞争者,有什么感想。”
“您怎么回答的?”
“我就实话实说呗,诺贝尔奖这东西,从来就没授予过卓越的思想,它青睐的不过是匠气和运气,就像因为光电效应获奖的爱因斯坦。”
“确实如此。”陈昂点头表示赞同。
“是吧,而且到了今天,诺贝尔奖也就是个年老色衰、没了姿色的婊子,全靠花哨的包装和复杂的手段来讨好学界。
老实说我从没想过要得奖,我对诺贝尔奖根本不感兴趣,研究物理本身带给我的乐趣,可比它大多了。
只是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砸了巨资,硬要塞给我,我也推脱不掉。”
“丁教授您这……”
陈昂和林云对视一眼,都被这位的大胆言论惊到了。
“那您也不至于因为这个辞职吧?”
“他们说我不负责任、哗众取宠,实际上不过是坏了某些人的好事。”
丁仪神色平静,又吐出一口烟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些家伙把我当异类,我走就是了,只可惜了我那些研究。”
或许是因为性格都有些古怪,林云这会儿对丁仪的看法倒是有了很大转变。
“既然丁教授您现在手头没什么研究项目,那不如加入我们,总比在这儿干坐着强,不是吗?”
丁仪没说话,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他们抽起烟来,把烟气都吐向窗外,像是怕熏到客人,又像是在无声地表达想要结束话题、送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