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皓的这家星斗文化一旦掌握了大量的幕后工作者,就有了通过他们,和各大影视公司议价,同时反向影响娱乐圈的能力。
至于各大影视公司是否会针对打压它,那是必然的。
只不过在当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繁荣发展的娱乐圈会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影视公司老板们忽视这些基层的问题。
等到他们感受到来自底层的力量,并且开始重视起来时,星斗文化只怕已经发展到他们难以撼动的体量了。
对于星斗文化,王皓是足够重视的,不然他也不会早早就成立这么一家分公司。
而和星斗文化同样受到王皓重视的,还有另一家分公司,那就是负责版权业务的星图文化。
如果说星斗文化是王皓娱乐集团的一条腿,是集团的硬件基础。
那么星图文化就是王皓娱乐集团的另一条腿,是集团的软件基础。
王皓于06年上半年将星河互娱公司的版权部门剥离了出来,成立了专门负责个人名下版权业务的星图文化。
这个公司不大,也就十几个人,但公司名下却是拥有包括《何以笙箫默》、《步步惊心》、《游戏时代》、《鬼吹灯》、《琅琊榜》,以及刘慈欣所有科幻小说和王皓所有电影的版权。
除此之外,王皓在好莱坞编剧协会备案的那些剧本版权,也都在星图文化的名下。
这些电影剧本加上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和《球状闪电》,以及方白羽的《游戏时代》,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还有王皓的《活埋》、《鲨滩》、《致命来电》和《无双》,又共同构成了科幻电影宇宙的版权库,成为了星图文化最为重要的资产。
未来迪士尼收购漫威,花了42.4亿美元,王皓的这个科幻电影宇宙若是成功搭建起来,其体量也绝不逊色于漫威多少。
如此对比之下,星图文化的估值,必然也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王皓是肯定不会出售星图文化的。
星河互娱、星斗经纪、星图文化,这就是他娱乐帝国的三驾马车,也是王皓事业的基石。
更是整个华夏影视文化崛起,和好莱坞分庭抗礼的希望。
第194章 辞旧迎新
2006年过去了,王皓很怀念它。
在这一年里,他拍摄制作了电影《无双》,两部电影的上映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迈入了亿元票房导演的行列。
在这一年里,他的科幻电影宇宙计划在沉稳而有力地扩大著版图,宏伟的世界开始初具雏形。
在这一年里,他的公司飞速扩张,手下的员工超过了百人,拥有了一个成熟的团队,公司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在这一年里,他成功考上了田壮的研究生,成为了根正苗红的学院派导演。
在这一年里,他在上京买了属于自己的豪华别墅,买了豪车,还收获了爱情。
在这一年里……
对于自己的2006年,王皓很是满意。
不过成功的人从来都不会沉溺于过去的荣耀,那是老头子才会干的事情。
王皓要做的,是放眼未来。
至少在这2007年,还有更多的计划需要他去实施。
拍《源代码》,投资制作《龙的传人》、《飓风营救》,丰富完善科幻电影宇宙,继续发展提高公司的特效技术,收购版权,买房……
总之王皓的计划还有很多很多,不过当前最为要紧的,却是过一个好年。
所以在开完年终总结大会以后,身为老板的王皓,就给员工们发了一个足以傲视同行的年终奖,让这些跟著他的兄弟们能够开开心心回家过个幸福、美满的春节。
至于他自己,也是将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姥爷都接到了自己新买的别墅中,和老人们一起看春晚,包饺子。
大年初一开始。自然也是利益型的走亲戚环节。除了去各个亲戚家拜年以外。王浩还得提著礼物。一一拜会。咱三爷。田老师。这些相熟的长辈。
华夏人都讲究一个礼尚往来,这关系嘛,自然得走动走动才能清净。平时不上心。事到临头再去成人那可不是个样子。
等到这一切都忙完了。年夜已经结束了。
新年开工第一天。王浩是早早就来到了公司。站在门口给员工们一人发了一个开工红包。
“老板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收到红包的员工们个个喜笑颜开,笑嘻嘻的和王皓拜年,王皓自然也是笑容满面的和他们说著话。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以后,王皓这才召集各部门的领导,在会议室里开了一个简短的开工会议。
会议的内容也很简单,无外乎是先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然后对公司今年的发展和工作做出一个大致的安排。
其中的重点就是电影《源代码》的拍摄以及《龙的传人》和《飓风营救》的制作工作。
对于这些,在场的众人并不觉得意外,毕竟这其中很多工作王皓去年年底就已经和他们交代过了。
所以当王皓说完以后,各部门的负责人也将自己部门今年的工作规划都阐述了一遍。
这其中王皓重点关注的,就是张扬所负责的特效部门。
电影《源代码》的特效工作,早在去年10月王皓就已经布置下去了,特效部门也一直在加班加点的忙碌此事。
这其中有关于高铁的模型,是重中之重。
特效部门在南车四方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也成功于上京的一处大型摄影棚中,完成了对于高铁车厢的1:1复刻。
那几辆高特模型,王皓在年底的时候还专门去看过,是完全按照他手稿上的外形设计制作的,除了不能开以外,可以说是和真车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除了模型以外,《源代码》的制作仍然需要大量的特效镜头,例如高铁车厢外的风景,当然不可能是实拍,这就需要大量的绿幕拍摄,特效镜头并不会少。
此外另一个还有列车爆炸脱轨,和男女主在爆炸过程中拥吻的定格画面,这也不可能通过实拍完成,只能依靠特效技术。
所以对于《源代码》需要更长制作周期的事情,王皓也早已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这个事情是急不来的,慢工出细活。
王皓能够做的,也就是跟特效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深入参与其中,以免他们因为理解不到位而在特效制作上走了弯路,耽误了时间。
可别小看了这一点,华夏电影现如今在特效制作方面的经验,还是很欠缺的。
不少导演不懂后期,后期也不懂电影,彼此之间还缺乏有效沟通,往往就会导致后期不知导演想要什么,导演也无法向后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久而久之,后期就成了导演心中的垃圾桶,特效就成了拍摄中各种问题的擦屁股纸。
现场穿帮了?让后期修!
演员表演不到位?让后期修!
打光有问题?让后期修!
什么事情都靠后期,分给特效的资金又不够,电影所呈现出来的质感效果,自然是只有被吐槽的五毛特效了。
王皓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问题,对于《源代码》的特效制作,他可是十分重视的。
在他看来,这部电影实际上才应该算是他所拍摄的第一部真正的硬核科幻片。
虽然《源代码》中也大量运用了梦境空间这样的软科幻概念,但整部电影在特效数量上来说,已经超过了他之前几部电影的总和。
这部电影若是拍出来,必然会在华夏的科幻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而能够完成这部电影,那也就意味著他们的团队已经有了向硬科幻电影发起冲锋的实力。
在会议上确定完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后,星河互娱的团队也开始迅速行动起来。
作为一个以发展电影工业化为目的的公司,他们迅速展现出了这一年来的锻炼成果。
仅仅只用了四、五天的功夫,《源代码》的电影剧组便顺利集结成功了。
各方面的幕后人员迅速到位,数百人的前期团队,依照任务划分成不同的部门,并且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开始磨合、熟悉。
依靠著最先进的制片管理软件,王皓的命令也成功传达到了方方面面。
然后剧组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大部分的幕后人员需要在上京的摄影棚中,进行后续拍摄的准备工作。
至于导演王皓,他将带著另一部分剧组人员和演员们一起前往魔都。
在那里,《源代码》剧组需要召开一个开机发布会,同时还要拍摄电影开头最为重要的一个长镜头。
第195章 魔都开机
魔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它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的士以及航空港紧密衔接在了一起,乘客在抵达魔都之后,无需花费多余的时间,就能一站式选择自己想要的换乘方式。
其所汇集的交通方式,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只不过这种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工程,如今还只存在于魔都市政府的规划之中。
也就在去年的7月,魔都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发建设工作。
按照魔都市政府的规划目标,2006年底,枢纽的主体工程全面开工,2009年底工程竣工,2010年魔都世博会举办前,这儿才会正式投入使用。
这种进度,王皓他们自然是等不了的。
在《源代码》的剧本中,那辆故事发生的列车,正是从这座魔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出发,一路前往上京。
所以电影开头,王皓就设计了一个长镜头,将魔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囊括于其中。
只不过此地还未建成,王皓他们也不可能等到10年再来拍,怎么办?自然是求助于特效建模技术了。
早在王皓拍摄《致命来电》的时候,就曾通过该技术将原本好多年后才能出现的魔都“三件套”提前搬到了大银幕上,如今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
当然,这种级别的工程图纸,就算是外形结构,也并非是王皓他们张张嘴就能拿到手的。
还好《源代码》这部电影有魔影集团的投资,同时上次他们拍摄《致命来电》,也与魔都地方部门打过交道,双方这才得以友好的进行沟通。
而当王皓等人详细说明了意图,并且将提前设计好的预拍摄动画展示给有关部门的领导看过之后,这些魔都的领导也很是感兴趣。
和那些小地方的领导不同,魔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能够在这里当领导,不仅学历高,同时也都有著不错的眼光,对于王皓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来拍电影这个事情,自然也都看到了其中所蕴藏的好处。
最起码这算是提前为魔都的城市名片进行一个宣传了,而且听说王导的电影还能卖到国外,那这就更是一个宣传口连带的政绩了。
所以魔都的相关部门很是热情,立刻就对负责枢纽工程施工的公司下达了指令,让其全力配合王皓等人的拍摄工作。
于是很快,就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工地大门口,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机发布会就这样召开了。
对于在工地门口举办开机发布会这个事情,到场的媒体记者们还是十分意外的,毕竟之前可从没有人这样弄过。
不过他们也不在意这些,相比于发布会场地的问题,王皓这位年轻导演的新电影,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发布会的流程也很简单,在司仪说完开场白以后,自然是先由魔都当地的领导进行一番慷慨陈词,介绍一下魔都的优点特色,阐述一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重要价值,然后再表达一下魔都对于娱乐文化产业的支持。
如此三板斧下来,才轮到王皓等人介绍新电影《源代码》的大致情况,同时也让电影的主演们在媒体记者前露个面。
等到这些流程都结束,这才轮到记者们的提问环节。
而在这个时候,那些用于采访的话筒,大多都递到了导演王皓和女主演宋慧侨的面前。
这倒也十分正常,毕竟整个《源代码》剧组,在外人看来,演员阵容其实并不怎么出彩,主演的于波虽然参演过大火的《水月洞天》,但那只是个电视剧,而且于波本人是戏红人不红。
剧组唯一有点话题度的,也就是个宋慧侨,这还是因为她身上有外国友人的加成,否则以她电视咖的身份,在华夏电影圈根本就不够看。
“王导!王导!请问您这新电影的投资多少?”一名公司事先安排好的记者最先喊了出来。
“五千万!”
王皓报了一个略微有些夸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