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堪景组寻找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山地,附近最好有流量比较大的江河,实在没有的话小河杈也行。
尽量多拍一些视频与照片资料,每天发邮件告诉我进展。”
陈一鸣吨吨吨灌下大半杯浓茶,继续往下说。
“大壮,还有一件事也要在你出国之前办妥,就是抓紧成立一家项目公司。
《魔都假日》是咱们自己折腾,投资也才几百万,放在铂爵下面问题不大。
《1951》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制作,魔影厂不说,总政那边,取景地的地方政府,车辆赞助方,现在我就能列出来4家合作制片方,后续很可能更多。
因此这部电影再放在铂爵就不合适了,必须新成立一家专门服务这个项目的公司。
这家公司关系到所有合作方的出资、分成与后续权益,更涉及到《1951》的版权归属,所以得找一个咱们信得过、合作方又挑不出毛病的法律顾问,帮咱们把公司架子支起来。
公司在谁手上,项目主导权就在谁手上,咱们不先下手为强,回头怕就要变成憨憨打工人了。”
腾少爷的头越垂越低,听到最后已经彻底搁在了桌面上。
“铁柱,你干脆把我大卸八块算了,这么多事我哪搞得过来。”
陈一鸣冷笑出声,“切!你搞不过来,不是还有你老子嘛,你可别忘了,这项目的根子连着马董呢,大马董出大力、小马董出小力,这就叫一个天经地义!”
小美见势不妙赶紧插话提问,打断了两人之间的怨气对喷。
“陈导,现在影视学院的在校生,不是都有详细的学生档案吗,我听说有关系的经纪公司都能直接看到,咱们能不能先根据档案做一轮初选。”
陈一鸣听了一拍大腿,咋把这茬给忘了,他还真是忙糊涂了。
他指着小美“教育”腾少爷,“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待工作的,遇到困难不要第一时间抱怨推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出主意想办法,学着点!”
然后他瞬间变回笑眯眯的面孔,对小美说。
“小美,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组织上认为可以给你加加担子,第一主角的初选、复选就交给你了。”
小美的笑立刻僵在了脸上,讷讷地推辞三连,“这哪行,不成的,我不会啊!”
陈一鸣一指趴在桌上生无可恋的大壮,“有问题找马董嘛,让马董给你介绍一位魔影厂懂行的选角副导演,你们俩再带个摄影师组团去面,你管理好现场秩序就行。
我给你设计一个场景,面试时务必让那个副导插进去。”
陈一鸣伸出手去重重地一拍桌子,把大壮的脑袋拍起来,然后对他吼道,“别睡了,来配合一下,现在你就是接受试镜的演员。
小美,靠墙柜子下层有一台相机,去拿来开录像模式,高度与咱们马董的眼睛平齐。”
马云腾一听演戏立马来了兴趣,按照陈一鸣的吩咐在会议室的白板前站好,拿着陈一鸣刚写的几句台词念念有词地背。
台词很简单,就三句话,也不长,很容易记。
面前怼着一个镜头,陈一鸣又迟迟不说话,马云腾开始不自在起来,双条手臂一会儿放在身前一会儿背在身后,尴尬得无处安置。
“大壮你倒是说话啊,不是试镜吗?要我演什么?”
“你站站好,立正,放松,双腿站直喽,手别摆来摆去的。
好,现在这样就行,小美记好我是怎么问的。
第一个问题,你现在脑子里,正在,想什么?”
大壮你别傻站着,说话啊,我在问你呢。”
腾少爷已经彻底进入懵逼状态,呆愣愣地开口,“没想什么啊,我应该想什么吗?台词里没这句啊,不是试镜演戏吗?”
陈一鸣不理他,只是吩咐小美,“第一个问题问完之后推镜,让整张脸充满画框。”
“大壮眼睛别瞎转,保持直视镜头,听好。
第二个问题,听明白了没,都记住了吗?”
这句问话台词里有,大壮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都记下了!”
“大壮我更中意你木呆呆的样子,恢复一下。
第三个问题,我们白天出发!”
大壮微愣一下很快反应过来,这次眼睛保持住了,始终直视着前方。
“白天?白天就白天!”
“大壮你头不要动,再说一次。”
“白天?白天就白天!”
“OK,第四个问题,现在了解这里了吗?”
“比上次多一点,我想再多了解一点。”
“试镜结束,大壮你可以去干饭了。
小美,记得实际试镜时最后再问演员一个问题。
愿不愿意去最贫穷的农村体验生活,这一个月会十分艰苦。
实拍的两个月也非常辛苦,可能每天都要走上几万步。
一定要问清楚,吃不了苦的我们决不强求。”
小美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一边头也不抬地提问,“陈导,第一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吗?”
陈一鸣轻描淡写地回答,“随便演员怎么答,就是暖暖场子,回答什么不重要,我只看录像。”
事实当然不是陈一鸣解释的那么简单,其实这是一个设计得比较鸡贼的问题。
一方面是做一个试探,看看来试镜的演员是不是一个有心人。
第一主角的人设是一个木讷的农家少年,但角色木讷不等于演员木讷,演员内心反而需要十分细腻,这样才能把角色成长的层次感展现出来,进而准确传递给观众。
与《魔都假日》里的公主不同,这不是一个依靠本色演出就可以拿捏的角色。
演员参加试镜之前,打听了解剧组的大致情况,这属于职业演员的入门功课。
对于三大的在校生来说更加简单,直接就可以找老师问。
问都懒得问的,说明不太喜欢琢磨事,大概率是演不好这个角色的。
另一方面,则是使用预设情境的方式,考察演员是否具有陈一鸣中意的特质。
当初接受程昱采访时,陈一鸣说《魔都假日》是先有演员后有故事,其实这并不是完全的忽悠人。
如果不是刚好认识外形气质酷似赫本与派克这一对神仙的莉莉和老古,他是不会想到拍《魔都假日》的。
应付差事只要求搞一部都市风光片,他脑子里有大把其他案例可以参考,并不是非《魔都假日》不可。
同样的,《1951》的主角虽然需要最大限度地贴合真实战史,但在他脑海里同样有着来自前世的参照人物,整个故事都是从那个人物的特质出发,并不是凭空想象。
那人的名字比较冷门,至少作为演员比较冷门,他就是罗伯特-雷德福。
第52章 金发帅哥 战役原型
罗伯特-雷德福生于1936年,是好莱坞的第一代金发大帅逼。
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金发往往被赋予很多的女性内涵,是坚果甜心的典型标签,那时候很少有大火的男演员头顶一头金发。
只有老雷,毫不避讳地挥洒着自己的金发造型,树立起有浪漫又帅气的“金童”形象,成为好莱坞的一代“经典”。
后来大红大紫的布拉德-皮特,刚入行时就是因为一头金发,而被称为雷德福二世。
拿皮哥做下类比,就知道年轻时的老雷有多帅了。
比起做帅哥演员,雷德福的导演生涯成就更高,也更为世人所熟知。
1982年他的导演处女作《普通人》,一举拿下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大奖,他自己则横扫了当年颁奖季的几乎所有最佳导演奖。
刚出道就搞定了很多大导名导一辈子的追求,老马丁怎能不哭晕在厕所。
雷德福还一手创立了圣丹斯电影节,这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许多后来执导好莱坞大片的导演,最初都是在圣丹斯成名。
成为导演之后雷德福遇到好剧本也会演戏,虽有多次提名,但终究没能拿到奥斯卡影帝头衔。
老雷出演的角色都自带一种特质,也许正是因为特质过于突出,突出到影响评委的观感,才让他屡次与影帝失之交背。
不过这种特质,或者说是人物气场,恰恰是陈一鸣现在所需要的。
说穿了也很简单,老雷演戏时偶尔会带出个人习惯,当他面无表情、双眼直视、用喃喃自语的方式平读台词时,会天然地营造出一股疏离、隔膜的观感。
他的眼神并不会讲话,反而是空空如也没有内容,但搭配他一脸懵逼的表情,却偏偏能带给观众一种很融洽的感受。
陈一鸣不认为这是老雷的表演技巧,应该是这货演戏偷懒带来的副作用,当老雷放松表演控制时,这种个人特质就会不经意地凸显出来。
既然是一种极度个人化的表演特质,陈一鸣也就不指望能够找到老雷的时空同位体。
可以放低要求嘛,不需要第一主角百分百地还原老雷,能像个三五分就足矣。
他需要主角带给观众一种抽离感,让观众与剧情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传统的主旋律战争电影,往往需要观众尽可能地入戏并沉浸其中,为人物的挫折而叹息,为战士的牺牲而悲痛,为战斗的胜利而欢呼。
《1951》不需要这种共情,电影里的人物也异于华国观众心目中既定的我军战士形象。
第一主角在片中需要起到一种“调节阀”的作用,在适当的时候把观众从情绪里出拉出来。
纯靠技巧的话一不小心就把木讷的主角演成傻根儿了,此时如果演员能够自带几分老雷的疏离气质,表演起来就不容易跑偏人设。
所以陈一鸣给小美设计了一套试镜流程,台词都是他现编的,考察的也不是演员的表演功底,而是他自带的个人气质。
……
三人分开过后,按照议定的分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活。
周日一天,陈一鸣看完了公开能找到的半岛战争著作,华国的坚果的都看,重点看1951年9、10两个月的战事描述。
他对照着半岛的3D地图,从东往西一山一河地检视,大致理清了这两个月的战线变动,最终列出了4个适合作为电影原型的战役。
第一个也是贴合度最高的,是发生在9月20至26日的天马山战役。
战役对阵双方,华国方面是东北野战军第2军第5师第14团,联合军方面是坚果陆军骑兵第1师第5团、第7团和袋鼠营。
14团9连(加强8连1个排)死守天马山主峰7昼夜,掩护友邻各部后撤至临川江东岸的二线阵地,守军完成任务转移时,只存活8名战士。
第二个是10月16至19日的人字山战役。
对阵双方是华国华东野战军第6军第17师第51团与棒国第6师团,这场打得有来有回,阵地先后9次易手,51团最终守住了阵地。
不过结果相差不大,由于友邻阵线右翼被突破,人字山最终被弃守,殿后掩护的2营5连,撤回来战士只够编成4个班。
唯一的遗憾,就是敌军是南棒伪军而不是坚果正牌。
第三个是9月15日至10月22日的北汉江防御战役。
这场战役规模更大,华国这边是东北野战军第1军和第12军,联合军那边是坚果陆军第2师、第24师、棒国首都师团、不列颠第27旅。
战场范围大、交战时间长、牵涉单位多,战史描述又多有冲突,陈一鸣只能把它作为最后的备选。
第四个是10月22至11月4日的霞川战役。
这是半岛战争中最为经典的一场阻击战,华国守军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王牌第1军第1师,联合军人多势众,包括坚果陆军第7师、第24师2个团、棒国2、4师团。
为期两周的阻击作战,1师构筑4层防线节节抵抗,联合军每天进展不超过300米。
至与友军换防撤出战斗时,1师伤亡3600余人,毙伤俘敌军7400余人,打出了令人惊艳的交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