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35节

  可是二大爷难得跟咱们两个小的开一次口,于情于理我都不能拒绝,而且还得尽心竭力。

  我知道,国内国外两头顾及,大概率是一番劳累两头受罪,但是不真正试上一试,你爸不会甘心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要是没有不列颠真公主那个巧宗,《魔都假日》的海外营收也就那么回事。

  这回不同了,有整个魔影集团做后盾,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放开来让咱们哥俩折腾,扪心自问,不试一试你甘心吗?

  咱们年轻嘛,最大的资本不就是吃得住失败吗?”

  马云腾脸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公子哥的混不吝占了上风,他恶狠狠地说。

  “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这边没二话,就TM赌上这一铺。”

  陈一鸣哭笑不得地摇头,“谈不上赌,二大爷给的期限太短,其实咱们还是只能折腾中小成本,铺不开什么大摊子的。

  就算最后没能达成两开花的目的,也不至于给集团捅出什么大篓子。”

  大壮无所谓地摆手,“你就直接说,接下来怎么弄吧。”

  陈一鸣掰着手指一项一项给他盘算,“第一,回去之后我就得闭关,那些采访啊座谈啊什么的都帮我给推了。

  然后,申大姐那边你接手跟进,咱们就一个原则,只要现钱,分成、分期、置换都免谈,尽快让钱进公司账户。第二部电影,咱们不能纯打工,总要占个小头儿。

  再来,公司那边你得安排招人,就算是集团兜底,咱们这边也得有专人专岗对接,小美一个人张罗不过来的。

  还有,那几个没结项的文创项目,赶紧收尾,从这往后咱们就彻底转型搞电影了。

  最后,你这几个月没少在外头跑,留意一下,把圈子里靠谱低调好用的幕后统一建个档,说不定啥时候就能用上。有名有号的就算了,咱们够不着。”

  ……

  两人计议已定,马云腾开车把陈一鸣扔到魔都图书馆,他自己则直接去铂爵。

  时空已经大变样,陈一鸣连本时空的华国历史都还没搞明白呢,怎么可能有什么具体想法。

  其实二大爷一提主旋律电影,陈一鸣就条件反射地圈定了大概的范围。

  华国主旋律拍些啥,前世都有现成的例子。

  《长津湖》,大场面的战争片,飞机、坦克、枪战、爆炸,天然适合电影院,是兼顾主题与票房的第一选择。

  《湄公河行动》,警匪枪战动作片,靠海外执法这个点勉强能届到主旋律的边儿,票房竞争力同样不低。

  《攀登者》,动作冒险片,也许还可以加上个爱情,与前两个题材相比,主题与票房两方面都稍显弱势。

  《功勋》,除了李延年是战争题材,其余几个都是类似《焦书记》的人物传记片,主题分量足够,票房先天弱势。

  后来还有《流浪地球》,工业科幻片,华民族独特救世观的完美呈现;还有《夺冠》,体育片,重新唤醒民族记忆中的女排精神。

  可惜的是,前世的主旋律电影,确实得益于华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观众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觉醒,在国内刷出十几亿几十亿的票房。

  然而走出国门来到海外,不管什么题材多大场面,无论票房还是奖项,全都折戟沉沙无一例外。

  其时有专家认为,华国电影要出海,必须正视文化折扣,多讲普世价值观,要体现大国的气度与胸怀。

  翻译一下就是,故事内核要更多地迎合国外观众的口味与习惯。

  对此陈一鸣一直不以为然。

  电影这东西说穿了,不过是看个热闹。

  想要评奖,你的片子要有独创性,想要票房,你的片子要有新鲜感。

  独创性,新鲜感,叫法不同,但都是热闹。

  差异之处在于,电影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技术上的独创性已经挖掘殆尽,一众导演只能往艺术性上使劲,视角离普通观众越来越远,于是就有了艺术片没票房的说法。

  而在普通观众这边则正好相反,类型片已经高度成熟,新故事凤毛麟角,商业片不得不向声光特效等技术面发力,场面宏大特效堆砌人物单薄故事简单,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片没内涵。

  尴尬的是,华国主旋律电影,两个层面都不给力。

  评奖就不提了,首先主题就与欧洲三大和坚果奥斯卡的立场冲突,卖卖片还行,拿奖免谈。

  票房呢,实话实说,前世的那些华国大片,哪怕是特效最好的《流浪地球》,也只能说是好莱坞的中等水平,世纪初的水准。

  全球观众已经被好莱坞大片轰炸好几十年,华国电影工业的技术力暂时还不够看。

  前世高速发展了十来年都不够看,本时空2009年的华国电影工业,自然就更不够看。

  事实上,前世出海喊了十年都还是个口号。

  到陈一鸣穿越前,艺术电影版权跌到打一折,商业电影票房惨到没眼看,两条路基本上都被堵死了。

  所以常规思路肯定走不通,陈一鸣想要实现两开花的效果,就必须借助超越时代的眼光,整一个与众不同的热闹。

第44章 排除法 组合题

  陈一鸣在心里做了一轮排除法。

  项目时间很紧,大场面的科幻片肯定没得搞,开脑洞的软科幻倒是可行,但是糊弄事的嫌疑太大,打出主旋律电影的旗号也太不严肃。

  动作片困难也很大,枪战、警匪、冒险,哪个类型都不是半年以内能够忙活完的,倒是爱情类时间上绰绰有余(划掉)。

  动作片都来不及,战争片就更不行了,半年时间,光演员练习骑马都只是勉强够用,何况是拍摄、后期、特效全算上呢。

  整部谍战片行不行呢?

  间谍电影也是通行全球的题材,前世就有一部这个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叫《风声》,国内的票房口碑都不错。

  当然,国外还是无声无息。

  电影票房在海外市场微乎其微,奖项也只有湾岛的金马奖。

  原版小说倒是全球大卖,改编权也卖到了好莱坞和棒国,可惜翻拍版本都是垃圾。

  陈一鸣坐在图书馆里,水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脑子里翻江倒海地搜寻着,整一部什么样的谍战片才能两开花。

  想要对上头有交待,肯定不能全盘虚构,至少故事和人物得有原型。

  《风声》就是有历史原型的,而且是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的改编电影,单是奖项也足以背书。

  本时空可没有《风声》小说,别说陈一鸣根本没看过这部小说,就算他能把原版小说“抄”出来,短时间也没可能获得足够的社会影响力。

  如果是在历史中找原型的话,二战时期无疑是最合适的,反法西斯战争做背景,国内国外具有共同记忆。

  《风声》就是选择小日子做大BOSS,国内两党再加上叛党,三拨人玩剧本杀。

  这样弄确实可以让故事丰满有深度,悬疑感拉满。

  不过对国外观众就不太友好,本来老外看华国人就脸盲,又搞出这么多阵营,再加上阵营里头还有内鬼,想不糊涂都难。

  《风声》达不到目的,陈一鸣开始在脑海里逐一回想前世看过的国外谍战电影,看看能不能借鉴借鉴。

  《无耻混蛋》、《黑皮书》、《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窃听风暴》。

  好像不是黑深残就是反体制,与主旋律八字不合啊。

  如果往火爆刺激的方向靠呢?撸不到奖就赚票房呗。

  《真实的谎言》、《谍影重重》、《暗杀》。

  华国哪有这么飒的特工,燕双鹰那种剧本就别拿出来刺激二大爷了。

  想来想去,华国谍战片确实不适合海外市场。

  建国前只能拍二战,怼小日子的故事离西方世界太遥远,关注度天生就不够。

  建国后就更没得拍,勉强要拍也只能拍反谍抓特务,出海更别指望。

  看来只能遗憾地放弃谍战题材了,难道真的只能拍人物传记片吗?

  陈一鸣把脑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双手在头上一顿狂撸,好尽快换换脑子。

  想要拍一部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国传记电影,就得选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国人物。

  所以《焦书记》、《屠青蒿》这种就不大行,前者在国外毫无知名度,后者则是影响力不够。

  记忆里最具知名度的华国传记电影是啥来着?

  《末代皇帝》!

  好吧,华国最后一个皇帝,话题性确实够了,但与主旋律完全不搭。

  如果可以的话,拍一部《李德胜》将是绝杀,可惜拍不得。

  模仿诺兰大大的《奥本海默》,整一部《钱学森》呢?

  人物影响力没问题,经历也够传奇,可惜陈一鸣的身份地位差得太远,这个项目他撑不起。

  这么一想,好像大人物的传记电影都不能考虑了。

  前世牛逼如吟诗小达人,拍《梅兰芳》也是处处掣肘困难重重,何况是眼下的萌新陈一鸣呢。

  大人物没资格拍,那就只能拍小人物的传记片了。

  感动华国的历年获奖者,大把符合主旋律要求的普通人。

  但是拍这个票房压根儿不用问,肯定好不了。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遇事不决,排列组合。

  传记片票房竞争力差,那就添加有票房竞争力的元素。

  枪战、动作、喜剧、爱情4大元素,后两个不适合主旋律,前两个整合一下。

  警匪片?战争片?

  警匪+传记=?

  《神探狄仁杰》?

  《少年包青天》?

  掉头掉头,完全跑偏了。

  现代的,现代的。

  陈一鸣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死命地搜刮记忆。

  好像只有《猫鼠游戏》能沾到一点边,可是他实在想不出这片子怎么改成主旋律电影。

  此路不通,换个方向。

  战争+传记=?

  《能文能武李延年》?

  《特级英雄黄继光》?

  好像这两个高口碑的战争片,因为聚焦小战场,所以投资都不大,拍摄时间也不算长,半年时间应该弄得出来。

  不过还是老问题,国内放放还行,走不出去国门。

  那要是不拍英雄人物,而是拍一个普通士兵呢?

  毕竟不管什么种族、国家、宗教、文化,战争中的底层士兵总是共通点最多的。

  以底层士兵为主角的电影,文化折扣相应地也就最低。

  此外,传记片的戏剧张力,就在于困境之下人的不同选择。

首节上一节35/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