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小子是抱着玩玩的心思,他甚至暗地里骂了这崽子很多次,结果好像这次有点不一样。
只是他想不明白,于凤哪点吸引住他了呢,要说漂亮,那也不至于特别漂亮吧,顶多是比一般人强点,性格吗?这小子会在乎这种东西?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小子受了挫,自尊心在作怪而已。
另一边已经离开很远的越野车,开始上了大路,车里的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大概是脑袋里还在回荡着张怀瑾吼出来的那几道声音吧。
“姐~”二燕是个大嘴巴,感觉气氛太沉闷了,第一个忍不住开口。
“闭嘴!”大凤横了她一眼,“你要是再敢说什么我不愿意听的话,我就跟你断绝姐妹之情。”
二燕随即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扭过头把嘴巴闭住了。
“行了,走之前再带你们去长城转转,该玩玩该吃吃,把不太愉快的事情就忘掉吧。”于大为虽然是对车里其他三个人说的,但目的还是安慰着大凤。
来的时候于大为就想着,忙完了看病的事儿,就在京都好好玩一玩,好些个旅游景点也要逛一逛。
前两天于大为联系薄晓,想着约她一起出来,不过听大凤说,她最近要轮班,那便算了。
以后的人情债,就让自家的妹子自己还吧。
车里二燕听到要去玩,立刻就又兴奋起来,开始聊着天,说一些她听到了关于长城的故事。
但真正的历史故事,都没有没念过书的大凤懂的多。
阿贵倒是听得很认真,毕竟他这小半年一直在学数学和语文,没学过历史。
随后的时间里,众人用了一小天的时间,将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去了一遍。
像南锣鼓巷,故宫,八达岭长城……之后一路向东,直奔东北老家开去。
等于大为回到芦河镇于家屯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的事情了,家里人知道于凤脑袋的病终于好了,最开心的自然是老妈张云芹,母女相拥终归是没收住眼泪。
于大为也简单的把从京都治病,到修车,再到某些个景点游玩,都大致讲述了一遍。
至于大凤跟张怀瑾那点故事,回来的路上他特意跟二燕等人交代了一下,就不要拿出来晒了,没什么意思。
二燕自然不敢触大姐的霉头,阿贵则是沉默不爱说话的性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师父的话。
回来以后于大为才发现,一段时间过去,找上他的人和事儿也不少。
第384章 送别
首先是老爷子这边,村子里好几家买了农机,只不过不是新的,而是二手的,甚至有些都是有毛病的,想找于大为帮忙维修一下。
这件事儿老爷子没有当时答应,但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哪怕三队李家屯,跟于家屯之前年轻人还打过架,老爷子也没当场拒绝,一切还是大儿子回来自己定夺。
现在的农机都不是大马力,维修起来跟汽车,工程车的价值不具有可比性,村子里的人之所以想让他于大为帮忙修车,不过就是因为有了一些修车的名气,知道自己修车可以。
于大为几乎没怎么犹豫,便让老爷子回头把这些人婉拒了,农机维修不难,镇子上维修的铺子有的是。
他就不啥便宜都占了。
除此之外,老爷子也有打算让于大为帮忙翻新一下自家的东方红180四轮车,虽然也不是大马力,但毕竟是自家的车,于大为也不敢不答应,不然老爷子不得跟自己急眼啊!
不过也侧面说明老爷子凡事都比别人提前了一步,别人在买四轮车的时候,他卖。
这次回来于大为也是赞成老爷子卖车的,首先家里目前条件还过得去,不需要拉车跑活。
其次老爷子也很少开车,自己有了小红之后就很少开四轮车代步了,如今小红都在二舅的项目待着呢。
当然,最关键的是现在四轮车至少还能卖上价,未来随着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小型拖拉机越来越不值钱,到时候就算想卖估计也卖不上几个钱。
农机的事情基本确定了,过两天于大为就把家里这台四轮车弄到厂子里,让大家伙有空翻新一下,随后放到镇上卖掉。
至于钱怎么分,老爷子这么公平的人,自然不会让于大为白忙,刨去给于大为的翻新费用,再多给两百,算是帮忙联系卖家的。
至于其他的于老蔫就不管了,坐等收钱就完了。
饭桌上于大为一直在感叹,自家老爷子是真精明的很哦。
“对了,还有个事儿。”于老蔫放下酒盅,“你还记不记得姜二蛋?就是去年把你翻新的那台手扶拖拉机买走的那个。”
“二蛋哥嘛,深城当理发师的那位,记得呀,咋啦?”于大为放下筷子,满脸的好奇。
“这小子前些日子来信了,专门寄给你的。”于老蔫想到了寄来的那封信,穿鞋下地,从柜子里面把棕色的信封递给了于大为。
于大为疑惑的拆开信件,在信上扫了一眼。
前面是各种嘘寒问暖,随后又是说了一些深城沿海的故事,最后才说出真正目的,上面还留下了一串电话号码,区号自然是深城那边的。
于大为收起了信,摇了摇头:“那地方死老远的,让我去看看车,扯蛋。自己的生意都顾不过来呢,哪能顾得了那么远。”
不过还好,信上姜二蛋也没说让他非去不可,只是说不忙的可以去深城转转,要是去可以提前联系他。
于大为收起信件之前,倒是把上面的电话号码记在了号码本上,谁知道以后能不能用上呢。
“还有啥事儿啊爸,要不您老一次性全都说完得了。”于大为看了一眼自家老爹。
自从吃饭开始,各种事情就没断过,先是询问借钱的事情,还的时候需要多少利息。
因为何慧慧也在,毕竟对方也帮了忙,于大为也就没有藏着掖着。
一共借了三十万,手术费五十万,这手术费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真实,简直TM的抢钱。
甚至有些脾气暴的,直接把医院的八辈祖宗都给骂一遍了。
但确实没招,一方面是大凤的病情极为特殊,而且存在着很大的生命风险,一般人根本弄不了,只能把国外的专家请到国内来。
国际之间的货币价值又不是统一的,难免在手术的价格方面老米的要价会贵一些。
这让于大为想起上辈子遇到过的一事儿,一个银行企业家姑娘,十几岁就快要瞎了,最后只能去国外,花八百万美金才治好眼睛。
金钱在生命面前,其实只是一堆废纸,有些人治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价格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从黄妈手里借的三十万,于大为最终还是选择把退回来的十万还了回去,至于剩下的二十万,黄妈不急,他也不着急,主要是心里有数。
明年八局的战略合作再跟自己签一年,再加上自己养车和开修理厂赚的钱,还给黄妈不难。
难就难在大凤这里,回来的路上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偶尔就会在路上询问一下老家那边有啥厂子之类的。
镇子唯一的厂子也就是面粉厂了,至于说于大为的修理厂,跟真正的大厂简直没法比,顶多算个稍微大一点修理铺。
但于大为看得出来,大凤对怎么还自己钱这个事儿很焦虑,按照这个时候的市场来看,估计这辈子都还不完。
不只是她在愁,估计老爷子也肯定很愁。
果然于大为猜对了。
等到晚饭所有人都下桌,女人带着孩子去西屋聊天,有意给爷俩创造出说话空间的时候,老爷子提起了这笔钱。
加上大儿子自己拿出来的一共四十万。
于老蔫是两个孩子共同的爹,不能看着大为花这么大力气救自己的妹妹,而他这个当父亲的则无动于衷。
按理来说,这钱应该是他这个父亲拿才是,只是他这个当爹的能力实在有限。
想来想去,于老蔫提出个折中的办法:“儿子,要不让大凤先跟你干一段时间怎么样?先给你打工还债吧。”
“跟我干?我那厂子都是大老爷们,她咋跟我干?修车吗?”于大为第一句话声音高了一些,接下来则是凑到了老爷子耳边,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他也确实无法理解自家老爹的脑回路,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天天撸铁,合适吗?而且油渍埋汰的他也不想让大凤那么委屈自己呀。
“那咋整?”于老蔫愁的一口闷了酒盅里的白酒,压低了声音,“咱们镇子有多穷,你又不是不知道,面粉厂倒是不错的活儿,可我前些天打听过了,又裁员了!”
“这都不知道裁了第几波了,连东头老田家的那小子听说都被裁了。”于老蔫说的老田家的那小子,便是给爷爷哭丧的田豁子。
他原本是在屯子里长大,后来娶了媳妇就搬到镇上住去了。
想来是最近回来收拾老房子的时候,主动跟乡亲们说的吧。
不过面粉厂如此颓势,倒是让于大为忧心忡忡,他不怕别的,主要是怕好大哥段大海真的把面粉厂收购咯。
不行,有空的时候我得去找找段哥,再变着法的劝劝,于大为打定了主意,将此事记在心里。
“你说,如果是从前,大凤脑袋有毛病,干不了啥活是吧,我可以给她找个人家嫁了。”
“可现在凤凤病好了,这孩子虽然没有读过书,但那过目不忘的本事和学习能力也都还可以,我这个当爹的是真不忍心就这么给她在村子里随便找个人嫁了。”老爷子习惯性的皱着眉头,后又给自己倒了一盅酒。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她去我那又能干什么呢,站在旁边给修理工喊加油吗?于大为脑子里很多个想法,但都有些不切实际。
“我再想想吧,先让大凤在家里休息两天,我这边也回厂子和工地处理一下自己的事儿。”于大为没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因为他脑子里确实没什么好的工作让大凤去做。
“那也只能先这样了。”老爷子没有听到自家儿子一口答应下来,情绪上难免有些低落,不过心里还是挺认可大为这样回复的,没有当即就给出不理智的回答,说明他还是在进步的。
“对了,何慧慧这几天好像要走。”老爷子又说。
“行,晓得了。”于大为点点头,这丫头终归是没选择死缠烂打,这样就挺好。
爷俩又聊了好一会儿,差不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这才匆匆收拾炕桌上的碗筷。
屯子里的日子照常过,二燕跟阿贵回来了,韩静凡又开始对他们新一轮的复习授课,这几天屯子里的孩子也跟着放假了,听说韩老师上课了,又都三五成群的来到了于老蔫家。
韩静凡讲东西很直白,不喜欢举例子,而且也不喜欢言语上贬低学生,更多是鼓励,这和现在小学里面很多的老师都不一样。
也是为什么都停了一段时间的课,孩子们知道要上课的时候,还是主动的过来了。
于大为上午准备去镇上,何慧慧听说了以后也要收拾东西,准备跟黄蛮打声招呼就买票离开了。
不论是老于家的一大家子,还是被教了英语的孩子们,都很不舍何慧慧的离开。
何慧慧对教课的这件事情也有些意犹未尽,但奈何总待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自己也确实需要回去,好好想想跟黄蛮之间的关系。
“我估计黄蛮没在项目部,如果没在的话,我就直接带你去现场,正好我也得悄悄轮挖现在磨损到啥程度了。”车里于大为目视前方,今天放牛的人挺多,一路上遇到好几头老牛在路中间晃悠的。
第385章 回厂
“好的。唉,其实我挺舍不得这些孩子们的,这几天虽然没有上课吧,但总有孩子们过来找我,反正是玩的挺快乐。”何慧慧歪着头,右手拄着下巴看向窗外,“可惜屯子里的教育真的是太差了。”
“我听他们说,上音乐课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乐器,只能是老师拿着教鞭,一边敲击着课桌打着节奏一边清唱,老师唱一句,孩子们跟着唱一句。”何慧慧转过头,露出一脸的茫然,“难以想象是怎么度过没有乐器的童年的。”
“呵呵,这又不是城里,这里是东北最偏远地区的一个小村子罢了。”于大为扬起嘴角笑着解释,“别说他们音乐课是这么过来的,我当年上小学的时候音乐课也是这么过来的。”
“我甚至怀疑,教他们音乐课的老师跟教我的那个是同一位,估计连教鞭都是一个。”于大为脑子里想到了某位姓姚的老师。
“不能吧。”
“这有什么不能的,毕竟河善小学的老师就那么几个,有人可能既教书又教语文,顺带着社会自然,地理,音乐一块教了。”于大为当年的老师不就是么。
何慧慧无语了,确实无法想象。
“屯子里的教学质量跟市里比确实差很多,人家小学可能就已经开始学习电子琴,手风琴啥的了。”于大为眼里也不免有几分忧虑,“我也正愁着未来如何把于沐雨的兴趣爱好培养培养,搬到城市里去吧,目前还不是时候,我自己这边也没有做好准备。”
“说白了,还是资本不够,去了城市里也站不住脚。”于大为如今的想法比之从前可清晰了太多。
“其实你们这儿要是培训班就好了,就拿我们庆城那边来说,现在中小学对面,随处可见的兴趣培训班,小饭桌,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机构,专门补课的也有。”何慧慧想起了庆城那边的机构,她路过的时候,都能看到有人站在校门口发传单。
“庆城那肯定有啊,但我们这儿就一个镇子,别说镇子没有了,就算是县里我估计也找不到一个,归根结底还是穷!不只是人穷,就连县里,镇里也跟着穷。”于大为觉得办培训班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很简单,没人报,不赚钱。
“那如果你们镇子上有个培训班,既能培养兴趣爱好,又能给孩子们补课,你报不报?”何慧慧转过头狡黠一笑。
“报啊!但镇子里,包括村子里像我这样关心孩子学习的人太少了,你也看到了,很多小孩在小学毕业之后就不念了。”于大为感觉这应该是屯子里孩子上学的常态了,不只是现在,未来也是。
稍稍努力一点,可能也就到初中,然后就退学了,多数情况都跟二燕这种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