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司机比后世麻烦多了,不光要学开车,还得学修车,驾驶室里经常放着家伙,遇到拦路抢劫的还要敢打敢拼,许灵均巴不得多些人报名。
这场会议,许灵均把牧场的资源、人员重新进行了整合,牧场统一管理,放牧、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成立了新的专业部门,就好像是一个个分公司,干得好拿的分红就多。
生产环节的各部门都扩大了估摸,罐头厂还引入了新的生产线,开发了新产品,现在牧场饲养的马匹已经没人收了,活马运输又不方便,许灵均便开发了马肉、马肠罐头,运到大城市去销售。
现在肉类供应非常紧缺,就算马肉没牛肉那么好吃,只要运出去也不愁卖。
没过多久,新加入的牧民们就纷纷来到新部门上班,他们知道机会难得,大多数人学的都很认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许灵均还留意到了一些不错的人才,要是有合适的机会,许灵均也会给他们一些机会,表现好了就能成为下一个郭磊。
新员工一个个满怀激情,老员工也意识到了紧迫感,原来就那么点人,竞争还不是很激烈,现在员工一下翻了好几倍,自己要是再不好好干,最后被新人超过,那可就丢脸了。
大家都铆足了劲干,不知不觉就又快过年了,新员工们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站在会场上,猜测着自己能拿到多少分红。
第229章 许景由回来了
“拿了多少?”张增祥从台上下来,李兴发就赶紧凑过去问。
“一千二百四十六块五,今年饲料厂效益不错,我没干满一年就拿了这么多,明年肯定更多。”张增祥红光满面地搓着手里的钱,“我这辈子,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
“效益分红都这么多,再加上其他分红还有平时的工资,你今年挣得超过三千了吧?”看着这些钱,李兴发心里就好像着了一把火,满心的火热,他现在在运输队当小队长,分红肯定不会比张增祥少。
“你家拿三份分红,今年一年就成了万元户,这要是放在过去,哪敢想呦!”张增祥孩子还在县中读书,家里只有他们两口子上班,要论总收入可比不上大儿子也在牧场上班的李兴发。
“你家孩子能读得进去书,听说将来还能上大学,到时候毕了业,那就是国家干部了,我家孩子咋就没这个脑子?”李兴发其实更加羡慕,多挣点工资哪比得上家里出个干部啊?
张增祥摇摇头,“他估计也就能考个大专,毕业了要是分配回县里,那还不如来牧场上班,老许也想让他回来,他要是学了对口的专业,那拿的钱就多了。”
经过两年多的试探,许灵均又调整了牧场的收入比例,平均分红提高的不多,绩效分红和岗位工资提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比如海生和郭磊,他俩一年下来挣的比行署专员还多,这么好的前景摆在面前,张增祥已经不怎么看得上县里的干部岗位了。
要是他家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能考上京城、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好大学,毕业后又能留下,他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在大城市扎根。
可要是一般学校的话,与其分配到其他工厂或者县里拿那么点工资,还真不如回来牧场帮忙,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准备让孩子读农业相关的专业,这样回来就能很快上手,孩子也不拒绝,说不定过个四五年,他就能回到牧场,沿着郭磊走过的路飞速前进了。
“哈哈!”李兴发突然想到了一件好玩的事儿,“你文化水平不高,想当厂长怕是不行了,你儿子可不一样,要是过上几年,你儿子成了你的领导,那就有意思了。”
“嘿嘿,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非得好好摆几桌子庆祝不行。”张增祥一点儿都不介意,甚至还有些期待。
到了他这个年纪,最期盼的不就是儿女成才么?要是孩子真能这么出息,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发完分红,开完年度总结大会,许灵均也难得的清闲下来,他已经连续两年春节值班了,今年打算好好休息下,于是回去就让李秀芝收拾东西。
“咱们今年去京城过年,昨天京城发来电报,说我家的房子还回来了,正好趁着这时候回去看看。”
许灵均一直在留意私房退还的政策,京城那边消息刚传回来,他就赶紧写了申请,经过一番漫长的等待,又找了一些人帮忙,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那得赶紧走,趁现在还没过年好好收拾下,这样大年三十的时候,就能好好过个年了,清清、月月,咱们要去京城喽,你们高兴不高兴啊!”
“去京城喽,去京城喽!”月月现在年纪还小,清清倒是已经从电视上看过京城的样子了。
第二天,他们就坐上了进京的火车,到了京城,许灵均忙活两天,办完了手续,这套四合院重新回到了他手里,这也多亏了以前这里是被单位当成办公场所,要是分给老百姓居住,那腾退起来可就麻烦了。
“这么大的院子,将来我们都不在京城,谁来照看啊?”李秀芝带着俩孩子,把院子里里外外都走了一遍,对许灵均的出身也有了新的认识。
“我都想好了,现在牧场越来越红火,也该试着进军京城市场了,就把前面这进院子租给牧场,让他们在这里搞个销售点,租金咱们少要点,让他们顺便帮忙照看下后面那进。”许灵均说道。
房子还是得有人住,空在那里容易坏,租给外人许灵均也不放心,交给牧场的人倒是刚刚好。
许灵均现在有钱,每年的他们两口子的分红、工资就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从祁连山上搞到的外快,买家具电器啥的完全不是问题。
趁着现在还没放假,许灵均赶紧花钱布置了几间房子,到年三十的时候,他们一家四口,待在后面那进院子的屋子里,围着火炉吃着年夜饭,舒舒服服地过了个年。
吃饭的时候,许灵均说起了明年的计划,“你爸妈还没来过京城吧?今年太过仓促,等明年的时候,就喊他们一起来京城过年,咱们一家人也该聚在一起好好过个年了。”
“嗯,等年中的时候,咱俩一起回趟四川,当面请他们过来!”李秀芝满口答应,现在李家的情况也好了起来,来趟京城不会给他们造出多大负担。
接下来几天,许灵均带着家人在京城到处溜达,逛庙会、看升旗,还一起去吃了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砂锅居的砂锅.
现在这些老字号还没有堕落,味道相当不错,李秀芝和孩子们吃的都挺开心。
到了初四,各家单位都开始上班,许灵均倒是不着急,他准备待到初八九再回去。
这天带家人们去逛了北海公园,吃了萃华楼的葱烧海参、九转大肠,下午四点多才回到家里,刚到门口就看见有人在外面等着。
来人表明身份,原来是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核实了许灵均的身份,然后喜气洋洋地说道,“这倒是巧了,幸好你在京城,不然我们还得发电报通知你来一趟。”
“是什么事儿?”许灵均问道,他心里其实已经猜到了这俩人的目的。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父亲许景由先生刚刚从美国返回国内,他委托我们找你,你们父子俩可以团聚了!”
第230章 见面
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显得很热切,因为许景由现在在美国混的还可以,名下有几家企业,要是能吸引回来做投资的话,那他们就风光了。
他们觉得许灵均也应该高兴,这几年不比早些时候,家里有海外亲戚成了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外钞乃至出国的机会。
尤其许景由还是美国商人,许灵均要是同意,马上就能去美国,继承家业成为美国富翁,这样的机会,多少人想要还没有呢,许灵均肯定恨不得马上就见到许景由。
然而许灵均只是稍微高兴了一小会儿,就摇摇头道,“都这么多年了,还回来干什么?”
他有些看不上许景由的人品,许家当年是南边的大资本家,许景由年纪轻轻也像那些少爷名媛一样,选择了去美国留学,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学士学位。
学成归国,家里安排许景由和大地主家的女儿沈淑缜结婚,许景由不喜欢这门亲事,他更渴望自由恋爱,却拗不过父亲,只能委委屈屈的答应。
婚后不久,许灵均便出生了,许景由自觉完成了父母交代的任务,对沈淑慎愈发的冷漠了,在许灵均的记忆里,他的童年从来都不快乐。
许景由和沈淑缜吵架、许景由摔门而出、沈淑慎独自在家里哭泣.许景由从来都不喜欢他俩,他认为沈淑慎是强压给自己的婚姻,而许灵均不过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和一个地主小姐不自由的婚姻的产物而已。
慢慢地他在外面有了外室,临解放前,他带着外室仓皇出逃,根本没想起沈淑缜和许灵均,沈淑缜知道许灵均带着外室离开了大陆,不几天就死在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他俩都抛弃了许灵均。
开始几年还稍微好点,有家里的长辈在,许灵均倒也不用为生存发愁,还能继续念书,后来风向有了变化,因为出身的关系,许灵均戴上了帽子,被下放到祁连山下的牧场,这一待就是十多年。
现在生活好起来了,许景由却突然出现,还想和许灵均认亲,许灵均怎么可能答应?
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他们觉得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可是美国的大富翁啊,要是我突然冒出来这么个爹,我肯定早就冲过去了。
他们赶紧劝说,“许先生,你可能因为他受了一些委屈,可这也不是他的错,现在人回来了,还是见一见的好吧?毕竟他是你的父亲啊?”
许灵均依旧坚持,“他从来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留给我的只有一些痛苦的回忆,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不想让这些事情影响到我的孩子。”
“许老先生是美国著名的大商人,你们父子相认,将来也能给你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眼见人情说不通,工作人员又聊起了利益。
“我不认为一个连亲生儿子都没有教导过的人,会给孙子、孙女提供多好的教育!而且我对自己有信心,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许景由说破天去也不过是个在美国有一家化工厂还有一些其他产业的小商人罢了,论资产可能有个几百万美元,这些数字或许在他们看来很了不得,许灵均却根本没放在眼里,怎么说他也是当过全国首富的人,而且现在牧场发展前景看好,用不了几年就能超过许景由的产业。
至于教育就更不用说了,许灵均当过院士、培养出过一大批优秀学者,肯定能教育好孩子,就算他们将来想出国深造,许灵均也有能力把他们送出去。
“许先生,你可能在祁连山待的时间比较长,还不清楚咱们国家和美国有多大差距”工作人员还想继续劝说。
许灵均直接伸手打断了他的话,“我待的地方确实偏远了些,可这并不意味着我的消息渠道就比你们闭塞,我家里有电视机、收音机,单位也订阅了很多报纸,乃至外国期刊,要论对美国的了解,我不会比你们差多少。”
要是加上脑海中的记忆,许灵均甚至敢说,现如今就算放眼全国,也没几个比他更了解美国的,“美国那些繁华或许对你们有很大吸引力,我却不怎么在乎。”
看看偌大的院子,还有崭新的家具、电器,两名工作人员倒是信了几分。
看到这一幕,许灵均又补充道,“哦,这套院子其实是我外公留给我的,和他无关,他的房子多在南京、上海,我是母亲去世后才来京城的。”
话都说到这儿了,两名工作人员也只好暂时离开,他们来到许景由下榻的京城饭店,把和许灵均见面的经过美化了一番告诉他。
许景由听完有些生气,别看他去哈佛大学留学过,又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实际上在他的脑子里还保存着很多老封建思想。
要不是如今年纪大了,他那些女人留下的孩子又都是废物,眼瞅着偌大的家业就要后继无人了,他也不会回国来找许灵均。
他觉得国内是如此贫困,许灵均又长期生活在祁连山那么穷的地方,现在自己都把数百万美元的家业送到面前了,他还不立刻感激淋涕地过来相认?让他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气得许景由立刻就回了屋里。
他的秘书兼女伴宋焦英连忙跟了进去,也不知道她跟许景由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许景由的面色就恢复了正常,出来后平静地说道,“麻烦让酒店派辆车,我过去找他吧!”
很快,一辆克莱斯勒停在了酒店门口,侍应生上前打开车门,又用手挡在车门上沿,将许景由请进车里。
汽车向许灵均的院子驶去,宋焦英一路劝说着,这其实也关系着她的利益,要是许灵均继承家业,她或许还能利用对美国熟悉,把他拿捏住,一个来自国内的土包子懂什么企业管理?
可要是换成其他孩子继承,那就不一样了,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国,各种套路熟得很,肯定会把她开了。
汽车在院门口停下,宋焦英上前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许灵均出现在他俩面前。
第231章 谈话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许景由把手一挥,他现在穿着一套花呢西服,跷腿坐在沙发上,“我一到大陆,就会了一句政治术语,叫‘向前看’,我们也要向前看,我这次回大陆,一方面是想看看祖国的山河,更主要的是想把你带走”
这时候李秀芝听到声音,带着清清、月月出来,许景由的目光一落到清清身上,就再也挪不动了,“这这就是我们许家的长房长孙吧?”
他连忙站了起来,走过去用颤抖的手摸着清清的脑袋,“我们许家.许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许景由生下那几个孩子都是废物,花天酒地搞坏了身子,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孙子,如今见到清清,哪里还能忍得住?恨不得现在就把清清带到美国去培养。
宋焦英也在一旁凑趣道,“董事长,您三位都是细长的眼睛,线条纤细的、挺直的鼻梁,轮廓丰满的嘴唇,就算是个陌生人第一次见到你们,也能认出这就是祖孙三代。”
“好孩子,我是你爷爷啊。”许景由连忙在身上乱摸,最后干脆把手上戴的劳力士撸了下来,“爷爷来的仓促,这块手表你先戴着,等到了美国,爷爷再带你去大商场给你买礼物。”
“爸爸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清清看着金闪闪的手表,并没有接下来。
“灵均!”许景由回头看着许灵均,眼里罕见地出现了祈求。
“清清,既然是爷爷给的,你就收下吧!等明天爸爸带你出去,你也给爷爷选一件礼物好了。”许灵均平静地说道。
“谢谢爷爷!”听到这话,清清才收了下来,然后问道,“爷爷,你喜欢什么?我明天去给你买!”
“诶,我的好孙子!爷爷什么都不要,爷爷就喜欢你!”看到孙子这么懂事,许景由的眼泪夺眶而出,抱着清清好半天也舍不得松开。
过了一会儿,才又抱起了月月,“这是我孙女儿吧?叫什么名字?长得真漂亮。”
“叫月月。”李秀芝说道。
“月月,爷爷也送你一件礼物。”许景由又在身上摸了起来,也没找到太合适的,只好把宝石领带夹取下来,“你先拿着,明天我找人改一改,给你做个发夹!”
第三代的出现,让许景由和许灵均之间尴尬的气氛缓和过来,许灵均让李秀芝取出铜火锅,又切了一些菜,几个人围着火锅边吃边聊。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许景由问道。
“前些年不怎么好,既有时代的影响,也因为我个人的颓废,直到遇见了秀芝,结婚后我缓了过来,开始做一些事情.”许灵均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讲了一遍。
许景由越听越高兴,“能管理好这么大一座牧场,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宋焦英继续凑趣,“这说明你们许家出人才,也是董事长您教育的好啊。”
许灵均毫不客气地摇摇头,“他从小就没见过我几面,更别谈教育了,这些都是我到了牧场之后,自己琢磨出来的。”
原本看似和睦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按照许景由的性格,他很想起身甩袖子走人,年轻的时候他动不动就说要摆脱封建腐朽的旧家庭,年纪大了却跟他父亲一样,容不得子女有半点违背自己的话。
可想想那几个不争气的家伙,再想想许灵均能把数千人的大牧场经营得这么好,清清又是这么聪明懂事,他又老老实实坐了下来。
自动无视了许灵均的话,转而指着火锅说道,“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喜好玩耍的动物,任何人都抵御不了享乐的诱惑。”
许景由像把一切都看透了的哲学家似的笑着,又伸手指向天空,“他们现在也不承认自己是禁欲主义者了。”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的共同理想。”许灵均也没有否认这一点。
“追求美好生活是需要成本的,听你刚才说,你在牧场的收入并不高,起码在我看来这点工资和分红和你对牧场的贡献完全不匹配,以你的能力,理应获得更好的生活。”他自以为掌握了谈话的节奏,开始劝说许灵均。
“以你的管理能力,就算换个平台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跟我一起去美国吧,我会帮你成为圣弗朗西斯科化工厂的经理,我会给你二十万美元的年薪!”
“这样的收入,可以让你尽情地享受生活,还能给清清、月月最好的教育,等他们长大了,可以去哈佛这样的世界级名校就读!我就是哈佛毕业的,要是清清再进去,这也是一段佳话!”
“等我百年之后,这家价值千万美元的企业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