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一起返回香江,共同策划了好几次行动,挽救了好几批爱国人士和较为重要的英国人,直至香江彻底陷落,他俩依旧隐藏在香江继续救人。
只是小鬼子对香江的封锁越来越严密,再想逃出去就不像之前那么容易了,好在元旦的时候,他们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小鬼子为缓解粮食危机,将疏散大批难民回内地。
同时,办事处已与东江游击队成功建立联系,俩人立刻集合起剩下的人,扮作难民,成功穿越九龙关卡,在游击队员的护行下抵达广东韶关,成功开辟出一条隐秘的交通路线。
随后一批又一批重要人物通过假扮难民,从澳门中转等方式,逃离了小鬼子的控制区域,平安抵达内地。
宋先生等人抵达昆明后,
“这小子一向顽劣,如今总算是做了件大好事。”章星九客气道。
宋先生认真地说道,“国威可不是顽劣,他在香江这些年没少支援国内抗战,企业也办得有模有样,州平先生教出来了个好儿子啊。”
客气几句,章星九问道,“诸位有何打算?若是准备留在昆明暂且歇息一些时日,联大倒是有地方,诸位也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们上上课;若是想去其他地方,我也会尽量想办法安排。”
“我和香凝准备去重庆,他枉顾先总理遗训专断独裁,如今又破坏团结抗战,我不能坐视不理,希望到了重庆能产生一些影响。”宋先生坚定地说道。
“正好,我也准备去重庆一趟,先去帮助重庆几所大学解决一些问题,再去西安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飞机抵达重庆,郑三发子携夫人亲自来机场迎接他们,和章星九握手的时候连声称赞,感谢他的儿子挽救了这么多重要人物。
章星九谢绝了各种应酬,专心前往各所高校,帮他们解决各种紧迫的问题。
这天他忙完返回家里,刚坐下不久,秘书就过来汇报,“先生,史迪威先生想见您,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385章 曼哈顿计划
“尊敬的章教授,我原本打算去昆明见您,现在您来了重庆,这真是太好了。”史迪威满脸庆幸地说道,他刚刚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国部队最高司令官、中缅印战区盟军战争委员会美方代表等职,工作非常繁忙,章星九这次来重庆,帮他节省了大量时间。
史迪威十多年前抵达中国,早已熟练地掌握了汉语,还能用中文写作,听得懂京剧,所以不需要翻译就可以交流,而今天要谈的事情也确实不适合翻译在场。
寒暄过后,史迪威表情严肃地说道,“非常感谢您为同盟国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做出的伟大贡献,现在我仅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有一件关系到同盟国是否能够获得最终胜利的事务和您交流!但是在交流之前,我需要检查这里是否有窃听设备,并得到您的保证,今天的对话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一听到这话,章星九大概就知道他要谈什么了,“我愿意为同盟国的胜利竭尽所能,也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前提是这件事对华夏没有威胁。”
史迪威纠结了一阵儿,还是松了口,“好吧,那就冒昧了。”
他在征得章星九的允许后,喊来几名技术人员,检查了章星九的房间,确认安全方才离去,房间里又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史迪威关好门,重新坐下说道,“根据我们的了解,纳粹德国早在1937年2月就开始执行‘铀’计划,他们组建了一个由物理学家库尔特-狄伯纳担任负责人的部门,该部门拥有一百多位科学家,其中包括亚伯拉罕-埃绍、瓦尔特-格拉赫、埃里希-舒曼等著名学者。”
“现在沃尔纳-海森堡、奥托-哈恩等人也参与进来,他们试图利用核裂变原理,研发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武器,这对同盟国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美利坚合众国不能允许这样的武器落在纳粹手中,我们同盟国也要属于我们的超级武器,只是科学界对能否制造这种武器尚有疑问,所以罗斯福总统委托我来征求您的意见,您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能量方程的提出者,总统认为您的意见至关重要。”
章星九摇了摇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恩里克-费米、欧内斯特-劳伦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爱德华-泰勒他们都在美国,以他们的能力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爱因斯坦教授已经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信,他认为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质制造超级武器是可行的,但是总统先生觉得,依旧需要征求您的意见,您的答复将影响白宫的最终决定!”史迪威回答道,听他说话的语气,态度应该和罗斯福完全一致。
因为正如同他刚才所说的那样,现如今章星九才是全世界最伟大物理学家,要是他说该方案不可行,那白宫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要是他判断可行,那么白宫做出决策的时候,身上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呵呵,只说某些放射性物质,而不说铀,这保密态度还挺严谨,不过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若是论起对核武器的了解,全球依旧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章星九。
考虑到曼哈顿计划或许已经开始推进了,就算自己阻止也没多大用,而且这一计划确实加快了小鬼子投降的速度,所以章星九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
“约里奥一居里夫妇证明了裂变产生的中子能够引起链式反应,奥托-哈恩发现了核裂变,这两项成就足以证明原子能的巨大威力。”
“只是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并不愿意看到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果变成杀戮的武器,尤其这件武器的威力绝对会超出你们的想象。”
“如果理论正确的话,仅仅一件这种超级武器就能摧毁数平方公里的建筑,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那些在爆炸中直接死去的人或许还好一些,那些被放射性物质伤害的人将会迎来漫长的痛苦。”
章星九面带悲悯地说道,可转念一想,美国人最早是把原子弹用在小鬼子身上,他就释然了,甚至觉得美国人丢的有点太少了,该多丢几颗的。
史迪威一边飞快地记录着章星九的话语,一边继续询问道,“那么您认为,以现在美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想要制造出这种武器需要多长时间、耗费多少资金?以及,爱因斯坦教授在信里做了一个推测,他认为这种武器可能会非常重,或许无法使用飞机投放,只能使用船只运送,您觉得正确么?”
“这会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就算是让爱因斯坦、费米、奥本海默等人负责,初步估计也得花费两到三年时间,耗费近十亿美元的资金。”章星九故意少说了点,免得把美国人吓坏了。
“十亿美元!”就算如此,也惊掉了史迪威的下巴,“这笔钱足够制造十多艘战列舰了!”
现在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造价大概在七千万美元左右,十亿美元差不多够造十五艘战列舰的。
同时,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的总额也不过才8.45亿美元而已,由此可见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开支。
等冷静下来,史迪威继续问道,“现在科学家们一共找到了三种裂变方法,您觉得哪一种最适合用来制造这种武器。”
章星九果断摇头,“我对核裂变的研究前沿并不太熟悉,你也知道这些研究大多都在保密中进行,我在中国很难接触到这些东西,所以无法做出判断。”
大方向上的问题可以回答,反正就算没有章星九,美国人也打算启动曼哈顿计划。
细节方面的东西就绝对不能透露了,章星九可没打算给美国人省钱,而且要是引发他们的警惕,对自己展开刺杀怎么办?他还想把这些知识传授给那些两弹元勋呢。
又问了几个问题,史迪威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章教授,您是否愿意前往美国主持这项工作?”
第386章 西北联合大学
章星九直接拒绝,“核武器的制造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你们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一位能协调资源、管理团队的专家,我并不擅长这些;而且我现在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做这些事;这些年又一直远离欧美,对很多敏感研究并没有那么了解,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这要是去了,就不用想着再回中国了,钱复康在美国人心中值三十师,章星九要是主持了曼哈顿计划,搞出原子弹,那还不得值三个集团军?
这样的人物但凡敢提回国,不用说,立马就得被中八枪自杀身亡。
当然,考虑到他在学术界的声望,或许不会做得这么赤裸裸,至少也得换个委婉点的方法,比如突然染上重病不治身亡,或者乘坐飞机遇到失事等等。
到时候美国佬再滴几滴鳄鱼的眼泪,好生悼念一番,称章星九的去世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这件事也就过去了,郑三发子难道敢追究美国人的责任不成?
史迪威又劝了几句,见章星九确实没有去美国的意思,也就不再坚持,这里毕竟不是美国,他也不能把章星九绑过去,而且他也觉得章星九说的有道理,都六十出头的人了,又离开了欧洲这么多年,应该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殊不知章星九可是开了挂的,以他的体质寿命超过马相伯绝对不成问题,旺盛的精力同样可以保持好些年,完成曼哈顿计划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章星九在重庆停留了一些时日,去重庆各所学校帮他们解决问题,再和一些老朋友见见面,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飞飞,他现在经常在重庆负责协调工作。
这次见面让他知晓了一些章国强的近况,如今只有不到五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已经和一位志同道合的女性结了婚,还有了孩子。
可惜出于安全考虑,章星九连孙子的照片都没有看到,估计只能等五六年后见面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家长孙究竟长什么样了。
随后章星九就离开重庆前往西安,这几年他主要待在昆明,把西南联合大学的教学水平提了上去,西安那边由于教学能力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和西南联合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次他准备在西安多待一段时间,尽量提升西北联合大学的教学水平。
首先抵达的是汉中城固,七七事变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震旦大学的一部分迁徙到西安,联合成立西安临时大学。
到了
所以部分师生便迁徙到了汉中城固,这里也是章星九当年规划的内迁校址之一,到了这里自然就不能再叫西安临时大学了,于是便仿照西南联合大学,改名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合大学的名声没有西南联合大学那么响亮,培养出来的国士也没有西南联合大学多,但并非没有,比如章星九专门请来到西北联合大学农学系授课的赵洪璋。
他是新中国著名的育种专家、小麦专家,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洪璋曾经先后选育出“碧蚂1号”、“碧蚂4号”、“6028”、“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5”等小麦优良品种。
“碧蚂1号”1959年种植达9000多万亩,是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抗吸浆虫品种“6028”种植面积达460多万亩,恢复和发展了陕西关中等省区吸浆虫危害地区的小麦生产。
“丰产3号”1976年种植达3000多万亩,是当时黄淮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矮丰3号”的育成推广,推动了中国矮化育种的发展。
高抗赤霉病的“西农85”的育成,开创了北方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他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农业科研工作者,中国人能填饱肚子,绝对离不开这些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章星九询问了他的研究教学进度,把一些国际农业发展的最新资料交给他,鼓励他继续研究小麦良种,同时还透漏了一点未来育种科学的发展方向。
他在《牧马人》世界的时候,一直做的都是农业生意,对这些并不陌生,希望这些未来的科技成果能够启发他更早拿出成果来。
还有河北徐水人师昌绪,战争爆发后他跟随家人来到河南,进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又徒步来到汉中报考并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工学院矿冶系学习。
未来他会成为新中国的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是中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的重要奠基人,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开拓者,是“中国材料学之父”、“中国高温合金之父”。
也是新中国的战略级科学家,对多个重大项目的立项、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他研制的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就解决了中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的问题。
此外还有叶培大、傅恒志、史绍熙、高景德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章星九都分别给他们提供了帮助,希望他们未来能取得比原历史中更大的成就。
在汉中待了几个月,章星九又北上抵达西安,在这里停留一年多时间,有效地帮助当地的高校提高了教学能力,等将来解放了,这些师生都是建设国家的宝贵人才。
这次西北之行花费了章星九近两年时间,然后他就准备返回昆明,再过一年多,抗战就要胜利了,到时候西南联大就会解散,各所学校也会各自返回原籍,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工作。
只是这一次,章星九并没有直接从西安返回昆明,而是先去了趟贵州,那里还有几位重要人才。
第387章 深山藏英才
在贵阳停留数日,章星九又去了贵阳东边的平越县,汉同柯郡,唐属播州郡,宋属夜郎郡。
看到夜郎这名字就知道,这地方是啥环境,然而在这种地方,现在却有一所大学。
1896年,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成立,后迁唐山,更名为唐山路矿学堂,其后屡次改名,先后定名为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等等,如今叫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但师生们还是习惯称呼为唐山交通大学。
原历史中,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在康乃尔大学的优异考试成绩,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获取了免试入学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乃尔。
后来这所学校演化为著名的西南交通大学,也是国内最有名的四所交通院校之一。
当下有几位堪称国士的英才正在这所位于深山小城中的学校就读,章星九专门大老远跑过来,一是给唐山交通大学捐赠一些图书、设备,二就是为了把这几位英才带到西南联合大学,让他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中读书,日后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到校园里,章星九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先在操场上做了一次演讲,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教学研究工作,为华夏之崛起做出贡献。
再去会议室向校长以及部分师生询问他们当下面临那些困难,只要是能帮上忙的,章星九绝不一次,师生们都感激不已。
最后,章星九才问道,“贵校当下有哪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我想见见他们。”
众人也都知道章星九喜欢提携英才,汤飞凡、赵忠尧、范源让、侯德榜等人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们马上就开始给章星九介绍本校的优秀学生,要是他能帮忙培养出几位和上述人物一样的俊才,那对扩大唐山交通大学的影响力也是大有好处。
一位工学院的老师立刻答道,“我们学院的姚桐斌,当初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时候,同时被同时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湘雅医科大学还有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七所院校录取,入校后学习成绩也是连年名列前茅,可以说是鄙校近些年来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姚桐斌,自幼家境贫寒,依靠父兄做点粮食小生意读完了小学,初中辍学了一段时间,靠摆摊卖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并兼做收发员、家庭教师和打零工攒了一点儿钱,方能继续读书。
积蓄花光了就借钱读书,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为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因此得到了一笔奖学金,这才有钱去衡阳、长沙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在考完后的两个月内,靠其在衡阳湘桂铁路局机务处修理厂工具室做小工维持生活。
出于对矿冶专业的酷爱,他选择了内迁到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入校后,他的成绩常年位于全校第一,所以老师第一个报出了他的名字。
日后,姚桐斌成了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为“两弹一星”研发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另一位老师连忙补充,“我们矿冶系的陈能宽也不差,他当年就读于长沙名校雅礼中学,高中毕业没有参加考试就被保送到了我们学校,入校以后表现同样突出,和姚桐斌不相上下。”
这又是一位两弹元勋,日后在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等领域建树颇丰。
老师们又报出了几名优秀学生的名字,章星九请他们把这些学生喊来,挨个和他们聊了聊,其他学生倒也罢了,这两位确实堪称国士,不仅学习成绩格外出色,一颗爱国之心也诚挚可鉴。
章星九给其它学生赠送了一些小礼物,就让他们回去了,这些学生都颇为遗憾,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看向姚桐斌和陈能宽的眼睛里满是羡慕。
他俩心跳开始加快,嘴巴也变得干涩起来,章先生专门把我俩留下,是要做什么呢?难道是
章星九没让他们煎熬多久,马上就揭晓了答案,“通过你们老师的介绍和刚才的聊天,我对你们俩的成绩和天赋有了个基本的了解,你们确实非常优秀;考虑到现在交通大学教学条件比较简朴,尤其是缺乏研究理工科所需的各种设备,你们若是继续留在这里读书,恐怕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赶上欧美日本的优秀同期生。”
“所以我想邀请你们去昆明,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读书,那里的条件能稍微好一些,基础的实验设备都不缺,能够满足你们学习所需,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先生,我愿意去!只是.只是”俩人异口同声应道。
西南联合大学是如今全国最好的大学,又有章星九这样的大师教导,这样的机会摆在任何一名大学生面前,他们都会动心。
他俩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唐山交通大学毕竟培养了他们这么久,现在突然要说离开,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不要紧,学校那边我去说,我想你们的老师也会乐于看到你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见他俩没有反对,章星九马上就去找了校长和老师。
他们果然非常支持,还反过来帮着章星九劝说他俩,“联大有诸多大师负责授课,他们的本事可比我们大多了,你们去了肯定能提高学业水平,将来若是能成为汤飞凡、侯德榜那样的大学者,也是我们唐山交通大学的骄傲,所以不用考虑太多。”
“是啊,章先生亲自邀请,这可是莫大的荣幸,你们还担心什么呢?”
听到这话,他俩总算放下心来,“请各位师长放心,我们去了西南联大,一定不会给交通大学丢脸,力争早日做出一番成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