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127节

  “很快。”

  “那我教你说些话吧。”

  “好。”

  裴念知道顾经年要教的是那原本只有他与顾采薇听懂的奇怪语言。而她也明白,这绝不是顾经年轻易愿意教别人的,于是又补了一句,道:“我不会教旁人。”

  于是,两人开始一个教,一个学。

  那种尴尬气氛也就渐渐消失了。

  没到三更时分,顾经年打了个哈欠,说话的声音低了下来。

  裴念也很困了,眼皮沉得厉害,不多时,沉沉睡去。

  待屋外传来军鼓声,她迷迷糊糊醒来,意外地发现自己竟贴着顾经年,连脚都勾在一起。

  但想到了两人之间更激烈的事也做过,接下来一段时间还要扮演情侣,她并没有立即移开,而是又赖了一会儿床。

  她也不是那种因为这点亲昵动作往后就要以身相许的女子。

  相比于她的志向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

  

  顾北溟一直在忙军务,直到这日天明才有空单独见顾经年。

  他把顾经年带到了关城边上的悬崖高处。

  四野无人,说话不虞被人听到。

  “以你的性格,你不该会来投奔我。”顾北溟道:“这次,为何而来?”

  顾经年反问道:“父亲为何会如此觉得?我就不能是想与家人团聚。”

  “你是个不争气的东西,因我对你严厉了些,你便没把我当作家人,岂会想与我团聚?”

  “严厉?你管那叫‘严厉’?”

  “你死了吗?”顾北溟道:“我将你剥皮拆骨,可何曾在你身上留下一点伤痕?这两年你经历了那么多真要要你命、榨干你所有用处的人,还不明白我当初那么做是为你好。”

  “我总算知道,顾继祖的虚伪与自私继承于哪里。”

  顾北溟摇了摇头,懒得继续这个话题。

  他军务繁忙,没时间与顾经年扯些闲事,很快说起正题。

  “如屈济之昨夜所言,你到雍国,是来找那只凤凰?”

  顾经年反问道:“你知道她在何处?”

  顾北溟深深看了他一眼,问道:“瑞国开平司那些人,没有胁迫你来见我?”

  他竟是直接看破真相。

  有一瞬间,顾经年觉得自己失败了,完不成与闵远修的交易,可回想了一下,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顾北溟很可能不是看穿了他的伪装,而是出于某些隐情,认为开平司会派人来找他。

  一念至此,顾经年问道:“胁迫我见你?做什么?”

  “他们要你做什么?”顾北溟沉着脸,以威严的语气问道。

  顾经年比旁人更难抵抗他的威严,因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他的父权之下。

  可这次,顾经年分明看出顾北溟是在试探,是在恫吓。

  于是,他讥笑一声,道:“怎么?怕了?他们让我来杀了你。”

  看似承认了他是开平司派来的,可那声讥诮却让这句话显得像是在反讽。

  顾北溟知道,开平司不会只是想杀他,闻言,反而认为顾经年什么都不知道,目光中开始有了些思索之色。

  顾经年暗自松了一口气,反过来追问道:“为何你会认为我是开平司派来的?恐怕不仅是因为你的威胁吧?”

  他开始追问,顾北溟反而一摆手,淡淡道:“因我不想再为瑞国进献异人俘虏,又知道得太多罢了。”

  “父亲都知道些什么?”

  “还轮不到你问我,下去吧。”

  顾经年愈发确定,顾北溟的叛国有隐情,且与炼术有关。

第116章 居塞城

  在绍荆关待了两日之后,屈济之便准备动身离开。

  他本就只是行军司马,带来的异人队伍自有其统领,由他亲自领着过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协调他们与顾北溟合作拒敌。

  来时大队人马,去时则只有寥寥十余人,其中还包括顾经年三人。

  骊兽昂首阔步地走在前方,每次,顾经年胯下的马匹离它近了,它都想转头啐上一口,以示俗物不可与它并行,偏偏被屈济之拦住。

  座骑如此傲慢,屈济之没有丝毫架子,一路上与顾经年说着雍国的风土人情,不时指点着天上飞的、地上钻过的异人介绍几句,详说雍国俗异共存之后的一些轶事。

  张小芳不由问道:“凡人弱,异人强,俗异共存,不会出事吗?”

  屈济之道:“雍国最多的异人多为举族,来自夷海崇吾之国,身形巨大,貌似猿猴,通体长满花斑,力大无穷,能够毫不费力地举起千斤重物。只是,举族之人头脑简单。雍国多有田地主,一人豢养数十甚至上百个举族之人,而举族若离了主家的供给,则难以生存,那你认为,他们之间,谁弱?谁强?”

  张小芳听得迷糊了,答不上来。

  屈济之抚须道:“强与弱,并非只看力量、武力,而是看生存的本领。凡人能于中州生存下来,便是中州最强的种族。”

  “先生知道的真多。”

  顾经年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屈济之这些道理。

  据他所知,虺蛭最早就是在雍国出现的,这个号称俗异共存、不兴炼术的国家,绝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平和。

  心中这般认为,他却深知自己改变不了这些。因此,还是把话题引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他很想知道,屈济之是否有察觉到韩有信是瑞国细作。

  聊了那日军宴上见过的几个人之后,顾经年不动声色地道:“那天,我出去透气,还与韩参军聊了几句,他也是个妙人。”

  提到韩有信,屈济之的脸色肃然了几分,感慨道:“他父亲曾对我有大恩,我早年间曾因上书异人之事,险些被问斩,是韩公救了我。”

  顾经年没想到韩有信竟在雍国有如此身世,倒不知是父子两代人都是瑞国细作,还是韩有信是冒充的雍国大臣之子。

  又聊了两句,看情况,韩有信往常给人的感觉是个凭借父辈门荫混日子的人,本事没有,可也不犯错,也许正是因此才一直没有被人识破。

  赶路数日,他们抵达了居塞城附近,顾经年特意去了一趟旧集市镇。

  这里百年以前曾经是雍、瑞两国互市的地方,后来因商旅定居的多了,成了个镇子,后来瑞国建居塞城,把边境向西推了数十里,旧集市镇就不再在边境,如今雍国反攻,此处就成了雍国疆域。

  但顾经年到时,镇子已经毁了。

  他站在被大火焚毁的废墟之中,闭上眼,努力感受着黄虎与缨摇的气息。

  一开始,他什么都感觉不到,可他不愿放弃,走过废墟的每个角落。

  忽然,一只鸟儿飞过,落在了顾经年的肩上,啄了啄他的衣领。

  顾经年意识到这也许是凤娘的鸟,于是小心地抬起手,让它啄自己的手指。

  就好像那次在沼泽边,他伸手触摸巨虺的尸体而看到了它的记忆一般,这次,他脑海中也隐隐浮现出遥远的、浅浅的对话声。

  “公子没死……我能感觉到……”

  那似乎是黄虎的声音,可惜太小声了,顾经年听不清。

  可他开始确信,黄虎与缨摇很可能还在雍国,因为彼此之间心血的联结还在,他们既知他还没死,很可能不会抛下他前往沃野。

  只是,在哪里呢?

  顾经年向肩上的鸟儿看去,却见它扑腾着翅膀,很快就飞走了。

  他想追,希望能跟着找到凤娘。

  可惜不能马上就点燃火翅,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小鸟飞上青天,不见了踪影。

  想来,若是身边有顾继祖的老仆火伯那样的人物就好了,随时能助他展翅。

  远远的,屈济之坐在骊兽背上,望着顾经年的举动,目光中露出了思索之色。

  

  居塞城。

  这是建在雍、瑞两国边境赫旄山脉缺口处的一座巨城,城池虽只建了七十余年,却在两国战事之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数十年间在此发生了数不清的大战,也死了数不清的名将。

  而顾北溟之叛,是居塞城第一次失守,故而瑞国举国震动。

  顾经年虽是顾北溟之子,平生却是第一次来居塞城。

  他抬头看去,只见城墙全是以漆黑如墨的巨石砌成,高耸入云。

  远处的天空中,几个羽人自西边飞来,离居塞城还有数里便缓缓降下。

  “在这里,异人飞不起来。”屈济之道。

  “为何?”

  “建城的石头是黑钕石,在此方天地间形成了强大的压制,异人也好,飞车也罢,都不能在方圆十里之地飞天,便是箭矢也难在城下往上方射出。”屈济之感慨道:“居塞城之坚固难攻,绝非浪得虚名啊。”

  说罢,他看向顾经年,又道:“你还好,但一些借助天地之力的异人,在此也发挥不出能力。”

  “何谓借助天地之力?”

  “呼风、唤雨、引火、降冰,诸如此类。”

  一片乌云飘走,斜阳照出居塞城巨大的阴影,顾经年站在那阴影之中,想到以顾北溟的自愈能力,守着这居塞城少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怪不得瑞国朝廷一心想把他召回京。

  队伍缓缓而行,进了居塞城。

  到处都是披着重甲的骁毅军精锐,顾北溟虽不在,可这座重镇依旧在他的掌控之中。主事的是顾北溟麾下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吕茂修。

  顾经年很早以前曾经见过吕茂修两次,对方很有儒将风范,且对顾北溟忠心耿耿。

  以往顾经年没有想过,如今却觉得吕茂修对顾北溟的忠心有些像是黄虎对他。

  “屈公!”

  “吕将军别来无恙。”

  当吕茂修迎出来时,顾经年有想过,韩有信应该不是让他刺杀吕茂修。

  很快,他就听屈济之问了一句。

  “信王可到了?”

  “这两日便会到。”

  听着这对话,顾经年便知要刺杀的是何人了。

  而吕茂修也已向他看来,点点头,目光欣慰,道:“十一公子,多年未见,如今你已是顾家的顶梁柱了。”

  “不敢当。”

  顾经年的兄长几乎要死光了,不想当顶梁柱也难。

首节上一节127/3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