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观众也没想到诸葛君突然话锋一转,拐到黑龙头上去了。
但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具有说服力的例子。
之前黑龙作为葛瑞林加强的最大受益者,在网上也引发了不错的热度,很多网友都知道。
尤其是他给直播间科普“弱水”和“强水”的切片,更是在平台上广为流传。
除此之外,黑龙甚至记住了百鬼夜行中大部分妖怪的名字,这更是堪称奇迹。
要知道他之前甚至连游戏中的主要配角都对不上号。
那么黑龙这样一个从不看剧情的人,怎么对《无尽幻想传说2》的剧情这么了解了?
很显然,是剧情重温系统给他的自信。
视频中,诸葛君继续说道:“我们知道,卖剧情的游戏,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玩家很容易忘。
“一般的买断制3A游戏还好,因为全流程可能也就十多个小时,玩的时候玩家也都比较沉浸,相对记得比较清楚。
“但像《无尽幻想传说2》这种持续更新的开放世界游戏,就比较麻烦。
“这种游戏的剧情量都很大,主线和各种支线任务加起来越堆越多,几个版本下来,总时长甚至能达到一两百个小时。
“而这些剧情又是隔三差五、断断续续地更新的。再加上许多隐藏在对话中的文本信息很容易在玩家快速点击鼠标的时候被忽略掉,玩家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
“即便暂时接受,也很容易忘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类似游戏经常触发对剧情的巨大争议:很多时候并不是剧情本身有重大问题,而是因为剧情表现得过于细碎、不够全面,只看懂皮毛的玩家、看懂一半的玩家和认真研究透彻的玩家,他们看到的剧情很有可能并不是同样的剧情,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了解。
“此外,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往往把过剧情当做最优先的内容来玩,之后才去探索大地图。
“但是开放世界随处可见的宝箱、解谜,又很容易打乱玩家的游戏节奏,让他们在过剧情的时候越来越急躁,一目十行地快速点击鼠标。
“而等他们把地图探索推进到100%,无所事事的时候,才发现很感人的主线剧情自己都忘得七七八八了。
“此时再想玩一遍,已经不可能了,要么起新号,要么去网上看视频,但前者成本太高,后者缺乏代入感,都不是什么好的方式。
“而逆天堂的剧情还原和剧情重温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玩家大地图探索100%以后,如果觉得没意思,想重新体验一下剧情,就可以随时体验。
“玩家对剧情的认可度更高,就更容易对角色产生好感,因为一知半解而产生的剧情争议也会变少。最重要的是,重温一下剧情还能拿相当丰厚的奖励,难道这不是挺划算的一件事情吗!”
《无尽幻想传说2》的剧情不能跳过,一直都有玩家在喷,要求给玩家选择权。
但也有很多玩家觉得,不能跳过是对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游戏,本质上就是在卖剧情、卖人设。
剧情会着重表现游戏中的角色,而角色会进卡池。只有玩家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角色,他才会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
虽然“把选择权交给玩家”这种说法看起来十分的政治正确,但只要给了,就一定有玩家在“并非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跳过剧情。
什么叫“非完全自愿”呢?
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剧情都是可看可不看的,跳过剧情,也不影响过任务和解谜,甚至跳过之后也不会觉得欠缺了什么。
在现代人普遍越来越浮躁的大背景之下,游戏中的其他系统也一直在分散玩家的注意力,比如大地图解谜、比如活动任务、比如一些游戏币奖励……
玩家很容易产生“快点过完剧情”的想法。
所以,《无尽幻想传说2》干脆就不可跳过剧情。
这对于那些不想看剧情的玩家确实不友好,但很多时候,游戏的功能设计都是有取舍的,没办法真的兼顾。
就比如《飞升》这种高难度游戏,为什么不开一个宝宝巴士的难度模式?
为什么不给玩家自由选择难度的选项?
因为难度本身就是《飞升》的核心玩法之一,改变了难度,整个游戏玩法都会被颠覆,实际上会严重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所以不能给这种自由度。
《无尽幻想传说2》的剧情也同样如此。
而剧情重温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到玩家快速跳过、没有认真看的剧情部分,让玩家补上之前遗漏掉的剧情。
如此,因为对剧情一知半解而发生争吵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
不仅如此,越是复杂的剧情,就越是需要重温。
即便是看小说,第一遍看和第二遍看也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遍是在茫然无措的情况下随波逐流,会忽略伏笔与细节,结尾固然惊喜,但终究不够全面;而第二遍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了结尾,但更能体会到之前伏笔的精妙之处。
对于剧情表现来说,实际上起到的是1+1>2的效果。
而且这个功能并非强制性,重温剧情还给奖励,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点一下就直接进入牢笼,不能退出,这比较不友好。
但这种剧情沉浸模式更能保证剧情的表现效果,更何况大多数玩家最多也就上一次当而已。
诸葛君继续说道:
“最后还有一点:剧情还原系统,利好游戏账号买卖!
“这也是我观察《无尽幻想传说2》的账号交易市场得出的结论。
“我发现,《无尽幻想传说2》的账号保值率,甚至已经超过了国战类游戏10%的保值率,达到了惊人的20%左右。
“这在二手账号交易平台上,简直堪称奇迹。
“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游戏有剧情还原系统,即便是买号,也能完整体验游戏的主线剧情。此外,游戏定期增强老角色,任何弱势角色都有翻身的希望,也让各种账号有了升值的空间,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
“那么二手账号保值率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认为这就像二手盘交易市场一样,对厂商或许是坏事,但对玩家来说,肯定是好事。
“而这,也恰恰体现出逆天堂为玩家让利的思想,以及长线运营的理念,否则一切怎么可能会刚好这么凑巧呢?”
第585章 这游戏太复杂了
莉莉丝惊讶地瞪大双眼,她也没懂为什么话题就莫名其妙地引到账号交易这个问题上了。
这又是什么鬼?
对她来说,这是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因为之前从没接触过,也没有试图了解过。
而且,账号交易跟游戏厂商有什么关系呢?
又怎么会体现什么“为玩家让利”、“长线运营”的理念?
莉莉丝简直是摸不着头脑。
而对于这块内容,诸葛君的视频只是点了出来,并没有进行特别详细的解释和科普。
毕竟大部分玩家的相关知识储备都比莉莉丝要多,他们并不需要相应的科普,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莉莉丝翻到视频的评论区,果然有很多玩家都在讨论账号交易的问题。
看了好几个高赞评论,她才总算是大概搞清楚这其中的逻辑关系。
总的来说,游戏账号交易,就像游戏的二手碟交易一样,古已有之。
但不同厂商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就拿二手碟交易来说,它毫无疑问是对玩家有利、对厂商不利的事情。
玩家购买了游戏光碟,自己通关了、玩腻了,就可以出二手卖给别的玩家回血,降低玩游戏的成本;而买二手碟的玩家,也可以低价购入体验。
不管这张光碟最后留在哪个玩家手中,整条线上的玩家们,都能以较为实惠的价格玩到这款游戏。
但对于厂商来说,这肯定是亏的。
因为一个二手碟流传再多手,厂商也只能收一份钱,连抽成都没有,更别说原价。
所以,很多主机厂商尝试着禁止二手游戏光碟的交易,果不其然被愤怒的玩家们围攻,最后不了了之。
游戏的账号交易也是同理。
玩家间的账号交易,可以为卖号的玩家回血,也可以让买号的玩家低价购入高价值账号,因为对双方都有益,所以交易才得以达成。
但对于厂商来说,玩家之间的账号交易会导致游戏充值减少,自身的利益受损。
相较于实体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账号是虚拟的,限制起来就更加容易。
游戏厂商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官方支持、鼓励,既然账号交易无法禁绝,那就干脆由官方来做平台进行抽成,尽可能维持整个账号交易市场的稳定。
官方游戏平台的做法就是这一类。
而另一种则是官方严禁任何形式的账号交易,并采用一切手段制造交易的阻力。
比如,账号不能换绑实名认证,账号的原主人随时都可以用实名认证找回账号,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账号交易的风险,从而变相地打击了账号交易市场。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账号交易平台会推出“找回包赔”的服务,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那么厂商具体会采用哪一种态度呢?他们持这一态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比较复杂。
可能取决于游戏的类型:国战类、收藏类游戏适合做账号交易,而剧情类游戏不适合;
可能取决于厂商的营收压力和运营策略:想长线运营、营收压力小的厂商,更倾向于不限制账号交易;
或者可能仅仅取决于厂商主要领导者的个人喜好。
不能仅仅用“禁止账号交易”来武断地攻击厂商利欲熏心、不尊重玩家,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不管怎么说,规范、稳定的账号交易市场,对玩家肯定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需求客观存在。
那为什么《无尽幻想传说2》的账号保值率这么高?
还是因为不同角色螺旋增强的原因。
如果角色不增强,那么玩家买号只会看当前账号上的强势角色数量。比如,最顶尖的两个C,如果一个都没有,那这个账号金数再多,价值也要打骨折;两个都有,还都是高星,那么即便其他的角色有所残缺,也能卖得不错。
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新角色永远会更强,所以老账号必然会快速贬值,很快无人问津。
而《无尽幻想传说2》则不同,哪怕是像黑龙小号这样的情况,疯狂歪葛瑞林,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这些账号就像是无数支股票一样,会随机地发生波动,时常会出现那么一两支妖股成为版本最大受益者,让整个账号交易市场充满变化、充满活力。
而玩家在玩的时候,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账号,不会因为歪的厉害就弃号,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总能等到时来运转的一天。
倒不是说抽卡的运气时来运转,而是等自己歪的多的角色大增强,这也是一种时来运转,而且比“改运”这种事情更有盼头。
数值膨胀所有角色都有份,账号保值率自然就比较稳定。
在诸葛君看来,逆天堂的这套机制,其实就是在变相地鼓励账号交易。
而鼓励账号交易,则是因为逆天堂对《无尽幻想传说2》有信心,它会是一款长线运营的游戏,未来也会持续进行平衡性调整,让所有玩家都能共享数值膨胀的收益,而不是让那些不抽新角色的玩家100%掉队。
而这反过来又会增强玩家对这款游戏的信心,让他们更加认可游戏的账号价值。
在这种机制下,高星账号不再是顶级氪佬玩家的特权,普通玩家也同样能玩到。
二者的区别,只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