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第362节

  毕竟换位思考,他当执政官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在地图上一直发问号感叹号。

  李文浩先是定下了几个基础的目标,而后就开始认真留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上次的情况是一路降温,而这次的情况则有些复杂,是先升温。

  这种情况就麻烦一些,因为有可能是升温-降温-升温,也有可能是升温-一直降温,两种可能性的应对方式会有不同的差异。

  不过李文浩还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一时间制定好相应的发展目标。

  而嘴强王者这次也没有再内耗,他严格执行了李文浩制定的指标,除了建筑摆放得过于随意之外,倒是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就这样,俩人的合作竟然还不错,有惊无险地就超过了第一次游玩的时间。

  李文浩看了看嘴强王者建的这些“奇观”,真别说,当所有部分都很乱的时候,也有一种另类的美感。

  就特么跟赛博朋克似的。

  其实李文浩很想问,如果后面发现中间的某一条传送带出问题了怎么办?你捋得过来吗?

  但是他没问,因为问这问题有点像是在拱火。

  俩人好不容易都闭嘴了,都在认真游戏,此时最好就不要再开启新的争端了。

  ……

  与此同时,诸葛君和侯集这对游戏搭子也在轰轰烈烈地建设之中。

  相较于李文浩那边不断出现摩擦,诸葛君和侯集的组合显然更加稳固。

  毕竟是现实中的同学和朋友,又是线下面对面一起玩,天然地摩擦就少。

  即便失败了,两人也不会互相抱怨。

  此时,他们还是第一局游戏,并且顺利来到了中期。

  《星辰计划》这游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初期如果开局不太好的话,很容易突然暴毙。

  但诸葛君本身也算是经验较为丰富的玩家,再加上两个人通力合作和一点点的狗运,相当幸运地走到了这一步。

  两人也已经初步摸透了门道。

  诸葛君认真地规划生产线,在巨大的球状显示屏上,各种线路一目了然,细节清清楚楚,而且鼓起来的屏幕也天然具有某种立体感,让人觉得特别真实。

  相较于传统屏幕,球状屏幕在展现这种游戏内容时确实有很大的优势。

  然而就在诸葛君认真盯着屏幕、思考下一个工业区应该建在哪里、什么时候要尝试着去建设地表的时候,他这一侧的屏幕突然弹出来了一个小窗。

  “嗯?”

  诸葛君愣了一下,他仔细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允许他进行“暗箱操作”的小窗!

  这个小窗的功能还挺丰富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瞒报各种资源的产量和储量,可以克扣资源装到自己的小金库,还能消耗一定的资源、将一部分硅基小人培养为自己的心腹……

  功能很多,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全部激活,而是同样有一个类似于科技树的东西。

  最初就只能瞒报一些简单的信息,而随着资源增加、收买的硅基小人增加,以及科技树的不断推进,才能解锁更多功能。

  这个窗口把诸葛君吓了一跳。

  怎么还有这种东西???

  下意识地偷瞄了一眼坐在右边的侯集,发现侯集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因为这个球状屏幕其实很大,而针对元首的那些信息都是集中在另一个半球显示的,两个人坐得本来就有一些距离。

  元首本身要处理的信息也很多,常常要思考一些具体问题,并不会时时刻刻盯着执政官。

  而执政官这边呢?

  除了这个弹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弹框。

  这些弹框本身长得都差不多,乍一看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

  而且,这个小动作的弹窗可以随时隐藏、随时调用,想要干什么在上面稍微一点就行了,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操作。

  共用一个屏幕尚且如此,如果是两个屏幕的话,那就更是不可能发现了。

  诸葛君的良心开始遭受拷问。

  “这……我要搞小动作吗?”

  从这个小窗里最后的科技树来看,执政官玩家玩到最后,甚至可以夺权成为领袖,或者独裁者。

  而即便不夺权,在游戏通关之后,也会有一个独特的结局。

  当然,除了这些“感受”上的区别之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区别,就是当执政官玩家搞了这些小动作之后,会对自己的游戏过程有更多的好处。

  比如,收买一部分硅基小人之后,这些硅基小人会更听话、工作效率更高;

  瞒报数据之后,达成目标会更容易,不仅不会被元首问责,还能让自己获得不错的民众支持;

  除此外还有很多暂时没看到的好处。

第487章 这资源量,对吗?

  “这是在灵魂拷问我啊。”

  诸葛君稍微动摇了一下,但很快就下定决心。

  就当没看见吧!

  毕竟他和侯集是好哥们,虽然这是游戏内允许的机制,但多多少少还是会对现实中的哥们友情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到时候说起来,就为了在游戏里搞个独属于自己的结局CG,这多不合适啊!

  就算搞,肯定也得是好哥俩商量好了之后搞。

  除此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诸葛君他姓诸葛啊!

  这要是来一首谋朝篡位,他也就没脸继续姓这个姓了,或许改姓为司马会更加合适。

  于是,诸葛君没再去管这个小窗,仍旧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

  但他不用这功能,不代表别的执政官玩家也不用。

  毕竟像诸葛君、侯集这样现实朋友组队玩这游戏的情况还是少数。

  如果是在网上,两个主播互相找游戏搭子,可能会有一方故意为了搞节目效果而利用这个功能。

  如果是网上匹配到的玩家,那就更不可控了,毕竟匹配玩家更容易发生摩擦,而一旦发生摩擦,就更有可能公报私仇。

  这个功能就是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李文浩这边,发展很顺利。

  尤其是他制定的各项指标,竟然都顺利地达成了。

  李文浩还有些纳闷,难道这哥们还真的有点东西?

  要知道,李文浩基本上是按照自己之前当执政官时大致的水平来确定资源产量数字的。

  刚开始,嘴强王者还有些吃力,制定的目标常常延期。

  但到了后来,他却像是渐入佳境一样,目标达成得都非常顺利。

  李文浩好几次都尝试着把指标稍微上调一些,结果也还是顺利地达成了。

  简直是顺利得有点不真实。

  “要是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这次好像还挺有机会通关的啊?

  “果然这都跟我的英明领导脱不开关系。”

  李文浩颇为自豪地继续规划接下来的内容。

  解决酷热和严寒问题,并不意味着游戏就会安稳结束,而是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当地下的空间被开拓得差不多的时候,玩家就要加固彗星的结构,并继续向地表扩张,毕竟地方不够用了。

  而地表不论是严寒还是酷热环境,都会比地下要更极端,因此就需要更高的科技来维持。

  不仅如此,游戏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坑,那就是“资源陷阱”。

  因为仅仅是一颗小小的彗星,因此这上面能利用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根本经不起太多的浪费。

  如果玩家没能很好地规划,就有可能资源耗尽但仍旧没能飞出彗星。

  这就陷入了资源陷阱,只能被困在彗星上等死。

  李文浩玩这类游戏的经验很丰富,作为元首,他不需要摆生产线之后就可以一直思考之后的具体规划。

  而通过科技树上后期的科技,就能很清楚地推断出这个问题。

  “不仅要留足安全冗余,还得精打细算,确实是挺有难度。

  “但是也挺有乐趣。”

  李文浩制定好了下一阶段的目标,又简单考虑了一下发展方针,而后就闲来无事,看嘴强王者搞建设。

  然而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这资源产量,对吗?

  “乍一看好像是对的。

  “但是这资源矿和冶炼厂的数量,怎么感觉对不上号呢?”

  李文浩感到很费解。

  如果仅仅从面板上的资源产量和储量来看,这两个数据是大体对得上的,没出现什么明显的纰漏。

  按照每小时的产量,减掉每小时的消耗,在算上大致的时间,确实能跟最后的储量大致对上号。

  但是……

  这采矿场和冶炼厂的数量感觉有点少啊?

  李文浩自己也干过执行官,也能看到这些采矿场和冶炼厂的生产速度。

  他总觉得,这些采矿场和冶炼厂的数量好像少点,撑不起这么多的产量数字。

  当然,这也只是感觉,他并不确定。

  因为这游戏里采矿场、冶炼厂甚至传送带,这些建筑或者设备也都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开采速度、冶炼速度和传送速度都不一样。

  而低级的厂不能直接升为高级的厂,只能拆除重建,这很亏,除非是地皮特别缺的时候才会这么干,否则就凑合着用了。

  这就导致目前低级矿区和高级矿区都存在。

  而且嘴强王者本来也喜欢乱摆,分区并不明显,很多建筑都隐藏在一堆犄角旮旯里,找起来还很不容易。

  所以最开始,李文浩并没有觉得不对劲。

  可现在,这种异样的感觉加强了,为了打消这种猜疑,他决定查一查。

  至于怎么查呢?

  其实也好办,只需要将不同等级的采矿场数量稍微统计一下就可以了。

  每个采矿场每小时能采多少,低级厂和高级厂之间能有多大的区别,真正儿八经计算的话,是能算出来一个确切数的。

首节上一节362/4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