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第363节

  李文浩干脆从旁边拿出来一个计算机。

  “归归归归归零!”

  噼里啪啦地一顿按之后:“等于,38954。”

  “哎?不对啊?

  “这算出来的数有点低啊?

  “不是有点低,是很低。

  “我上一阶段定的产量目标明明是五万来着,面板上显示当前的产量是52000。

  “怎么看都对不上啊?”

  李文浩愣住了,他刚开始也没想太多,只是闲的没事干所以要验算一下,也没想到竟然真的能算出差错。

  按理说这挺扯淡的,谁能想到这游戏里的数据面板竟然也会骗人啊?

  “等一下,可能是他偷摸在哪藏了矿场了?”

  嘴强王者摆放建筑比较随意,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文浩又在地图上找了半天,可也只找到了一座初级矿场,即便把这个矿场给加上去,产量也仍旧远远不到显示的数字。

  “这什么情况?

  “而且,产量不对的话,那储量应该也不对吧?”

  李文浩赶忙又挨个点开地图上的仓库,来算各种资源的实际储量。

  可算完之后却发现,这个是大致对得上的。

  虽然两个数并不完全一致,但毕竟他这种统计方法比较粗糙,会有误差,所以这倒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是问题来了,产量低了,储量却没变,这是怎么回事?

  唯一的解释就是,消耗量也低了。

  李文浩不由得恍然,怪不得感觉最近科技研发速度很慢呢!

  这游戏里的科技研发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会根据目前的资源量进行缓慢研究。

  每个科技都有个环状的进度条,不会一下子把仓库的资源全都消耗完毕,而是会根据资源的产量和储量缓慢地研究。

  这上面也根本不会显示研究的具体速度,所以,快一点或者慢一点,很难用肉眼辨认出来。

  综合现有的全部信息,李文浩得出了一个相当离谱的结论。

  此时他看到的产量数字,是虚高的;

  资源消耗数字,也是虚高的!

  而这两个数字一起虚高,恰好达成了某种诡异的平衡,让库存的资源量跟正常数据差不太多。

  至于具体是差不太多还是完全一致,这就不清楚了,因为这个数字时常变动,李文浩几乎不可能自己算清楚。

  游戏中的科研又不显示具体的速率,而是会根据实际的产量调慢一些进度,所以肉眼也几乎分辨不出来。

  甚至李文浩都无法确定这种差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游戏里的数据错了?

  “不能啊?

  “还是说这游戏就是故意在骗我?”

  李文浩彻底晕了,他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自己肯定是没算错的,都已经核对过了;这游戏表面上也没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藏机制;地图上也没什么能改变产量的建筑或者科技。

  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也不能怪李文浩笨,主要是他没想到逆天堂竟然这么不要脸,会允许另一名玩家私改数据。

  这种设定放在策略经营类游戏里简直是太逆天了,李文浩处在思维盲区里,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本想问问嘴强王者有没有觉得这数据不对,但字打到一半又全删了。

  一方面是他对嘴强王者有了本能地警惕,另一方面则是他觉得即便跟嘴强王者说了,恐怕对方也不会认真对待,说了等于白说。

  这怎么办呢?

  在模拟经营游戏中,数据错误这可问题太大了,作为制定政策的元首玩家,李文浩甚至完全没法玩了。

  “咦,等等。

  “这个政体的科技树,之前一直没注意过……”

  李文浩突然发现,在科技树里面其实还包含了政体的选项。

  这一点启发了他。

  “为什么要有政体的科技树可选?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政体也会对游戏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李文浩仔细浏览这些科技树选项。

  之前他并没有认真看,因为这些选项本来就是要到游戏中期才会解锁。

  而且,政体的科技树也是需要消耗资源进行解锁的,前期资源相当紧张,正经的生产力建筑都造不过来呢,怎么可能整这种虚的。

  但现在,李文浩大概明白这个政体科技树是干嘛用的了。

  原来是个PVP科技树啊!

第488章 火龙烧仓

  猜疑的裂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李文浩一通分析之后,已经捋顺了前因后果。

  政体的科技树中,存在着很多限制执政官权力的科技点,比如监察体制、基层秘密奏报、执政官财产申报等等,甚至还可以直接审判执政官。

  当然,这些科技点根据严厉程度的不同,也有可能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

  此外,也存在着很多进一步提升执政官权力的科技点,比如高薪甚至直接的赏赐,甚至可以允许执政官不按照制定的指标来进行规划,或者将指标的实现时间拉长好几倍。

  很显然,这些科技点的存在,意味着执政官是可以暗箱操作的。

  假设执政官不能暗箱操作、元首看到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的话,那么秘密奏报和监察体制这种科技点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就是说,执政官和元首之间的争斗是必然存在的,是不可调和的,甚至可以说就是游戏内容的一部分。

  “好你个嘴强王者,我还以为咱俩配合无间了,原来是你小子没有底线了。”

  李文浩很生气,因为之前一段时间,他还真的很信任嘴强王者来着。

  可对方却辜负了这种信任。

  那就没办法了,进入第二轮战斗吧!

  李文浩看了看这些科技点,然后果断点下了一个科技点:监察体制。

  这个监察体制的具体功能是,元首将指定一个监察官,去审计目前各建筑单位的财务情况,而后进行汇总。

  这个监察官本身并不是由玩家扮演的,它纯粹是由AI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大致统计出这个地方真实的数据,并进行汇总。

  当然,整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读条完毕之后才能看到具体的数据。

  结果刚点上科技点,沉寂了许久的聊天框上就出现了新的信息。

  “??”

  这次竟然一下子打了两个问号。

  李文浩也不惯着,直接也是两个问号:“??”

  嘴强王者:“你花钱研究这个废科技点干什么?我费这么大劲开采这么多资源是给你干这个用的?”

  监察官这个科技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多了一个或者几个用来执行的硅基小人,但实际上它消耗的资源量还是很大的。

  比如,这些小人本身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必须是比较高级的财务人员,他们的待遇都很高,而且到各地的时候还需要配置专门的交通工具。

  这些全都体现在了研发科技点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上。

  不仅如此,每进行一次监察,还需要消耗额外的资源。

  在理想状态下,把这些资源拿来进行基础建设显然是更划算的。

  所以嘴强王者的质疑乍一看还算是有理有据。

  但李文浩呵呵一笑,一句话就给他堵了回去:“我为什么点这个科技点你心里没数是吧?”

  这一句话还真把嘴强王者给问得哑口无言。

  其实之前,在嘴强王者看到李文浩点这个科技点的时候,就已经隐约有了不太好的猜测。

  我不会败露了吧?

  但他又不太信,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暗箱操作的小窗口是只给执政官玩家展示的,元首玩家根本看不到。

  而他也很聪明地没有报上去特别出格的数据,只是把收入和开销这两个数都稍微调了调,并确保库存资源的量大致能对得上。

  如果是一般的玩家,下意识地相信系统给出的数据,应该是压根注意不到变化的。

  所以,嘴强王者觉得这可能只是个巧合,于是想施压一番,让李文浩打消继续研发这个科技点的想法。

  这就像夫妻俩闹矛盾,一方怀疑另一方出轨的时候,出轨的一方反而理直气壮地大发雷霆。

  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强势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怀疑。

  但这种办法只在对方稍微有所怀疑且没有实证的时候有用,一旦对方有实证,那就完全不顶用了。

  嘴强王者也意识到了,对方这么理直气壮地点了这个技能点,肯定是看出了数据不对。

  但具体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也不好意思问,只能保持沉默,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很快,科技研发完成。

  代表监察官的硅基小人,还有一整个审查团队,乘坐着特殊的交通载具,按照李文浩的路线,依次去对各个主要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监察。

  主要是对各种矿场的产量、制造厂的实际消耗与产出,还有仓储的真实剩余物资数量进行调查,看看跟目前汇报上来的差值有多大。

  第一站就是之前最早建成的一片工业区,有矿场、冶炼厂和制造厂,虽然都是最低等级的,但至少也还是有一些资源的产出。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地方,这个区域也是最乱的。

  各种传送带和采暖线路搞得乱七八糟,简直就像是盘丝洞。

  没办法,毕竟其他的工业区基本上都是从这里规划出去的,有点像是许多大城市的老工业区,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把这块地方捋清楚了,之后就好说了。

  监察官和审查团队进入了这片建筑中,与此同时,上方出现了一个环状的进度条,开始倒计时。

首节上一节363/4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