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眉头 第544节

刘婆子沏好了茶,忙去内间喊了正歪在榻中嗑瓜子儿的客嬷嬷。

客嬷嬷闻言眼睛一瞪,连忙坐直了身子,将手中瓜子儿撂回盘中,赶紧擦了手,整理了衣襟,没有片刻耽搁地走了出去。

拿架子是她一贯的作风不假,可眼下这还当真不是拿架子的时候!

这可是未来太子妃身边儿的贴身丫鬟,她这几日连烧了不知多少高香才给盼来的……要是再拿什么架子,除非是脑子坏了!

然而也不能过分谄媚,否则会显得太掉价。

“竟是阿荔姑娘来了。”客嬷嬷压下喜色,语气客气地问道:“不知可是张姑娘有什么吩咐?”

“吩咐倒算不上。”阿荔将契纸取出,把今日来此的目的简单明了地说了一遍。

客嬷嬷听得心中一怔,试探地问道:“住的好好地,怎就要搬了?”

那院子本是她帮着租赁的,依着此事,好歹还能同未来太子妃扯上些关系,如今忽然听说不住了,心中不禁有些不是滋味。

但也不好表露出来。

738 不甘

阿荔笑了笑,道:“我还急着回去同姑娘交差,嬷嬷还请快些将此事帮着办妥当了才是。”

并不多提半个字。

客嬷嬷这等人,无需交恶,但更加不可深谈。

客嬷嬷也不是不识趣的人,当即忙使了刘婆子去办此事。

不多时,刘婆子折返回来,将押金也一并取回。

阿荔接过,却将那荷包放在了桌上,道:“我家姑娘说了,此事多亏了客嬷嬷一直帮着操办,着实费心了,这银子嬷嬷便拿去喝茶罢。”

客嬷嬷听得手中直发痒,却想也不想便笑着道:“这怎使得?当初张姑娘托我办此事时,已是给过一笔银子了,如今怎好再收二回?阿荔姑娘才是辛苦了,这大冷天儿特地跑这一趟,也是不容易——”

说着,将那荷包塞回到阿荔手中。

换作往常,她必然不会多推辞半句。

可眼下她清楚地很,这笔银子她若是收了,与张家姑娘之间怕就是真正“两清”了。

阿荔见她当真不收,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许多事情,太过刻意,反倒适得其反。

客嬷嬷亲自将人送出了前堂,多问了一句张眉寿的近况。

阿荔只答一句:“一切都好,劳嬷嬷挂心了。”

客嬷嬷不再多问,换了刘婆子将人送出去。

到底在人前她还得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客嬷嬷——教过未来太子妃规矩的教养嬷嬷,架子可一点都不能少。

阿荔出来时,那些围在门外的丫鬟婆子们几乎立即让开了一条道儿来。

到底都不是什么没眼色的人,稍一思量也知对方必然不是寻常人家出来的。

至于那驴车,许就是不想太过引人注意,才特地租赁来的。

而此时再看去,众人只觉得对方从走路姿势,到眼神仪态,哪儿哪儿都透着一股大户人家的丫鬟才能有的气派。

人群里,那名着青色夹袄的丫鬟也向阿荔投去了打量的目光。

而此时,原本目不斜视的阿荔忽然转头,朝着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那丫鬟有着一刻的怔然,而后几乎是下意识地错开了目光。

阿荔几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将那丫鬟的样貌暗自记了下来。

她习武也有六年余了,洞察力虽比不上棉花清羽等人,但多少也是有的——方才一众人都在看着她,然而唯有那青衣丫鬟的视线叫她觉得莫名不舒服。

但也称不上如何异样——到底这么些人都在瞧着她,各人各脾性,看待她的目光自然也不可能全然相同。

阿荔快步离开了此处。

而她刚走不久,那青衣丫鬟轻轻拍了拍剧跳不止的心口,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刘婆子身上,遂赶忙垂首离开。

青衣丫鬟出了正觉寺胡同,坐着马车一路回到蒋家。

“如何?”

蒋令仪坐在榻中,屏退了其他丫鬟之后复才问道。

青衣丫鬟将头垂下,细声答道:“张家姑娘身边有人在暗中保护……奴婢一早还未能接近,就被一名黑衣男子拦下质问了一番……幸得奴婢还有两分机警,这才不至于被怀疑上。”

蒋令仪闻言眼底一沉,唇角却挤出一声冷笑。

有人在暗中保护张眉寿?

不消去想,也可知必然是太子殿下派去的……!

圣旨赐婚指为太子妃,因祥云之事又添美名……就连太子待她也向来极尽爱护——当真是不能再上心了!

那样好的一个人,为何一颗心单单就系在了张眉寿一人身上?

且先前还得了定国公府的青睐……也不知究竟使的什么法子,竟叫堂堂世家都破了例要娶一个寻常门第的女子!

为何张眉寿的运气能一直这般好?

凭什么单靠一幅好样貌,就能平白得到旁人无法触及的一切?

蒋令仪握着茶盏的手因内心情绪起伏而微微颤抖着,面上仍尽量平静地问道:“所以你今日什么都不曾打探到?”

“奴婢后来跟上了那张姑娘的贴身丫鬟……起初因赶车的是张姑娘身边的随从,奴婢担心再被察觉到,便一直远远地跟着……”青衣丫鬟面色复杂地道:“后来二人分开了,奴婢也没敢离得太近,险些跟丢,一路打听着,才勉勉强强跟去了正觉寺胡同。”

她是被姑娘特意挑出来的丫鬟,姑娘看中的便是她比旁人要谨慎警惕许多。

可是……

“正觉寺胡同?”蒋令仪问道:“她去哪里做什么?”

“是去见一位姓客的教养嬷嬷,据说那位客嬷嬷先前教过张家姑娘规矩礼仪。”

蒋令仪眼神微动。

教过张眉寿礼仪的嬷嬷么……

她向丫鬟问了些关于这客嬷嬷的事情。

青衣丫鬟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都说了一遍。

“只是……奴婢当时与那些各家的仆妇们等在外头的时候,不知怎地,张家姑娘那贴身丫鬟忽然看了奴婢好一会儿。”说到最后,青衣丫鬟颇为不安地道:“奴婢总觉得,她似乎疑心上奴婢了……”

蒋令仪闻言脸色骤冷。

“你怎么办的事?”

这才是头一回,竟就被人疑心上了?

青衣丫鬟连忙跪了下去。

“奴婢也不知怎么回事,奴婢所站之处也并不显眼……兴许、兴许是奴婢多心了。”

蒋令仪闻言冷笑道:“我早便提醒过你,张眉寿和她身边之人俱是难缠得紧,万不能被察觉到——你今日才是头一次出去,便被记住了,日后我还怎么用你?”

丫鬟将头叩在地上,声音瑟缩地道:“奴婢知错了,是奴婢大意了……”

蒋令仪也无心思多说什么,咬了咬牙,遂冷声道:“滚出去。”

丫鬟不敢多言,躬身退了出去。

蒋令仪心中烦闷至极,抬手想将桌上茶盏尽数摔了,可又生生忍住。

自赐婚的旨意传开之后,她几乎寝食不宁。

震惊,不甘,嫉恨,种种情绪压在心口处,偏又不得发泄——

“姑娘,太太请您过去一趟。”

此时,一名丫鬟隔着珠帘禀道。

蒋令仪长吐了口浊气,才应道:“知道了。”

……

两日后,又有宫人来了张家。

下人忙去了松鹤堂,告知张老太太。

739 约见

张老太太听得此言,语气淡然地吩咐青桔替她更衣。

宫中来人,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依旧重视之余,老太太的心态却是愈发平和。

作为未来太子妃的嫡亲祖母,这种事情,毕竟早晚都是要适应的。

“可知是哪个宫里的?”老太太语气熟稔随意地问道。

“似乎是太后宫中的。”

老太太了然点头。

太后娘娘必然是又想召她家二丫头进宫陪着说话了——

太子大婚事宜准备起来十分繁琐,只怕还有得等,太后心急想多见见赏心悦目又聪慧体贴的未来孙媳妇,那也是正常的。

张老太太十分善解人意地想着。

可待去了前厅,听清那宫人的来意之后,却是在心底微微吃了一惊。

太后娘娘要召见的不是蓁蓁,而是她……!

太后娘娘因何会突然召见她一个老婆子?

张老太太只想得片刻,就有了答案。

明白了。

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太后十之八九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祖母,才能养出这样的好孙女。

“不知太后娘娘何时有空闲?”张老太太压下内心起伏,面上挂着平静的笑意。

“这要看您何时方便了。”传信的是一位宫娥,此时语气温和,笑盈盈地道:“您若今日得空,自是再好不过。”

这便是要尽快的意思了。

只因这宫女心思玲珑,言辞间才好听委婉许多。

张老太太心中有数,应了句“自是得空”,叫人又奉上了新的茶水果点,自己才带着丫鬟重新回了松鹤堂。

既是要入宫,这衣裳自然还得重新换过。

命妇服千篇一律,无甚值得费心之处,但首饰细节上却不能马虎了。

太过招摇不可取,少了稳重不提,万一压过了太后可就不妙了——毕竟同龄人中,无论是容貌的保持还是身形与精气神,多数都不是她的对手。

却也不能太不像样,毕竟她此番入宫,代表着的也是二丫头的颜面。

这其中的讲究非同一般,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亦是不行。

首节上一节544/690下一节尾节目录